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关门,放老魏

作品:《重生朱由校,打造日不落大明帝国玄武仙墓

    看着跪地请命的骆思恭,朱由校缓缓摇了摇头。


    “不必了,这件事,朕准备交给东厂去办,锦衣卫就不要插手了!”


    “陛下......?”


    骆思恭不由抬起头,一脸急切的看向朱由校。


    “骆卿不必多言!”


    骆思恭正欲多说,却被朱由校出言打断。


    看着天子一脸平静的样子,骆思恭的心也是拔凉拔凉的。


    看着骆思恭一脸失落的样子,朱由校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扭头看向跪在地上的王安。


    “大伴,带他们下去!”


    “是,皇爷!”


    王安恭声领命,旋即带着刘若愚、魏朝等人退了出去。


    待王安等人离开之后,朱由校面露笑容的看向骆思恭。


    “骆卿也别跪着了,起来吧!”


    “是,陛下!”


    感受到天子略微缓和的语气,骆思恭心中稍安,这才站起身来。


    “骆卿可知,朕为何将这件案子交给东厂吗?”


    骆思恭:“臣不知,但臣知道,陛下这么做,定然有陛下的考虑!”


    “呵~,骆卿这是在埋怨朕了!”


    朱由校轻笑一声,目光如炬的望向骆思恭。


    “臣不敢!”


    骆思恭闻言,身形一颤,将头垂的更低了。


    “朕知道,自神宗皇帝起,锦衣卫就一直备受冷落,如今好不容易有点儿气色,又突然多出来一个魏忠贤,你们心中难免有些不平.....”


    骆思恭抬起头:“臣.....”


    “先听朕说完!”


    “是,陛下!”


    骆思恭闻言,旋即再次低下头去。


    朱由校也站起身来,缓声说道:“锦衣卫自太祖皇帝设立之初,便一直被历代先帝以为臂膀,可是后来却被渐渐疏远,其中缘由有很多,朕也不想一条一条的列出来。


    今日朕想说的是,朕虽然信的过骆卿,但却信不过锦衣卫,骆卿能明白朕的意思吗?”


    “臣明白!”


    骆思恭面露苦涩的点了点头。


    骆家历代效命于锦衣卫,他自然知道,如今的锦衣卫早已被朝堂上的那帮文官弄得千疮百孔。


    锦衣卫与东厂不同,东厂领头的是太监,而太监只能忠于皇帝一人,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但锦衣卫不是,再加上锦衣卫人员复杂,难免有被文官收买之人,时间久了,被文官慢慢所渗透,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之前骆思恭曾大力整顿,剔除了大量闲杂人员,但是锦衣卫当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与文官相互勾连之人,仍旧是一个未知之数。


    这也是为什么皇宫内隐藏的那些小人,始终无法清除干净的原因之一。


    “朕知道骆卿为了维持锦衣卫,急于做出一些成绩。


    但是有些事,是急不来的,需知,磨刀不误砍柴工,锦衣卫是把利刃,朕有大用,但仍需骆卿先去把它磨平才行!”


    “臣谨遵陛下教诲!!”


    朱由校点了点头,而后缓步来到一旁的案牍前,拿起一页纸张,上面清楚的记录了万历四十八年的收支记录。


    “万历四十八年,两京一十三省,全年的税银为六百一十八万六千两。


    各部报给户部的账单,却耗银一千三百万两,足足亏空了六百多万两,算上往年的亏空,如今大明的国库亏空,已经多达两千四百万两!”


    虽然不明白天子为何突然念起了账单,但是初一听到国库竟到了这种地步,骆思恭也不由感到一阵心惊。


    钱都到哪儿去了?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进了那帮贪官污吏的口袋。


    朱由校随手拿起又一份账单:“万历八年,国库一年的税银为两千六百五十四万两。”


    “短短四十年,国库收入竟少了将近七成,骆卿可知是何缘由?”


    朱由校几乎是咬着后槽牙问出的这句话,虽然明知大明已经再走下坡路了,可是这坡下的也确实太快了一些。


    “臣不知.....!”


    感觉到天子隐隐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骆思恭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将头垂的更低。


    朱由校目光灼然的望向骆思恭:“朕方才看了看,万历八年,光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税银,就是八百万两,可是今年却只有不到两百万两。


    那些税银哪儿去了?锦衣卫可有记录?”


    骆思恭:“不曾有过!”


    朱由校:“若说那些匿税、贪污之人,不曾给锦衣卫塞过银子,卿可信?”


    骆思恭:“臣不信!”


    朱由校接道:“那卿觉得,这样的锦衣卫,朕怎么敢用?”


    迎着天子那锐利的目光,骆思恭当即跪了下去。


    “请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一定定会彻查到底,将那帮蛀虫彻底清除出去。”


    “如此最好,不止江南,西北、辽东、四川那边也要彻查,告诉那些人,锦衣卫是天子的锦衣卫,他们拿的是朕的饷银,不是那帮士绅、贪官的!”


    朱由校说完这句话时,看向骆思恭的目光已经多了一丝肃冷。


    “臣明白!”


    骆思恭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额头上的冷汗也不住的往下流。


    朱由校点了点头,随即解下腰间的一块令牌递向骆思恭。


    “朕许卿临机决断之权,一年之内,朕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卫,不然朕就只能依靠东厂了!”


    “请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负陛下厚望!”


    骆思恭面色郑重的接过朱由校手中的令牌,而后躬身退了出去。


    骆思恭走后,朱由校随即命人,将调查韩爌一事,移交给了魏忠贤。


    东缉事厂。


    此时的魏忠贤正一脸惬意的坐在靠椅上,手中还捧着一杯香茶。


    今日百官围堵内阁一事,魏忠贤早已知道的一清二楚,看到那帮文官狗咬狗,心中也颇为开心。


    “叫你们弹劾我老魏,活该你们倒霉!”


    魏忠贤轻声呢喃着,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督公,大喜!”


    就在这时,一名番子一脸喜色的跑了进来。


    “哦?”魏忠贤眉头一抬,望向来人:“是何喜事啊?”


    “启禀督公,陛下派人传信.....!”


    随即那名番子,凑到了魏忠贤的耳旁,将调查韩爌一事,说与了魏忠贤。


    “好,哈哈~!咱家的机会来了!”


    听完之后,魏忠贤不由大笑出声。


    “督公,不好了!”


    就在魏忠贤开心之际,又一名番子跑了进来。


    “发生了何事?”


    魏忠贤面上喜色一收,一脸凝重的望向来人。


    那名番子小心翼翼的说道:“启禀督公,小的方才探听到,有人说,是督公泄露了陛下与几位阁臣的谈话,其意是为了报复内阁与百官.....”


    “咣当~!”


    魏忠贤一听此话,手中的茶杯,瞬间便滑落手中,率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