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世界三(九)

作品:《炮灰是心机美人(快穿)

    宝扇回了偏院,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横放于软榻上,周身光滑柔亮,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一看便是被精心护养着的。宝扇素手轻轻拨弄着琴弦,发出碎玉般的清音。

    她垂下羽睫,心中思量着丫鬟的回话——临安城人家修筑宅院时,讲究山川水泽,彼此相得益彰,因而堆砌的嶙峋怪石间,往往会引一条狭长的溪涧,在庭院中修缮湖泊水景,但因得萧与璟的喜好,便将水泽一一除去,最后只留下林木间仅有的湖泊景致。湖泊的深度,是由萧与璟亲口敲定了,比平常的观赏湖泊要深上几尺。在湖泊修筑好的那日,萧与璟立在一侧,目光幽深地望着平静的水面,良久才离开。

    宝扇柔软的指尖,滑过紧绷的琴弦,叮咚响声回荡在耳边。凡是喜好嫌恶,定然是有一番道理的。没有生来便有的喜爱,也没有凭空生出的憎恶。宝扇眉心微蹙,想起床笫之间,萧与璟曾脱口而出“鲛人”二字,又紧紧盯着自己鬓发间的海蓝宝碎珠步摇出神,一时间脑海中仿佛拨云见雾,逐渐明了起来。

    雪枝从屋外走进来,询问宝扇想用些什么膳食。

    宝扇瞥见她头上的碧色玉簪,色泽通透,不似凡品,温声道:“这支玉簪,极为雅致。”

    雪枝手心微颤,侧过身子,让玉簪避开宝扇的视线:“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罢了。”

    宝扇瞧着她这副样子,心中明了:这簪子大概是王氏的赏赐,奖赏雪枝的“忠心耿耿”“据实相告”。

    宝扇黛眉微蹙:“方才用了汤水,不觉饥饿,只想尝几块小点心。如今是桂花开的正盛的时节,若能将桂花洗净,掺入面团中,再制成小点心,大约会有些趣味。”

    见雪枝一脸难色,宝扇轻声问道:“可是有些为难?若是难办成就罢了,少用一顿也不碍事的。”

    雪枝心头微惊,王氏方才还嘱咐要宝扇好好养护身子,她却连膳食都没用,若王氏不满追究下来,还是因为自己无能,不能弄些桂花制成的点心。雪枝强撑着应承了下来:“不为难,奴婢这就去安排。”

    看着雪枝急匆匆离开的身影,宝扇面上挂着冷意,既然用了她的消息换了好处,不多费些心思脚力,怎么对得起发间的碧色玉簪呢。

    她要的桂花制成的小点心,可不只是简单的桂花糕,需要雪枝多费些脑筋来准备了。桂花容易采摘,想出以桂花入糕点的趣味法子,可是要耗费心神。

    自从雪枝被王氏责备,指到宝扇身边,心中的不满再也不敢显露在脸上,但总想着用她的消息换些好处,也该多辛苦辛苦,看身心疲惫后,还能否分出心神关注她的举动。

    待雪枝离开后,宝扇随意找了个在偏院伺候的小丫鬟,几句旁敲侧击,便问出了自己想要的讯息。

    萧与璟极擅凫水。

    那他不喜水泽,便不会是因为惧怕。

    在扬州城内,姆妈请来过讲说奇闻异事的说书人,为她们添些趣味。其中便有一个鲛人的故事——诚心祈求,小鲛人便会出现,助祈愿人愿望成真。

    这般传闻,身为饱读诗书的状元郎应该是不信的,可他却偏偏相信了,那这个故事便不是他现如今听到的,大概是最懵懂无知的儿时。

    萧与璟的儿时……

    宝扇心中的猜测渐渐清晰。

    原是有心病之人。

    萧与璟行事极为认真,在公务上尤其明显。他朱笔一圈,随后便在宣纸上写下了一行蝇头小楷,字体如同豌豆般大小,却看得清笔画勾连,隐隐带着其特有的风骨。字如其人,在同僚们眼中,萧与璟待人温和,落笔写字,却极其冷峻,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萧与璟整理好几卷书册,一直微凝的眉峰才缓缓松开。他将羊毫笔放在端砚上,手臂抬落之间,从袖口掉落细长丝带。眼瞧着那绾色丝带就要坠落于端砚中,被墨汁沾染上痕迹,萧与璟伸出手掌,将丝带握在了手心里。

    他伸开手掌,却发现这不是一条丝带,而是女子的腰带,昨日荒唐,被他缠绕在手腕上,彻夜未曾取下来过,今日忙碌于公务,竟然也没察觉。萧与璟眉峰中沟壑起伏,将手心的腰带展平,微风吹起,腰带更显得飘逸,几乎要从萧与璟手中飘走。

    萧与璟握紧手心,将绾色腰带牢牢抓住。他眉眼中尽是不解:这样细的一条腰带,是怎么悬挂于腰间。

    白腻纤细的腰肢在他脑海中浮现,萧与璟猛然一惊,如此袅袅细腰,自然是能够系上的,是他见识浅薄。

    下值时,热情的同僚意欲揽上萧与璟的肩膀,被他不着痕迹地避开了。

    “可要与我们同去饮酒作乐。”

    萧与璟淡淡笑道:“家中诸事,实在难以抽身。”

    同僚还欲再劝,但瞧着萧与璟潭水般幽深的眸子,腹中想好的劝解言辞,通通都说不出口了。

    几个同僚站在一处,看着萧与璟的身影渐渐远去,他身姿挺拔俊逸,行走移步间,尽显文人风度。

    人群中传来轻叹声:“萧郎君这番身姿品貌,让我这般相貌平平者,越发无地自容了。”

    “前日我精挑细选了一鲜花,簪于发间,本是傲首挺胸,神气满满,但见了状元郎,顿时觉得花没了鲜活气,心中的得意也无了。”

    本朝崇尚美貌,男子爱俊朗,女子喜娇美。且男子多以簪花为乐,只是萧与璟凭借样貌,风头极盛,在游街打马时,便惹得其余两位榜眼和探花心中涩然,这到了六部,暗自与萧与璟比较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同僚中冒出一声嘀咕:“但今日的萧郎君,瞧着与往日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

    “说不清,像是多了些烟火气。”

    ……

    雪枝将点心呈上时,已然过去了大半时辰,额头隐约有汗珠的痕迹。

    她将几碟子点心放在桌上,解释道:“点柴烧火费了不少功夫。”

    这话像是在表功劳,宝扇不接话,一双美眸只盯着点心瞧。

    这道是桂花碾磨成粉末,洒在半生的点心上,一同蒸好了的。

    那道是用桂花制成花蜜,用花蜜水揉面团,制成的点心。

    ……

    宝扇尝了一个,很是可口,随后每道点心都尝了小小一个,便让雪枝把偏院的人都喊了过来,将这些剩下的点心,尽数分了。

    偏院里除了雪枝,往日里是跟在王氏身边,现在陪着宝扇,见过不少好东西。其余人平日里干的都是粗活,哪里用过这么精细的点心,连和面用的砂糖都是过了十几遍筛子,直至送入口中,绵软甜腻。众人捧着点心,对宝扇谢了又谢。

    若说屋内有谁是不满意的,那便是雪枝。

    天晓得她弄来这些东西,费了多少功夫。舍了脸面去求厨房的师傅,又拿出身上的体己钱去打点。那师傅看银钱给够了,才施施然从凳子上站起来,净手揉面。

    她费心劳力是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宝扇知道,因为她区区一句话,自己多费心神。好让宝扇将她视作可以信任的人,日后有什么亲密言语,尽数告诉自己。自己才能用这些言语,去讨好王氏。但宝扇却恍若未觉,将点心分给众人,还多分给自己一份。

    雪枝握着手中的两块小巧精致的点心,只觉得心中郁郁,又不知该拿谁撒火,只能独自忍受。

    ……

    宝扇抱着琵琶,缓缓走上青砖石桥。此处有供人休憩的亭宇,宝扇拣了石凳坐下,素手轻弄,清灵的琵琶声传出。

    此处林木环绕,深湖更显幽静,极其适宜练琵琶乐声。

    宝扇敛眉沉思,柔荑轻抚,琵琶声动,唇瓣微启,哼唱着扬州城的小调。

    曲是人间曲,人非俗世人。

    宝扇一袭素雅的装扮,青丝被雕花银簪挽起,梳了个简单的发髻,未被挽起的发丝则是如同瀑布般垂落,为的弹奏琵琶方便,也免得发丝被缠绕在琴弦上,宝扇将秀发收拢在一起,垂在胸前。漆黑如墨的发丝,衬的那莹润的脸庞,越发小巧,尽显温顺柔和。

    她手腕处戴的也是银镯,上头雕刻的不是花纹,是层层波浪,纷至沓来。那银镯像是有些重,挂在纤细的皓月霜腕处,直直地向下坠去,让人瞧了只觉得心惊,担忧这银镯是否会伤了佳人身子。

    美人一举一动皆是美的,尤其是当她目光缱绻,只瞧着一处时,越发叫人羡慕起了那琵琶,明明是死物,却能被美人握在手心,细细挑弄,慢慢把玩。

    吴侬软语,在娇在俏。最是不经意间的撒娇卖痴,让人心潮澎湃,面红耳赤。

    这首曲子分外简单,是宝扇幼时便学会的一首曲调。

    海中有鲛人,静待良人归。

    可惜鲛人注定是等不到的,她的良人早已经洞房花烛,好不快活。

    抄手游廊下,萧与璟目光幽深,不知道已经站了多久。他看着亭子里的宝扇,清澈的湖面,倒映着宝扇柔顺的模样。

    她口中的唱词,与临安城的官话有些区别,更为软糯,但依稀可以听明白里面的字句。

    这种春闺怨词,也只能流传于小娘子口中了。

    萧与璟拧着眉,暗道:愚蠢的鲛人。

    以及——过于软弱的宝扇。

    萧与璟抬脚,朝着亭子走过去,距离宝扇越发近了,萧与璟将湖泊上两人的倒影看的一清二楚。

    装扮简单,一心弹奏琵琶的宝扇,全然未察觉有人接近,她这般无知无畏,倒是和传说的小鲛人极其相似。

    为了将传闻增添几分真切,茶铺里的人总会说过“有人亲眼见过云云”。据他所说,有人出海时亲眼目睹过小鲛人的模样,生的分外美貌,却对外界一无所知,被祈愿人哭了几滴泪,便开始心软,满口允诺祈愿人的心愿。

    萧与璟站定,宝扇似有所觉,静静地抬起头来。

    见到萧与璟的身影,宝扇鸦睫轻颤,一双美眸仿佛被泉水流过,格外清澈。萧与璟这才分辨出,她生了双杏眼,此时因为惊讶而微微睁大,好似林间迷路受惊的小鹿,又慌乱地垂下,叫人瞧不出她的神色。

    但萧与璟猜测的到,那双眸子,定然是慌乱的,不安的。

    宝扇手心微紧,被紧绷的琴弦扯动。

    “咚”的一声,琵琶中传来异响。

    宝扇指尖被琴弦牵扯的泛红,眼眸轻颤,因为疼痛挂着盈盈水珠,却勉强忍耐,去瞧手中的琵琶。

    瞧见琵琶无恙,宝扇轻舒一口气。

    萧与璟突然开口,唤道:“宝扇。”

    宝扇身子一僵。

    这是萧与璟头次唤她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