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汉献帝刘协

作品:《张昊

    “夫人,陛下赐我的那条玉腰带呢?”


    赵司徒一边整理着自己的官服,一边拍了拍空空的腰间问道。https:/


    按理说今日休沐,不用上朝的,但赵司徒还是起了个大早,因为从昨晚得到的消息来看,今日有的忙了。


    闵氏揉了揉眼睛,不解道:“老爷,今日不是休沐么,您穿官服做什么。”


    “你这妇道人家问这么多做什么,你快告诉我,陛下赐我的那条玉带放哪里了。”


    “在书房的匣子里放着呢。”


    “你……”赵司徒恼怒道:“好好的玉带你放书房做什么!”


    “您不是说那是御赐之物,不是用来用的而是用来展示的么。”


    御赐之物对于臣子来说,是无上的荣耀,算是皇帝对臣子的认可和奖赏,哪怕是陛下用过的东西,做臣子的,也得用最珍贵的盒子将其存放起来,好好供奉着,


    将来当做传家宝,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也好叫后辈们知道,他们的祖辈曾经也荣光过。


    当然了,


    御赐之物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代表着皇帝对自己的信赖,特别是玉腰带这类的实用品,


    若是穿戴在身上,则意味着自己就是陛下的内伙子人,这也算是身份的象征。


    今日,


    赵司徒打算将御赐的玉腰带戴在身上,以彰显自己帝党的身份。


    就在赵司徒准备打开门往书房去的时候,管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老爷,陛下急召您进宫。”


    赵司徒眉头一挑,嘴角闪过一抹得意的微笑,然后故作淡然道:


    “知道了,让内侍官在前厅等候吧。”


    赵司徒穿戴好了以后,便跟着宫里的内侍官上了马车,马车内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温热的粟米粥,还有半碟酱肉。


    这待遇可是从未有过的,赵司徒不禁有些讶然。


    “陛下感念司徒大人辛劳,让咱家备了一些简单的吃食,也不知道司徒大人是否满意。”


    “有劳了。”


    说完,赵司徒一手端粥,一手用筷子夹起一片酱肉,身子微微往后靠在车壁上,吃得津津有味。


    马车过街时,忽地停了下来,只听前方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


    “马车里坐的是何人呐!”


    “大胆,这可是宫里的车驾,里面坐着的是当朝司徒,赵谦,赵大人!”


    “原来是赵司徒啊,今日不是休沐么,怎么这个时候往宫里去啊?”


    “你是谁,竟然阻拦宫里的车驾……”


    赵司徒撩开车帘,朝前方看去,只见一名身着精甲,肩扛长柄斧的年轻将军正坐在马上看向自己。


    “哟,这不是徐晃,徐将军么!”赵谦赶紧探出身子,堆起一脸笑容道。


    徐晃见到马车里的赵谦后,眉头一挑,


    道:


    “原来是你就是赵司徒啊!”


    昨日拦截怒斥侯爷的便是这个人,当时徐晃跟在后面远远的看到了这一幕。


    “徐将军这是……?”


    赵谦看向徐晃身后的一众甲士,不由的有些诧异。


    “昨日侯爷遇刺,沮先生急调城外的兵马进城巡逻。”


    “侯爷可有受伤?”


    “呵呵,”徐晃冷笑道:“我家侯爷身边护卫众多,就是千军万马来了,也伤不了我家侯爷。”


    “那就好,那就好。”


    说着,赵谦示意车夫将马车赶至一旁,让徐晃他们先过。


    徐晃象征性的朝赵谦拱了拱手后,向身后招呼一声,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马车走到宫门口后,赵谦下车。


    整理好自己的着装后,将袖口向后一甩,看向这座宫门时,不知为何,没有以往那般巍峨了,再看向宫门内那零星的几个小黄门正在清扫,竟说不出的萧条。


    来到宣政殿时,陛下已经在里面候着了,不过陛下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坐在下面的台阶上,双手托腮似乎是在想着什么。


    “微臣赵谦,拜见陛下。”


    赵谦朝着刘协躬身一拜。


    “今日休沐,又不是早朝,爱卿无需多礼,入座吧。”刘协喃喃道。


    陛下让坐,赵谦并没有去坐,而是就这么躬着腰候在原地。


    见赵谦没有入座,刘协也不再劝,而是问道:


    “听说昨晚,武平侯遇刺了?”


    赵谦微微颔首道:“武平侯身边护卫众多,应该没什么大碍,武平侯府急调城外的甲士入城巡逻呢,反正武平侯遇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过了这两天也就没事儿了。”


    刘协点了点头问道:“真的是袁绍干的么?”


    “说不准,毕竟武平侯的仇敌太多了。”


    “赵卿觉着,武平侯如何?”


    “啊?”赵谦不由一愣,开口道:“陛下是说哪方面?”


    关于如何在赵谦面前评价张侯爷,对赵谦来说可不是一个送分题,若是回答的不好,很有可能成为送命题。


    刘协看向赵谦,问道:“武平侯会借此对袁绍用兵么?”


    “陛下是希望武平侯对袁绍用兵还是不希望呢?”


    “太傅说过,武平侯是一个有大能力的人,用好了,能匡扶汉室,用不好则会成为覆汉之人,”刘协托着腮帮子,皱着眉头沉吟道:“大汉不能只有一个武平侯,否则会出大问题,可是除了武平侯还有谁能够与其抗衡呢?”


    赵谦一惊,没想到马日磾竟将这些帝王之术教给了陛下,可陛下也才十岁啊。


    “陛下是担心武平侯篡汉自立么?”赵谦叹道。


    此时,赵谦看着刘协,心里竟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心疼,大汉国祚四百年,到了陛下手里,早已千疮百孔了,而那些个帝党官员们,却妄图让这个年幼的皇帝去兴复大汉,


    这,


    不知是陛下的可怜,还是朝廷的可悲。


    “武平侯会篡汉自立么?”刘协反问道。


    刘协的语气没有丝毫的惊慌,也没有丝毫的紧张,就好像这大汉朝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轻松得就像是在说一张面饼,


    这张饼,武平侯吃么?


    刘协越是这样,赵谦的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因为这些都不是只有十岁的陛下该去考虑的,因为陛下没有说不的实力。


    “陛下,”赵谦的语气带着一丝温柔,轻声道:“以微臣来看,武平侯并没有篡汉自立的心思,至于以后如何,微臣就不知道了,或许大汉朝能够在陛下的手里恢复昔日的荣光,亦或许……”


    说到这里,赵谦并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刘协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索片刻后,朝候在一旁的内侍官招了招手,


    内侍官端着一个盘子,走了过来,


    盘子里放着两道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