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长安来旨

作品:《大唐躺平皇子,李世民求我称帝

    长孙皇后一番话,转瞬间就给李世民打开了新思路!


    对啊!


    李恪留在齐州,那就免不了要折腾!


    只要折腾,那就必然是会和世家豪门起冲突的!


    再者说,就算是起冲突,李恪也有一个其他皇子所不具备的优势。


    李恪的母妃出身前朝皇室,其母族一系中和山东士族关系匪浅。


    真要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山东士族也不敢下死手。


    当初李世民将李恪安排在齐州也有这一重目的。


    原本没想着李恪能够做什么,现如今却变成了这番模样,不得不让李世民开始重新考虑李恪留在齐州的作用。


    “观音婢所言不差,恪儿确实是可以留在齐州。”


    “只是……他当真愿意?”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这般犹豫,眼睛转了转,轻笑道:“臣妾倒是有一个办法试探恪儿愿不愿意留在齐州。”


    “哦?什么办法?”


    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着长孙皇后,心中满是好奇。


    只见那长孙皇后微微一笑,随即凑到李世民耳边轻声言语了几句。


    李世民神色肉眼可见变得明亮起来。


    “就依观音婢你的办法!”


    ……


    秋月阁开业,一跃成为了历城百姓茶余饭


    后的谈资。


    虽然说不玩儿荤的,但每日依旧客人络绎不绝,来此的大部分偏偏还是世家豪门,达官勋贵。


    因此,这秋月阁的名声短短几日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齐州。


    有些豪客甚至于不远百里来历城长长见识。


    这也让秋月阁很快就成了李恪王府产业中最赚钱的项目之一。


    这天一早,陈涛还在和李恪汇报府上各项产业的情况,却见一名仆人急匆匆跑了进来。


    上气不接下气的开口喊道:“殿、殿下!长安来旨!”


    听到这话,原本在躺椅上的李恪不由得就是一愣。


    长安来的旨意?


    一脸狐疑的看向陈涛,见陈涛摇了摇头,李恪便确定自己安插在长安城的人并没有消息传回。


    说明这道旨意来的很突然。


    回想起来自己这几日总是有些心神不宁的感觉,李恪不由得心头一跳。


    莫不是自己在齐州做的事情父皇知道了?


    不对啊!


    哪个敢背着自己告密?不想赚钱了?


    带着心中的疑惑,李恪虽然起身朝着外面走去,但眉头却是紧皱。


    等来到府外,发现这传旨之人自己居然还认识!


    正是父皇身边的太监之一,赵公公!


    “赵公公


    大驾光临,本王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虽然说唐初太监权力不大,但自古以来这个畸形的职业都或多或少的会对朝堂和后宫有些影响。


    向来不愿意得罪人的李恪,此时即便是面对这赵公公,那也是没有丝毫懈怠。


    反倒是那赵公公,眼见李恪如此客气,不由得吓了一跳。


    “王爷折煞老奴了!万万不可这么说!”


    废话!


    自己岂敢对李恪不敬!


    身为李世民身边的太监,赵公公自然是知道李恪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还有李恪可是宫中四位贵妃位列第一的杨贵妃的儿子!


    而且这几日陛下和皇后娘娘口中对这位也是称赞有加。


    自己得多想不开敢和这位对着干?


    对于赵公公的态度,李恪倒是没有什么意外,只是笑眯眯道:“赵公公此番亲自来传旨,想必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吧?”


    赵公公讪讪一笑,开口道:“倒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儿,要不殿下先听听?”


    李恪微微颔首,随即便躬身一礼,面朝长安的方向跪倒在地上。


    赵公公见状,擦了擦额头冷汗,随即开始宣读圣旨。


    “蜀王李恪接旨!”


    “奉天承运!蜀王李恪献药


    有功,孝心可嘉,当为诸皇子之表率!特赐金千两,蟒袍一件!”


    听到这旨意,李恪不由得眉头一挑。


    看样子自己这一次献药效果相当不错,居然还要亲自下旨奖赏。


    就在李恪此时以为自己赌对了,心情极佳的时候,赵公公却还在宣读圣旨。


    “另,蜀王李恪坐镇齐州已有一年,朕忧心齐州政事,着蜀王李恪上书言明齐州现状!不得有误!”


    听到这后半段李恪原本还挂在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是一僵。


    这什么意思?


    赵公公眼见李恪愣在原地发呆,轻咳一声提醒道:“殿下,接旨了。”


    李恪这才回过神来,应了一声之后,将那圣旨用双手接过来,随即微不可查的将几颗金豆子送到了赵公公的手中。


    只见赵公公动作极为娴熟的在手中颠了颠,随后笑着说道:“殿下,这……”


    “本王做什么了吗?”李恪诧异道。


    赵公公微微一愣,随即一副了然模样,点头道:“没做什么,殿下没做什么。”


    见状,李恪微微一笑,轻声问道:“赵公公,敢问是因为什么,我父皇突然对齐州感兴趣了?”


    赵公公一脸茫然之色的看着李恪:“有


    吗?”


    李恪微微一愣,眼角不由得抽了抽。


    怎么办,好想把金豆子拿回来。


    许是察觉到了李恪的神色,赵公公干笑一声,开口道:“殿下,陛下为何关注齐州老奴也不太清楚,但想来或是和殿下一年来也不给陛下报个平安有关系吧?”


    “放心,陛下并无埋怨之意,您据实上奏便可。”


    听到这话,李恪不由得咂了咂嘴,发现自己确实是没有给长安的便宜老爹上奏过几次。


    “如此本王就知道了,多谢赵公公。”


    “不敢当不敢当!”赵公公连忙摆手。


    李恪此时才笑眯眯道:“赵公公客气了,本王这就给父皇写奏疏,烦请赵公公带回长安,替本王和父皇问安。”


    赵公公也不怠慢,躬身应是。


    李恪见状,这才转身回到了书房当中。


    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这奏疏是不能不写了。


    陈涛此刻研墨提笔,目光好奇的看着李恪问道:“殿下,这奏疏如何写?”


    “如何写?当然是据实上奏了!”


    陈涛微微一愣。


    据实上奏?齐州的事情是能随便说的?


    “这……殿下是不是说错了?”


    李恪嘴角一勾,开口道:“本王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