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皇帝威风,官员犯难

作品:《朱由校

    除去龙骨之外,另一件事,更让朱由校震惊。


    那就是,宝船的九桅十二帆和那一层的桨室竟然只是后备动力!


    真正驱动宝船行驶的,乃是一个相当于三间房屋大小的火牛!


    火牛是西门沧的称呼,在朱由校看来,那踏马就是蒸汽机!


    在说起这东西的时候,西门沧、张铁骨和黄狗子他们的神情不禁变的黯淡起来。


    按他们的意思,这一头火牛的造价,堪比宝船本身!


    宝船的造价约为六千两银子,这只是裸船。


    而一头火牛,就高达五千多两银子!


    当初,大明共建造宝船六十三艘,为此花费白银近七十万两。


    而这,还不包括日常维护、装备配备、出海经费以及其他的支出。


    如果全都算下来,起码得数百万两银子出去了。


    当年的郑和船队,在海上的地位,完全能和武林盟主相当。


    而华夏又一惯以仁义示人,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途经那些小国时,从不索取,多是和平共处,甚至赏赐示恩,让他们知道这世间,还有大明这样一个强国。


    在回国时,往往又会带回一帮向朝廷进贡的小国使者。


    面对这些进贡的使者,华夏的皇帝,向来都会采取一致的做法。


    那就是,你进贡一毛钱的东西,朕便赏你一千块的回礼.........


    如此一来,虽然下西洋的事情确确实实起到了宣威海外的作用,可朝廷财政却有些吃不消了.......


    也难怪,那帮子文臣会对下西洋一事如此抵触。


    每次郑和下西洋回来,开心的都是朱棣、朱瞻基。


    可六部官员呢?


    户部要准备下一次出海时的经费。


    工部要派人修整船只、添补火器。


    礼部要忙着接待那些过来进贡的小国使臣。


    兵部要对那些在出海时死去的士兵进行抚恤,再调派新的士兵增补。


    小国使臣带来的人若是在京中惹了事,又得刑部的人过去擦屁股。


    吏部还得核对出海回来的人进行考评,升官、降职等等等等。


    可谓是皇帝威风,官员犯难!


    再加上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干,久而久之,出海便成了大明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