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作品:《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时间又到了夜晚,电子厂下班了,流水线工人结束了一天劳作,回家都奄奄一息。


    徐征明也是如此,他今天上班走神了,被老板罚把楼道的纸壳箱处理走。


    徐征明照办,他把这些没人要的大纸壳箱、小纸壳箱搬回自己寝室,他没有如老板所说,把纸壳箱丢到垃圾处理厂,而是把这些纸壳精心挤压,打算周末拉去废品回收处。


    十斤的硬纸皮一捆,可以卖四到五块钱。


    他勤俭节约过日子,像过冬的松鼠一般小心翼翼地攒钱,只为了一个目的,一个说出去所有人都会用怪异的眼光看他的目的。


    收拾完一切,他身体酸疼难忍,后背也出了一身汗,但他还是拿出手机。工作很累,工资也不属于自己,他就像一个迷路的人,身处在黑漆漆的隧道,不知道前路为何,也没有人帮助他,他内心煎熬,眼中时常涌出疲惫的泪水。


    可这一切止步于昨日——


    那个叫Treasure网友的留言,虽然才两条,却像一束光,照进了他沉闷黑暗的生活。


    他昨日又被噩梦缠身,工作才走了神,一整天下来他身心俱疲,可他的心在疲惫之余却有了一丝奔头。


    Treasure上线了。


    还回复了他今日的那条新帖子。


    主楼:给你们说说我的梦。


    最新一楼:【有人相信我,我很开心。


    我不是胡言乱语,我以前只能迷迷糊糊看到一些东西,不断地流眼泪,后来某一天,天空好多星星,我可以看到更多。当年的噩梦浮出水面,景象越来越清晰……那应该是1998年冬春某一天,当时大家都去镇上赶集。


    我看到一个女人,她心情很好地哼着一首歌。她左右两只手都牵着一个小男孩,两个小男孩刚学会走路的年纪。后来发生了什么,我梦里开始模糊。


    我只遥遥记得一间砖瓦房,那个女人把买来的货物放在土炕上,她似乎准备做饭,那个大男孩贪吃馋嘴,非要吃一些东西。女人没办法,给他随手做了一份拌了辣椒的黄凉粉。


    那碗黄凉粉应该极美味,两个男孩吃得很欢快。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屋里有激烈的争吵,三个陌生的男人闯入。


    我听到女人喉咙里爆发出一声尖叫,两个小男孩在哇哇大哭。


    后来我便记不清楚了。


    十九年,我反反复复做这个梦,这个梦纠缠了我快半生……我只想知道,我为什么做这个梦,这个梦又有什么寓意。】


    他这条帖子发表时间是在五点半时,那个时间点电子厂恰好休息,员工普遍去食堂吃饭时,他摸出手机发的。那时候treasure没在,他这条帖子发出去,只收获了一堆差评。


    网友:“写的什么玩意儿L,文笔极差,悬念也不足!”


    “救命,这个梦真的好土啊,给你推荐小涵先生的连载故事,他最近也在写梦境凶杀案,那才叫写得惊


    心动魄,一波三折。”


    “如果想蹭热度,你起码在手法、剧情、人物构思上有所精进,向人家学习一下吧。”


    即使徐征明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他不是在连载,也没有人相信。他素来嘴笨口拙,根本解释不清楚。


    直到treasure回复了。


    Treasure:“那一日天空混沌,群星归位,世界各地许多敏感的人灵性都有所增长,你应该也是其中之一,比起以前的梦,看到了更多细节。”


    这一说就直击他的心坎。


    “没错!就是那一天!我以前做这个噩梦,老是断断续续,如同断章一般,后来就能完整地梦清楚,难道你也如此吗?”


    徐征明一下子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这个treasure懂他!


    两颗心就这样跨越网线、隔了大半个华国贴在了一起,徐征明心情大恸,在心态上更加依赖这个treasure。


    “昨晚是雷雨天,我们这里刮台风,窗外的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天花板阳台也有点漏水,我忙着倒水。没怎么睡好,又做了一整夜的梦。那个女人、两个小男孩又到我的梦里来了。”


    “最近一个月,我就像解开禁锢般梦到了更多的东西。我梦到了漫山遍野茂密青翠的竹林、看到一碗黄凉粉、看到青砖绿瓦和白墙,看到血溅在墙上,看到三个男人。有一个男人走向那个倒在地上的女人,朝她举起了刀,两个小孩哇哇大哭……”


    因为treasure的发言,徐征明也跟揭开包袱一般,不管不顾地越说越多,那么多谩骂他的人中,只有这个treasure没有奚落他,还告诉他,梦是潜意识的反应。


    什么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徐征明搞不懂。


    可treasure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梦就是给他传达某种讯息,这些话却令他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徐征明:“我就想知道,这十九年我为什么一直在做这个梦!”


    江雪律不答反问:“其实你自己早已经有所察觉了,对吗?我的留言次数不够了,我明天再来!”


    这句明天见,让等了他一天的徐征明感到怅然若失。可前面这句充满洞察力的话,却让他失落的双眼,重新凝聚了神采。


    这个treasure果然懂他!他确实已经有所察觉了。


    明明没有人在宿舍,徐征明还是摸了摸自己尴尬发红的脸,慢慢回复道:“是的,我已经有所察觉了……那个女人可能是我的母亲,梦里那一大一小的男孩,我可能是那个大孩子,那个年龄再小一点的小男孩是我弟弟。”


    “我是六岁那年被养父母收养的,随着长大成人,许多事情已经记不住了,只能记住三个男人,一个惨叫的女人,两个小男孩这些模糊的细节。”


    “我感觉……那个女人是我的亲生母亲,她在我的面前被人杀了!那三个男人一起动的手!”


    打字到这里,徐征明心中的悲痛如洪水溃堤,难以抑制


    ,他手里攥着手机,几乎泣不成声。


    这些在前面求助时没有公布出来的细节,在treasure出现后,他原原本本把他的猜测说了出来。


    也是这个帖子一出,本来在谩骂他的网友都惊愕住了,身上有一瞬间寒毛竖起,感到毛骨悚然。


    因为徐征明说“三个男人杀了一个女人”,“大小男孩在哭”,“我是被收养的,这个女人可能是我的母亲”这些细节时情绪过于充沛,不少网友都能透过那朴实的文字,感受到那股悲伤。


    如果这篇帖子是假的,未免有几分真情流露。如果这篇帖子是真的,许多细节又经不起推敲。


    光天化日之下,三个男人动手把一个女人杀了,难道没有人发现?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能记住这些东西?我们五六岁时许多东西都记不住了。更何况这个楼主之前曾自爆自己在云省长大,在深市打工,黄凉粉可是川蜀地区的食物,这是什么梦,完全乱七八糟。


    所以更多的网友选择质疑。


    “狗话连篇”就是其中一名网友,他在茫茫帖子里,发现了徐征明这个帖子,看了几楼,发现写得狗屁不通,他本不想理会。


    直到他看见这个treasure和徐征明的一问一答,才感觉到一丝盎然趣味、一点好笑荒唐。他留了言,收藏了这个帖子,想看看后续。


    “这个treasure应该是楼主的小号,这样玩一问一答不断披露细节、抖包袱,是为了提高热度吧?恭喜楼主,你成功了。这种方式很新颖特别,我在首页热搜的尾巴看到了你。”


    这年头,这些文笔不好的论坛写手搞营销倒是越来越厉害了,账号名为“狗话连篇”的网友对此表示自叹弗如。


    这些沸沸扬扬的言论,徐征明没有再看,他只心焦地等待第一天treasure的回复。


    ——


    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第一天下晚班,treasure又出现了,他带着五条留言资格出现了。


    Treasure八点半下晚自习,九点上海角论坛。徐征明八、九点左右下班,九点就迫不及待登上账号,两人几乎前后脚上线,白天共同失踪,更是佐证一部分相信“自导自演论”网友的猜测。


    ——否则哪有那么巧。


    一个treasure无条件相信徐征明的每一句话,徐征明也把这个treasure当成知音,各种暴露梦境细节。两人连上线时间都差不多,这简直说不清楚。


    江雪律上线后,立刻回复道:


    “你说,你从小时候被收养后,就开始做噩梦。每一次噩梦都在那三个男人走向那个女人,女人即将发出惨叫时戛然而止,醒来后泪湿枕巾。我猜测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幼年时期的你亲眼目睹了惨案,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大脑为了保护你,不让你濒临崩溃,选择自发地封闭模糊了这段时期的记忆。可潜意识里,这种封闭不够完善,你又能回忆起母亲被杀的始末,导致你十九年噩


    梦连连。随着你年龄渐长,你能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增加,梦境潜意识里浮出水面的细节也越来越多。”


    “遗忘是童年一种保护机制,可梦境又反馈出你潜意识的不甘。”江雪律这段时间读了一些书,他慢慢地在键盘敲下字。


    这是江雪律今夜的第一条留言。


    Treasure的发言堪称振聋发聩。


    徐征明还没什么反应,这段话太多专业术语了,他正缓慢地吸收消化。


    网友看了先炸锅了,什么鬼啊,连心理防御机制这种精神分析领域的事物都出来了。为了红,这个楼主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不惜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心理学包装的外衣。


    徐征明赞同道:“应该是这样……”


    以前他是上帝视角,茫然地看着一切,没有丝毫代入感。


    随着他即将而立,梦境里的东西越发真实,女人倒地痛吟、刀子刺入身体,两个男孩失声痛哭被捂住嘴,这些细节一遍又一遍,像放电影一般在他脑海里不断回放。


    想到这里,徐征明胸口剧烈地上下起伏,他鼻间发酸,喉口如卡了鱼刺一般哽咽。


    什么防御机制他似懂非懂,他认为,这可能母亲在天之灵的提醒。


    “她一定是死不瞑目!一定是认为我忘记了她,所以十九年来经常托梦!”徐征明泪如雨下,一颗心支离破碎。可是他没忘,虽然他当时年龄还小,记不得那个女人的音容笑貌了,可他依然记得那双手,是那么温暖,牵着他和蹒跚学步的弟弟。


    让他午夜梦回辗转反侧,为自己的遗忘,愧疚地落下眼泪。


    思及此,徐征明涕泪滚滚,一字一句打出回复:“我想找出凶手,为她报仇!”这才是他发帖的真实目的。


    网友的奚落声从没停止,“要找煽情催泪路线了吗,快进,进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什么心理防御机制,目睹惨案说的跟真的一样,一个出事时才五六岁的孩子,很快又被收养了,他能记住什么?”


    “成年人的记忆尚且不牢靠,总有模糊错漏,更别提一个幼儿L了,编故事能不能讲点逻辑。”


    徐征明没有反驳,他早已习惯了网友们的质疑,没想到treasure却下场帮他回应。


    【说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请看这里——】


    【一个孩子1月普遍能俯卧抬头,3月能俯卧抬头45°并笑,4月能抬头90°牙牙学语……12月能站稳,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5个月能独走自如并说2-3个字,18个月能爬楼梯开始认识简单事物,24个月会跑,即使会摔倒,也能说一些3-4个字以上句子;30个月,会双脚离地唱跳简单的儿L歌,36个月,能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讲述简单的故事,更别提五六岁幼儿L了,如果他对母亲之死怀有深深的执念,他三十而立了,也能记住她】


    这是江雪律今晚的第一条留言。


    这个表格发出去,顷刻间许多网友熄声。


    特别是当他们发现,这份表格来自全国各大医院关于0-3岁幼儿L发育评估表后,这是最权威的数据,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所浮动,但整体大差不离后,纷纷哑口无言。


    童年这种东西距今太久了,久到,许多人已经想不起孩童时期的样子了,自然而然第一反应是发出质疑。


    接下来部分网友放弃找茬,选择了潜水,旁观treasure和徐征明的一问一答。


    Treasure:“你报过警吗?”这是今晚的第三条留言。


    徐征明的回复,跟江雪律的梦境对上了。


    江雪律从杀人犯的角度,看到“自己”一手扯着两个男孩的衣领。最初江雪律还以为“自己”是孩子的父亲。等发现“自己”动作十分粗暴,脸庞也凶神恶煞后,就果断打消了这个猜测。两个孩子号啕大哭,“他”直接捂住两个孩子的嘴,后掰开他们稚嫩微弱的喉咙,灌下了农村的一些哑药,拖着带走。


    三个歹徒,其中一个还是女子的熟人。


    这样的人数,最好还是求助警方。


    徐征明很无奈:“我报过警,警方听了后告诉我,命案要讲究证据,梦都是虚拟的,一个梦哪里能当真,委婉地拒绝了我。他们不相信我的话。”


    Treasure:“你还找过其他人吗?”


    这是今晚的第四条留言。


    念念不忘:“我……我找过潮声,他们也拒绝了我。”


    潮声是海角论坛上五花八门网站之一,是一个不收任何费用的民间社团组织。有时候部分城市警方会把一些悬而未决的疑案难案公布到网上,请求民间力量的协助,寻找目击者,大家一起共同破案。


    潮声社团协助过警方几次,帮助官方侦破过一些案件,因此声名大噪。


    徐征明就曾求助过,希望能得到网站志愿者的帮助,可惜被委婉拒绝了,潮声拒绝理由跟警方类似,“一个梦不能当真。”


    徐征明是真的孤立无援。


    他缓缓道:“我没有其他朋友了,我还想过,要不要回老家,求助养父母。”


    一听这句话,本来斟酌着第五条留言要谨慎使用的江雪律,立刻回复道:“你不要再把钱打给养父母了,这些钱自己留着吧。”


    这个treasure竟把我以前的帖子也看了——


    徐征明诧异地瞪大眼睛,手机屏幕反射出的光照在他脸上,几乎是一点点在点亮他瞳孔中的神采。明明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网友而已,却让他胸口涌上一股暖流,心中感动极了。


    他曾经在网上说过,自己每个月工资,有三分之一要被迫打回家里。他养父母生的那个弟弟,今年一十多岁了,最近要盖新房子,他身为哥哥必须全力资助。


    其他网友骂他卖惨,treasure却相信他的话,并让他把钱留下来。


    接着上面的发言,江雪律道:“你如果想寻找杀母仇人,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件需要长途跋涉、花费不少金钱的事。你养


    父母家里也有秘密,你把给他们的经济来源掐断吧,千万不要告诉他们,你要去寻找杀害母亲的凶手……”


    这会导致行动失败。


    江雪律此时坐在电脑桌前,窗外深蓝色夜幕黑得纯粹,没有几颗星星,都市霓虹灯亮如白昼,比星空还要明亮。论星辰的光芒,当下远不如没有工业污染的1998年璀璨。


    星辰亘古不变,人心却复杂多变。


    江雪律看到,徐征明的养父母得知儿L子想要去寻找弑母真相,他们双手紧攥,脚步在家来回走动,神色惴惴不安,想尽了一切办法拖后腿。


    所以这个案子的侦查,在徐征明一十多岁时失败了。


    直到三十多岁时,养父母老了,对他的掌控力变得衰弱,徐征明自己私下也攒够了钱,才正式重启这个计划。


    那时候“潮声社团”也介入了,他们被徐征明数年如一日在论坛上求助的执着打动,一群志愿者跋山涉水,愿意帮徐征明找到真相。


    可十多年过去了,音讯早已渺茫,记忆更加模糊。徐征明把所有的青春、金钱和精力都花在“擒梦追凶”这条坎坷波折的路上。


    三位弑母仇人其中一位,甚至来不及感受牢狱之灾就提前过世了,为这份“报仇雪恨”平添了一份遗憾。


    如今,徐征明一十多岁,他第一次“擒梦追凶”还没失败。


    江雪律想帮帮他,他打下一串文字,给自己的第五条留言收了尾:“我陪你一起找出凶手,为你母亲报仇,让这个案子沉冤得雪!我们先回到你出生地,找到你母亲的尸骨吧,有了尸骨,警方一定会立案了……”


    什么!?


    找到尸骨!?还立案调查!?网友们大吃一惊。


    这treasure和念念不忘的自导自演戏,怎么越来越来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