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去除匠籍

作品:《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紫炀

    直到走出了皇宫,到了京城正街上,工部尚书王正还在与赵征推辞。


    “赵大人,别了吧,您到底需要我做什么?直接吩咐我一声不就行了吗?”


    甚至于他堂堂一个尚书都叫上了赵征,赵大人,而且用上了吩咐这个词语。


    可见在他心中,有多不情愿与赵征沾染关系。


    但仔细一想,这真怪不了王正,他是真的害怕。


    因为赵府出来打给事中都是什么样的人,朝堂上就没人不清楚。


    那都是不用三天两头就被皇帝杖毙,不用隔三差五就换上新面孔的主。


    现在他在朝堂上被赵征当众给拉走,那岂不是以后赵征惹得帝怒,就会有被算做同党的嫌疑。


    完了,完了,晚节不保!老命不保!


    王正的心里此时满是阴云。


    赵征自然也明白旁边这个工部尚书心中的惶恐,见已到正街,没有了皇宫的人多眼杂,终于开口解释:


    “王大人,在下官眼中,你们工部下属的匠户和户部手下的算术大家,都是下官眼中真正的能人。”


    “变法一事,是真的需要工部,您就别推辞了!”


    王正此时心里只想说一句,谢谢你啊!


    可能别带着我一起砍头行不?


    “赵大人就别说笑了,我手下不过都是一些贱户,又怎么能入赵大人的眼。”


    王正还是摆出一脸无奈,言语间满是自辱。


    一般人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还好,面对他的是赵征。


    赵征见到他还是不吃半点软话,一直就在自己面前摆烂,终于决定来点儿狠的。


    “王大人,大臣们可都是看着我把你拉出了大殿,而且太子也在现场,那陛下肯定不会不知道细节。”


    “何况正常人都知道,变法一事可不是一人就能干的。”


    “你也不想皇帝陛下给您加上一个不配合变法的罪名吧?”


    论如何阴阳怪气儿的威胁别人,赵征上辈子虽然没有做过,但并不是不知道。


    他直接就把自己的身份给强调了一遍。


    我,赵征,皇帝钦点全权负责变法者。


    皇权特许,一切让步。


    果然,王正这个老实人听到这话当场就傻眼了,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赵征。


    因为再推辞,那不就是在忤逆皇上的旨意了吗。


    “那赵大人究竟想要怎么做?”


    “为何偏偏就要我手下的匠人来做事呢?”


    感受到了赵征言语中的威胁,想到事已至此,他只能认命。m..nět


    “第一件事嘛,先去到工部大营!”


    上了马车后,赵征直接就给马夫指明了方向。


    ……


    “赵大人,这可万万不可啊,这道命令不能下,这可是皇帝陛下当初亲自定下的规矩。”


    “这些匠人大字都不识一个,又怎么能够成为我日月王朝的官员呢?再说这俸禄又由谁来出,户部部那边是绝不会松开这个口子的呀!”


    “赵大人赶紧绝了这个想法,以免惹起空饷之祸!”


    王正此刻是真着急,因为谁知道赵征明明在马车上说了一路好话,说变法对工部的好事。


    但是此刻却直接变卦,要解除现场所有匠人的贱籍,而且还要给他们封官。


    这真的是在变法,而不是在给他俩挖坟吗?


    “王大人,你多虑了,我不是说要在现在给他们官职。”


    “而只是定下一个规矩,若是谁在以后有了贡献,便能够得到名誉官职。”


    “这俸禄一事自然就不用户部来操心了,名誉官职只在乎地位,至于奖赏与否,那就看陛下的旨意。”


    王正又听了一遍赵征的想法,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是误会了赵征。


    可是,只给自己手下的匠人一个大饼,这真的能行吗?


    当他扭头看到自己面前排列站好的这一群匠人后,他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好像真行。


    他看到,所有匠人眼神当中都燃起了火焰,他们好像都已经把赵征视为了再生父母。


    他,王正,工部尚书,低估了自己手下的这些匠人,对于摆脱贱籍的希冀。


    还不是赵征一个外人对于他们的了解。


    “可是这脱去匠人贱籍一事,咱们是不是要敬告一下陛下,再做宣布?”


    王正本就是旧元官家出身,但因自幼算术和工学都十分不错,所以才在日月王朝开国后成了这工部尚书。


    他的为官之道是,深知自己底蕴不足,比不上朝堂上的许多大臣,都是与皇帝一共出身军账。


    所以他日夜坚守一个原则,不犯错,不搞事。


    只要能够安稳的度过在职期,那以后就算被直接撸了,也能够安享晚年。


    但现在这件事无疑是在冒险,所以他这句问话,其实还是在给自己找退路。


    “章程自然也是要上的,那就劳烦王大人了。”


    赵征也没固执的非要一言定之,毕竟他不是皇帝,也需要王正的通力配合。


    也还好,他知道皇帝朱重八的性格,知道其一旦认定一件事,那就只有马皇后这匹马能够拉得住他,其余的马换的再多也拉不住。


    对了,太子也算半匹。


    所以这眼下,皇帝刚刚被自己变法的目标给镇住,这关乎变法第一事项,肯定能够通过。


    对于这一点,他没有担心,所以王正要写章程就让他去写吧


    听到他这句话,王正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后当即扭头,就跑去写章程上报了。


    赵征在背后,见他明明已经白发丛生,却跑的飞快,不由得笑出了声。


    很明显,这是在给自己撇开立场啊。


    “好了,各位匠人师傅!”


    “本大人答应你们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各位请放心,将来你们不仅仅可以摆脱现在这低位的地位,甚至还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匠人而感到骄傲。”


    “不过首先,各位先按照自己的特长分队,然后各自投票选出一个头头来,把名单交给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在古代背景下,赵征要的不仅仅是工部手下的匠人。


    他还要户部手下的算术先生,钦天监里的天文观察员,甚至现在流落民间,不受当下皇帝朱重八喜爱的炼丹术士。


    因为这些人换算到后世,那就相当于是工程师青春版,数学物理学家青春版,以及化学家青春版。


    学好数理化,天下都不怕。


    赵征想要开启变法,完成革新,这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就是先搭建好科学的基础框架。


    帮助这些匠人摆脱贱籍,是第一步。


    也是关键一步。


    王正,当下六部尚书里唯一的老好人,他在这里也只能先说一声对不起了。


    因为在暂时没有拿出成绩前,由国公李善兼职的户部,他还拿捏不住。


    至于带有玄学色彩,直属皇帝的钦天监,他就更要不来人了。


    另外,他之所以提出五年计划,第一步把重点转移到实干,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把他从每日上书国策有误的惯性中抽离出来。


    因为当下王朝新立,其实皇帝定下的许多规矩还是很合适当下的环境的。


    等五年过后,许多国策才会开始冒出些许苗头。


    到那时候,才是他的嘴炮,最有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