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诫大公子书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交接完毕,刘备集团重获南郡,江东集团则获得整个南部江夏地区。


    尽管孙权在纸面上亏了,但不用分兵守着飞地,可以集中兵力继续北上合淝,也算好事一件。


    再南郡这边,有诸葛亮的安排,刘封又心安理得的当起甩手掌柜,白安排重修府邸,晚上继续宠妃把妹加阳寿。


    但真的,这么做刘封心里也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回忆当年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丞相可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累死的也不为过。


    现在虽没那么累,但自己啥也不干,让一个文官这么殚精竭虑,是不是也不太合适啊!


    想到这,刘封对眼前的事竟有些心不在焉。


    “夫君,你怎么了?”


    “没事,你上来,自己动。”


    “啊?我……我还不太会。”


    “那换个人进来,回头向貂蝉夫人请教一番。”


    “别别别,不会可以学嘛!嘻嘻……”


    刘封闭上眼睛,脑海中打开系统空间,查看都攒了什么东西。


    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然后就是零食、化妆品、清洁用品、书本……


    嗯?


    看有没有有没有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的?


    哎,还不少。


    有华佗的五禽戏、太极拳、瑜伽、军体拳、广播体操……


    哪个最合适?


    当然是瑜伽啊!


    锻炼身体是一方面,关键你不想看看咱羽扇纶巾,儒雅又不失风趣的孔明军师做出“猫伸展式”该是怎样一副画面!?


    就这么办,明就派人给他送去,等等!!


    刘封忽然注意到,这本书封面上画的都是身着瑜伽服的女子。


    这在现代看来很正常,给诸葛亮看,他会气出病来的吧!


    算了,拿本太极拳给他吧!


    翌日,江陵城府邸。


    诸葛亮并没有刘封想象的那么累,他干净利落的铺排完了一的工作,抻了抻懒腰,问部将:“刘封公子今日何处?”


    “哦,刘封公子整日待在其府邸,万事不问,只与妻妾相处!”


    “哦……”诸葛亮忧心忡忡的点点头:“主公让我多提点刘封公子,如今却总陷入温柔之乡,不问政事。我既有负主公所托,他再好的底子也经不起如此折腾啊!”


    “军师,那怎么办啊?”


    诸葛亮坐下来,用扇子轻扇了几下,想出了个办法:“取纸笔来。”


    下人迅速安排纸笔,诸葛亮蘸满墨汁,微微思索,在纸上写下了五个字:“诫大公子书”!


    然后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翌日,两人都收到了对方的赠书,诸葛亮心中多有感激,刘封则满脑袋黑线!


    军师我谢谢你!


    《诫大公子书》……


    当我不知道?


    这特么不就是《诫子书》吗?


    你不是给儿子写的吗?


    这时候给我,啥意思嘛!


    那种感觉,就好像被窝里打手枪被父母发现,然后被语重心长的教育:“这样不好……”


    真拴q也!


    但无奈之余,也明白诸葛亮的确是怕自己纵欲早亡的关心之举。


    又过两日,家丁来报:“军师收到太极拳谱之后,每日修习,犹为感激公子。但希望公子不要足不出户,待字闺郑望君能展其英才,来南郡府邸与我共商建城要事。”


    好个“待字闺直,军师何故如此顽皮?


    想了想,但还是去南郡府邸见诸葛亮。


    诸葛亮知刘封道来,呵呵于门口守候,两人寒暄进厅,商议建城要事。


    刘封对于如何重修南郡城,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和想法,只觉得乱糟糟一套,不知道从何开始。


    诸葛亮问他,他大概率都是一问三不知。


    诸葛亮便悉心讲解。


    渐渐的,刘封发现,诸葛亮是真的在教他如何处理繁杂琐碎的政事。


    自己所谓的扼住咽喉,那是因为手下是蒋琬费祎魏延凌统这样的强吏干将,如果他们中但凡有一两个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官员,江夏可能都要乱套了。


    而诸葛亮所要教给他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处理好民政诸事的方法。


    比如,如何制定法令,如何安抚民心,如何制衡官员,如何协调资源……


    这些事如果拿到课堂上,足以让人昏昏欲睡,但从诸葛亮的口中讲起来,却颇为生动,这使得刘封也认真了起来。


    就这样,两人在江陵城协作建城,不出两个月,江陵的民生系统便运作起来,百姓虽不如在江夏过的富庶,但也有粮有舍,有工有种。


    这段时间,刘封和诸葛亮共事越发的默契,主内主外,配合得衣无缝。


    但刘封心中却渐渐的生出一丝不安。


    现在,他是刘备手下首屈一指的武将,拿荆南,拿交州,甚至关二爷的战绩与他相比都逊色几分,这没什么问题。


    诸葛亮是刘备手下首屈一指的文臣,尽管现在他有了庞统、徐庶和法正,但诸葛亮在刘备心中重要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这也没什么问题。


    但首屈一指的文臣和首屈一指的武将相交甚密,这就有问题了。


    回想将相和,至廉颇负荆请罪被传为千古美谈。


    然而和蔺相如成为莫逆之交后,廉颇再没有在关键时刻被赵王信任过。


    长平之战,被人反间,夺去兵权,被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


    后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功劳可谓不大。但赵悼襄王即位后,立刻派乐乘接管廉颇兵权,至其逃亡魏国。


    后在秦国的军事压力下,赵悼襄王欲复用廉颇,廉颇也想回国效力。但赵悼襄王所派的使者受到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遂不召其回国。廉颇后为楚将,最终于寿春悒悒而终。


    以史为镜,回想廉颇,再看看隔壁的程普和周瑜,刘封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想到刘备两个月前应该和刘璋会过盟了,现在应该带大军驻守在葭萌关,再过几个月怕是要和刘璋闹掰了。


    想起刘备最初要带他去益州,而现在南郡既定,正是请辞去益州的时候,既能表明心迹,没准还能救下张松和庞统。


    当即作别诸葛亮,自己带一队轻骑,奔赴益州。


    南郡城墙上,诸葛亮望着马蹄西去的轻骑队伍,摇摇羽扇,喃喃自语道:“大公子啊,你还是不了解主公啊!”


    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后,又露出一抹肯定的笑容:“不过也好,如此益州必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