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为谁而战

作品:《监控大唐

    李嗣业内心泛起深深的无力感。


    边令诚睚眦必报,真若得罪他,必定会到圣人的面前进馋言。


    边令诚怎么看他,李嗣业其实不在乎,但如果失去圣人信任,后果就很严重。


    因为失去了圣眷,他就只能解甲归田,回高陵老家耕田种地,可是他不想回高陵老家种地,他想要留在安西,继续为大唐建功立业开疆拓土,他要完成高节帅都未能完成的旷世伟业,他要攻灭大食国,进而并吞河中区域。


    所以还是忍了吧,李嗣业叹了一口气。


    岑参也松了口气,接着说道:“不管怎么说,遭受攻击的都是归仁军第九团,而非于阗镇下第九团,使君拒绝出兵救援,此事任谁也无可指摘。”


    李嗣业半晌无语,然后突然觉得直房内真臭不可闻。


    “来人,速将直房冲洗干净!干的什么事哪,狗奴。”


    进来打扫的安西军一脸懵逼,不是你让泼的?


    现在又回头埋怨起我们来了,还讲不讲理了。


    ……


    监控镜头一直停留在李嗣业的直房之内,陆小宁也完整听了两人之间的对话,听完之后气得差点就口吐芳芬。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岑参。


    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李嗣业。


    你们两个是要对赛吕堡见死不救?


    赛吕堡内可不止归仁军的第九团。


    除了第九团,还有数百安西军属。


    这些可都是老百姓,真实的大唐百姓。


    那都是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虚拟的数字生命。


    反正陆小宁不忍看到安西百姓被人扔抹布一样扔掉。


    安西军如果连老百姓都保护不了,当什么兵?打什么仗?


    合着就是为了皇帝?就为了让皇帝的文治武功冠盖古今?


    合着在你们的眼里,得到皇帝恩宠然后加官进爵远比赛吕城内的安西将士以及数百名军属的性命更重要,是吧?


    陆小宁坚决站在安西百姓的这边。


    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普通小老百姓。


    明明是个小老百姓,却总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考虑问题,那叫傻,只有傻子才愿意成为不惜代价中的代价。


    ……


    公廨直房内,岑参仍还在宽慰李嗣业。


    “李使君大可不必因此内疚,舍弃赛吕一城,乃是为了替大唐攻取更多城池,舍弃赛吕堡内数百将士以及家眷,亦是为了保全安西更多将士以及家眷,所以使君做此决定非为忌惮边监军,实为上报圣人下护社稷,此诚国士之量也。”


    听到这,李嗣业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些。


    还是岑判官这样的读书人会说话。


    说起劝人的话一套一套的。


    既好听,又有道理。


    ……


    电脑屏幕前,陆小宁却是一脸的鄙夷。


    这可真的是人嘴两张皮,正反都是理。


    被岑参这么一说,这事反成了高尚之举?


    李嗣业就成了为报圣恩,不计个人毁誉?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站在他们两人的立场这么做好像也没错。


    李嗣业要想替大唐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就必须得有圣人的信任。


    然后站在岑参的读书人立场,只要能换取吐蕃兵败及大勃律臣服,舍弃区区一座赛吕堡以及堡内数百军民又算得了什么?


    纵然再多十倍军民又有何妨呢?


    跟江山社稷相比,几百条人命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是站在陆小宁的立场,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从陆小宁的立场,军队就是用来保护老百姓的。


    哪怕只有一个老百姓,军队也要不惜代价去拯救。


    陆小宁熟知的那支军队,战争年代为了营救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几十个上百个战士前赴后继向敌人发起猛攻,哪怕死伤惨重依然不肯放弃。


    有人问他们的将军,就只是为了救一个婴儿,牺牲这么多的战士,值吗?


    那位将军含着泪说,没有值不值,只有该不该,当兵的就应该保护老百姓,这是他们这些军人的职责和使命,这是刻在他们基因里的信仰。


    所以陆小宁完全无法接受李嗣业和岑参的立场,陆小宁觉得安西军不应该是大唐圣人的安西军,而应该是安西百姓的安西军。


    安西军不应该只是为了圣人而战。


    安西军应该是为了安西百姓而战。


    到了这,陆小宁也就断了入李嗣业幕下的想法。


    李嗣业是盛唐第一猛将这是肯定的,深受唐玄宗唐肃宗父子器重这也是史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嗣业的立场就跟他是一样的。


    就算入了李嗣业幕下,两人早晚也会翻脸。


    因为这是理念的冲突,面临重大抉择之时,李嗣业肯定会毫不犹豫选择皇帝,但是陆小宁肯定会坚决选择老百姓。


    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皇帝算个屁,一介独夫而已。


    肉身穿越都不见得会拿皇帝当回事,造不造反看心情。


    何况现在并不是肉身穿越,只是开了一个监控之窗而已。


    李隆基难道还能穿过时空隧道到现代来杀他的头?扯淡。


    既然早晚会产生予盾并且注定翻脸,那还不如不入其幕下。


    李嗣业如此,封常清也如此,罢了,还是慢慢培养陆温吧,陆温现在虽然还只是个小小的队正,但是有他相助很快就能爬上去。


    当下陆小宁将镜头切回到陆温面前。


    只见陆温正牵着十五匹军马前往城门。


    看样子是准备离开于阗,返回赛吕堡。


    可怜的家伙,还不知道赛吕堡已经被人放弃。


    驻守赛吕堡的第九团,还有堡中的数百家眷已经沦为战场弃子,大宦官边令诚准备拿这几百个军民的鲜血去染红他自己的乌纱。


    犹豫了再三,陆小宁还是没有告诉陆温真相。


    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陆温,问你一个问题。”


    陆温对于随时出现的灵宝仙尊早就已经习惯了。


    当下又叉手唱了个喏:“仙尊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陆小宁说道:“假如啊,我是说假如,假如有一天你的家人和圣人都遇到了危险,你只能救出其中之一,你选哪个?”


    “啊?”陆温一下就愣在原地。


    陆小宁再问:“家人与圣人你选哪个?”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陆小宁不愿意培养到一半又要换人。


    陆温并没有奸滑的说两个都选,也没有很轻率的说选家人,而是老老实实的按照陆小宁设定的条件,开始了很认真的思索。


    片刻后,陆温才无比严肃的说:“家人,我选家人。”


    陆小宁又问:“一边是少数家人,一边是更多家人,你又会怎么选?”


    陆小宁知道陆温知道他口中的家人并不是单指亲人,而是他的族人或者说国人,因为陆温已经有了朴素的国家观念。


    这次陆温没有丝毫犹豫,肃然说:“我两边都不放弃。”


    顿了顿,陆温又补充道:“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救他们。”


    “如果,只能选一边呢?”陆小宁追问,“你怎么选?”


    陆温再次陷入到了沉默,这次思考的时候比刚才长得多。


    好半晌后陆温才又说道:“先救老人孩子,再然后救女人。”


    陆小宁这次没有再追问,而是严肃的说道:“陆温,我希望你记住今天说的话,将来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忘了初心。”


    “初心?”陆温蹙眉道,“仙尊为何说这些?”


    “别问,问就是不能说。”陆小宁严肃的说,“再给你个建议,趁现在有时间,赶紧到马市粮行多买些粮食运回去。”


    陆温目光一凝沉声问道:“仙尊是否听到什么?”


    “没有,只是提个建议,以防万一而已。”陆小宁依然没有说出真相。


    因为这个事情对陆温还有赛吕堡的数百安西军民来说实在是太过残酷。


    “也对,算算时间,赛吕堡差不多也快粮尽了。”陆温点了点头,又道,“那就卖掉七匹突厥军马,为了第九团的袍泽以及赛吕堡的家眷,挨点儿处罚也不算什么。”


    陆小宁又接着说道:“有石脂的话也买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