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监察扬州

作品:《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紫炀

    “赵大人,杨贤乃陛下在开国时,所开恩科选的进士,这次监察之旅,赵大人可以放心。”


    马车的车夫,也是朱重八亲自委派的护卫队统领,毛祥。


    赵征知道,他是自己此去扬州的护卫统领不假,但也是皇帝在自己身边安插的探子头头,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用来监视自己的。


    一旦情况不对,盾就是刀。


    “科举尚未正式重启,恩科人选,还不是各地大族送上的人。”


    “毛统领,你们吃锦衣卫这行饭的,可别太看重表面。”


    赵征对他摇了摇头,表示不认同他的话。


    系统说过,日月王朝,就是异世大明。


    所以虽然很多人和事都与前世不同,但扬州这个地方,在赵征的记忆里,可是不一般。


    杨贤,变得了姓名,变不了身份。


    “赵大人所言何意?”


    毛祥表示不理解,不明白怎么还没到扬州,怎么就好像不看好府尹杨贤。


    “到了扬州,你就知道了。”


    官道已是日月王朝最为宽阔平坦的道路,但是也免不了颠簸。


    从来没有坐马车出过远门的赵征,只感觉自己浑身都快要被抖散架了。


    在古代,只有当个闲鱼富家翁才是最享受。


    官是真不好当啊。


    ……


    “大人,扬州到了!”


    “快看!到处都是挂满了青穗的稻田,可见今年扬州又是一个大丰收啊!”


    毛祥一个锦衣卫,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农家事这么兴奋。


    赵征下了马车,看着稻田,却是另起了心思。


    扬州乃京城附属之地,又有运河第一城之称,想丰收只是寻常。


    但是两年前,扬州因为战火,人口百不存一。


    这两年后就恢复到这般规模了?


    “赵大人,现在你可以相信属下说的话了吧。”


    皇帝的命令的表意,是让他保护赵征监察顺利。


    但其实就是带着赵征来到扬州,躲一下朝中的混乱。


    通过这趟旅程,顺便再镀一道外放的金。


    因为京城官想要高升,有着外放实干的履历那是很加分的。


    赵征现在可是皇帝手里的心头宝,这摆明了就是要在回去后,大兴封赏。


    加上毛祥对赵征做过的事情也由心里敬佩,所以才想让他放下心来享受一趟旅程,自己也能轻松一些。


    可沿路,赵征却一直表现出,对扬州府尹杨贤的不信任,这可苦恼了他。


    现在稻田就在赵征的眼前,毛祥不相信,还说服不了他。


    “毛统领,你可知道狮驼岭就在灵山脚下的道理?”


    “扬州也在京城眼下,马虎不得。”


    要是换做其他人还真就被说服了,可惜,赵征知道真相。


    现在轮到了毛祥懵逼。


    这个世界没有《西游记》,就算有《西游记》,那个写出来的人还没有出生呢。


    “赵大人,灵山是什么?狮驼岭又是什么地方?”


    毛祥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也算是很多了。


    作为皇帝朱重八重视的锦衣卫头领之一,日月王朝上下多少的秘密,都在他的脑子里。


    将来不出意外,他就是总把头。


    怎么今天说服不了赵征就算了,还听不懂大道理了。


    “灵山有大慈大悲的菩萨和功德无量的佛祖,狮驼岭有漫山遍野的吃人妖怪。”赵征耐心解释。


    “灵山的菩萨和佛祖不管吗?”


    毛祥更迷糊了。


    “狮驼岭的妖怪是菩萨的坐骑,是佛祖的亲戚,谁来管?”


    赵征又上了马车,只留给了毛祥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能当上锦衣卫统领的人物,就没一个会是傻子。


    只是一晃脑,毛祥就想明白了赵征的暗喻。


    “难不成这杨贤真有问题?”


    毛祥终于用以自己锦衣卫的视角去看待官道两旁的稻田。


    皇帝朱重八无比信任杨贤,所以以往锦衣卫根本就没有在他身上下力。


    但现在有着赵征的提醒,毛祥当即就让卫队中的两个锦衣卫伪装成赶路行商,先行探路。


    到了扬州府城内,锦衣卫探子汇集后。


    毛祥才终于知道了杨贤的真面目。


    “用朝廷灾银强行买卖他地人口填充扬州,逼迫百姓将存粮全部上交官府再用以赈灾,移栽他地秧苗只种在面向京城北地……”


    探子的情报,让毛祥浑身冷汗直流。


    杨贤果然不负赵征的期望,将无所不用其极这几个字,做到了极致。


    打着朝廷的旗号,逼迫他地买卖人口填充扬州,达到快速恢复人口的目的。


    灾银用光了,就强征灾民的口粮,再反过来熬成米汤,用以赈灾,挣得为朝廷省钱的假象。


    将他地的秧苗移栽到扬州以北,扬州北面向京城,所以他们来时,官道两旁稻浪延绵。


    “死罪!条条死罪!”


    “强行买卖迁移人口,那岂不是让其他地方也成了灾地!”


    “把灾民的粮食抢过来,再用以赈灾,何其荒唐!”


    “移栽秧苗,害他地收成,只种扬州北,制造繁荣假象!欺骗陛下!”


    毛祥只想现在就提着刀,去把那杨贤的狗头砍下。


    然而,早就猜到真相的赵征却在此刻制止了他。


    “事已至此,如果毛统领你现在把他法办了,也确实是解气,但扬州百姓就能立刻过上美好生活吗?”


    “显然不能。”


    “而且到时候陛下肯定龙颜大怒,在扬州进行上下清洗,百姓岂不是又要遭受一番苦难。”


    “待再派清官,今年秋收已过,扬州何时才能恢复繁华。”


    毛祥还想再说,却被赵征继续打断。


    “何况杨贤也不全是过错,两年前的扬州城独剩不到二十户人家,但你看现在,扬州城内已有昔日五成繁华。”


    “乱世用重典,其实换个人来做,也不一定有他这番操作干得好啊。”


    杨贤确实急功近利,而且为达目的不折手段。


    但他也是有真材实料的人物。


    特别是,他还是刘基最为看重的弟子。


    两年前,在恩科取士后,杨贤便被刘基举荐来治理扬州。


    刘基看错了他,又没有看错他。


    因为除了过错外,锦衣卫的情报里还有杨贤事必躬亲,甚至亲自下地,同百姓一起耕种的事迹。


    不得不说,师徒二人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师傅揣摩圣意,自诩高士,徒弟急功近利,不折手段。


    师徒都是有能力的人。


    但当今皇帝朱重八,可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


    功过相抵这种事,在他那里,完全不存在。


    你说功过相抵是吧?


    别人是相抵后,无功无过的活着。


    到了他这里,你就只能死后追封。


    别说你是开国功臣子弟,就是再有功劳的骄兵悍将,都照杀无误。


    因为皇帝朱重八的眼里,只有百姓,和朱家。


    要不说在他手底下当官最难呢。


    “那赵大人,这个杨贤是该?”


    毛祥想不明白,怎么赵征先是说杨贤做得不对,又说没人会比他做得更好。


    这到底杀,还是不杀?


    “陛下让我监察扬州,就是让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待扬州民生彻底恢复,再将杨贤送与陛下圣前决断!”


    毛祥不知道为什么,听完赵征的话,特别想给他鼓个掌。


    “你是真那个呀,那送到陛下圣前,不还是个死……”


    他原以为赵征会帮杨贤说说好话,毕竟过错是真,但扬州也实打实的恢复了生机。


    结果你猜怎么着?


    今天我一个锦衣卫统领,遇到活阎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