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匣子,查看里头的身契和文书。


    发现文书上的确有自己的名字,心中一阵激动。


    她是沈家人,从小学习医术,哪儿能不想有个自己的药铺呢?


    即使她不能给人看病,也能更方便接触药材。


    “王掌柜的身契也在里头,伯母可继续用他当掌柜,借此隐瞒自己的东家身份。”殷颂又道。


    沈氏点头。


    “王爷他,有心了。”开口道。


    “劳烦殷公子回去禀告王爷,一月之内,我定会将药全制好。”


    殷颂眸色波动了一下。


    起身冲沈氏拱手行礼。


    “有劳伯母!”


    制药的事谈好,殷颂很快转移谈话的对象,跟沈双双聊了起来。


    “此次过来,除了送药材,还想跟弟妹聊聊你家豆制品的事。”殷颂道。


    “殷公子请讲。”


    “弟妹家的豆制品非常畅销,按之前说的,半个月订货一次,补货的速度有些跟不上。”


    “因此,我计划单独安排一艘小的商船来上阳镇取货。”


    “以后取货的时间间隔为三到十日,每次的货量比之之前会更大。不知弟妹这边,可能跟得上出货?”


    沈双双心脏一颤。


    之前小六就告诉过她,说要是豆制品继续畅销,且订单激增,殷家可能会单独派商船来采购。


    没想到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咳——豆皮跟腐竹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可腐乳跟粉蒸肉粉,只怕会有些问题。”


    殷颂蹙眉。


    “正想跟你们提这事来着,下批货,腐乳跟粉蒸肉粉要涨价了。”沈双双继续道。


    殷颂眉头皱更紧了。


    沈双双解释道:“主要这两种货里的配料比较难得。随着生产加大,配料有些跟不上了。那配料价格又比较贵……”


    “什么配料?”殷颂问道。


    “辣椒。”沈双双应话。


    “就是那个红色的辛辣配料?”殷颂继续询问。


    “嗯。辣椒是番外来的香料,并不好买。且价格不太稳定。”


    殷颂没接话。


    良久,终于问道:“涨多少?”


    沈双双心头一喜。


    “暂定各涨一文,另外,这两种货接下来得限购。”


    殷颂的眉头再次皱起。


    “限购?”


    “嗯。”


    “殷公子的殷氏商行目前是我最大的主顾,给您的份额自然是最多的。”


    “腐乳每月五万罐,粉蒸肉粉三万份。”


    “当然,您要是用不了这么多——”


    沈双双话还没说完呢,殷颂就抬手打断了她。


    “全要了。”


    “嗯。”沈双双笑着应了一声。


    “另外,提货的话,这些货不能一次性全提走。每次我只能最多给您安排限购量的三成。”又道。


    “好吧。”殷颂略带遗憾的道。


    接着,报上了自己下批货的订单需求。


    “六日后商船来提下一批货,要腐乳一万罐,粉蒸肉粉六千份,豆皮两万斤,外加腐竹一万五千斤。”


    沈双双一边听一边估算自己库房里的库存,发现货量勉强够。


    “成!”于是应下了这笔订单。


    殷颂略诧异的看了一眼沈双双,继续道:“之后再下一批货,货量应该会增加。提货的时间间隔不会超过十日。作坊那边,你最好早做安排。”


    沈双双点头。


    “记下了。多谢殷公子提醒。”


    增加产量还不简单?


    要么鼓励大家多加班,要么往作坊里加人。


    反正不管哪条都不难办。


    双方谈妥,小六将提前算好的账目给沈双双过目。


    对好账后,结算开单。


    中午,殷颂专程在沈家吃了饭才走。


    走之前,还问沈双双要了些郑嬷嬷做的油辣子。


    下午,沈双双回了一趟大河村。


    大河村,沈家作坊里,工人们忙碌着。


    沈双双进作坊没多久,吴伯就迎了上来。


    随着作坊里的人和事增多,吴伯没跟之前一样每天回镇上了,偶尔会住在大河村。


    吴伯将沈双双请去了账房。


    “这次过来,是想跟你说三件事。”


    “夫人请吩咐。”吴伯恭敬行礼。


    “第一件是之前我跟你提过的,控制腐乳和粉蒸肉粉产量的事。”沈双双说着,从兜儿里取出来一张单子,递给了吴伯。


    “这是这两种货的生产计划。”


    吴伯双手接过。


    看过上面的信息后,心下估算了一番。


    “老奴稍后就安排下去。”接着,冲沈双双行礼应下。


    “嗯。”沈双双点头。


    “第二件事,作坊这边你再招十六个人吧。”继续道。


    吴伯一惊。


    “另外,告知大家一声,愿意加班的,最近都可以加班。”


    “库房的存货又不多了,得让大家做一批存货出来。”


    “今天殷公子亲自来登门了,说是准备单独安排商船来跟我们采购货物。接下来,作坊的订单会越来越多。”


    吴伯面色一喜。


    “是!”赶忙再次应下。


    “第三件事——”沈双双顿了顿。


    “这两日,你有时间的话,帮我找两个人,把后头的地翻了。”


    “另外,再弄些高的篱笆,将那两块地圈起来,别让旁人进去。”


    “另外,后院的那些牛皮菜差不多开始结种了,你留意一下。等种子长好,就将它们收了。”


    “到时候再把地整一下,后院的地,我也要用。”


    “是。”吴伯再次应下。


    沈双双又询问了些作坊的其他情况,得知作坊运作良好,放了心。


    想到了什么,沈双双又问起了李家的情况。


    当初李大江跟李大河纠缠她婆婆,想来作坊上工,婆婆没应。


    还说,那两个人不足为惧,不敢闹事,她却有些不放心。


    “李家……倒是没听说有什么动静。”


    “哦对了,昨日作坊里有人提起,好像有媒婆上了李家。”


    沈双双有些惊讶。


    “媒婆?”


    “李二丫跟李三丫,成亲的话,有些早了吧?”


    那俩丫头,一个十五,一个十四。


    放古代……貌似的确可以成亲了。


    “也不光是给家里丫头说亲。”吴伯道了一句。


    沈双双惊讶。


    “有工人在传,说李家想把李大郎那媳妇嫁出去。收了彩礼,好送家里的娃去镇上上学。”


    “还有两个闺女,说是也准备收些彩礼,然后拿来供儿子。”吴伯道。语气颇有些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