第26章 让宋家人夹着尾巴收摊

作品:《萧杏花宋大壮

    头一批进来的食客,都是前段时间摊子上的老顾客,都不用人招呼,自己就进了大堂找桌子。


    “来大碗的。”


    “这边,一大碗,一小碗。”


    “这里,两大碗。”


    “……”


    萧青山头一次当店小二,本就紧张,加上天气又热,肩上搭的汗巾,没一会儿就能攥出水来了。


    顾大娘和朱梅一个擀皮一个包,喜鹊负责煮。


    萧杏花则一碗一碗往大堂里端,负责把馄饨准确送到每一个食客手里,并且要腾出嘴来跟大伙寒暄几句。


    “掌柜的,你之前摆摊那里,有人冒充是宋家馄饨摊呢,我前两天去吃了一次,口味儿比你这差得远了。”


    “实在对不住了大叔,摊位被人占了去,也没来得及告诉大伙,害您上当了。”


    “嗐,这有啥。你现在开了铺子,应该不会到处跑了吧?”


    “只要房主不赶人,咱们就在这里生根发芽喽——这位小哥,你的一大碗馄饨。”


    萧杏花露了个脸,端了好一会儿盘子有些累,再看爹爹那里,从没干过家务活的他,收拾个桌子都手忙脚乱的。


    “爹,我来收拾,你歇着去吧。”


    煮馄饨也是需要时间的,萧杏花在等待端盘的间隙,完全可以清理桌子和碗盘。


    萧青山也怕收拾不好反添乱,便点点头道:“好,我去隔壁了,你这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喊我一声。”


    隔壁萧记杂货铺也在同一天开张营业,虽然没多少人知道,更没多少人光顾,可是既然开起来了,就不能没人守着。


    来得最早的这一批食客,快吃完的时候,才有人注意到那块招牌。


    “萧记馄饨?不是宋家馄饨么?”


    “刚好十二个铜板,不多不少,大伯您慢走。”萧杏花收了两碗馄饨钱,才向那问话的食客解释道:“宋是我夫家的姓,县太爷赏牌匾的时候,却是特意用了我的本姓,所以我们呀,就用了‘萧记馄饨’这个招牌。”


    “啥?那招牌是县太爷赏的?咱们的县太爷?”


    “是呀,真真就是咱们清江县的县太爷赏的,您等会儿出门的时候可仔细看好了,上面还有县太爷的大名呢。”


    “我滴个老天爷,你咋还跟县太爷搭上话了呢?”


    可真是天大的面子呐。


    大堂里摆了八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有些路过的被这边的热闹吸引,不由自主也去排队了,倒是要尝尝一个馄饨能做出什么花样来。


    这时,宋二壮在排队的人群外面大声拉客。


    “最正宗的宋家馄饨,大碗五文钱一份,小碗三文钱一份,想吃的跟过来哟——”


    有些食客不是本地人,果然被这吆喝声吸引了。


    “什么,宋家馄饨?好像听说过,味道很是不错呢。”


    混在人群中宋三壮,故意装成食客的样子,连声附和。


    “没错没错,那边摊子摆了有一段时间了,听说是最正宗的宋家馄饨,价格也比这边便宜,要不咱们过去尝尝?”


    萧鹏飞最近一直待在镇上,从昨天就注意到了宋家那妯娌俩降价的事情,他因为吃过那边的馄饨,知道跟姐姐做的没法比,所以对降价一事就没太放在心上。


    谁知道,那宋家人居然抢客抢到自己门上来了,而且还打了姐姐之前用的宋家招牌。


    “哟,这不是我姐的小叔子吗,你们一个吆喝一个当托,玩得挺带劲呐。”


    宋家兄弟今天既然敢到这里来揽客,也就做好了硬杠的准备。


    实在是这利润让人眼红,比他们吭哧吭哧的种地或者做苦工可强多了。


    “朝廷有哪条规定,不让我们到这里来揽客了?只要我们不犯法,你们就管不着!”


    他们今天不求挣钱,就求个不让萧杏花痛快,最好是能把她挤兑的三天就关门。


    想到这,宋家兄弟干脆狠狠心,用更大的声音吆喝。


    “宋家馄饨,正宗的宋家馄饨,大碗四文钱一份,小碗两文钱一份,要来的赶快,卖完就没喽——”


    若是刚才每碗降价一文,大伙还没太大感觉,现在这个降价力度,足可以让很多人动心了。


    尤其是那手头紧些的,平时花四文钱买个小份的馄饨都心疼,现在就只需要两文钱,半价了呢。


    味道差些又怎样,里面的馅可都是肉呢。


    “去看看?”


    “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