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十三行首

作品:《杨烜杨田

    最近,英国军舰离开广州后,民团时不时就到商馆一带骚扰。


    昨天,五六十个团勇来到旗昌行,逼迫洋行里的仆役罢工。唐约翰花了二十两银子,才把他们打发走。


    昨天民团刚来过,怎么今天又来了?真讨人嫌,像苍蝇一般恶心人。


    唐约翰颇不耐烦,对买办说道:“招呼店里所有人操起家伙,防止民团进入洋行抢劫”。


    来到院子里,唐约翰大惊失色。


    今天来的民团,人数足有两三百人,公然在旗昌行门口聚集。人群中间那顶轿子,里面坐的不正是伍家公子吗?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这伍家绝不简单,是广州十三行“行首”,又称“总商”,也是旗昌行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十三行具有一定的领导权。


    广州十三行号称“天子南库”,长期垄断对外贸易,个个富可敌国。十三行向粤海关缴税,直归清廷内务府,相当于皇帝的私房钱。


    十三行之首,是伍家的怡和行。


    此怡和行,与英国怡和洋行并非同一家商行。


    英国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马地臣一起创办怡和洋行时,为了提高洋行名气,窃用了伍家“怡和行”的名号,对外称怡和洋行。


    伍家富可达国,是当时公认的世界第一首富。在美国一地,伍家广泛投资铁路、证券、保险等业务。在英国,伍家是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此时的印度大陆,长期由东印度公司统治。伍家是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由此可见伍家之财力。


    世界首富家的公子,怎么会被民团围攻呢?


    因为华夏的商人没有地位。


    伍家怡和行作为十三行之首,一面经营茶叶、生丝等正当生意,一面帮助洋行倾销鸦片,虽然获利巨大,却也在国内留下了恶名。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当年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要十三行交出烟土。当时的伍家掌门人伍秉鉴向林则徐行贿,林则徐答以“本官不要钱,要你的脑袋”。


    战后,满清被迫赔偿2100万银元。仅伍秉鉴一人,就被摊派210万银元战争赔款。除此之外,广州民间仇富,冠之以“汉奸”、“卖国贼”的骂名。


    旗昌行买办口中的伍家公子,是当今“行首”伍崇曜的儿子伍德彝,今天特地来旗昌行挑买美国怀表。伍崇曜是伍秉鉴的儿子。


    眼下,民团群情激愤,把伍德彝的轿子扯得粉碎,又把伍德彝的仆从暴揍一顿。他们惮于伍家威名,还不敢把伍德彝怎么样。


    但伍德彝只有十八岁,尚未见过这种场面,吓得浑身发抖。


    唐约翰在一旁着急万分,说道:“小浩官有难,谁能过去救他出来?我愿以二十两银子相赠。”


    浩官是十三行行首的称呼,当前的浩官正是陆德彝的父亲伍崇曜。因伍家三代人都担任十三行行首,陆德彝也极有可能继任浩官,故洋人称他为小浩官。


    杨烜等人也跟着走到了院内。


    有个买办受二十两银子所诱,走到院外赔笑,试图游说团勇放掉伍德彝。


    民团最近颇受总督奖赏,又逼走了英国人,被时人交相赞誉。他们颇喜欢到商馆一带耀武扬威,顺便讹些银钱。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伍德彝者,奇货也。奇货可居,自然要多讹些钱财了。


    一个假洋鬼子的买办,一分钱也不带,竟敢来求他们放过伍德彝,真是不长眼色。民团把买办大骂一顿,作势要抓那买办。


    买办机灵得很,飞也似的逃入了洋行。


    洋行的人大都去香港避风头了,现在只有四五个洋人,二十来个仆从、买办,把黑洞洞的枪口、炮口瞄向民团。


    民团不敢闯入旗昌行,指着伍德彝骂道:


    “姓陆的,十年前,林宫保来羊城禁烟,你爷爷曾向洋人下跪。如今,徐宫保逼退了英夷,你何不向我们民团下跪求饶?若我们开心了,此番便饶了你。”


    林则徐和徐广缙都曾任两广总督,都有太子少保衔,被时人敬称为宫保。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伍德彝的祖父伍秉鉴为十三行首,被逼来到洋商聚集的商馆前下跪,恳求洋人交出鸦片。


    战后,世界首富伍秉鉴对满清失望透顶。他写信给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称:“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将认真地考虑乘船前往美国,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此时的伍德彝,面对着团勇的包围,忍不住生出了同样的心思。他在惊恐之余故作镇定,说道: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我乃伍家子孙,与你们何怨何仇?你们若有胆量,前日何不围攻英国的军舰,今日却与我为难?”


    民团有个头目冷笑道:“洋人那里,自有官军对付他们。我们民团专门打击教民、买办,专打你们这些假洋鬼子。”


    伍德彝困窘无助,想逃又无路可去。


    他是旗昌行的贵客,若有什么闪失,旗昌行也难辞其咎。


    唐约翰见状,手里拎了把手枪,带着几个随从,毅然走出洋行门口。


    张黑仔、黄大牙和刘旻虎见状,就要出手相助。若此番帮唐约翰、伍德彝解了围,买炮的事也就有着落了。


    没想到,杨烜却拦住他们,示意他们静观其变。


    果然不出杨烜所料。唐约翰出马,只会火上浇油。


    团勇见洋人出头救伍德彝,情绪更加激动。他们撸起袖子,手持火枪长矛,在门口堵出一道人墙,挡住了唐约翰的去路。


    周围聚集了许多华人,此时唯恐天下不乱,在一旁瞎起哄。


    首发:塔&读小说


    此情此景,倒令杨烜想起了清末时的义和团。中国人一向都有爱国传统,但此时这个大清国,已是日薄西山,朝廷上下昏聩无能。


    民众都有着朴素的爱国心。可朝廷无能,不知奋发图强,反而一再闭关锁国。


    这些民团有力无处使,有爱国心无处宣泄,只能到商馆面前寻衅滋事,只能拿华人买办出气。这,不正是日后义和团吗?


    若民智不开,民众都向义和团的方向发展,国家民族就没得救了。


    杨烜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普及教育,开启民智,避免义和团式的灾难。


    眼下,唐约翰进退失据,民团群情激,伍德彝身陷重围。形势千钧一发,一旦擦枪走火,必将又是一场灾难。


    时机一到,杨烜向张黑仔等人使个眼色,示意他们上前解围。


    众目睽睽之下,张黑仔、刘旻虎、黄大牙三人脱去上衣,露出挎在腰间的手枪,走出了洋行大门。


    张黑仔是混血,一脸凶相。他上身纹满了蛟龙出海图,这是南洋海盗常有的纹身。


    南洋海盗以凶残勇猛著称,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张黑仔在纹身之外,又有数道伤疤照耀在阳光下,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血雨腥风。


    扣扣563743675


    黄大牙身上纹的也是海盗的文身,却没有伤疤。


    刘旻虎没有文身,却有很多伤疤。明眼人能看出来,这是重刑犯受过监狱酷刑后留下的伤痕。


    受过这种酷刑,往往不死即残。眼前这人能逃过酷刑,除了要有惊人的意志力,还要在黑白两道通吃,才能买通官府,死里逃生。


    民团可以欺负伍德彝这样的富商、买办,可以在洋人面前耍横,却不敢得罪南洋海盗、重刑犯人。


    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三个人都是亡命之徒,个个穷凶极恶。得罪洋人、买办,法不责众。若得罪了海盗,非家破人亡不可。


    民团怂了,也不敢再讹诈旗昌行、伍德彝。那头目撂下几句狠话,带着团勇匆匆离去。


    一场危机,很快便消弥于无形。


    伍德彝摆脱困境,连忙向杨烜答谢,又询问杨烜姓名,以备酬谢。


    伍家乃十三行首,富可敌国。若能得到十三行的支持,黑旗军岂不如虎添翼?


    有那么一瞬间,杨烜很想告诉伍德彝,自己就是杨烜,很想得到伍家的支持。


    扣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但黑旗军刚刚筹建,声名不显。伍家的发达,全靠投靠官府,获得贸易垄断权。以伍家老奸巨猾的尿性,想得到他们的“天使投资”,无异于痴人说梦。


    杨烜只是笑笑,说道:“敝人乃四川崇州陈城,今日有幸结识小浩官,实乃三生有幸。”


    伍德彝慌忙回礼,说道:“今日幸得老兄出手相助,否则小弟就要给伍家丢脸了。”


    于是,唐约翰将杨烜等人迎入洋行会客室,彼此相谈甚欢。


    杨烜趁机提出购买火炮之事,自然再无问题。他说:“前面大雨连绵,耽误了许多行程。有劳唐先生费心,尽早帮忙筹齐火炮,价格都好商量。”


    唐约翰正想在伍德彝面前好好表现,说道:


    “本来,要筹齐这么多的火炮、附件,一时半会并不容易。今日陈先生挺身而出,帮我们解围,我们并非木石,怎么不对先生感激涕零?”


    “先生请放心,我一定尽早筹齐火炮、附件,早日把货物送至三水。”


    去洋行购买洋炮,本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总算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