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作品:《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

    *


    翌日。


    许是昨天傍晚进了食,人鱼还未完全消化,上午便不想出去捕食。


    她在水潭里抱着尾巴翻滚嬉戏,云溪当着她的面,“噗通”一声往潭水里跳。


    人鱼游过来,脸颊上淌着水珠,眼睛上方那一抹赤分外妖娆。


    她以为云溪想和她做一些亲密的事情,亲昵地贴了贴云溪的脸颊,尾鳍翘起,轻拍云溪的腿部。


    云溪连忙深吸一口气,沉入水中,游到潭中的洞腔出口。


    人鱼跟了上来。


    云溪指了指洞腔,回头示意人鱼。


    人鱼很聪明,看懂了云溪的行为,把云溪背到背上,往外游去。


    人鱼可以在水下憋气很长时间,云溪不行,憋不过气时,她就用力拍拍人鱼的肩膀,人鱼会浮出水面,让她换气。


    游到了鳄鱼嘴入口处的那个水潭,人鱼放下了云溪,想让云溪和她一块在水中嬉戏。


    云溪没有心思玩乐,游上了岸,想去丛林里捡些枯树枝,继续研究钻木取火。


    这次出来,云溪不仅带上了军刀,还往脖子上戴了那个求生哨。


    进入丛林前,她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吹了吹哨子。


    人鱼听见哨声,耳朵转了转,看向她。


    云溪轻声说:“记住这个声音,当我吹响时,就是需要你的时候。”


    她试图把人鱼当宠物那样驯服。


    她是人类,文明社会里出来的人类,她接受过教育,有智慧的头脑,有知识的储备,她觉得自己能够依靠智慧,驯服那条人鱼,而不是被人鱼当做配偶。


    人鱼听不懂人类的语言,收回了视线,继续在水里捉小鱼、玩石头、滚来滚去磨鳞片。


    云溪带上求生哨和军刀,向岸上的丛林进发。


    大概这片溶洞附近都是人鱼的领地,所以人鱼任由云溪在附近丛林游荡。


    云溪也没走太远,她找到一颗叶子看上去还算厚的树,采摘了几片树叶,垫在脚底,包裹住双脚,用细藤蔓绑住。


    这样走得很慢,很不舒服,但好过脚掌被荆棘划破。


    人鱼的唾液似乎有止血消毒促愈合的功能,每次被她舔一舔,伤口的血就会止住,过会儿再看,已经开始结痂。


    这里的树木几乎都是茂密笔直,高耸入云,最矮的蕨类植被也有半人高,临近水源的缘故,还都十分潮湿,林中有许多昆虫,都会避开云溪。


    云溪猜测,或许自己身上有那条人鱼的气味,而这些昆虫,会本能地避开那些气味。


    如果真是这样,人鱼种族曾是陆地爬行类动物的可能性更大,也许它们会在丛林里吃昆虫,以至于昆虫嗅到到它们的味道就躲开。


    至于蚊虫,鱼类几乎都会吃。


    云溪走在丛林中,试图复习一下古生物学知识,但岁月久远,难以回忆。


    只记得,地球曾是一片汪洋,生命诞生于水中,几乎一切生物最初都从水中来;


    后来有了蓝细菌,制造了氧气,有了陆地和森林,经过地壳运动和几次物种大灭绝,生物迭代更新,不断演化;


    鱼类曾统治过海洋世界,后来海洋环境不适合生存,有些鱼上了岸,演化出两栖类、爬行类,没有上岸的鱼遭到灭绝;


    再后来,陆地火山喷发,还是流星撞击来着,总之变成陆地不适合生存,那些爬行类动物重返水中,成了海爬类……


    而人类的出现,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互联网上,曾有一段很有名的言论,大意是:“如果将地球的历史浓缩成24小时,爬行动物和昆虫22点才出现;恐龙23点左右出现;灵长目人科的猿类,在23点56分出现;最后一分钟,人类诞生;最后一秒钟,人类开启刀耕火种的文明时代。”(注)


    人类的文明,只有一秒钟。


    短暂的一秒钟。


    知识和历史使人谦卑。


    云溪忽然自嘲般笑了一下。


    她这个一秒钟文明里,走出来的生物,居然有着高高在上和沾沾自喜的优越感,妄图把人鱼当宠物一样驯服。


    好傲慢。


    人鱼和她,都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么一想,云溪对人鱼的恐惧和戒备心理好像完全消散,对她也不想再用“驯服”这一类的字眼。


    她可以在某些时候,请求人鱼的帮助。


    对的,“帮助”,这样的字眼更适合,好像是一个人在请求另一个人。


    把人鱼拟人化、平等化,可以减少对未知生物的恐惧和戒备心理,帮助她更好地生存下去。


    起初,云溪不敢走向丛林深处,只沿着河流岸边走,确保自己可以看见水流,以免迷失方向,但是临近岸边,实在找不到更干燥一些的树枝,她只好往丛林深处多走了几步。


    越往里走,路越难走,脚下泥土湿滑,身前植被茂密,要花大力气才能拨开。


    云溪想,自己应该把人鱼带过来,或者说,缠着人鱼,让她带自己过来,她那覆盖厚鳞片的大尾巴一扫,就能扫出一条路。


    她捡了根长木棍,用来横扫树枝、灌木丛。


    农村长大的孩子,基本都和父母上过山砍柴或捡柴火,手上会带一把砍刀,遇到挡路的树枝,直接挥手一砍。


    云溪在农村长到十五岁,之后去了县城读中学,再之后,到了省城念大学、工作。


    城市的生活,和自给自足的农村截然不同,只要有钱,几乎什么都可以买到。


    她在城市生活的那几年,双手的粗茧褪去,变得纤细白嫩,好像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砍柴、种田、种菜、养鸡养鸭喂猪……这些事回忆起来,恍如隔世。


    林中有不少真菌菇类植物,穿着鲜艳的外衣,看上去有毒的样子,云溪不敢碰,脑海却不自觉开始回忆蘑菇的香味。


    吃了好几天的生鱼生虾和野果,她真的很怀念那些熟食的味道,猪肉、牛肉、小鸡炖蘑菇……


    云溪吞了吞喉咙。


    终于在一个稍微开阔些的地方,捡到了几根看上去比较干燥的树枝,又在周围发现了一些绒草,她抱了一堆,循着原路返回。


    返程途中,她发现一种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历史悠久,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成千上亿年之后,就成了可供燃烧的煤炭。


    眼前这株蕨类,很像农村里晒干后用来生火的芒萁草。


    深绿色,一根茎上有五六片叶子,每片叶子一根叶轴,叶轴两侧横生蜈蚣腿一般的锯齿状羽片。


    它的嫩芽就像卷起来的蜗牛,云溪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她总会摘这种嫩芽来玩,还会折它的根茎,茎里头有嫩芯,抽出来之后,那根茎可以当做吸管,吸水喝。


    后来她上了大学,学了《中医学》一门课后,偶然在图书馆翻到一本《全国中草药汇编》,才知道,这种在农村当柴火烧的芒萁,也是一种中药,有清热利尿、化瘀止血的功效。


    亲切感和熟悉感扑面而来,云溪停下脚步,用军刀砍了许多枝,就为它们命名“芒萁”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