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

作品:《当唐太宗能看到弹幕后

    “李阿兄,你要回家了?”


    初瓷一走,小孩们就围了过来。


    李五郎点头。


    小孩们立刻露出羡慕表情,“李阿兄能回家太好了。”


    李五郎笑着挨个拍了拍几个人的头。


    这些孩子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有的是兰州本地的,有的是当年跟随流民迁到这里的。


    或许因为失去父母,十分渴望有家人,对于李五郎能找到家人回家很替他高兴。


    如今兰州的孤儿又何止这些,乱世飘零,失去亲人沦落为乞的孤儿太多了,也就师父这群人富含同情心,每次商队出去都会捡回大量孤儿。


    天分高适合学医的都在这里,还有去学种植,去跟商队跑商,总之凡是能活下去的技能都有人教。


    李五郎人生才过去十七年,前十四年锦衣玉食,近三年都是苦日子,吃过苦才庆幸自己活在这世上。


    他知道严舒等人的期盼,他也心甘情愿帮这个忙。


    低头看看手掌,多了很多茧,以前手上只有持笔的位置才有薄茧。


    他十四岁从太原狼狈逃出,混入流民才活下来。


    之后爬山越岭,沿着长城抵达朔方郡,在朔方郡度过难熬的冬季,才继续往东沿着长城抵达灵武郡,到了灵武郡日子才算好过,因为那里有黄河。


    黄河有水,有水就有鱼,他们硬是靠着河里的鱼熬了过来。


    之后是顺着黄河南下到了兰州。


    他并不知道流民队伍最前方的领队为何带着他们来兰州,可是这支队伍安全绕过来多个战乱区,足以让他心生佩服。


    他的师父初瓷是这支逃难队伍领队中的一员,逃难途中,严舒带人不辞辛苦找食物找水,初瓷和她师兄帮着给人治病,后来将无父无母的孤儿聚集起来教授简单医术,识文断字的李五郎就从一群少年里显现出来。


    他以为自己会被盘查来历,可实际上这些人并不管他们来历,很多少年还是半路混入逃荒队,哪怕有着鲜明的混血脸庞,也被这支队伍容纳。


    这是一支包容性非常高的队伍。


    李五郎就这般留了下来,直到他跟二兄戏剧性错过,才向师父坦诚了自己身世。


    师父并未说什么,只是出去一趟带来了严舒。


    严舒也没拿他去邀功的意思,只是跟他谈妥了一笔交易,然后说等秋收后抽出时间组建一支商队送他去长安城。


    前段日子回长安城的日子近了,李五郎一连做了几场噩梦,每次都能梦到懵懵懂懂的自己被杀。


    他其实应该死了,若不是意外听到四哥跟大哥逃了,他不会仓皇连夜追出去企图让大哥带上他,谁料没追到大哥反而陷入流民队伍误打误撞救回一条小命。


    最开始他想方设法离开流民队伍回太原,可很快后方传来了太原的消息,唐国公李渊起兵,太原本地官员去李家老宅拿人,要捉拿李家儿子进长安城跟皇帝请罪。


    李家长子和四子跑得快,没被抓住,只一个五公子在太原老家,被冲进去的官兵吓死了,哪怕已经死了,官员都没放过他,掘掉李家祖坟,把他运到长安城再砍了一回头。


    李五郎那段时间吓坏了,做梦都做到自己被砍了头,甚至怀疑自己要是没被流民带走,可能会被押到长安城砍头。


    他至今不知太原老宅那个被吓死的李智云是谁,只知道在世人眼里他已经死了。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醒不过来的梦,甚至开始怀疑过去十四年经历是否是真,还是他只是一狼狈逃窜的孤儿凭空臆造自己的身份。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更令他伤心不已,那个传闻中拿他进长安城的前朝官员阴世师殉国了,他爹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将那人的女儿赏赐给了二哥为妾。


    李五郎从来没像现在一样清醒,自己在父亲心里地位没想象中那么重要。


    他甚至自暴自弃余生隐姓埋名算了。


    可当他被严舒拦住带回,又被劝服了,哪怕不回去看看父亲,好歹也能看看母亲。


    他这个亲生儿子在父亲眼里都没分量更不要说自己生母了。


    母亲无子,哪怕如今身为贵妃也要讨好大哥二哥,他如何忍心自己母亲这样度过余生?


    *


    要组建去长安城的商队了!


    秋收后紧跟着是种植冬小麦,忙活完农事,要去招人去长安城的消息立刻在兰州传开。


    大家争先恐后去客栈报名。


    如今新兰州人很多都是太原过来的流民,这些人很满意兰州的安稳日子,太原属于必争之地,前几年又出现干旱,跟黄河边上的兰州没法比。


    来到兰州,这个塞外江南,这些人积极融入本地生活,非常珍惜现在的安稳日子,也不想着再乱跑。


    哪怕长安城对于这些居民也没多大吸引力,不是活不下去,没人愿意出远门,真正被吸引的是异世来客。


    这可是长安城,盛世大唐的长安城!


    好吧,现在还不是盛世,可唐初的大唐也很具备吸引力了,多少历史人物在等着他们去围观!


    商队这次去主要是有两个任务,一是去长安城买地置业,二是将李五郎安全送去长安城。


    这两个任务当然是以后面这个为主。


    商队很快准备妥当,其实也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兰州本土的商品在未打开长安城销售渠道前是不往那边送,如今大唐才刚成立,地盘也不大,长安城那是汇聚了一堆神仙。


    零元购倒是无妨,就怕连吃饭的锅一块儿端了。


    这次带过去探路的商品主要是西域过来的香料和宝石。


    除了这两样,剩下的就是葡萄酒和雪白的羊皮。


    经过几道工坊出来的羊皮雪白到没有一丝杂毛,不比那貂皮差到哪里去。


    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裴瑄夹在人群中来为商队送行。


    [时间过得真快,当初在太原,赵乾朱章元他们套路一套接一套,人都忽悠傻了,将人从李府哄骗出来,又将人裹带走,一路上还吓唬人孩子,现在李智云都长这么高了,还没回味过来被骗,智商堪忧啊!]


    [被骗有什么不好?好歹小命保住了。]


    [史书上记载李建成逃出太原没带李智云是因为他年幼以为不会出事,带李元吉是因为他大,呵呵,大一岁也叫大?]


    [这兄弟俩跑路一个都没通知李智云,不过也不奇怪,人家才是同胞所出的嫡亲兄弟。]


    [这下有好戏看喽,李智云被送回长安,大概会专门跟李建成他们对着干……]


    有好戏看?


    裴瑄手挥舞得更起劲了,心念一转,眼前多了一个视角,展现的正是李五郎等人身影,看好戏怎么能少了她?


    “阿瑄!”


    裴瑄回头,就迎上初瓷笑眯眯眼睛,她晃动了手中奄奄一息的小野猪,裴瑄眼睛一亮。


    “走,给你烤乳猪吃!”


    “昂!”


    一看有好吃的,裴瑄二话不说跟着她走了。


    [没有抗生素阉割的小野猪死了快一半,赶快弄出青霉素吧!]


    [玻璃都没造出来,就想着弄青霉素?]


    [工业化得先挖煤炼钢吧?才土法炼了点铁,人手不足,产量也上不来。]


    [兰州还是太偏僻了,人家逃荒都往江南跑。]


    [野猪阉割还是有腥臊味,肉质也粗,最好能引进长白猪。]


    [长白猪是外来猪跟本地猪杂交后品种,话说建国前本土猪都是黑猪吧?啊,这样一想二师兄的原型好像是黑猪,无法直视电视里白生生的猪八戒了。]


    [不是呀,也不全是黑猪,我们广东本土有大白花猪,可以引进大白花猪过去,一胎十宝没问题。]


    [一胎十宝,红烧、清蒸、油炸、卤味样样不能少。]


    弹幕很快从猪的品种转移到猪的花式做法,馋得裴瑄口水直流。


    初瓷手起刀落,眼睛也不眨刺穿猪心脏让小野猪死了个痛快,木盆放在下方接猪血。


    血放完,热水淋上刮猪毛刨内脏,最后砍去猪头,猪身丢进水里泡着。


    “野猪肉腥臊,放水里先去去血水。”


    水泛红后,初瓷倒掉又换了一盆。


    重复几次后才泡上香料煮过的水。


    等裴瑄吃上烤乳猪天色已经暗下来,大半天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


    裴瑄喜欢吃,好像饿了好几辈子一样,对美食毫无抵抗能力。


    初瓷算是她的私人厨师,从五岁醒来就开始投喂她,这些年已经成为习惯。


    也因为满意,裴瑄对于初瓷非常大方,不吝啬奖励她好感值,鼓励她再接再厉。


    有不少新“家人”都是初瓷用好感值兑换到身体,降临这个世界。


    这些新“家人”喜欢探索这个世界,反正不怎么出现在她眼前。


    裴瑄也不管,除了美食,她对外界一应不管。


    啃着烤乳猪,她打开另一个视角佐餐。


    *


    第一个夜晚,离开兰州的商队并未走远,就在抓野猪的山林附近休息。


    篝火旁,李五郎看起来心事重重,赵乾正在烤蒸饼。


    “年纪轻轻,为何一脸愁绪?”


    李五郎说起自己的烦恼,“大人(父母)尚且不知我还活着,当初都传我已经死了,未能传讯给他们,实在是不孝。”


    阿耶有三个嫡子在身边,自然不缺他这一个儿子,可阿姨只他一个儿子。


    “你怕无人愿意相信你的身份?”


    李五郎摇头,“我不担心,没人能否定我的身份。”


    他长吁一声,眼睛看向星空,将那种近乡情怯的心情道出。


    赵乾笑笑,“你还是经历的事太少,要是经过生死磨难,才会明白能回到家人身边是一件多么庆幸的事。”


    他也望向星空,北斗星高悬黑夜,银河系触手可及,亘古不变的星空看着跟一千年后没有区别。


    赵乾却被带起一股乡愁,他幽幽叹气,他想家了。


    “我曾听多人谈起赵郎君帮他们脱离贼寇之手,不知赵郎君可否说说?”


    他随流民迁徙路上,曾经很疑惑这些流民为何信任赵郎君这伙人,多次打听过,才知晓这支队伍里不少人落草为寇,庆幸未犯下大错,就跟着赵郎君等人改过自新。


    详细内情,他也打探过,只得到只言片语,再深入打探,却被人一脸警戒驱赶走。


    无法,只能作罢。


    李五郎很好奇赵乾等人的来历,有勇有谋,又识文断字,看着不像庶民。


    可要说部曲,也不像,没有那种被驯化过习惯臣服于人的痕迹,骨子里透着一股不卑不亢,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无论是氏族还是低到尘埃里的牧民,在他们眼里似乎都一样。


    就好像佛教宣传的众生平等。


    “那件事啊。”赵乾将剑尖上烤得焦香的蒸饼递给李五郎,死面馒头做的蒸饼有点噎嗓子。


    又将装水的羊皮囊丢到脚边烤。


    赵乾嘴里嘀咕一句,“王贞那小子什么时候才能整出小苏打?”


    干柴噼啪一声,遮住了他的声音,李五郎并未听清。


    重新插了一块饼,赵乾将剑尖递到火旁烤。


    “你知道当初太原城外的土匪吗?”


    “有印象。”


    三年前天下大乱,这种大乱不是突然爆发,而是早几年就有了乱象。


    回到太原老宅读书的李五郎并不是不知晓外界情况,太原本地的豪族蓄奴成风,李家是太原大户,世代繁衍成了大族,也趁机收了不少奴隶。


    这些卖身为奴的人从哪里来?


    自然是自由身的庶民,庶民抵御外界风险能力差,遇见个天灾人祸就活不下去,为活下去卖身为奴不罕见。


    世家豪族收人也不是什么人都收,喜爱收八九岁的孩子,一方面已经立住不容易夭折,一方面这个年龄好调教。


    活不下去的人怎么办?


    进山落草为寇再正常不过。


    他二兄善武,若是在老家,肯定不允许老家附近的有草寇碍他眼,可二兄被父亲带在身边在外任职,自然没工夫回老家清理周边草寇。


    赵乾提起这么一群人,李五郎有印象,印象却不多。


    记忆太原周围没什么成气候的盗匪。


    “我只出了一张嘴,就收编了这群土匪。”


    赵乾这才略带得意,说出自己曾经的功绩。


    为您提供大神 玄北 的《当唐太宗能看到弹幕后》最快更新


    4. 第四章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