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文化与经济的必然联系

作品:《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听了朱樉一顿白忽,林澈被这货给气笑了。


    “你还真是大聪明!”


    “好,就按你说的,朝廷不再录用官员,可是军队呢?军队总不能一直维持不变吧?”


    “你知道养兵开销有多大?伱生在武将家庭,这些应该比我懂!”


    朱樉挠了挠头,想了下,眼前一亮:


    “军队可以通过军屯,实现自给自足,同时向外开疆扩土,以战养战,还能反哺朝廷。”


    “这可是林先生您教过的!”


    “咱看这法子可行!”


    林澈呵呵一笑,饶有兴趣的看着对方,问:


    “不错,可打下来的土地咋办?”


    “谁来管理?谁来耕种?”


    “靠那些大头兵?”


    面对林澈不断的追问,朱樉思绪有些跟不上了。


    喝了口酒,沉思了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激动站起来:


    “管那么多干啥?”


    “到时候把抢占地盘上值钱的都带走,其他的都不管了,爱咋地咋地。”


    “再不行就杀,反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了以绝后患。”


    话落。


    鸦雀无声。


    林澈被这货整的无语了,拿着酒盏僵在那里。


    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听了这话,顿时脑瓜子嗡嗡的。


    刚夸了这兔崽子有进步,没想到就整这么一出,简直丢死了!


    有这么处理问题的吗?


    除了杀就是抢,这和土匪又有何异?!


    咱老朱家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土匪痞子。


    “你可真行!”


    林澈将酒盏放下,朝对方竖起大拇指。


    “让你领兵打仗太屈才,做土匪才最适合你!”


    “就你这脑洞,骚扰咱大明的倭寇见了你,都得对你喊声祖师爷!简直是土匪界的扛把子!”


    朱樉:“…”


    朱樉听出林澈言语中暗讽,脸色微微一红,可仔细一想,又觉得没啥问题。


    难不成,咱征服了这个国家,咱还得掏钱养着他们的百姓。


    那咱还征服个球!


    咱又是出钱又是出兵,岂不成了大冤种?


    不能这么干啊!


    “咱之前跟你讲过,你没用心去听,咱让你开疆拓土就为了抢点值钱东西?多动动脑子好不好?”


    “开疆拓土是为了获取持续性收益,绝不是你像这样一锤子买卖。”


    “抢了杀了,这是草原民族对中原王朝干的事,你看他们最后都什么结局?”


    “你把打下的土地,变成一片废墟,还咋指望人家帮你挣钱,还哪里有钱挣?”


    “打仗需要巨额开销,且不说你抢来的东西,够不够军费的,就算够军费,你打仗总得死人吧,这个账又怎么算?”


    “打仗打不来钱,还打什么仗?”


    “猪脑子!”


    面对林澈一番斥责剖析,朱樉这才有所感悟:


    “喔!”


    “我明白了!”


    “咱们打下土地,为了让异族百姓,为咱挣钱,纳税。”


    “还是林先生考虑问题周到啊!”


    林澈抬手打断对方给自己的马屁声。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不然又被他带着跑题了。


    “今天咱不聊打仗的事。”


    “今天的主题是文化与经济的联系。”


    听了这话,朱樉身子坐正,认真听着对方讲课。


    “说到底,老百姓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而国家的税赋又主要指望这些老百姓,这才是根本问题。”


    “如果老百姓挣的钱多,不管朝廷怎么招贤纳士,军队怎样扩充,皇上随便怎么折腾,这些都不事儿。”


    “反之,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没钱供养,干脆不养,完全就是昏招。”


    闻言,朱樉知道自己所说的就是屁话,也不敢犟嘴。


    恭恭敬敬给林澈满了杯酒,接着往下听。


    “算了,我就随便讲,你随便听,能懂就懂,不懂也无所谓,回头慢慢琢磨。”


    林澈夹了块肉,再喝口酒,一起咽下,这才说道:


    “中华民族,是从华夏人到汉人、唐人一直延顺到现在,构成了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


    “中华历史雄伟壮阔!”


    “民族统一,民族凝聚,这个民族才能坚不可摧。”


    “然,中华民族起初也不是统一的,构不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各民族之间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为争夺资源,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没完没了的折腾。”


    “那个时期,还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一盘散沙。”


    “历史上的先辈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顿了顿,林澈继续说:


    “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简而言之就四个字:文化统合!”


    “先求同,再存异!”


    “求同是一个国家,存异是两种制度,继而促进文化的认同。”


    “一百年,两百年过去了,有了文化认同感。”


    “草原上的鲜卑族,逐步与中原汉人融合,鲜卑族与汉人互相通婚,逐步汉化。”


    “逐渐的你和我差不多了,大家可以一起过日子,不会再打架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樉听到这里,感觉像听天书一样,脑子里一片浆糊,只是木讷的点点头。


    “还有,辽国的北院南院制度,成不成功?”


    “很成功!”


    “这些都离不开汉文化的强大,如果汉文化不强大,根本也不会同化契丹文化。”


    林澈有条不紊道:


    “再比方说,宋和辽的边境贸易,发展的很好,辽最终被汉化…”


    “更北面的金国更野蛮,金灭掉了辽,宋金的边贸,又把金给汉化了”


    “金后来被蒙古所灭,蒙古人南下,打败了南宋,可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把蒙古人汉化了。”


    “是不是?”


    “故此,经济携带着文化!”


    “两者密不可分!”


    听到这。


    隔壁的朱元璋顿时茅塞顿开,原本错综复杂的思绪,犹如抽丝剥茧一般理顺开来。


    “原来如此…”


    朱元璋手按在椅背上,脑子里瞬间联想了许多,激动道:


    “林先生剑锋所指,原来是这里…”


    “不动刀兵,不起战事…”


    “收割四海八荒的财富,让大明屹立不倒!”


    朱元璋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密室内踱步:


    “形成文化共同体…经济携带文化…说的真好,简直妙不可言!”


    “真是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