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挑棉籽

作品:《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围着的人纷纷去箩筐里拿了棉花,就开始挑棉籽。


    一开始不熟练,挑起来很慢。


    可大家都是庄户人家,平时干惯了活儿的。


    没一会儿,她们就熟练起来,棉籽挑得极快。


    没一会儿,一筐棉花的籽全挑完了。


    张桂兰又提了一大箩筐棉花过来。


    李初元将手背在身后,在大家跟前走了一圈,就大声宣布:“二妞挑的棉籽最多!”


    围着的人一下就嚷嚷了。


    “咱们竟然还比不过一个没出阁的小丫头?”


    “嫂子们,丢人了啊!”


    “我刚刚是不知道这东西还要比赛,这回我肯定干得比二妞强!”


    二妞得了第一可得意了。


    她道:“我肯定还是第一!”


    “瞧把她给能的。”


    “嫂子们,可不能再丢人了啊。”


    “今儿我就得让二妞知道嫂子们不好惹。”


    “婶婶们更不好惹!”


    大伙儿说着笑着,手上的动作却越发快。


    李初元看得兴致勃勃,跑过来小声对陈小满道:“一会儿让她们把棉籽都挑完。”


    “咱们得换着人来挑棉籽,不然就暴露啦。”


    陈小满小声道。


    “等娘那边学得差不多了,咱们再换人嘛。”


    李初元还想多让她们挑棉籽呢。


    一会儿大哥得再往家里搬棉花。


    要是棉籽都挑完,能省下很多工钱。


    说话间,牛车马车已经停在院子外。


    李大宝和车夫要把棉花往屋子里搬。


    李初元赶忙喊住他。


    “大哥,搬到这儿来。”


    李大宝道:“两大车棉花,放这儿可不好。”


    “我们能挑完,她们手脚可快了,现在多练练,明天比赛就更快了。”


    李初元一点不避开人,还大声嚷嚷起来。


    大伙儿一听,纷纷对李大宝道:“快搬过来,我一个人就要一篓子。”


    “我也要一篓子。”


    大家纷纷呼喊起来。


    得,他还省事了。


    李大宝带着车夫把棉花往女人们面前放。


    棉花分完,还有三个人面前没有。


    其中就有桂花。


    桂花急了:“大宝我没得罪你啊,你怎么不给我一筐棉花?”


    “咱车子里的都放下来了,实在没有。”


    李大宝无奈。


    桂花却不管这些:“你得给我也拿一筐,我得多练练才能比她们快,这个活儿肯定得有一个我。”


    另外两人也跟着呼喊起来:“我也要!”


    “快给我一箩筐,我就指着赚点钱给我儿子做套新衣服过年了。”


    “你们可不能把我们排挤出去啊。”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


    李大宝没办法,只能回屋里给她们一人搬了一筐棉花,这才让她们安静下来。


    只是其他人也闹起来了。


    “我怎么看着她们的筐里的棉花要多些?”


    “就是比咱们的多。”


    “大宝你不厚道啊,想让她们多练练,好明儿把我们挤下去?”


    “不行,我们也得要这么多。”


    其他人又嚷嚷起来。


    李大宝额头的汗啊,那是哗啦啦往外冒。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得多少台戏哟。


    “你们都有啊。”


    “我们要更多!”


    大家手头边忙活,嘴里也不忘逼李大宝。


    李初元“哇”一声:“二妞太厉害了!”


    大家齐齐扭头去看二妞,就见二妞的一双黑瘦小手跟长了眼一样,一翻一捏,就把棉籽挑出来。


    陈小满很担忧地看向她们:“你们都比不过二妞呀。”


    女人们全急了。


    要是真输给二妞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她们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抬得起头?


    她们也不说话了,全盯着手里的棉花,翻找着棉籽,快速往筐子里丢。


    忙一会儿,累了就看看旁边的人。


    见到她们完全不停歇,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快,立马不敢歇了。


    这一歇息,就被人甩在身后,她们还怎么得到这个活儿干?


    一时间,这边安静下来。


    陈小满和李初元一点不停歇,从人群挤出去,又在旁边招呼人。


    “来练习挑棉籽呀。”


    不少站在纺线机外围的人,压根看不到周大丫是怎么操作的。


    想着明儿也得考挑棉籽,就围了过来。


    挑棉籽对她们来说不难。


    只是一看旁边那一圈疯了一样的人,她们也不敢耽搁,一个个埋头挑籽。


    李大宝将昨天搬到后屋的棉花又全搬了出来,放在她们面前。


    刚直起腰,就被陈小满拉住。


    “大哥你要快些拉棉花回来,我们的棉花都不够用啦。”


    忙到这会儿连口水都没喝上的李大宝只得又赶着牛车风风火火地往县城跑。


    跟着他一块儿来的车夫倒是喝了碗水。


    赶着马车离开时,却是满头问号。


    怎么青石村的人干活这么猛。


    都抢着来啊?


    他在绣房可从来没见着绣娘们这么抢着干活的。


    这么想着,他回过头,就见李初元在新的圈子里挑了个人:“翠翠的动作最快,挑得特别干净!”


    陈小满关切地对她们道:“我给你们搬凳子坐。”


    说完,就带着李初元进了屋子。


    没一会儿,双手抱着长条凳哼哧哼哧地跑出来,放到站着的人屁股底下。


    老李家没这么多长条凳,都是人来后,老李头去附近几家借的。


    一条长凳能坐四个人。


    不过大家要干活,不能挨着,一条凳子就只能坐两个人。


    好在家里还有小凳子小椅子,勉强也算是坐下了。


    周大丫纺了会儿线,就找了一个人上前,手把手教她如何把搓好的棉条纺成线。


    纺线最难的,就是线得匀称,还不能断。


    那小媳妇试了两回都断了。


    她有些着急。


    旁边围着的人也着急。


    这么下去,今儿一天也轮不到自己啊。


    要是学不会,明儿还怎么来上工?


    周大丫就道:“把剩下的两台纺线机都搬出来吧,能多练两人。”


    大伙儿也不客气,跑去屋子里就把纺线机给搬了出来。


    只是这么多人,谁能用谁不能用,又成了难题。


    周大丫一时也没了主意,就把陈小满和李初元喊过来。


    “你们有什么主意不?”


    陈小满乐呵呵道:“我们明儿又不考纺线,你们可以慢慢学呀。”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谁也没走,毕竟纺线才是最要紧的。


    学会了就是吃饭的手艺。


    以后还能传给闺女儿媳呐。


    李初元出了个主意:“可以排队,一人一刻钟,时间到了再去队尾重新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