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的表弟叫马超

作品:《霸三国开局一个碗

    这一日,三兄弟正在饮酒谈心。


    因为刘兴这住着舒服,吃的舒心,孟达、法正隔三差五的来蹭饭。


    有点时候还拖家带口的,现在三人正舒服躺在刘兴新做的沙发上。


    古人实际上是很会变通的,这不,习惯了坐沙发,谁还去跪坐呢?


    有许多穿越者都会打蒸馏酒的主意,刘兴却不打算制这种高度白酒。


    现在的酒实际上就是醪糟,度数不高,大碗饮起来不容易醉。


    那要是高度白酒发明出来,刘兴朋友这么多,应酬这么频繁,还不得喝死他?


    醪糟喝着就挺好,以后顶多把啤酒弄出来,夏天烧烤、啤酒越喝越有。


    现在制糖工坊越做越大,月入几千金,即使三人去分,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孟达负责训练士卒,把众士卒训的每天筋疲力尽!


    刘兴这货还给出馊主意,说要是晚上敌军来劫营,我们也得防备啊!


    于是三人经常趁士卒们睡得正香,去擂鼓聚兵。


    起初,半个时辰都集合不了,一窝蜂乱的很!


    到最后,一炷香就能全副武装列队完毕。


    这点上,大汉目前的正规军都比不了。


    迟到的不是饿肚子就是关小黑屋,就连之前一些刺头都很听话。


    要说士卒们最怕谁?


    不是一脸凶相的孟达,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法正。


    而是看起来一本正经、和蔼可亲的刘兴。


    私下里他被称之为‘刘阎王’,因为那些兵不聊生的坏主意,都是他出的。


    这货,其实没去过几次军营,但是‘刘阎王’的大名,哪个士卒不咬牙切齿的!


    刘兴表示很无辜,他完全就是以前看电视剧学过一些套路,就给孟达提了几个建议。


    他可不知道,孟达听他说要令行禁止,还给举了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经常带着士卒去山里趴窝,一趴就是一整天。


    经常有士卒被虫蚁咬伤,也不敢吭声。


    士卒对关小黑屋非常恐惧!


    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给练歪了,别的军队最怕晚上炸营,他们绝对不会。


    别的军队想要埋伏敌人,人家听有没有鸟叫声就能知道。


    他们这伙人可不是,鸟能在他们头上搭窝。


    要论正面战力不一定强,捞偏门却能冠绝当代!


    真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哈哈哈,安国,你在咱们营里可是大名人,‘刘阎王’,啧啧,多亲切啊!”


    两人不顾刘兴脸黑,笑得很开心。


    正欲反驳,管事进来禀报道:


    “公子,门外有一少年自称您的表弟,在外求见。”


    刘兴很是无语,自己孤家寡人的,这亲戚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不过既是亲戚,他也不能怠慢了,当下迎了出去。


    来人年约十五,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腰细膀宽,身高近一米八,着白袍,挎长剑。


    见他出迎,上前拜道:


    “弟马超,马孟起,拜见兄长!


    这是郑伯父让我捎给你的书信。”


    刘兴赶忙上前扶起他,接过信来看。


    原来这马超和大儒马融乃是同族,而郑玄又师承马融。


    算起来,他也要叫马超之父马腾一声‘叔父’。


    古人很注重亲族、师承,这马超表弟倒也不是外人。


    于是赶忙邀其入内叙话,让管事安排好随从、马匹等。


    “孟起是从雒阳而来吗?


    师父他老人家可好?”


    两人落座后,刘兴忙问起来。


    “上月,家父嫌我性格毛糙,让我至郑伯父处潜心学习一段时间。


    前一阵子伯父收了表兄为徒,常在我等面前夸赞。


    我听伯父讲,表兄组织了几千民壮,意欲为国家镇压逆贼?


    伯父那里天天都只教诗赋礼仪,我实在呆不住,就央求伯父准我到表兄这里学习一段时间。


    还望表兄看我可怜,收留下我吧!”


    马超很是诚恳道。


    看来他被诗赋礼仪祸害的不浅。


    不过师父把他推到我这里来干嘛?


    他却不知道,自家师父也是被马超霍霍的受不了。


    有马超在,郑玄家的孩子都玩疯了,哪还知道学习?


    “孟起,先用些酒菜,待吃饱喝足再议,我先看看师父书信中有何交代。”


    刘兴没摸清情况,肯定不能答应的太爽快。


    这要是来的赵子龙,他恨不得给供起来,马超得看看再说。


    这家伙虽然不是吕布,专捅义父,但是也是个薄情之人,十分危险。


    待把信拆开看完,刘兴瞥了一眼正在大快朵颐的马超。


    师父信中主要说了三件事。


    其一,就是让催促蔡邕早点启程回雒阳,他还等着上门提亲呢!


    其二,上次回朝献策,蜂窝煤倒是推行了下去。


    但朝臣们普遍认为这种机巧之事不是儒家正途,并没有给予太高的评价!


    不过此法活人无数,特别是解决了让朝廷头疼的流民取暖问题。


    因而朝廷本来打算授予他一个外县主簿,郑玄使钱运作一番,最终授予他郿县县尉的官职。


    这个职务掌管一县军事,可以说是把他们训练的民壮合法化。


    刘兴对此非常感激,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不然还不知道被弄到那个犄角旮瘩去。


    这第三件事,就是关于马超的了。


    马家马腾这一支,自从去了西凉以后,整个家族的风气,就变得彪悍不少。


    家族里桀骜不驯的大有人在,历史上西凉军阀几次反叛朝廷,都有他们家。


    郑玄在信中就有这种担忧,马家在西凉是有一定势力的。


    虽然官职不高,但实际上拥有上万的家族私兵。


    又和羌人不清不楚的,若不是自称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还有所收敛,不然早就放飞了自我。


    这马超,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已经是勇不可挡。


    郑玄把他弄到刘兴这,也有让他试用一下的目的,毕竟这样的勇将不可多得,如能收服则如虎添翼!


    如不能收服,那就赶他回去算了。


    毕竟两家如此渊源,不能做的太绝。


    刘兴陷入了沉思。


    马超在三国武将里,能排前五,绝对值得一试。


    据他的了解,马超是马腾的庶长子,且有羌人血统,并不受马腾的喜爱。


    又因为马超勇冠三军,对嫡长子形成威胁,所以,马腾才会把马超派出去学习礼仪。


    这应该是暗示他要守好庶子的本分,这时马超心里肯定很难受,又无人诉说。


    原来历史上,马超不顾父亲被曹操挟持,造反害死马腾。


    证明两父子实际上矛盾很深,且不可调节,所以世人都说他薄凉。


    然而,马超这个人实际上很矛盾,他投降刘备以后,可以用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来形容了。


    所以现在正好是好机会,他刘兴可以学刘备,不信马超能逃过自己的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