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宝林篇·质子情3

作品:《蕊珠宫阙

    沈沐沉走后,沈婠书又在祠堂安安静静的过了三日。期间除了抄书就是诵经,很是清闲。


    “啪!”的一声,不似之前沈沐沉来时轻柔的动作,祠堂的大门被人大力踹开了。


    是怒目圆睁,浑身戾气的沈琳。


    “你是真敢!”沈琳咬牙切齿的声音响起,望着跪坐在书案旁的沈婠书,恨不得抄起鞭子,家法处置!


    “父亲莫要生气了。”面对沈琳的质疑,沈婠书一脸的从容淡定,不见半分紧张。去情湘馆的事迟早是要被知道的。


    话语刚落,一记重重的耳光落在了沈婠书白皙的脸颊上,原本白净的脸庞瞬时红肿不堪,随即一抹鲜血从嘴角流下。


    “不是你主母替你瞒着,我竟不知你去情湘馆寻了‘老姐儿’!沈家世代清白,若因你污了门槛,你死不足惜!”沈琳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要不是他细细盘问,还不知沈婠书竟做了这种丢人的勾当。


    沈家世代纯良,怎么到他这一代,生出了这样一个混子东西来?


    柳大娘子说的?沈婠书似是才反应过来,“大娘子的话也未必是可信的。”当家管事的主母,手段果然了得。沈婠书还是愚蠢了些,竟真的以为是让自己去寻人的。


    寻人是假,想让沈婠书身败名裂是真。这才是正戏,沈婠书便是这戏里面的主角。


    又是一记耳光落了下来,沈婠书只觉自己脸颊火辣辣的疼。


    沈琳青筋暴起,怒道:“你个贱人,还敢污蔑你主母。”沈琳瞧着沈婠书,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沈琳当真后悔,怎么就和那个扬州庸妇生了这么一个轻贱的女儿。


    沈婠书忍着疼痛,不论沈琳是否相信,她都要把实情原原本本的说出来。这些年,这些事,她已经忍够了。


    可就在这时,脑子里却浮现出那张纯洁真诚的面容,他手中拿着梨花酥,真挚的告诉自己,以后要为姐姐平冤。


    沈婠书叹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沈沐沉是她对这个所谓的沈大人和柳大娘子最后的情意。


    “女儿知错了。”沈婠书跪了下去,一头磕在这冰冷坚硬的地板上,磕的用力,额头也被磕破了,淋着血。沈婠书也不知自己为何要这般用力。


    沈琳狠狠瞪了一眼沈婠书,这是承认了?沈琳倒吸了一口气,“滚回你的听雨轩。若不是明家邀沈家一同去广元寺踏青,你休得出来?”沈琳是多一眼都不愿看沈婠书。


    “多谢父亲。”沈婠书不禁冷笑。沈琳不就是害怕踏青时,明家人问起自己,会无意暴露情湘馆一事吗?既然这么在乎沈家的面子和这段门当户对的姻缘,那又何必再来临时教训自己一通?


    为了外人面前形成嫡庶对比,好展示沈大人威严?


    临走之际,沈琳说了句:“《女诫》不必再读了,心术不正之人,读什么都没用!就好比,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永远都改不了。”比如嫡庶,比如品行,比如贵贱,比如沈婠书的一身贱骨。


    次日。


    沈婠书顶着还未完全消下去的红肿脸颊,和用额发遮住额头伤口的面容,陪着沈妤琴一起去了广元寺。


    许是为了培养沈妤琴与明颂的感情,两人便共乘一辆马车。一纸婚书已然成效,两人独处自然合规和矩。


    马车内,“小姐还疼吗?”若雨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冰帕子,轻轻敷在沈婠书脸上。


    “无妨。”


    若雨见沈婠书没有任何情绪的神色,便也不敢作声了,低头继续手中的动作。


    “三姐姐!”熟悉的声音在马车外响起。


    马车的车窗帘子随即被掀起,“听说……爹爹打你了,现下如何了?伤可有好些?”外面沈沐沉骑着马终是追上了沈婠书。


    “无事。”沈婠书淡淡开口。


    沈沐沉没大注意沈婠书的语气,便自顾从身上取出一个青色瓷瓶,“这是上好的消肿散,三姐姐拿去敷一敷,总归是有用的。”说着便递了过来。


    沈婠书没有要接的意思,“不必了,四弟弟自己留着用吧。”语气依旧不咸不淡。


    沈沐沉这才发觉不对,“三姐姐为何待我这般冷淡?”沈沐沉甚是不解,这三姐姐前几日还与自己说笑呢。


    “没什么。”


    见沈婠书如此,沈沐沉伤心之余,又别无他法,“三姐姐若不想理我,我也认了。只是这药势必是要给姐姐的。”说着将瓷瓶抛了进来,随后骑马离去。


    瓷瓶正好落在了沈婠书怀里,沈婠书静置许久,最终还是将其收了起来。


    “小姐对少爷何故这样冷淡呀。”其实,小姐和少爷相处甚好,少爷单纯热情,经常逗的自家小姐很开心。


    “觉得没必要罢了。”沈婠书若有所思的说道。若雨虽不解,却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是沈婠书第一次见明颂。此人负手而立于沈妤琴旁,一身月牙雪白长袍着身,眉眼温润如玉,神态沉稳悠然,尽显文人气质,像极了画中的翩翩公子。


    “明公子好。”沈婠书几人上前问候未来的姐夫。明颂也儒雅的回了礼,“各位妹妹妆安。”


    沈妤琴微笑道:“你们可自行赏玩,但万事要多加小心些。”气若幽兰,端庄淑雅。


    几人应了一声,便各自走开了。


    沈婠书率先来了大殿跪拜上香。自己的娘亲在沈家没有排位,沈婠书便将其记在心里,每年都会于此祭拜祈祷。


    沈婠书娘亲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尹淡荷”。尹淡荷出生扬州,温婉恬静。尹家不是官宦人家,既无权无势又一贫如洗,但尹淡荷却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女红更是一绝。


    尹家是靠丝绸刺绣生意才发家致富的,而这些皆出自尹淡荷之手。她边刺绣边作诗,同时因着姣好的容姿,赢得了很多人的赏识。其中就有沈家嫡子沈琳。


    沈琳欣赏她的才华,便娶她做了妾室。可是时间久了,原本的温婉恬静也便成了无聊烦闷,沈琳对她更是避而远之。


    这些都是沈婠书在小时候从下人哪里听来的。


    尹淡荷生下沈婠书后,血崩而亡,无人问津,草草埋了。说来可笑,沈婠书都不知自己的娘亲是何样貌,沈家连个画像都未让尹淡荷留下。


    沈婠书双手合十,静静拜了许久才肯离去。


    沈婠书移步,来到了那个熟悉的院落。清新雅致的亭台楼阁,充斥着玉兰幽香气。清幽秀丽的一堂池水,清澈映出了几抹红色游影。


    沈婠书每回来此,都要喂一喂这几只鲤鱼。鱼儿似是也有灵性,都向沈婠书游了过来。沈婠书拿起几颗鱼食儿,轻轻撒进池子里。看着鱼儿欢快的样子,脸上不禁扬起了笑容。


    这般笑颜,像是刚涉事不久的小女子,明媚纯真,如沐春风。是在沈府从未有过的。


    “沈三小姐。”


    陌生的声音入耳,只觉低沉清冷,又干净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