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男人的浪…漫(谢谢“刃的裹胸布”2个催更符)

作品:《请不要逼我做神仙

    此时的张天。


    为了避免模块化的宇航服太过扎眼。


    从赵局长派来的车上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全部覆盖在身上。


    通过专用升降台,进入了火箭顶部的绕月飞船内部。


    这个时代的飞船,还有略显笨拙。


    在张天眼里,就像是21世纪初期的人,看到20世纪汽车刚发展起来的感觉。


    不过,以东方人的做事风格,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东方大国在这方面,一直是世界楷模。


    若是南亚次大陆的三哥的飞船,给张天十个胆子都不敢去坐。


    此时,机舱里面已经有2名宇航员在等候。


    这次绕月飞行原本预定了3名成员,名单都是早早定好的。


    快临飞的时候,上头才下命令说,要换一个人上去。


    而且还不提供详细资料,只提供了身形、体重等必要的身体数据。


    这种情况,在严谨的航天领域,极为少见。


    但上头不说,从总工程师到宇航员也不敢问,以为是国家进行的秘密试验。


    两名宇航员看到张天进来,看到那贴身的宇航服,有些惊奇。


    不过,还是很有职业礼貌道:“你好,欢迎参加这次绕月飞行。”


    “我叫区远行,我叫郝归来。”


    “请问……我们能问你的名字吗?还是用洞三(03)的代号称呼你?”


    之前的“龙傲天”因为南飞国一战,已经不适合继续使用了。


    此情此景,用同音的“张添”也不是很适合。


    张天想起另一个备用身份证的名字,微笑道:“叫我奥德彪吧。”


    “嘶……”两人一愣,“这名字,有一股男人独有的浪漫。”


    “不过,不像我们东方人的名字。”


    张天笑道:“我是东方人,目前你们用这个名字称呼我就行。”


    “好的,奥德彪。”


    两人以为这是张天的代号什么的,没有多问。


    闲聊了一会,很快迎来了升空时刻。


    “三……二……一……发射!”


    随着倒计时结束,张天又感受到熟悉的超重。


    另外两个宇航员在努力忍受着超重带来的不适,唯有张天基本无感。


    随着体内磁力的激发,身体在磁力的辅助下,也会有一些的加强。


    这在道家练气理论中,叫做“内壮”。


    虽然仍然是血肉之躯,但面对超重这等高压情形,就要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从长远的未来看,人类的身体几乎是必须要加强的。


    否则,未来的太空探索,登陆外星球等等任务,都会极其麻烦。


    就像这次登月任务。


    普通人无论是进入太空,还是降落地面,都需要小心翼翼。


    而磁力境,可以忍受更强大的加速度,降落时如果出现些许故障,生存几率也比普通人强很多倍。


    只不过目前磁力境太宝贵,非必要的话,一般不会送上太空冒险。


    经过几分钟的超重。


    火箭抛弃了两节火箭后,很快将绕月飞船推上了太空,失重的感觉随之而来。


    区远行和郝归来两名宇航员非常专业,冷静地跟控制中心沟通,上报飞船各种的参数。


    按照预定方案。


    飞船需要先绕地球飞行三四圈,利用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提高速度,以节省飞行燃料。


    同时调相轨道,修正飞船的姿态和方向。


    这个时间段,就相对清闲许多。


    区远行问道:“奥德彪,请问……你……是不是磁力境?”


    “我看你刚才经历超重,一点难受的表情都没有。”


    张天点点头:“算是吧。”


    “哇哦……”两人大为惊奇,“我就说嘛,磁力境上太空,必定是未来载人航天的重点之一。”


    “看来国家早已经有规划了。”


    “呃……我们这样问,有没有涉密?”


    张天道:“只要我能回答的,你们可以大胆的听。”


    “那就好。”


    绕行地球这几圈,需要花上一两天时间。


    这些过程,既是验证飞船的各种参数,也是检验宇航员的适应能力。


    前期的试验性飞船,都需要利用好每一艘航天器,以尽可能做更多的实验,收集数据。


    航天是张天熟悉的领域,在此期间,张天顺便给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中心一些指导性意见。


    很多航天的细节,需要长时间的使用,才能够总结出来。


    例如金属在太空环境下,极容易发生“冷焊”现象。


    不需要任何外力,两块金属仅仅是接触的时间一长,就会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


    初期的航天器对这种现象没有足够的了解,还发生过很多故障。


    例如航天器无法分离,太阳能板无法展开等等。


    类似的问题,只要是遇到了,张天就随口指出来。


    听得两名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中心惊奇不已。


    这些知识,很多都是在实验室里试验不出来的。


    必须是靠大量太空飞行经验,航天器经历过长时间的磨损,才会发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甚至有可能需要用人命才能试验出来。


    这些小知识点,对张天而言不值一提。


    张天在考虑,什么时候找个恰当的时机,将自己从九重天上面带来的航天资料,复制一份给他们。


    虽然公开的资料没有最先进的飞船制造方案,但原来时空的公开资料,对这个时代也足够先进了。


    张天主要是想推动航天局,快点造出核动力飞船。


    将来自己如果再想上太空,也会方便一些。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核动力火箭的概念方案。


    什么核热火箭 (NTR)、核脉冲火箭 (NPP)、核电火箭 (NEP)、核光子火箭 (NPR)、核聚变火箭 (NFR)等一大堆。


    只是工程问题实在太多,还未有成品研发出来。


    只有等AI成熟之后,在AI的帮助下,成千上万的工程细节才得以快速完善。


    这些细节,若是人类一个一个地攻关,恐怕至少需要一两百年。


    光是材料问题,要突破就需要一些运气。


    很多先进的材料,例如石墨烯,都是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


    但有了AI的辅助,就可以在成千上万种材料中不断组合,从中试验出最先进的材料来。


    AI之于人类,就像20世纪的电脑,是社会和科研上的加速器。


    绕行了四圈之后。


    开始脱离地球轨道,驶向月球了。


    区远行沉着操控飞船,道:“飞船经过近地点,利用引力弹弓最后一次加速,开始脱离地球轨道……”


    随着脱离地球轨道,地球在视野里越来越小。


    因为地球的引力大,月球引力小。


    地月系统的引力平衡点,会更靠近月球这一边。


    随着距离接近,月球越来越大,充斥着整个视野。


    区远行道:“奥德彪,地月系统的引力平衡点快抵达了,准备分离。”


    “好。”


    喜欢请不要逼我做神仙请大家收藏:()请不要逼我做神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