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蒸馒头争口气

作品:《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陆杨

    想到这,陆柏问道:“小弟,这个酒糟怎么办?”


    他们以后有这么多的酒糟要处理,之前说的也不能处理这么多啊。


    陆杨自是明白这个道理。


    想了想,陆杨笑道:“要不让娘养几头猪?”


    猪在大河村可算是个珍贵东西,陆柏从没有想过这事。


    如今听到陆杨的话,陆柏眼睛倒是亮了起来。


    “可以是可以,但这总归也不是个办法。”


    陆杨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这酒糟里面总归还是有些酒精,喂猪也不能喂太多了。


    想了想,陆杨说道:“那就用来做肥料吧。”


    酒糟是能做肥料的,就是不知道他娘会不会同意罢了。


    想到这,陆杨和陆柏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继续说这个事。


    陆杨想到现在家里有点钱,以后也是要经常往县城这边送酒。


    便跟陆柏说道:“大哥,以后家里肯定是要经常跑县城的,老是让李伯送过来也不是个事。”


    “确实。”陆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特意请李伯送过来的话,钱也要花得多一些。


    想到这,陆柏便说道:“回去之后,我就跟爹娘他们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买头牛,到时候弄个板车。”


    陆杨一听,当即反对。


    “大哥,不要板车,家里以后可是要送酒去酒楼的,村里这么多人看着咱们家......”


    陆杨没把话说透。


    陆柏却是听明白了陆杨的话。


    以前村里便经常说家里的闲话。


    现在家里有了点小钱后,村里肯定会说得更欢。


    想到这,陆柏迟疑道:“要不弄个马车?”


    马比牛跑得快,弄个马车以后陆杨回家什么的也方便。


    送货也方便。


    陆杨点头,“我看行。”


    陆柏见陆杨同意后,便开始琢磨起了这事。


    不过他现在身上放着这么多钱,他也不好继续在县城里逛下去。


    “我回家跟爹娘他们说一声。”


    “嗯。”


    两人边走边说。


    眼看就要到城门那了,陆柏从怀里拿出一锭银子塞给了陆杨。


    陆杨没有拒绝。


    他之前拿的二两银子已经付了那五百斤的粟米。


    手里只有陆松之前给回的几百文钱。


    把陆柏送上车后,陆杨便捧着松针酒往学堂的方向走去。


    陆松回到家的时间比陆柏要早一些。


    村民们远远地看见一辆马车从村口的方向走来。


    等近了一看,发现陆松正坐在上头,众人顿时震惊不已。


    “我没看错吧,那是老陆家的二儿子?”


    “是老陆家的!”


    “他们家怎地有钱坐马车回来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跟了上去,打算瞧瞧是怎么一回事。


    马车确实是马车,但就是很普通的马车。


    上面只有一个简单的车棚子罢了。


    但大河村村民连马车都没摸过。


    这会在村里见到了马车,可不得稀奇。


    陆松下车时,便发现了车后面那几个村里的妇人。


    说起来,自从陆杨县试落榜之后,陆家跟村里人慢慢地就不怎么往来了。


    大家也怕陆家会去找他们借钱。


    不蒸馒头争口气。


    好在陆家现在也熬过来了。


    陆松看了一眼后面,想到车里那几百斤的粟米,也笑不出来了。


    若是被村里人看到,明天他们陆家不知道要被传成什么样子。


    店伙计眼睛也是锐利的。


    他看了看陆松有些阴沉的脸色,又回头看了一眼正探头探脑的村民们。


    想了想,伙计看向陆家的大门,又估量了一下马车的大小。


    他笑道:“要不我把马车赶进去?”


    陆松一愣,看了看自家院门之后,又看了一眼马车的大小。


    小心点的话,还真能赶进去。


    刘晓这会也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了。


    因着院子里还在烧着柴火,刘晓半开了一扇门。


    门前出现的马车让刘晓愣了愣。


    她看向陆松,刚打算开口,便听到陆松说:“娘,把门开开,进去再说。”


    说着,陆松给刘晓使了个眼神。


    刘晓往旁边一看。


    便见村里那几个最爱说闲话的人正聚在一起。


    刘晓眼神一暗。


    她把门打开之后,便走过去拉着那几个村民开始聊天。


    陆松看了一眼,便跟伙计把马车赶了进去。


    让铁蛋把门关上之后,陆松才把车里的粟米搬下来。


    有着伙计帮忙,五袋粟米很快便从车上搬了下来。


    陆大石看了一眼地上的粟米。


    碍于有外人在场,没有问陆松是怎么一回事。


    腰腹臂膀一用力,陆大石扛起地上的粟米便去了放杂货的屋子。


    等伙计离去时,陆大石已经把最后一包粟米扛进了房里。


    这时,刘晓也应付完村民走了进去,顺带着把门给关上了。


    陆松知道陆大石和刘晓肯定有很多问题要问。


    便主动地把他和陆柏跟着陆杨在县城里做过的事都说了出来。


    等陆大石和刘晓明白事情经过时,陆柏正好回来了。


    他看着正坐在一起的几人,趁着机会把杂货铺的事跟几人说了一遍。


    看着还有些没回过神来的几人。


    陆柏笑道:“爹,娘,以后家里的酒糟肯定会越来越多,我跟小弟商量了一下,小弟说......”


    陆柏把陆杨跟他说的关于酒糟的处理方法说了出来。


    眼见几人都一脸沉思后,陆柏把怀里的契书和银子拿出来。


    陆松见状,也把怀里的银票和银子拿出来。


    “爹,娘,这里是四百两银票和一些散银,还有和酒楼约定好的契书,你们收好。”


    刘晓和陆大石看着桌上的东西,震惊得久久回不过神。


    一旁的赵梨花三人也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他们何时见过这么多钱了?


    不知过了多久,陆大石开口道:“杨子说得没有错,这院子确实是小了些。”


    闻言,陆柏几人便知道陆大石这是想重建屋子了。


    想了想,陆柏问道:“爹,若是建屋子,我们住哪里?”


    陆大石身子一顿。


    过了会才道:“到时候我去跟赵家族长说一声,把这周围的地都要了,到时候在外面弄个高点的土墙,然后把这几间屋子并进去。”


    陆大石的话得到了陆柏几人的同意。


    刘晓看着桌上的银票和银子。


    想了想,说道:“弄个猪圈和鸡圈吧,到时候家里养两头猪,再多弄几只鸡回来,至于这酒糟,先弄点去县城里试试。”


    刘晓也做出了让步,“实在不行,那就依杨子说的,用来弄肥料吧。”


    陆大石闻言,并没有反对。


    一旁的赵梨花,李静和周寻芳听着,刺绣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想着自己娘家那边的情况,三人却是没敢在此时开口。


    赵梨花是隔壁鹤山村的。


    鹤山村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


    那的村民日子过得比陆家还要难。


    至少赵梨花家就很难。


    她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两人也已经成家了。


    家里的田地少,还没有陆家多,只有五亩。


    大多时候都是吃的野菜充饥。


    以前陆家也难,赵梨花也帮不了娘家人。


    现在陆家日子慢慢好了起来,赵梨花也不想看着娘家人饿死。


    她那父母、哥哥妹妹都是好的。


    即使现在家里有难,也从来没有求到她这里。


    赵梨花想着想着,不自觉地便停下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