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从来没看过自诛九族的人

作品:《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史料记载, 秦始皇突然驾崩,临死前要扶苏继位。


    李斯和赵高商量了一阵之后,结成同盟,秘不发丧。


    他们篡改了诏书:“秦始皇临死的时候说, 公子扶苏在边境待了这么久没有功绩, 却让士卒大量死亡, 而且还诽谤父皇,将军蒙恬不纠正公子扶苏的过失,现在命两个人自杀!”


    两个人派使者把假的诏书送了过去。


    扶苏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准备自杀。


    蒙恬却觉得不合理:“陛下虽然从来没有确定过谁是太子,陛下派公子来到边境, 分明是看重的意思,怎么会突然让你去死?我们核实一下再去死也来得及啊。”


    结果扶苏说:“父要儿子死, 还需要再核查吗?”然后拔剑自杀。


    李斯和赵高得知消息之后,顿时安稳了,高兴地扶胡亥上位。】


    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大秦。


    那些侍女和宦官恨不得把头塞进□□里去,心中都在尖叫,他们怎么会听到这么爆炸的事情?


    扶苏,胡亥和李斯……等人身体比脑子反应得要快,呼啦啦跪了一地。


    秦始皇面沉如水,一篇《始皇论》牵扯出了他看重的儿子和大臣。


    他从来没有接收到这么庞大的信息量, 要不是脑子转得快,几乎都要宕机了。


    他下意识看向自己最疼爱的长子,近乎咬牙切齿:“扶苏,一道简单的圣旨,就让你自杀了?你可真是孝顺!”


    扶苏面色苍白如纸, 刚刚的好心情消散不见,心坠入冰窟。原来他未来居然会被李斯和赵高联手害死……


    扶苏眼前浮现水雾,磕头说道:“父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


    秦始皇被气得头疼,拿起旁边的藤条,想去抽扶苏。


    “你怎会如此愚蠢,被别人玩得团团转!”


    然而这时,便听天幕说:【关于扶苏为什么这么干净利落地自杀,一直是个千古谜题。苏轼给了一种思路:“李斯和赵高都是聪明的人,他们敢用这个方法来让扶苏去死,肯定非常有把握。”


    “这个把握在哪里?来自秦法。自从商鞅变法,秦国所有人视法律为神明。荆轲刺秦王的时候,那些带着兵器的人为什么不敢帮忙?那是因为法律非常严苛。”


    “秦朝对于不孝子女的处罚非常严重。扶苏如果敢抗旨不尊、不立刻去死,也会被重罚。”


    “其次,自从商鞅之法开始实行,秦朝人看王如同看鬼神,扶苏很畏惧秦始皇,怎么敢去确认呢?”】


    秦始皇拿着藤条的手微微一顿:“你的想法和这苏轼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扶苏心中苦笑,这字字都说进了他的心里:“没错。”


    “秦朝的法律如此严苛,如果不孝顺,是可以处死的。”


    “而且,父皇您在我面前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我,我确实不敢违背您的命令。”


    秦始皇深深地看了扶苏一眼,收回了藤条。


    原来不仅是百姓畏惧自己如虎,儿子也是。


    秦法让秦国强大起来,也害死了自己的长子。


    扶苏主动认错:“父皇,你要打就打吧,是我太愚蠢了!”


    秦始皇:“天幕说得对,不全是你的过错。”


    秦始皇视线一转,看向跪着的李斯,眼神冷飕飕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之前你说秘不发丧,只是为了社稷稳定,这就是你说的稳定吗?”


    之前天幕放了一首李贺的《苦昼短》,其中有一句嬴政梓棺费鲍鱼。天幕说未来李斯和赵高会秘不发丧。当时这个消息也在大秦掀起了滔天巨浪。


    李斯和赵高都狡辩说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国家稳定。


    丞相李斯满脑门子汗,喉结不停滚动,狂吞口水。


    他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完了。


    他整个人欲哭无泪:“臣也不知道未来自己居然会犯这种糊涂!”


    秦始皇很失望,说出了心里话:“李斯,朕从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会……”


    李斯陪他一统天下,为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李斯的很多女儿都嫁给了皇子,秦始皇的很多女儿也嫁给了李斯的儿子。


    他们不仅是亲密的战友,也是儿女亲家。他信任李斯,未来甚至把他当托孤大臣。


    结果有一天,这个最亲密的战友反手背刺自己。


    这对秦始皇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比赵高的背叛还要来得恐怖得多。


    李斯想要解释,却没办法解释,他待在秦始皇身边这么久,知晓他的性子,秦始皇认定的东西,怎么说也没有用。


    李斯只能不停磕头,一言不发,祈祷秦始皇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饶他一命。


    “臣……该死!请陛下赐死!”


    秦始皇:“你不应该向朕认错,应该去找扶苏。”


    李斯的女儿嫁给了扶苏,换言之,李斯是扶苏的老丈人,本来应该是最不可能背叛扶苏的人。


    扶苏迷茫不解地看着这位老丈人:“丞相,你为何要这么做?”


    李斯心中明白,如果不给个合适的交代,估计今天走不出去这里了,只能绞尽脑汁思考,不敢撒谎。


    “公子,臣大胆猜测了一下,你和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关系好,倘若您上位,丞相就要换人了。”


    扶苏难以置信:“就因为这种理由?丞相,您能力非凡,我不会罢免您。”


    李斯咬紧牙关:“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而且臣从未见过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得以善终的。若公子您真的上位,我还能走出咸阳宫吗?”


    扶苏哑然失语,李斯说得好有道理,他居然没有办法反驳。


    秦始皇冷眼看着李斯,扶苏未来自杀是有苦衷,李斯背叛也有苦衷,好像没什么人没有苦衷。


    等等,赵高和胡亥有苦衷吗?


    因为赵高现在被关在大牢里,并不在咸阳宫,只有胡亥在这里。


    秦始皇便瞪着自己的儿子胡亥:“胡亥,人家都有苦衷,你的苦衷呢?”


    “扶苏对你不好吗?朕对你不好吗?你为何宁愿杀掉扶苏,也要当皇帝呢?”


    年幼的胡亥两股战战,怕得直抖,好在脑子还算机灵,立马把脏水往李斯和赵高身上甩。


    “我也很喜欢大兄,我怎么可能害他?李斯都说了,不想让扶苏上位,所以得换一个人选,赵高肯定也是为了权利,所以心狠手辣。”


    “他们俩狼狈为奸,选中了我当傀儡,我什么都不知道!”


    他把自己硬生生包装成了被迫黄袍加身的小可怜。


    胡亥说得可怜巴巴,几乎说服了所有人,连扶苏都觉得有道理。


    他心生不忍,帮弟弟说话:“父皇,胡亥说得挺有道理。天幕也说了,未来你驾崩之后,是李斯和赵高密谋,没有提到胡亥有参与此事。请细细调查,不要错怪了胡亥。”


    秦始皇心想也有道理,胡亥长得玉雪可爱,聪明机灵,平时跟扶苏关系还好,不像是会弑杀兄长的变-态!


    比起胡亥,还是赵高和李斯的嫌疑大!


    “嗯。”他微微颔首。


    然而这时,天幕却说。


    【胡亥当了皇帝之后,开始了血腥的屠杀。


    他把六公子戮死于杜,又把十二公子戮死于咸阳。公子高只能自请给秦始皇殉葬。这个戮死不是简单的砍死,而是肢解,比五马分-尸还要残忍。】


    秦始皇:“?????”


    胡亥汗如雨下,结结巴巴,绞尽脑汁只能想出一个蹩脚的解释:“父皇,可能是赵高害怕他们抢夺位置,所以要杀了他们吧,跟我没关系。”


    然而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解释。没有胡亥的诏书,赵高怎么敢做出这种事?


    可是紧接着,天幕又说:【除此之外,他还把自己十个姐妹都给杀光了。


    “族秦者,秦也”。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好像是秦朝搞暴.政,把自己作死了。换一种角度,也是对的。


    胡亥杀光了他所有兄弟姐妹!】


    所有人:“!!!”


    天哪,胡亥怎么这么变-态?!


    秦始皇的女儿嬴阴嫚等人望着天幕,惊呼出声,几乎都如坠冰窟,胆寒不已。


    她们这些公主又无心皇位,为什么要杀了她们?


    胡亥浑身都是汗,就像洗过澡一样,刚想解释,结果便看见父皇丢下手里的藤条、拿起了青铜剑。


    胡亥大惊失色,父皇这是要杀了他吗?!


    他弹跳而起,绕到柱子后面,尽力拉远距离,痛哭流涕:“父皇,这不是我的意思,这肯定都是赵高干的。”


    秦始皇气得拔剑:“你是把朕当傻子吗?如果没有你的命令,赵高怎么敢这么猖狂?”


    两人你追我赶。


    秦始皇拿剑追,胡亥绕着柱子走。


    因为没有皇上的命令,宫殿中的侍女和宦官都不敢动。


    李斯惊慌之中思绪飘远,怎么感觉这一幕有点熟悉?


    多年前,荆轲刺秦王,秦王绕柱走。


    如今,还是这个宫殿,还是秦王绕柱走。


    当年,荆轲拿的是个小匕首,秦始皇拿的却是青铜剑,攻击范围大多了。


    秦始皇愤怒之余,拿出了不亚于反击荆轲的力气,趁胡亥躲闪不及,一剑就刺在胡亥的大-腿。


    胡亥顿时尖叫出声,大-腿血流如注,倒在地上抱着大-腿哀嚎,再也跑不动了。


    秦始皇却不觉得够,一下又一下地刺胡亥:“朕太感谢苏轼,不然还不知道你这么厉害。”


    “这一剑,是你杀害扶苏。”


    “这一剑,是你杀害兄弟。”


    “这一剑,是你杀害姐妹。”


    短短一分钟,胡亥的大-腿被刺了十几剑,瞬间血肉模糊。


    胡亥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肯定要死了,还是不肯认错,疯狂甩锅:“父皇,李斯和赵高能力那么强,我又压制不住他们,我只不过是傀儡皇帝。你明明应该先砍他们,再砍我。


    真的不是我的错,我肯定也想好好当皇帝的。”


    然而这时,天幕却说:【胡亥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那他好好坐这个皇位了吗?答案是没有。】


    【他在位的几年里,经常在后宫饮酒作乐,不问政事,昏庸无度。】


    【史上第一败家子,三年败掉秦朝五百年基业。】


    【战国后期不是有七国吗?秦始皇只灭了六国,还有一国该怎么办呢,大家都愁坏了脑筋,这个时候胡亥小王子站了出来。】


    【胡亥小王子拍拍胸口:“这有何难?就交给我吧!”】


    【秦始皇算什么大一统啊,胡亥小王子才是战国的终结者!】


    这一下,连扶苏都受不了了,眼眶含泪:“如果说你杀光兄弟,是为了自己的皇位,那你为什么不好好做这个皇帝呢?你这样对得起父皇和天下的百姓吗?”


    胡亥杀光手足,又如此昏庸,连扶苏都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一个亮点。


    胡亥又被父皇砍了一剑,像杀猪一样地叫:“父皇,大兄,别砍了好不好,我错了,都是我的错,是我太昏庸了。”


    “我再也不敢肖想帝位了,我支持大兄上位!”


    秦始皇声音仿佛淬着寒冰:“如果认错有用,还要法律做什么!”


    “你不仅害了你的兄弟姐妹,还害了无数老秦人,你让朕此后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你是要朕告诉他们,朕生了个好儿子,让大秦灰飞烟灭吗?”


    胡亥大-腿总共挨了二十剑,秦始皇才终于收回青铜剑。


    胡亥的大-腿已经没有一块好肉。


    扶苏看了一眼那幅场景,这才明白原来父皇拿藤条打他,其实根本是小菜一碟,如今才算是天子震怒了。


    剧痛之下,胡亥直接晕了过去。


    秦始皇却不觉得解气:“拿水泼醒!”


    .............


    汉高祖刘邦望着天幕,啧啧称奇,感慨不已。


    “秦始皇真惨哪,如果不是见到胡亥,我根本想不到有人自己诛自己九族。”


    “杀光了兄弟姐妹,还有谁肯帮你?还有谁敢帮你?”


    “始皇啊,朕可没杀你的后代啊,都是胡亥跟项羽干的。朕还派了很多人给你守陵墓呢,你晚上别来找我啊!”


    吕后:“……”


    刘邦叼着草根,吊儿郎当地说,做起了美梦:“如果朕是秦始皇遗留在民间的血脉就好了,哪需要奋斗这么多年,才能当上皇上?”


    “如果朕统治秦朝,秦朝不可能二世而亡!”


    吕后提醒:“秦始皇只比你大三岁,他三岁的时候生下了你吗?”


    刘邦:“……”


    ........


    天幕把苏轼的《始皇论》全部都放了出来。


    很多人都简单的把秦始皇归为暴君,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为秦始皇的暴.政,说秦始皇大兴土木,荒.淫无度。


    可古往今来,很多昏君都是这样的,很少有人能提到更深层次的秦法。


    苏轼的观点让很多人耳目一新。


    苏轼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号称“苏如潮”,读来觉得酣畅淋漓。


    唐太宗李世民望着天幕,下意识点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总是有那么多人只挑秦始皇的过错,不看秦始皇的功绩,苏轼的评价倒是挺中肯。”


    “怪不得叫唐宋八-大家之一,这苏轼确实不是简单的文人,确实有真知灼见。”


    李世民虽然也觉得秦始皇暴虐,可从不否认他的功绩。


    长孙皇后:“听说陈胜吴广起义,都打着公子扶苏的旗号,如果他没死,秦朝是不是能延续更久?”


    唐太宗李世民不置可否,叹气道:“很难。六国余孽野心勃勃,民生凋敝……”


    “秦始皇能维持残局这么久,一直压制住动-乱,把矛盾压到死后再爆发,已经算很厉害了。”


    ...........


    朱元璋看完胡亥的暴行,心里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


    他扭头看向马皇后:“秦始皇是不是曾经被他父亲抛弃在赵国?好久没读史书了,都有点忘记了。”


    马皇后点头:“秦始皇在赵国当质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据说饱受欺凌。毕竟之前有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国人,结下了血仇。秦始皇留在赵国,那不是活靶子吗?”


    “后来,他回到秦国,不久父亲过世。他的母亲还想让自己和嫪毐的儿子上位。”


    朱元璋这个糙汉子突然有点感同身受的孤独。他幼年父母双亡,形单影只,过得凄凄惨惨。


    秦始皇身份尊贵,可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有父母,但跟没父母差不多。


    朱元璋有种发自内心的同情:“这么说来,秦始皇小时候被父亲抛弃,长大后被母亲背叛。他死后,李斯和赵高联手背叛他,孩子都被胡亥杀光了,秦朝的宗室好像都死光了。”


    “连他自己的棺木都塞了鲍鱼,臭不可闻。他的一生还蛮孤独的。”


    “他能在这种逆境里面成就大业,真是能人!”


    马皇后闻言,也心生动容,叹了口气:“是啊。他有个儿时玩伴燕太子丹,结果也要派荆轲来刺杀他。”


    秦始皇这一生不是在被背叛,就是在被背叛的路上。


    父母,朋友,儿子,大臣……一个个都离他远去。


    他的一生,孤独得让人窒息。


    朱元璋心有余悸,摸-摸马皇后的手,露-出微笑:“还好有妹子和标儿你陪我,咱这个皇帝,当得比秦始皇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