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得抓紧攒粮

作品:《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周大丫倒是不以为然。


    “哎哟,他们都被逼着去上茅厕了!”


    “客人上茅厕就上茅厕,咱又不是不让上。”


    周大丫又给堵了回去。


    村长媳妇想反驳一句,可想来想去,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嘴巴动了好一会儿,她最终还是闭上了。


    没她嚷嚷,好像也没啥事。


    这么一想,她更讪讪。


    周大丫这才交代陈小满去拿些花生蚕豆出来招待客人。


    末了还特意交代陈小满:“不能再一个劲给他们倒水了。”


    陈小满应了一声,跑去堂屋找零嘴。


    村里人一块儿招待嘛,她就不怕啦。


    县太爷正在堂屋,村里几位辈分高的老人正陪着呢。


    老李头问她进来的缘由后,赶忙过去帮她装了零嘴。


    陈小满兴致勃勃地端着一盘子零嘴出门,就见刘老爷的马车停在院子外。


    刘老爷急匆匆下了马车。


    见到陈小满,他一喜,赶忙问道:“县太爷在吧?”


    “在屋子里。”


    陈小满往身后堂屋一指。


    刘老爷急匆匆往屋子里走,陈小满却拦住他。


    “刘老爷,我有个很赚钱的生意,你要不要一起做呀?”


    刘老爷脸上闪过一抹喜意:“什么生意?”


    问完又反应过来:“等县太爷走了咱再好好说说,我这都快来不及了。”


    陈小满表示理解,还对他摆摆手:“你先去吧。”


    刘老爷气喘吁吁往堂屋赶,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陈小满道:“咱下午好好说说。”


    要不是赶着去见县太爷,他非得好好问问陈小满。


    怎么就睡过头了呢。


    刘管家真是,也不知道把他喊醒。


    去上茅房的人都回来了,一个个看到水壶都怕。


    好在陈小满不给他们倒水了,还热情地招呼他们吃零嘴。


    左右坐着也无事,一人抓了把花生,坐在院子里剥着吃起来。


    李初元将陈小满拉到一旁,小声问她:“你怎么不倒水了?”


    “咱们村的人凑了吃食招待他们,咱家花不了多少粮食,不要紧。”


    陈小满压低声音道。


    李初元又小声道:“一会儿他们把招待县太爷的饭菜都吃完了怎么办?”


    “县太爷看到咱们准备的吃食就好啦。”


    李初元边想边点头:“咱们好吃好喝都给县太爷端上来了,县太爷看到咱们的热情了就不怕。”


    陈小满很赞同地点头。


    “我们一会儿把好菜都放县太爷跟前,这样县太爷能吃到最多。”


    陈小满给出了个主意。


    县太爷这么好的官,一定要给他吃好的。


    王县令还不知道自己被两孩子这么维护呢。


    作为全场最大的官,好菜自是在他面前。


    胡萝卜炖熏肉、酸菜煮鱼片,还有个老母鸡炖干菇。


    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王县令肚子饿得咕咕叫。


    等尝了一口桌子上的菜后,对周大丫和村长媳妇的厨艺称赞个不停。


    张主簿和差役们却看着那些大鱼大肉直瞪眼。


    一开始喝了许多水,后来又吃了许多零嘴,此时都没肚子吃其他的了。


    饱饱吃了一顿,王县令也不耽搁了,带着张主簿和差役们就去了青石村的水渠入口。


    水渠和淮河间只有一点土挡着,几个村民拿着出锄头,没两下就挖开了。


    淮河的水瞬间冲出去,沿着水渠一路狂奔,流向水田。


    青石村的人满眼都是希望。


    有淮河的水,秋收就差不了。


    王县令见水流的顺畅,知晓这一段水渠是好的,也就安心了。


    这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


    看了会儿,又去刘地主修的桥看了会儿。


    他们到时,不少人在河边忙活。


    经过这些日子的努力,已经修好三根桥墩了。


    “刘老爷修这个桥,利在千秋啊。”


    王县令感叹。


    若是真将桥修起来,直接就连通了府城。


    这可不止对附近村子有利,对整个淮安县都是极好的事。


    只这么一件事,刘老爷就与其他乡绅不同。


    “我也是想为百姓谋福祉。”


    刘老爷谦虚道。


    王县令看向刘老爷的眼中满是赞赏。


    刘老爷心底大喜。


    县太爷对他另眼相看,那个庄子十有八九是落在他手里了。


    刘老爷简直春风得意。


    那些人想跟他抢?


    哼!


    像县太爷这种好官,必然是与他这个大善人结缘的。


    王县令看完桥后不再耽搁,直接坐上驴车。


    临走,当众把陈小满和李初元喊到近前。


    “你们得努力,可别让人先下手了。”


    陈小满立刻道:“我们很快就会攒够的。”


    “我们若是攒够了粮食,如何找县太爷呢?”


    李初元追问。


    王县令笑道:“去葫芦巷子找我。”


    “我们把粮食全运过去吗?”


    陈小满小声问他。


    不能让刘老爷听到。


    “那样更好。”


    省得他派人来回折腾。


    最近该想办法再找乡绅们弄点粮食了。


    王县令心里琢磨着。


    青石村的人看着他们与县太爷嘀嘀咕咕,眼神各异。


    李贵更是幸灾乐祸地看向李招财。


    见到他惨白的脸色,李贵更得意起来。


    李招财惨了。


    还好他跟老李家走得近。


    不然呐,这会儿他就跟李招财一个德行了。


    驴车走后,装着差役们的马车也跟着离开。


    他们长长松口气,还好不用再喝水了。


    送走县太爷后,青石村的人便围住了陈小满和李初元。


    一个个迫不及待问起来。


    “你们还认识县太爷?”


    “你们关系怎么这么好?能在县太爷跟前说上话不?”


    “上回真是你们找县太爷把满仓爷救出来的?”


    陈小满一一应答。


    “我们早就认识县太爷啦,他很好的,知道我爹被冤枉就放出来了。”


    “你们有事也能找县太爷,他都会管。”


    刘老爷在外头压根挤不进去。


    青石村的人能说啊,他足足等了一盏茶,那些人还兴致勃勃找陈小满聊着呢。


    刘老爷实在忍不住了,让刘管家去把陈小满叫出来。


    陈小满很遗憾跟众人摆摆手:“我还有事,咱们只能下回聊了。”


    村里人却不愿意轻易放她走。


    “小满奶,你的布匹生意什么时候能开始啊?”


    “还得过些日子。”


    “我们自个儿在院子里干活,不耽搁您。”


    “是呀小满奶,您早点开始带着我们挣钱呗。”


    “咱一天不干活都浑身不舒坦。”


    陈小满被她们说得也想开工了,可家里还有很多粮食呢。


    “我家没空房间让你们干活呀。”


    当即就有人大声嚷嚷开了:“把机子搬到院子里呗,都立春了,也不冷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