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番外三 赶不走的合伙人。

作品:《七零二婚美人

    番外三


    没再打扰孩子们的交流,苏禾禾和丛敏丽又退了出来。


    儿子窝心无条件站自己,丛敏丽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苏禾禾问:“敏丽,路先生那里你有想法吗?我估计他最近会有表白行动。”


    路先生和妻子是去年底离的婚。


    十年的动乱,十年的分离,再聚已不复当年模样。夫妻,父子女,早已疏离如陌路人。离婚后路先生前妻就带着儿女和娘家人一起出了国。


    路先生也终于可以轻装上路,开始自己全新生活


    几次燕城之行,他对丛敏丽有了别样的心思。


    不过中年人的喜欢是含蓄内敛的,路先生自己和丛敏丽都是在感情上有创伤失望的人,目前为止,他的接近也都是绅士有礼的。


    不过丛敏丽一直没给回应。


    现在苏禾禾问,丛敏丽和她交心道,“就跟你说的,我现在有车有房还有钱,孩子们也贴心听话,再没有的好日子。找个男人加进来,我不知道是图什么?而且我不想离开你,离开燕城,路先生家里生意都在申城,那更不合适了。他子女都被前妻带走了,再娶得要生吧?我已经有三个孩子,足够了,绝不再生了。禾禾你看,我跟他哪哪都不成。他要问我,我也是这些话回他。”


    这样的丛敏丽,还有什么可替她担心的呢?


    对于将来,她自有取舍。一个不缺钱,还有事业心的女人,是最不好取悦攻略的。


    至于钟澈想复婚的想法,在丛敏丽这里,连点波澜都兴不起。直接晾着就好了。


    ——


    去年九月,筒子楼被苏禾禾买了下来。


    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科研所当初就想把筒子楼退回给原单位,最后没单位可退才留手里的。有人花钱想买下来,人家还正高兴甩脱了烦杂事呢。


    那会儿筒子楼一间房,私下出售,大概是一千二三百块。就算燕城住房紧张,这一整栋楼七十二间房,一年半载也未必卖得动。


    平均工资不到五十块,多少人家能一下子拿出一千多块钱?更何况一间间卖,只看房过户办手续的时间就无穷尽了。


    科研所的人哪有人有精力耗在这上头。


    这不,苏禾禾一提出想把筒子楼买下来,都没用她讲价。人直接就说,一间按一千块,整栋楼七万二千块,她要能接受就赶紧买了去。


    这样的好事谁不接着,苏禾禾又从谢清瑜那里周转了两万,连契税一起,花了将近七万六千块,筒子楼归到了她的名下。


    给自己人创造好了稳固的大后方,剩下的冲就是了。


    七八年九月至七九年六月底前,短短十个月时间,苏禾禾的身家财富急剧增长。为她的下一步计划,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底气。


    南星二次发售的五十万套《大楚英雄传》很快售出后,向凯旋就给她来了电话,说经南星内部商讨后,决定给她追加版税这一项。


    南星这样做,确实很出乎苏禾禾意料。也让她对南星多了欣赏和信任。


    双方重签了合同,不喜麻烦,还是南星代缴个人税。版税这块儿苏禾禾也没要南星准备给的10,而是只要了8。合同期限苏禾禾也改成了十年,海外版同时交给了南星,只是对稿费和版税另作了约定。苏禾禾只保留了影视版权这一块。


    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楚英雄传》一版再版,已经发售了一百五十万册了,既便版税是利润的8,苏禾禾也拿到了四十多万。


    加上演出队的收入,她手里已有近一百二十多万的存款。


    而五方书院的收入她根本就不计入,这部分都被她用在日常花销上了。


    资金在手,苏禾禾觉着时机成熟了,给路先生打了电话,询问港区那边有关音乐磁带的事。


    成立演出队,四处走穴演出,只是她的第一步计划。历史进程已证明,这碗饭只会越吃越低端,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趁着还有几年好赚,攒够了本钱后,是要华丽转型的。


    当然转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就可以铺垫起来了。


    演出队这一年全国各地的演出,演员们也跟着有了名气,都是有自己粉丝的人了。


    而苏禾禾写的那些歌,演出队演到哪里就爆到哪里,风头直盖港台流行歌曲。唯一比不上的就是,没有歌曲磁带发行,还只是小范围流行。


    之前是政策不明朗,没人敢吃这块蛋糕。可澜城特区的成立,算是给吃了个定心丸。巨大的利益面前,总有人会大胆地挺而走险。


    自己辛苦种树结的果,苏禾禾是不可能允许别人摘果子的。


    她要自己进设备,发行歌曲磁带。


    没想到一个电话打过去,路先生说面谈,直接就来到了燕城。


    他想再跟苏禾禾做合伙人,合作成立音像公司。


    苏禾禾之前将演出队挂靠汝城军区的做法启发了他,刚好澜城特区成立后,港资和外资企业在内地有诸多优待和便利,他提议以同港地合资的名义成立公司。


    五月的时候,两人刚刚就五方书院在申城开设分校的事达成共识,路先生以校舍入股百分之十,不参与学校管理,在申城成立五方分院。


    申城的分校不再以高考辅导为主,而是以英语培训为主营项目。而学费也会定得更高。


    现在申城那边校舍装修已近尾声,两边已商定于七月十号开始正式招生,八月一日准时开学。


    开始路先生来提合作五方的时候,苏禾禾还以为他是在说笑。


    在她想来,路家家大业大。纵是十年停滞,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路家那些返还的金玉珠宝,古玩字画,房产这些,路家子弟就不会缺钱,小生意人家更不可能看上。


    却忘了,这是一所两进带后花园的四合院才卖二万三的时代,她眼里的小小五方书院10的股份,只燕城这个规模,一年也有一万多块的入账好拿的。


    更何况路家子弟不少,再多的产业,分薄到个人身上,又能有多少呢?今日的路彦方也还不是后世能呼风唤雨,跺跺脚商界震动的路大佬呢。


    所以,苏禾禾不觉着多的一万块,在路彦方这里虽也不是巨款,可也是很能看得进眼的。


    而路彦房非常看好五方书院的前景,他的目标可不止一家。


    没想到,这边五方学校还没开门营业,他就又跑来找苏禾禾谈合作了。


    演出队到申城的表演,路先生是场场必到。他多次跟苏禾禾说过,有机会他想把整台的节目都搬到港区给人见识见识,可见他有多推崇和喜爱。


    这里蕴含的巨大商机,他又怎会没数。


    不过当时整个路家都在保守观望,他也不敢有大动作,只和苏禾禾合作了五方书院。


    转头澜城特区六月初成立,他开始清点手里回笼的卖祖产的资金,还正琢磨要从哪里涉入呢。没想到苏禾禾已瞄准目标,开始行动了。


    对苏禾禾,路彦方已经不是简单的佩服了


    特别是这次,苏禾禾竟能第一个想到自己引进磁带生产线,自己出表演队的磁带。这样走一步,往前算十步的战略眼光,路彦方被打击到的同时,更觉着这样的合作伙伴绝不能放手。


    到了燕城,和苏禾禾详谈时,他还怕苏禾禾没这方面的经验,提醒她一定要和歌曲创作者也要签定好合同,以免将来有纠纷。


    苏禾禾轻描淡写的一句,“所有歌都是我自己作词作曲的,不会有纠纷。”


    路先生张嘴瞪眼地看着她,只觉被碾压得体无完肤。


    申城路家子弟的优越感,在苏禾禾面前只有灰飞烟灭的份儿。


    在苏禾禾这里,他竟没什么优势。


    路家在申城还算名门旺族,可和苏禾禾夫家比,那还是不要贻笑大方了。


    五月来燕城,同钟湛吃过饭后,路彦方找人打听了。


    不提钟家,只钟湛本人,就是他们路家攀不大上的人物。


    而苏禾禾自己娘家,也不容小觑,一家子大学生不说,她父亲还是科研界的能人。这又是路彦方另一重没想到。


    苏禾禾不仅一身纵横才气,还经商头脑一流。诸搬点金手法,让人目不暇接,短短时间就聚起了不菲的身家财富。


    人家有门路人脉,有头脑才华,资金也不缺,实不缺他这个合伙人。


    路彦方仅有的拿得出手的资本,竟是他在港区的亲友人脉,苏禾禾恰好取中的就是这个。


    几年之内,好多前沿的东西都要从港区获得,路先生这边的人脉就会很有用。合作还是能共赢的。


    开始两人谈好了是各出一半的资金。


    可这会儿听说演出队所有歌曲都出自苏禾禾之手后,路先生再不能淡定。这苏禾禾自己就是大摇钱树啊,他哪来的脸共同出资,挣钱分一半的?


    紧忙地作废刚草拟的合约,路先生提出,苏禾禾一分钱都不用出,就以本身才华入股,成立的音像公司,两人还是对半分利。


    见路先生坚持,苏禾禾也没再推却。


    两人都是行动派,花一天签好了合作合同,第二天音像公司就开始筹备起来。


    大事抵定,路先生还想趁热打铁,在个人感情上再突破一下。


    喝过洋墨水的人,还是会玩点浪漫的。


    赶在下班之前,路先生抱着一束玫瑰花,他去排练室约丛敏丽,想来场西餐厅之行。


    丛敏丽也想跟他把话说清楚,接了花,在汪主任和演出队的人保证帮她看顾好孩子们的笑语中,开车带着路先生出了文工团的院子。


    钟澈开车停在门口已等候多时,一切都遥遥地落入他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