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刘禅和张浚的谈话

作品:《南宋,如果刘禅穿越成为赵构刘禅,岳飞

    “张大人,官家在里面等你。”冯益引着张浚进去勤政殿内。


    “多谢冯内侍!”对于皇帝的身边人,张浚自然是客气的。


    唉,也不知道官家在朝议结束之后找我有什么事?希望事情不要像我想的那样坏吧!


    毕竟,张浚是前不久从福州那边调回来的,还不知道具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在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的时候,高宗赵构因为宋金和议大赦,就让张浚恢复提举宫观。


    二月,便让他出知福州,授福建路安抚大使去福州任职。


    等到张浚回来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朝廷官员竟然有了很大的变动。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相国,现在坟头草都有一米高了!


    而且,官家不仅诛杀了秦桧,还把万俟卨汪伯彦等人也给杀了。


    他算是明白元镇为什么对他说那番话了,


    “德远啊,你不在临安数月,有许多事你不知道,现在的官家已经不是当初的官家了,万事得小心为妙。”


    虽然,现在朝廷一时间消失了挺多大臣。


    不过,张浚知道秦桧挂了之后,还是忍不住给官家点了个赞。


    因为他就是向宋高宗赵构上奏折弹劾卖国贼秦桧才被贬斥的。


    现在秦桧死了,那心情可谓是倍感舒适。


    “张卿到了啊,来人,赐座。”刘禅眼见张浚到了,赶忙让人安排座椅。


    “微臣谢过官家!”张浚自然是不胜惶恐,这个官家可是好久都没有对他这么热情了!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官家的转变如此之大,不由得想到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张浚摇摇头,努力摆脱这个想法,他是官家,为臣者,怎么可以这么想圣上呢!


    刘禅看着张浚努力摇头的模样,心想:这位传说中的“身兼文武之全才”,怎么感觉有点憨呢?


    这真的是被誉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将其与相父相提并论的人物吗?


    他倒要看看这个张浚有没有他相父的才能。刘禅一心二用,一边望着张浚,另一边打开识海里面的辅助系统查张浚的资料。


    这个可以随意查看资料的权限,刘禅早早的问1142要了,为了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他自己脑子实在是不行,真的记不来那么多资料。


    只见面板显示:张浚的一生虽屡次起落,但两度执政,出将入相,与南宋初年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息息相关。


    刘禅被震惊到:哦豁!这个可以,出将入相,而且还两次执政!


    他总算明白为什么此人评价那么高了!


    张浚自南渡之初,到后来,即以从龙功臣的身份,一度深得宋高宗、宋孝宗信任。


    而且此张浚,非彼张俊,和那个跪在岳飞面前的小人张俊是不一样的,后世很多人弄混了。


    这个张浚,时人及后世围绕其个人性格及建立事功,批评者则指出他托名恢复,大言误国,忌贤害能,志大材疏,“无功可言而罪不胜书”。


    但是赞赏他的人,就极具夸赞,誉为“中兴之佐”“长城。”


    堪称南宋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咳!朕观张卿脚步虚浮,两眼无神,莫不是晚上的时候太过于操劳?卿是国家的肱骨之臣,还需多注意身体。”刘禅忍不住恶趣味道。


    “咳咳咳!”张浚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什么晚上过于操劳,他才刚从福州回来,连老婆的小手手都没有摸上呢!刚想解释,


    “臣……”我不是,我没有,官家你别瞎说。


    刘禅装作若无其事的打断道:“放心,都是男人,朕都懂!”顺带赠予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给张浚。


    “朕等会就让太医正给卿多配几副虎狼之药,保证让卿吃了之后身体龙精虎猛,让嫂子可以满意。”


    “咳咳咳咳咳!”这下子,接收到刘禅眼神传达的意思的张浚,面部表情管理彻底失败,忍不住多咳了几声,嘴角微微抽搐。


    这个官家,是不是过于恶趣味了!


    但是还是礼貌起身,说:“那臣就多谢官家了!”


    “诶,客气客气,小事一桩。”刘禅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张浚就想逗他一下。


    可能是和相父一样,都是出将入相给他有了一股亲切感吧!


    “不知道官家唤臣前来勤政殿,有何要事相商?”张浚恢复一本正经的样子开口询问道。


    “其实,今天找张卿前来,朕的确是有要事相商。”刘禅也恢复正常的样子说,“张卿想必也得知前些日子朕诛杀了秦桧的事情?”


    “嗯嗯。”这个他回到临安城之前就知道了,当时还以为是元镇骗他的,没想到是真的!


    “是这样子的,虽说朕也杀了那些对金人卑躬屈膝的奸臣,也成功北伐了,但是朝廷还是有诸多事情压在朕身上了。


    比如说朝廷国库空虚,地方又闹起义,旱灾,有些地方甚至闹起来了大疫……朕虽以马上采取措施,但是还是不能根治。张卿可知道为什么?”


    “这……,望官家恕罪,臣不知。”


    张浚也摸不准刘禅的意思,所以暂时不敢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