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纳妾途中窜出一个小诸葛

作品:《霸三国开局一个碗

    刘兴为了补偿,聘礼直接给了万金。


    刘兴现在如日中天。


    邹家也懂事,陪嫁了数千金,嫁妆排了好几里地,还有陪嫁的仆人八百!


    这哪里是纳妾?


    有些大族的贵女出嫁也没这么风光。


    有几个富商起了心思,琢磨自家女儿里面有没有姿色出众的。


    士族的宾客倒是没有沦陷,但也说了不少酸话。


    刘兴骑了高头大马迎亲,让邹家很感动。


    按说纳妾找个日子送过去就行了,这汉阳侯可是给足了面子啊,还亲自迎亲。


    送亲队伍蜿蜒如长蛇阵,百人组成的乐队一路弹唱。


    《佳人伴孤灯》汉阳侯新谱的曲子,专为邹小姐而作。


    宾客还未听过如此欢快有节奏的曲子,而且是新曲,不由都跟着哼唱起来。


    女宾客都为刘兴的痴情所感动,毕竟这个时代可不是婚姻自由。


    总有痴情人不能眷属。两位新人郎才女貌,女方为了爱情不要名分。


    男方为她煞费苦心,将一腔爱意谱就成在乐曲中,两人又是怎么私定终身等等。


    有好事者,已经开始脑补这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不管别人怎么想,新娘子邹茹,坐在花轿里心情很是忐忑。


    父亲和家族突然就把她给卖了,虽然已是迫不得已。


    但邹茹仍然很气愤,因为自己家族没有一点争取,当天晚上就答应了男方。


    她也是大家的嫡女,如今落得给人做妾,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面的半个月,她感觉就是过了半年一样。


    一开始的风向,是趋向于她被人嘲笑的。


    结果仅仅过去半个月,自己要嫁的男人,就从后起之秀到大汉首富,再到大汉汉阳侯。


    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戏文都不敢这么唱。


    然后她就成了被人羡慕的对象,虽然她自个不觉得。


    但是也的确没有那么委屈了。


    贴身丫环兰儿,走在轿子外面,给她说着今天的见闻。


    听到兰儿绘声绘色描述着她出嫁的排场,邹茹不由嘴角弯起,看来家族也没完全不管她。


    听到汉阳侯亲自来迎亲,邹茹则是喜极而泣!


    看见刘兴前来迎亲,邹家众人赶紧上前拜见。


    刘兴摆手道:


    “今天本侯不是外人,你们当地什么风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邹家很满意刘兴的态度,就随便加了几个风俗。


    一是亲友拦路要过路钱,这可难不住刘兴。


    后面的撒钱队,提着篮子就哗哗的撒了一地。


    围观的人和儿童全部涌上捡钱,也是增添了几分热闹喜庆。


    围观宾客一看邹家给刘兴放水,全都不依不饶。


    “出题!出题!”


    众人异口同声。


    于是邹家人又让刘兴即兴作一首诗,来形容新娘子的美貌。


    这又是送分题,观众虽不满意,但也想亲眼见证刘安国的诗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刘兴直接拿来主义抄了曹植半首,这家伙写美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果然获得了满堂彩。


    但人们可不满意,说邹家老出送分题。


    邹家无奈又出了最后一题。


    “现有一笼子,里面有鸡和兔子若干只,其中,共有头十四,有腿三十八。问鸡兔各多少只?”


    说完还有点忐忑的看着刘兴,心想别把汉阳侯给难住了,就难以收场了。


    围观群众傻眼了。


    你可以啊,让你给新郎官出题,你是给大家伙都出题呢。


    这一时半会谁算的出来,可别让新郎给蒙过去。


    人群中有一五岁幼童,旁人都抓耳挠腮,他却作深思状。


    刘兴鄙夷的看着出题人,还以为你要出什么呢,白担心了。


    你这是看不起我啊,刚想说话。


    突然听到一孩童说道:


    “鸡有九只,兔子有五只。”


    他家长辈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歉意的看着刘兴。


    “不错,本侯问你,张三借李四百钱,相约月息三钱,十五年后本息各是多少?”


    刘兴笑呵呵的说完,便不再言语。就这么看着那聪明异常小孩,等待他回答。


    小孩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规律。


    可是这题的计算明显要难上不少,不是他能脱口而出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你就是汉阳侯吗?我叫诸葛亮,我要拜你为师!”


    说着就磕了三个响头。


    刘兴心中一动,不知道是不是那个诸葛孔明?


    “哦,你是哪里人士,为何要拜我为师?”


    “我家在琅琊郡阳都县的小镇上,因为你是大汉最聪明的人,所以我要拜你为师!”


    小孩肯定的说道。


    刘兴一听笑了,小家伙,你看人真准!


    “行,你这徒弟我收下了。


    为师还没收徒,你就是开山大弟子。


    一会跟着为师就行,你家大人呢?”


    “草民诸葛珪,见过汉阳侯。


    刚才就是犬子拜您为师的,唐突之处还请侯爷恕罪。”


    一个青衣中年男子走出道,见他彬彬有礼,肯定是书香门第。


    “今日有事,我们容后再叙,且随我家管事先做安顿。”


    “全凭侯爷做主!”


    却说那围观众人,看见那聪明小孩竟被汉阳侯收为弟子,一时间羡慕非常。


    心道,自家孩子也有机会,都耳提面命不提。


    队伍继续出发,不多时便到了侯府。


    刘兴用红绸牵了新娘走了偏门,因为正门是为正妻所留。


    纳妾之礼很简单,按说要行家礼,就是给家里长辈,还有夫君和正妻行礼。


    刘兴家没有这些,就都免了。


    就按后世礼仪拜了天地和亲朋,然后妾再拜夫君就算礼成了。


    礼成将女方送入新房,男方则出来接待宾客。


    客人太多,侯府的院子都摆满了。


    十八道菜的流水席,高兴坏了小孩子们。


    到处都是喧嚣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气氛很是热闹。


    刘兴因为晚上还要办正事,并没有开怀畅饮。


    不过宾客太多,他走了一圈也喝的不少。


    见天色已暗,他摇摇晃晃的往新房而去。


    看他走远了,后面立马跟上一大票人。


    法正、孟达、马超甚至还能看见贾诩这个老不修,还有一帮不认识的世家子弟。


    乌泱泱的,足有上百人。


    这些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准备去闹洞房、听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