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把魏朝的祖先阉了!

作品:《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宴会上喝得正欢,看完视频之后陷入沉默。

    他不是不相信神鬼,只是不迷信神鬼,不强求长生。

    为什么要违背天命规定的生死呢?

    结果后代居然出了个修仙大师,让他很是意外。

    他搂着漂亮的戚夫人,感慨道:“唉,这天幕就讲了李贺三首诗,两首都在讲汉武帝呀。咱的种居然是这样,没继承到咱老刘家优秀的传统啊。”

    “还接露水喝,真把自己当仙女了!有本事就喝水、别吃其他的东西呀!”

    萧何立马说道:“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未来的天子是汉武帝,说明也不算差。”

    “再说了,李贺这位才子在《苦昼短》中,把他和始皇帝放在一句诗里,说明他和秦始皇有类似之处。

    在这首说金铜仙人的诗里面,诗人夜晚能听到汉武帝刘彻的神马嘶吼,白天还想去寻找。

    说明李贺虽然讨厌汉武帝求仙问道,实际上,还是非常怀念他的。”

    刘邦哈哈大笑:“你说得有理,汉武帝,恐怕是能振汉朝雄风的皇帝。可一点儿也不像刘盈那温吞性子能生出来的。”

    他话音落下,文武百官心中皆是咯噔。

    吕后眼中闪过冷光。

    戚夫人像是没有察觉到这冷凝的气息,将头歪在刘邦怀里,笑眯眯地说:“如意武力那是极好的。”

    刘邦想到刘如意,忍不住笑出声来:“如意那小子打小就聪明,生的孩子恐怕也不弱呢。”

    支持太子的朝臣们心中不满。

    吕后所生的刘盈是帝国的太子,本来地位很稳当。

    可随着时间流逝,刘邦有了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刘如意长得可爱,又非常聪明,练武也非常厉害。

    刘邦总能在刘如意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所有的儿子里,只有刘如意和他最像。

    而太子刘盈则一副文弱书生模样,不讨刘邦的喜欢。

    刘邦已经提了好几次换太子的事情,都被朝臣和吕后挡了回去。

    眼下这是又要旧事重提了???

    立马有朝臣说道:“陛下不可啊!太子刘盈那是中宫嫡子,怎可轻易废之?!”

    刘邦倒也不生气,笑呵呵:“哦,可是太子并不像武帝的祖先。你们要是想要武帝存在的话……”

    吕后眼中冷光熠熠,心中腹诽。

    你父亲刘太公老实巴交,你大哥二哥也很老实,可还生出了你这个老混账啊!

    那汉武帝,一定、必须得是太子刘盈的后代。

    她语气波澜不惊:“陛下,您这就不用担心了,龙生九子,个个不同,谁说后代非要和祖先一个样子呢?”

    戚夫人有些不满,她非常受宠,难免有些恃宠而骄,想和吕后碰一碰,正想张嘴。

    结果刘邦拍了拍她的素手,给了她一个眼神,戚夫人只好安分了下来。

    不过心底的烦躁和恨意却一点也没有消散。

    哼,刘邦如此爱刘如意,必定会扶持刘如意,生出汉武帝!

    薄姬并不受宠,被安排在偏僻的位置,此刻面对大人物们的狂风暴雨,选择安静如鸡。

    皇位之争,真可怕。

    她想到正在跟兄弟们一起读书的皇子刘恒,慌乱的心仿佛找到停泊的港口,放松下来,心里涌现无数期待。

    她自己不受宠,刘恒也不被刘邦所爱,注定跟皇位无缘。

    等到刘恒成年去封地,她就找吕后要个恩典,去陪儿子,安安分分养老。

    皇后和戚夫人打生打死,不关她事。

    在场的大人物们,要么支持太子刘盈,要么支持刘如意,愣是没有人注意到薄姬。

    谁能想到汉武帝其实是她的后代?

    皇后和宠姬打得要死要活,结果不受宠的姬妾生下来的不受宠的儿子居然会笑到最后,成为汉文帝。

    刘邦还想借题发挥,试探一下文武百官对刘如意的看法。

    结果天幕突然开始说金铜仙人的由来。

    他瞬间忘掉了刘如意,被更重要的事情吸引了:“东汉之后分三国,三国之后是魏朝?”

    “还有东汉这种东西?难道咱们这是西汉?”

    “大汉怎么裂开了!”

    萧何思忖片刻,说道:“秦朝二世而亡,没有什么东秦西秦的说法,然而汉朝却有,说明汉朝虽有波动,但也有人力挽狂澜,延续政权啊!”

    刘邦想明白之后非常高兴,眼睛亮得不行:“果然是老刘家的子孙!就是比秦朝活得久!”

    秦朝是第一个帝国,刘邦没有其他的经验,只有摸着秦朝过河,其实也很担心汉朝二世而亡。

    太子刘盈也很像扶苏,压制不住朝臣。万一到时候出来个赵高胡亥,他打下的江山不就全送给别人了吗?

    这也是他不满太子刘盈的原因之一。

    天幕透露的信息,让刘邦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老刘家还是很强大!

    刘邦脸上笑开了花,喝了好几杯酒,突然想到那汉朝之后的魏朝,嘿嘿一笑:“要是能找到那魏朝的老祖先就好了。可惜天幕说得不多,恐怕找不到了。”

    萧何好奇地问:“要杀了他吗?”

    刘邦笑着说道:“不不不,他的后代还没造反呢,杀了他多不好啊,就施以宫刑吧!”

    “让他生不出来孩子!”

    不少脸皮薄的大臣:“……”

    这,这真的是帝王吗?

    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阉割男人这种事情?

    流氓!

    可惜刘邦的想法注定落空。

    东汉大宦官曹腾收了曹嵩当养子,所以有了孙子曹操,而曹操生了曹丕。

    曹丕则是魏朝的开国皇帝。

    他们家的祖先还真是阉人。

    .................

    “天若有情天亦老”写得太优秀了。

    光是“天若”这个前提,设想就非常奇伟,意境辽阔,感情深沉。

    倘若老天有感情,也会因为人间的悲欢而感到衰老。其实在说,天没有感情,人的悲欢离合根本影响不到天。

    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李贺虽然逝世,可这一千年中,无数诗人把它当作上联,想要对出一个工整的下联。

    梅尧臣看着天幕,笑着说道:“永叔,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过,很喜欢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你对出来了吗?”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抬头看着天幕,陷入沉思。

    不久后,他拿起纸笔,挥毫落纸如云烟。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离人的怀抱如此伤心,如果老天有感情,也会因为有情人的分离而感到衰老。

    悲伤如同青丝一样纤细却缠缠绵绵,仿佛烟波一样涌上心头。*

    那句属于李贺的孤句落在纸上,和周围的字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活力。

    “对得好啊!”梅尧臣一边感慨一边挤眉弄眼:“是写给哪位的呀,缠绵得很啊。”

    “没有,就是有感而发。”

    年轻的欧阳修装作没事人一样把纸笔收了起来,泛红的耳根却暴露出来他的想法。

    紧接着,又有些惆怅,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

    ..............

    元好问正在挖坑,掩埋一只大雁。

    他去并州赴试,结果在市场上遇见一个捕雁人。

    捕雁人抓了一对大雁,一只跑掉了,另一只被他杀掉,拿来贩卖。

    跑掉的那只大雁却没有飞走,一直在天空中悲鸣,不久居然坠地自杀。

    元好问心生触动,买下了这只自杀的大雁,葬在汾水旁边。

    他震惊、同情,也感动。

    他胸中的感情喷薄而出,化为雷霆万钧的句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和他一起赶考的朋友们震惊不已,拍案叫绝。

    情感如同岩浆奔涌而出,说尽人间至情,简直是绝句。

    正当他们讨论这句诗的时候,天幕突然说起了“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幕很早就存在了,从昨天开始播放视频,大家都见怪不怪,甚至很好奇那大唐风光。

    朋友对元好问说:“如果不是盘点唐宋诗人,你必定榜上有名啊。”

    “不敢不敢。”元好问谦逊地说。

    朋友像是想到什么,激动地说:“你刚刚说的那句话太绝了,我们都知道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也没对出来,你应该会对吧!”

    元好问思考良久:“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世间还是没有感情比较好!

    朋友无比惊艳,默默咀嚼:“有情对无情,有一股看破红尘的无奈感,对得好啊!”

    ................

    北宋的某处酒楼,石曼卿正和自己的朋友一边看天幕,一边拼酒。

    恰巧这时,天幕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自从诞生,就让人拍案叫绝,古往今来,无数人想对出下一句。】

    朋友笑着摇晃酒杯:“这不是出了名的千古绝对吗,谁对得出来呀?”

    石曼卿喝酒喝得正痛快,听到朋友这句话,便不服输了:“我来对!”

    朋友拖腔带调:“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此时正是晚上,十五的月亮非常圆。

    石曼卿瞅着那“大圆盘”,灵光乍现:“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天如果有情的话天也老了,月如果没有恨的话,那就一直是圆的。

    他话音落下,四座皆惊。

    词性对仗,声律齐整,而且意境深远,令人拍案叫绝。

    更何况,天和月本身就组成了一幅画,天中有月,融为一体,无比自然。

    朋友感叹道:“此乃千古奇对呀!”

    “你是不是李长吉转世?”

    石曼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心中叹气。可不是嘛,他年轻的时候,数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和李贺一样不得志。

    没人比他更懂“天若有情天亦老”这种沧桑和无奈感了。

    好在都熬过来了。他如今已进入仕途,春风得意。

    他感慨,只是李长吉已经英年早逝,没有和他一样苦尽甘来!

    .................

    老妇人震惊不已,这天幕盘点的,居然是儿子李贺?!

    儿子诗文写得好,她是知道的,可好到什么程度,她没具体概念。

    她高兴极了,立马回过头去,来到儿子的床铺边:“长吉,快来看看,你上天了!”

    “仙人在说你呢!”

    儿子面如死灰,久久没有回答,好像没了气息。

    老妇人心中咯噔,丝丝不祥的意味涌上心头,赶紧伸出手,试探鼻息。

    鼻息微弱,好在还有。

    枯瘦的李贺又咳嗽了起来,咳得撕心裂肺,声音破碎:“阿娘,我…不用看,能听得见。”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就知道你不会有事。”老妇人拍着胸脯,心有余悸。

    李贺躺在床上,沉默不言。

    他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大限已至的气息,所以才会写下那首绝笔诗《秋来》。

    如果人想活,即使得了绝症,也有可能熬过去。可他不想活,所以选择冷静地面对死亡。

    可是不久前,他突然听到有人在说他的名字,在讲述他的过往。

    他下意识地去追寻那道声音,以为是在阎罗殿。结果睁开眼时,眼前不是地狱,而是人间。

    天上的人居然提起了他这位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人?

    这时,天幕突然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自从诞生,就让人拍案叫绝,古往今来,无数人想对出下一句。】

    震惊、高兴、迷茫……种种思绪盘旋在心头。

    如果这女人说的是真的,在他死后,自己留在竹简上的诗有人看了,再也不用被虫蛀了。甚至还有很多大诗人拿出自己的诗句,想对对子。

    这让他如何不惊喜!

    只是……

    心高气傲的他闭上眼睛。

    这句话是他所做,他自己都想不出来该怎么对,怎么可能有人对得出来呢?

    如果对出来,那么他便把自己所有的竹简全部送给这位知己,一片不留。

    紧接着,只听那清脆的女子声音传来:【欧阳修对了一句:“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李贺心中波澜不惊,甚至还想笑。

    婉约媚俗。

    【元好问对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李贺面无表情,心情平静。

    不如我也。

    【石曼卿对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李贺唰地一下睁开眼睛,陷入沉思。

    对仗工整,声律契合,意境深远,完全能配上前一句。

    这人能比得上他。

    堪称知己呀!

    他勉力支撑起身体,看向母亲:“不知道这人现在何处,如果我熬不过去,一定要把我的诗集交给他。”

    可是这时,天幕又说:【后来又有人对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