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作品:《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一个周末就这样结束了,凌晨三点半的飞机,江雪律脑袋靠在椅背上,一路昏睡了过去。


    凌晨三四点的国际机场灯光辉照,以庞大的吸纳力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高耸入云的天花板上,万千灯光晶莹剔透,照得每一个角落都比白昼还明亮,令人心生晕眩。


    到底是两天两夜的行程,耗费了一个未成年高中生全部的精力,江雪律十分困倦。想到几个小时后,他还要返回学校上课,他合上了眼睛,争分夺秒地补眠。


    也许是他解决了两个案子,这一夜无梦好眠。


    累是真的累,挖了尸骨,去警局报了案,还质问了嫌疑人,揭露了真相,这一路堪称跋山涉水。


    累到灵魂深处都涌起一股不顾一切想要长眠的冲动,不过江雪律想到这几日他做的事,扪心自问了一番。如果重来一次他还会这样做吗?


    想到陈莎莎劫后余生的感激和徐征明如释重负的眼泪,江雪律发现,不管多少次,他依然会这样做。


    ——他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无意路过了深渊,听到了恶魔的低语,望见了人间的悲剧。


    知道了惨剧将要发生,又怎么能无动于衷。


    与江雪律身心疲惫不同,潮声志愿者们背着大包小包过了安检,兴奋得根本睡不着!


    这个周末他们过得太充实了!他们为活人维权,为死者申了冤!


    志愿者们还不知道,他们一走了之,留给了明达市警方无尽的后续工作。孟冬臣手持一本书,放在膝盖上,随手翻阅了几下,他嘴角翘起,似乎也很满意这个周末的收获。


    机舱明净如洗的窗户外,是一片浩瀚的云海。连绵起伏的云雾背后是几颗寥落星辰与深紫色夜幕,交织在一起,倒映着少年假寐的脸。


    那鸭舌帽下的真实面貌,遮挡了一切,又引人窥视。


    在场志愿者们没有一人不心生好奇,treasure到底长什么样子!


    可treasure拒绝了几次一起合照的邀请,明达市地方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给徐征明和志愿者们拍摄纪录片,再三保证,他们会上报纸,会上电视,会全国扬名。


    每一个志愿者都欣然同意了,treasure却压了压帽檐,主动避开了,不想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低调极了。


    令人心中莫名升起一种敬畏。


    世间竟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


    孟冬臣平平静静地收回目光,不再盯着那半天看不穿的鸭舌帽。这些天相处下来,他早就改变了看法,不再认为treasure是什么哗众取宠之人,恰恰相反,他认为treasure跟自己有着相似又截然不同的灵魂,他们是同一类人——


    Treasure也不讨厌他。


    即使这个年轻人太过神秘,没暴露真名,没有暴露长相,实际年龄应该二十岁左右。他们进明达市警局报案,警方受理时看了一下几人的身份证,孟冬臣大大方方


    地掏了(reasure都有意避开了?_[(,这番躲避背后应该大有深意。


    可孟冬臣依然欣赏他。


    孟冬臣说:“我们如今是朋友了,关注我。”


    这个关注指的是海角论坛的互相关注,单方面的关注意味着这是一场剃头热,互相关注则意味着彼此关系进了一大步。


    面对朋友这个词,treasure没有否认,拿出手机就关注了他。


    “叮”地一声响起,推送显示:用户“treasure”关注了用户“猫冬雪”。海角论坛的单方面关注没有特效,互关成立后,头像边会绽放一场小小的烟火。


    孟冬臣很满意,这说明什么?


    说明treasure与他是朋友,说明他们在这场为徐征明母亲被杀案来回奔走的两天两夜中,结交了深厚的友谊,意味着treasure四舍五入是他们潮声的人!


    “孟哥,接下来我们干什么?”志愿者问。孟冬臣出的机票,志愿者们都坐在一起,互相商讨起事务也方便。


    他们也很细心,压低了声音,没有吵醒闭目养神的年轻人。


    闻言,孟冬臣膝盖上的手一顿,似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翻了一页书语重心长道:“我目前手头有三个课题,我发给导师了,目前还在批复中,导师透露过,明年我可能要去M国一趟。如果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的话,明年七月暂定M国。今年的话,我们先从这个课题入手。”


    他指了指一份资料,志愿者们拿起来看,发现那是一份关于某疗养院虐待病人的相关消息。


    志愿者们吃了一惊:“消息可靠吗?”


    疗养院虐待病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国外的疗养院和隔壁岛国的医院都曾出过夺命护士案,理由是护士为了不耐烦每天都要照顾病患,于是在每夜巡逻病房时,用过量的吗啡注射进患者体内,造成患者夜间非自然死亡。


    这群入住疗养院的病人,大多都是高龄患者,生命体征本就衰弱,他们的死亡没有惊动家属、院方,大家都以为是老人熬不住了自己走了。


    所以这场连环命案持续了多年才暴露,一经暴露就引起了社会的哗然。


    患者们满心满眼信任、以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有朝一日会因工作怨气化为手持镰刀的死神,剥夺走一名名患者的性命,真是令人遍体生寒。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资料,跟上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次是江州市的疗养院,入住多是四肢瘫痪不能动、口舌麻痹无法表述的患者,如果他们受到了护工或者医护人员的虐待,估计也说不出来。


    随着航班在大都市机场停靠,透过机舱窗户,繁华的夜之城映入眼帘,众人回到了江州市,似乎也象征着一切离别的开始。


    “再见。”江雪律肩膀单独挎着黑色包,与众人挥手道别,高挑的身影混入机场的旅客。


    这么会有这么酷的人,黑色卫衣、黑色帽子和黑色包,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志愿者不舍得他


    ,却也知道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送别江雪律后,他们明晰了下一步的任务:“孟哥,我们要卧底,才能拿到第一手情报是吗?”


    孟冬臣点了点头。


    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往往在济世救人中得到精神升华。只有理想破碎,才能阻止他们的脚步。


    明年的M国他们不一定能去,可眼下这件事大家却一定要参与。与treasure再聚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望着少年的身影逐渐远去,众人心下遗憾,久久才收回视线。


    偏偏缘分就是那么巧妙,明年夏天,在那个热气炎炎的季节,他们一同在M国邂逅,彼此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你你你是treasure,我一直管你叫哥,结果你居然才十七岁!?喊你哥时你还应得那般自然?”


    随后又一起被卷入一场滔天大案。


    缘分,就是这般妙不可言。


    ——


    江雪律和志愿者们走得轻巧,可苦了明达市警方,他们大规模搜山,挖出了当年无数受害者的尸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案件真相水落石出。随后他们要面临一个问题——写结案报告。


    江州市警方不会写结案报告,明达市警方就会写了吗?


    文员小张戴上眼镜,钢笔握在手里,还没动笔写几行就叹息道:“梦境之说虚无缥缈,徐征明能找出弑母凶手,尚且可以用受害者死不瞑目托梦来解释,不对,我怎么也开始了,是用儿童早熟,当年案件刺激性太强,当事人精神潜意识记录下了一切来解释。可那个叫treasure网友盲目相信徐征明,为徐征明指引的方向也充满离奇,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警方的结案报告,一贯公正严谨,不能用神神叨叨的说法,譬如什么玄学破案、开天眼等。


    可是——不写神神叨叨的,谁来告诉他,这份报告要怎么写啊?


    许多徐征明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的事,那个叫treasure的网友却知道,比如白骨埋在何处、比如数字二和数字八代表了什么,再比如徐征明的养父母有嫌疑,包鸿志咬紧牙关死都不肯透露的线索,突破口在他们身上这种事,诸如此类的细节太多了。


    其中的逻辑,谁来给他圆一下。


    到了这个时候,小张就格外羡慕外面的报社记者。


    反正都是咬笔杆子,外面的记者靠报纸销量吃饭,他们没有那么多束缚,把整个“擒梦追凶”案件写得跌宕起伏、转折连连,解释不通的地方全部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桥段来包装。


    记者们为了赚钱。


    什么徐征明午夜梦回,即使身在他乡,也为故乡的竹林和那碗黄凉粉而辗转反侧、落下眼泪。


    记者努力挖掘这个感人肺腑故事后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什么都没有遗漏。还提到了当年给包鸿志看相的那个师傅,看得也太准了。


    说包鸿志胆子大。包鸿志还真的胆子大,一个胆敢犯下十来起案子的人,胆子能不大?这都要大破天了!


    说包鸿志有牢狱之灾,包鸿志不信邪,结果还真有牢狱之灾。


    大家一时之间都心生好奇,这看相的师傅是哪个道观的呀?给咱也瞅瞅呗。


    为了满足民众的好奇心,让民众不被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所哄骗,官方的纪录片正在抓紧时间出炉,已经募集了演员,只等着两个月后登上电视台。


    哦,电视台要拍摄的纪录片,很多依据还要从警方这里来,他要写的结案报告依然至关重要。


    小张拿手拍着太阳穴,一脸痛苦面具。


    见他实在苦恼,郑哥走了过来:“你别写那些神异的内容,我们人民警察威武正义,神鬼不侵,一切事实依据最终都要落足于科学。”


    如果郑哥不是他的上级,小张都要生气了,哥有本事你来写。


    郑哥过来,当然不是为了光说一些提醒。


    他动作自然地从隔壁办公室抽了一张红色塑料板凳,一屁股坐下,帮小张想这结案报告怎么写。


    “我认为不是开天眼,这白骨寻踪看似巧合,实际上是运气,我们当时运气好。”


    “运气?”小张声音拔高八度,只花三四个小时就挖出了卢女士的尸骨,这还能用运气解释?


    后续的十具骸骨,专案组成员可是挖了快一整个月啊!


    “你别那么大声,当然是运气了。”郑哥深呼一口气,手拿起塞了俩枸杞的保温杯抿了一口,目光灼灼:“那是包鸿志三人的第一起案子,他们难免存在经验不足、埋尸匆忙的错误,所以把卢女士埋得近了一些、土坑浅了一些。后续十多起案子,包鸿志三人越来越熟练,自然往大山深处里埋尸,越来越远离人群。”


    还能这么解释?


    小张神情怔忡,仔细一听,似乎还真有几分道理?


    卢女士案是第一起,包鸿志三人确实经验不足,一开始对卢女士拳脚相加时,甚至没想过要草菅人命。后来动了刀子,包鸿志交代,自己是意识到熟人作案落不了好,折回家里拿了菜刀。因为没经验,一连七刀,才保证受害人失去呼吸。


    后来新挖出来的尸骨,平均只有两三刀。


    显然在这过程中,凶手的经验在逐步升级。


    包鸿志明白了应该节省力气,明白了该从什么角度落刀才能致命,无师自通了一些技巧,所以根据后续尸骨,警方回顾去看第一起案子,会发现卢女士的案子确实暴露了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下手不成熟,埋尸自然也不成熟。


    面对一个不成熟的三人团伙,那群网友们和徐征明花了三四个小时就能挖出尸骨,确实也不奇怪,单纯的运气好。


    小张明白该怎么写了,他提笔唰唰唰把这部分圆上了:凶手第一次犯案经验不足,尸骨埋藏较浅,挖掘暴露较为容易。


    “那数字二和数字八呢,这个又是怎么一回事?”小张好奇地询问前辈,脸上露出了洗耳恭听状。


    郑哥胸有成竹,又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这是行业黑话,如果那个t


    reasure事先有了解过我们本地的一些黑话,猜到并不难。更何况,那个聪明的小伙子特别会分析推理,他应当一开始就猜到了包鸿志的动机。世人普遍的动机无非爱恨情仇、报复和金钱,包鸿志与卢女士无仇无怨、也无情感纠葛,自然只剩下了金钱利益。”


    “杀掉卢女士是为了灭口,那徐征明没死,两个孩子没事说明什么?——说明三名恶徒一开始的动机就是孩子。两个小受害者在他们眼里等于钱。”


    “结合数字二,不难猜出,指的是现场两个孩子。至于数字八,既然动机是钱,数字八就随之而来了。在九十年代,八百不可能太少了,八万又夸张了,自然只剩下八千!”


    也是因为数字二和数字八,在云省小城把徐父徐母两位老人震了个神魂出窍,他们以为警方知道了一切。


    听完这一连串的分析,小张眼睛瞪大,脖子后仰,整个人肃然起敬,为那个叫treasure网友的聪明才智,也为郑哥的经验丰富,姜不愧是老的辣啊!


    这么一分析,完全井井有条,复杂化的东西瞬间简单明了,根本没有神神叨叨的影子。


    小张激动极了,唰唰唰再度写下这一串分析,给郑哥竖起一个大拇指。


    这群网友他们互相称呼都是,念念不忘、treasure和什么猫冬雪。第一次听的时候,警方们满头问号,都感觉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了。


    出来混还叫圈名、网名。


    谁曾想,跟年轻人混就是一个从不习惯到逐渐融入适应的过程。没超过一天,年过五十的郑哥,也跟着喊网名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疑点了郑哥!”小张看着满满当当隽秀字迹的结案报告,激动得快落下泪来,“那个treasure是怎么知道,徐征明的养父母有嫌疑?要知道,徐征明十九年了,都以为自己是被收养的。”


    包鸿志嘴巴跟上了拉链似的,他指望着同伙能善待家人,任由警方怎么审讯都撬不开他那张嘴。


    谁能想到,突破口在千里之外呢?


    两位老人心理素质不高,他们被铐上手铐时就开始哭天喊地,警员轻轻一敲打,什么都招了个干干净净。审讯他们并不难,可一开始就知道突破口在云省这里却不容易。


    小张设身处地,如果他是徐征明,自己一个人擒凶,起码要耗时数个月才能追踪到养父母这条线吧。


    “这个……”郑哥似乎被问住了,又似乎没有。寒秋瑟瑟,警局外的风卷起不少落叶,他手里握着一个保温杯,眼神放空状似回忆,“这个其实也不难。”


    “哦?”小张竖起了耳朵。


    “无非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郑哥自我肯定地点了点头,给年轻人说起了那段经历,“我和一名同志坐车到了那个小区楼下,别人看不出什么,可你郑哥有二十年办案经验,我一眼就看出这小区布局多是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徐征明说自己有一个弟弟,哪有跟成年弟弟同睡一屋的道理,他真实处境可想而知。”


    小张点了点头,用爆亮的眸光催促道:然后呢?然后呢?


    “treasure和徐征明认识早,详细看过了帖子上的每一个内容。那个年轻人聪明,应该从徐征明透露的只言片语中,获悉了真相。”也许是事后诸葛亮,明达市警方后来也去海角论坛,以审视的角度去看徐征明最初的求助帖子。


    什么从小做家务,八岁就要拿动锅铲给全家人做饭。


    什么初中毕业辍学,养父母不给读高中。


    什么风寒感冒,养父母认为看病费钱,不让他去卫生所挂吊瓶。


    什么工作几年了,每一笔工资必须打回家。


    这一桩桩一件件涉嫌了虐待罪,也成了呈堂证供。他们先知道了结果,再回头看这些文字,感觉这养父母果真有嫌疑。


    稍微一猜,就能猜到这背后玄机。


    “我想,那个treasure应当是先猜出了数字二和八所代表的含义,才去怀疑那对养父母。如果涉及了金钱交易,怀疑徐征明的父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郑哥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结论,“那个小伙子非常聪明!是一个干刑侦的料子!”


    郑哥越说越多,几乎把自己给说服了。


    他言语之间,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江雪律的赞赏有加。


    “原来如此!”小张也恍然大悟,“这样就说得通了!”


    他拿起钢笔,再度唰唰唰写下了这内容丰富的结案报告,通篇没有神秘色彩,只有一个年轻人坚定为母报仇的勇敢坚毅和另一个年轻人的明锐睿智。


    结案报告层层上达天听,局长看了都拍了一下大腿,说出了与郑哥如出一辙的话:“一个孝感天地,一个胆大心细,独具慧眼,真是一个干刑侦的好苗子!”


    说的是谁,大家都知道。


    红章落下,案子暂时告一段落。


    在翘首以盼中,明达市警方急赶慢赶也发布了官方通告:感谢热心网友积极提供线索,我市一起陈年旧案宣告破除!


    另一边,随着警方召开案情发布会,一个崭新的ht帖《给你们说说我的梦后续,真人真事绝无弄虚作假》也登顶上了海角论坛热搜。正是徐征明发的,帖子里详细讲述了他这一段时间的经历。


    大红颜色的“爆”字充分说明了这个帖子的热度,点击量激增,久久高居不下,连江州市网络侦查员李纯在例行网络环境巡查时,都被这个标题吸引了。


    鼠标一动,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


    点进去后发现居然是一篇连载!李纯遗憾了一下,他耐下心浏览了该帖子,这一看竟然看入迷了。不知不觉间,他的工位边甚至围了一群大白天摸鱼的同事,同事们比他还着急,键盘F5都按出了火花:“后续呢?后续呢?”!


    兰陵笑笑梦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