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作品:《娇妾薄情

    想逃只是瞬间的想法,崔姣很快镇定了,放下手指,揪了揪手绢,“妾没有骗殿下。”


    苻琰喉间发紧,收回眸道,“孤知道了,你去抄一份《大般若波罗密经》出来,明日孤要,抄不完,罚月奉。”


    崔姣敢怒不敢言,好心提醒他,反被他逮着罚,他自己要做贼秃,却要她帮着抄经,装什么清高自傲呢!


    《大般若波罗密经》有六百卷,别说明日,就是后日她也抄不完。


    崔姣只敢小声嘀咕,“妾抄不完的。”


    苻琰冷笑,“抄不完就罚,还不下去。”


    崔姣汲泪道,“纵妾有万般错,妾独对殿下问心无愧,殿下要罚妾,妾甘愿领罚,只求殿下不要厌弃妾……”


    苻琰偏开脸不看她。


    哭也没用,崔姣抽泣着行完退礼,想回去歇个午觉都打消了,径自去黾斋取经。


    黾斋最末端的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卷经书,崔姣两眼发黑,将苻琰又从头到脚痛骂好几遍,才搬了凳子来,踩着凳子取经书。


    这时宫官司闺领着几名女官过来帮她搬书。


    司闺女官总管掌正、掌书、掌筵各三人,是崔姣的顶头上司,做事利索,崔姣一向敬重她。


    “《大般若波罗密经》繁杂多卷,殿下吩咐我们来帮崔掌书分担一些,”司闺接过她手中的经卷道。


    有人帮着一起缮写,崔姣高兴不少,经书平分下来,每人只用抄六十来卷,明日太子要,勉勉强强能交差。


    各人领了经卷回房。


    崔姣心里很感激,当下不急着誊卷,她来东宫一个多月,吃喝不愁,一个月的月奉都存下来了,别人帮她,她也应当送点东西,支出点月奉,找厨下做几样小食,送给几位女官尝尝,相互之间拉些交情,至于太子也不能忘了,虽然恨太子对她过分,但该献的殷勤还是要献的。


    南星与那些庖人相熟,有她帮衬,庖人很痛快为崔姣提供了食材,东宫庖厨里的食材鲜购鲜用,暑天闷热,崔姣挑了些槐叶、乌梅等物,撸起袖子自己动手调制槐叶冷淘和乌梅饮子,冷淘和饮子都是入夏后大梁老百姓消暑爱吃的,便宜又开胃,不及宫中膳□□贵,算尝个新鲜。


    几个庖人闻到香味,少不了有人咽口水,他们在厨下忙碌,厨下油水多,美味膳食或多或少都能尝一口,山珍海味吃腻了,民间小食也会馋。


    抄经卷的女官就有八位,再加上给太子做的那份,崔姣囊中羞涩,舍不得再多花钱买食材,只够做他们的份,但将做法告知了庖人们,那些庖人都道她大方,食谱不藏掖,主动帮她把两样小食各分了九份装进食盒内。


    司闺、另外两位掌书的那几份崔姣自己去送,其余是她的女史们帮送,太子那份玉竹送到崇文殿,太子还没起,便交由家令了。


    太子午休有半个时辰,醒来时,家令命内侍从冰鉴中取出槐叶冷淘和乌梅饮子,“崔掌书做的,殿下吃了好解暑气。”


    皇族生来富贵荣华尽享,美酒佳肴更是家常便饭,这两各碗碟里的显得清汤寡水了,不过炎夏难熬,冰鉴里刚拿出来的食物闻味道甚有食欲。


    太子执箸吃了一口,果然开胃,一碗一碟被他吃尽。


    家令眉开眼笑,递茶给他漱口,“仆听厨下说,崔掌书自掏腰包为殿下做了这些,可见其用心。”


    太子怔了怔,随即接茶漱口,含一片鸡舌香,往崇文馆去了。


    家令思忖,太子吃了人家小娘子的东西,总不能再罚人月奉了吧。


    --


    崔姣跑趟司闺的住处,司闺看到小食倒是开心,和她客套几句收下了。


    另两位掌书居处在东宫西面的旁舍,离主殿较远,是低阶女官们聚居处,崔姣带着女史们来到那一排屋舍,有低矮的围墙圈住那一方,墙头覆盖着黑色渗炭灰瓦,沿途坡道上铺了一路的模压花纹砖,进到那道围墙里,地砖就被青石取代了,东边角种了几株青松,大太阳下蔫搭搭的,院子里晒着衣裳,都是女服。


    崔姣提着裙摆上廊,循着檐上一路挂牌找到那两位掌书的房间,房门虚掩着,崔姣听到屋里人在说话。


    “司闺自己想巴结她,犯得着拉着我们?帮她抄经,谁帮我们办职务?”


    “莫气了,她是太子殿下带回长安的,我们如何比得过?”


    崔姣磨着牙,原来背地里都是这般想她,她要不做掌书,内坊掌书就这两人,她们做的事情更多,现在扯什么帮她,难道不是她帮她们分担了职责?


    里面啪的一声,像是什么砸地上了。


    “我们好歹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子,她是个什么货色?姓了崔就真是崔氏娘子吗?若真是崔氏出身,怎么连个承徽的位分太子殿下都不给?谁不知咱们掌书是无品女官,她没名没份的跟着太子殿下,身份必然见不得人。”


    “三个掌书,她只管黾斋,好差事轮到她头上,怎么不挑我们姊妹?她住在崇文殿的廊房,我们却在这旁舍内挤一屋!”


    崔姣气白了脸,原来出于嫉妒便可肆意编排,太子真想挑她们一早就挑了,太子无法容忍旁人接近合宫上下都清楚,即使是她,也因此吃了不少闷亏,若非无路可走,她也不会明知道太子要利用她,还豁出命去讨好,她们只看到了她表面风光,她们怎会知晓她的苦楚?


    崔姣看了看手中食盒,不给她们吃了!省得吃了她的东西,还暗地道她是非。


    她转身下廊,出了围墙外等候,不一会三个女史出来,见她的食盒没送出去,好奇问道,“那两位掌书没收吗?”


    崔姣想好由头,“她们是长安人士,应是吃不惯这样的乡野小食。”


    三人神色各异。


    崔姣笑眯眯道,“她们不吃,正好咱们四人分了,你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女史们早在厨下就馋了,听她这么说,都欢快道好。


    四人回廊房,各分了半碗吃下,纷纷称赞好吃,乐的崔姣夸话,等以后手里有余钱,再给她们做他们清河人常吃的巨胜奴①。


    吃饱喝足后,崔姣便安心在房中抄起了经文。


    那两个掌书抄完经,到夜间和其他女官汇总经文,听她们说起才知道,崔姣来旁舍为各个帮她抄经的女官送小食,唯独没送给她们俩,两人询问了崔姣来的时辰,正是她们背地说人坏话的时候,皆都心中有鬼,此后担惊受怕良久,唯恐她去太子面前告她们,遇到崔姣必避让,崔姣也懒得和她们来往,大家便将这事掩在了心底。


    --


    隔日一早,有人过来取抄好的经文,顺便传话,让她换身不显眼的衣裳,太子要带她去慈恩寺进香。


    崔姣抄了半夜的经书,好不容易交差了,想在白日里补回觉,太子还不饶她,他这是存心折磨她呢!


    然而崔姣也没辙,褪下女官服,穿了身红茜裙,幕篱遮面,就是普通民女的出行衣着了。


    崔姣跟着仆役绕到宜春北苑上了马车,太子早在车内,平日里的常服没穿,反穿了件窄袖圆领襕袍,他已及冠,平常在东宫,需得束发盘髻戴上金冠,今日却戴了玄色幞头,很是朴素。


    太子出行得有仪队,今日是轻装外出,只带了她及两个随行仆役。


    马车从玄德门出的东宫,一路驶向慈恩寺。


    慈恩寺是全长安城香火最旺盛的寺庙,城中百姓多来此上香求佛,不乏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b>


    <b>aishu55.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