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读万卷书

作品:《读书万卷,开局成为神主道侣南国月三更

    “我在第十境等你。”


    这话让在场其他人为之一怔,纷纷讶然。


    谢嘉树却只看着李往矣。


    李往矣也有些意外,见谢嘉树一直盯着自己,仿佛自己不回应就不罢休。


    只好点点头:“好。”


    谢嘉树终于满意了,转身离去。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郭暗一眼。


    这让郭暗一阵面红耳赤。


    他觉得十年滞留第一境的李往矣,不配与谢嘉树齐名并立,应该自感羞愧,然后自污以谢天下。


    然而谢嘉树本人却不这么认为。


    在第十境等你——这分明是觉得李往矣,境界并不低弱,与他相约共赴第十境。


    甚至暗含看看谁先入第十境,率先成为闻道大宗师之意。


    这让郭暗如何自处?


    难道他还有颜面继续说李往矣强行双骄?


    再多说什么,只会自取其辱。


    最终他不置一词,狼狈离开。


    其他人看向李往矣的眼神,则更加异样了,他们也没有想到,在谢嘉树眼里,李往矣竟是这般独特。


    只有小芊君大眼睛微眯成弯月,笑意飞扬,心情大好。


    她家大师兄,果然不比谢家子差!


    李往矣倒是十分淡然,也不管其他人什么反应,领着小芊君,走进了听溪园。


    听溪园是他的先生,副山长周冷溪的居所,作为入室大弟子,他和师弟、师妹,还有小芊君同住在这里。


    推门进去,一条碧溪自山顶而来,穿过后院,花厅,再至这前院,蜿蜒曲折一番后,又顺势而下,直向山脚小镇。


    伴随着泠泠的水声,一阵清新馥郁的花香扑面而至。


    却原来是溪边一众花木,被人伺候料理得很好,梅花、梨花、桃花、杏花等等,正争相绽放。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


    穿过前院、花厅,李往矣和小芊君,直接来到了后院。


    后院种了不少菜,还有几只小鸡小鸭在菜圃里觅食。


    一位端庄慈祥的老妇人,坐在院子里,正用簸箕挑选黄豆。


    李往矣上前见礼:“师娘!”


    这位老妇人,正是周冷溪的结发妻子,李往矣的师娘吴瑛。


    小芊君也甜甜地喊了一声师娘。


    看到两人回来,吴瑛露出慈爱的笑容,询问道:“小矣,好几天没回家,饿了吧?”


    李往矣温顺回答:“嗯。”


    “想吃什么?师娘去给你做。”


    “手擀面。”


    “好,正好今早儿母鸡下了几个蛋,我去给你做手擀面。”


    说完吴瑛就放下簸箕,起身去往厨房。


    “师娘,我来帮你!”


    小芊君离开李往矣的肩膀,飘飞而去。


    夜色降临,上下书院、山下小镇都亮起万盏灯火的时候,师娘做好了手擀面。


    香喷喷的一大碗端到膳厅里,让除了小芊君送的百花糕,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的李往矣,登时馋虫大动。


    然而不等他拿起筷子,一个冷面小老头,背着手,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往矣只好先停下,起身行礼:“先生!”


    周冷溪扫了他一眼,一如他的名字,冷声开口:“谢玉甫已经突破七境了,你抓点紧,别每天浪荡,无所事事,让人越甩越远。”


    李往矣看向师娘求救。


    吴瑛立即嗔怪地瞪了丈夫一眼,说道:“别每次一回来就训人,小矣怎么浪荡,无所事事了?人每天都勤勤恳恳读书,认认真真治学的,从无懈怠。”


    “再说了,小嘉树突破到第七境了又怎样,我觉得我家小往矣一点也不比他差,就是让他先走几步而已,最后谁走得更高更远,还没个定数呢。”


    有老伴在旁维护,周副山长说不下去了,只好瞪向李往矣。


    李往矣却假装无辜,开始坐下吃面。


    看到他这惫懒模样,周冷溪长更气了,但夫人在侧,无法展现师道尊严。


    李往矣对这种情况早就习惯了,抓紧扒拉面条。


    吃完也不多留。


    一抹嘴,说一声“先生师娘早日歇息”,就溜了。


    “你就惯着他吧,看把他惯成什么样了,没个正形!”看着那溜之大吉的背影,周冷溪愈发气恼。


    吴老夫人却不服:“你不惯?五年前就有人让你把小矣这个入室大弟子除名,打发到下院去,你怎么不干?还一句话不说,就一记夫子飞袖,把人的院子给拆了。”


    说完她自己先笑了。


    周冷溪一张老脸,却又冷又黑。


    没奈何,他这大弟子就是这个德性,说得好听是清逸闲散,说得不好听就是惫懒,一点正经儒生的风范都没有。


    但除名是不可能除名的,就是混账一辈子,也不可能除名。


    看到他这模样,老夫人脸上的笑意更浓。


    呵,还说我惯他,就你最惯他。


    自己收的弟子,且受着吧!


    而且她真觉得自家小往矣,挺好的。


    小芊君一直守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掩嘴而笑,随后把傍晚听溪园前发生的事,仔细说了一遍。


    听到谢家玉树始终视自家孩儿为同辈之人,并立下十境之约,师娘为之骄傲。


    连周冷溪的脸色,也略微好了几分。


    ……


    离开膳厅后,李往矣来到书房。


    此时夜色更加浓郁,一轮明月挂在东山之巅,冷冷的清辉洒在高山幽谷之间,让位于山腰处的听溪园,越发冷寂清凉。


    李往矣推开窗,抬头望着空中的清冷月轮,月光落在他的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他想起了先生对自己的“责备”,也想起了谢嘉树和他的大宗师之约,心中微怅。


    作为被寄予厚望的寒山书院两大读书种子之一,他当然不会真的每天只浪荡闲耍,无所事事。


    闲散惫懒是有的,但读书修炼也是有的。


    而且——他读书就是修炼。


    十年前他与谢嘉树,同期通过书院遴选上院修行弟子之“小三关”,被接引入院,也同时跨入修行第一境养气境。


    之后谢嘉树如众人所期待那般,一路狂飙,前三年几乎一年一境,后七年也几乎两年一境,年方弱冠,就晋升到了第七境,成为“不让于师”的一洲天骄。


    而他,则始终停留在第一境,始终在养气。


    然则,他并非没有进益,甚至每天都在进步。


    只是略微与众不同而已。


    儒门第一境养气境,乃是“养吾浩然之气”。


    这是儒门修行的根本,正如道门之练气。


    一般的儒门修士,养出九十九道浩然正气之后,便是第一境大圆满,然后便能开辟文宫,进阶第二境开蒙境。


    李往矣养出九十九道正气后,却无有止境,不见尽头。


    且他“养吾浩然之气”十分轻松,其余人养气,皆需要各种潜修、磨砺、顿悟,连谢嘉树也不能例外。


    他则只需读一卷书,通晓其精意要旨后,便能增加一道浩然正气。


    十年来,他几乎坚持每天通读三卷书,迄今为止,已经读完九千七百九十九卷书。


    气海之内,充盈着九千七百九十九道浩然正气。


    李往矣查阅过各种古籍,发现他这种情况未有先例。


    没有人知道,需要读完多少卷书,养出多少道浩然正气,他才能抵达自身养气境的尽头。


    但他隐隐有一丝明悟,在等待一个时刻——


    读书破万卷!


    ……


    山院清幽,静夜中隐隐传来几许蛙声和虫鸣。


    李往矣点亮油灯,就着月色,开始读书。


    翻阅的还是白天未曾看完的《天涯剑影》。


    倏地,一道翠影从窗户穿了进来,悄然落在书桌上。


    看了一眼正专注看书的大师兄,小芊君没有打扰,轻轻一跃,飘进旁边的笔筒,恢复本体,变成一株青翠欲滴的青草,化身盆栽,安静地陪着。


    绿叶轻摇,小草儿已经睡着了。


    一个时辰后,整卷《天涯剑影》终于看完了。


    这是李往矣读完的第九千八百卷书。


    气海之中,浩然正气也增加到了九千八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