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作品:《医汉

    司马迁今天总感觉吧,自己后脑勺凉飕飕的,也不知是什么道理。


    霍善收摊溜达过来,赫然发现戏已经演到《曹操发墓》了。他跑到司马迁面前质问他为啥不等自己,难道不知道他正辛辛苦苦摆摊赚钱养家吗!


    司马迁:“……”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全程也就负责把米粉放到锅里这个步骤以及跟食客们聊你的江南大开发计划,哪里辛辛苦苦了?


    还是旁边的苏武弯身把霍善抱了起来,方便他可以看清戏台上马上要演出的新戏,嘴里还帮司马迁解释了几句:“陛下已经到了,哪有让陛下一直等着的道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霍善一听,往左右瞧了瞧,很快看到坐在人群中央看戏的刘彻几人。因为周围已经密匝匝地围了不少人,所以他也不好挤过去,所以便安心地让苏武抱着自己看这一出《曹操发墓》。


    不得不说,江夏郡这边的民间艺人还是很有底蕴的,大概是因为往日楚人信奉鬼神,很喜欢搞各种巫祝仪式,所以很容易就演出了王朝末年那兵荒马乱的架势。


    一场代表天下大乱的群魔乱舞结束以后,就是一首《临江仙》横空出世。


    没错,就是杨慎写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李时珍特别爱唱给他们听,所以袁枚他们就把这首词给添上了。


    为了让曹操声名远扬,交流群里的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比如诸葛亮就给大伙描述了曹操具体的身高相貌。


    虽然到台上不一定能演出来,不过他作为蜀汉代表总要意思意思地为曹操名扬大汉这桩大事添砖加瓦才是。


    老曹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临江仙》一出,不少人都听入了迷,主要是这曲调是他们此前没听过的,那唱词也很好懂,只听那么几句,所有人仿佛都看到个满面沧桑的老人立在江边追忆着那尚未远去的乱世烽烟。


    刘彻也觉得这曲儿听起来很新鲜,勉强让他忘记了刚才那出《金箱藏经》给他带来的不愉快。


    他可是专门设立乐府让李延年给他收集天下新旧之声的音乐爱好者,当初卫子夫也是凭着一副好歌喉引起了他的注意,所以他对于好听的乐曲还是很喜爱的。


    唯一让他比较郁闷的是,他才刚被这曲《临江仙》牵扯出的宏大背景故事吸引,就发现……主角竟不是什么俊男靓女,而是开局就在月旦评中得不到点评、私底下去追着人给他评价的曹操!


    不得不说,这个月旦评还是很有意思的,由出名公正高洁的名士于每月月初对乡中能人进行点评。


    许多人因为得了一句好评,从此声名鹊起、万人簇拥。


    相比之下,得不到点评的人就只能籍籍无名地待在一边对这类幸运人士羡慕嫉妒恨了。


    刘彻都代入到那个声名鹊起的年轻人身上了,结果接下来的戏告诉他,主人翁居然是那个在阴暗角落嫉妒别人的人?!


    这叫曹操的家伙追着月


    旦评主持者给他点评,对方无奈之下只能给他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奸雄什么的听起来就不是好词,曹操听后却哈哈大笑,满意地走了。


    ?春溪笛晓的作品《医汉》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刘彻:很怪,再看一眼。


    很快地,大伙都知道这乱世之奸雄是怎么个奸法了,他因为养不起兵马,居然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门负责发墓敛财!


    乱世之中人相食尚且不罕见,谁还会去尊重什么王侯将相、什么死者亡魂。


    你们都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子孙后代借你们点钱花花又如何!


    这里的建议是不要把贵重东西放进棺材里,放在墓室里头就得了,不然你看看……这些人竟开棺随意地戏耍里头的尸骨!


    没错,又是一个曝尸荒野结局!


    刘彻:?????


    为什么又回到这上面来了?敢情这就是你们今天的主题对吧?


    刘彻想起早些时候霍善曾在自己面前讨论厚葬好还是薄葬好,只觉又好气又好笑。


    这小子也不知像了谁,有时候还挺固执的,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就一定要说服别人也认同他。


    关键是,这么多的故事,这么庞大的戏文内容,肯定不是霍善这小子自己能捣鼓出来的。


    想起终军过来这边参加元宵灯会,还曾拉司马迁他们一起写文章吹嘘那是一场怎么样的盛会,刘彻觉得这事和司马迁等人脱不了关系。


    霍善手底下拢共也就他们几个能写的,总不会是霍去病来操刀的吧?


    这些家伙还真是年纪轻,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刘彻初时还有点想找霍善他们算账,欣赏完整场《曹操发墓》后便不那么在意了。他趁着观众们还沉浸在精彩故事的余韵里先退了场,走过去把被苏武抱着看完了全场的霍善拎走。


    霍善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已经被刘彻抱离人群了。他积极询问刘彻的观后感:“您觉得这几场戏怎么样?”


    刘彻道:“就你们用十天半个月捣鼓出来的玩意,哪里有宫中俳优演得精彩?”


    霍善才不信,哼道:“我又不是没看过宫中的戏,很多故事都没有意思。”


    刘彻其实也是这个看法,碰上宫宴和重要场合的演出,无非是起祭祀或者教化作用,故事性是非常弱的。


    作为一个书只读一遍就能全记住的皇帝,刘彻也觉得那些公式化的演出很无趣,要不然他也不会专门弄个乐府让人给他整点新花样了。


    他闲暇时无聊到连公车署那些上书内容都会亲自读一读。


    没办法,记性太好也有挺多烦恼的,比如老需要读点新东西解解闷。


    只是当着霍善的面,刘彻是不会承认自己和他有同感的。他呵呵笑道:“那是因为真正精彩的演出你还没资格看。”


    旁听的卫青、霍去病:“……”


    什么真正精彩的演出?我们怎么没见过?陛下你仔细讲讲。


    霍善根本不知道大人一向


    谎话连篇,听了刘彻的话后又立刻问道:“那我要怎么样才有资格看?”


    刘彻慢悠悠地说道:“等你把那什么江南鱼米之乡弄出来再说吧。”


    霍善讲南方大开发计划的时候随口提到过江南地区很适合发展成鱼米之乡,刘彻觉得这词儿听着挺不错,就记住了。


    霍善想想自己见到过的沙羡县的情况,顿觉这目标任重道远。


    连那样的交通要县都人烟稀少,更别提南边别的地方了。


    太难了!


    霍善向来是不怕困难的,马上信誓旦旦地说道:“没有把江南变成鱼米之乡,我就不回长安了!”


    刘彻:“……”


    倒也不必,你不会忘了你只是江夏太守吧?


    你们江夏郡在长江南面也就两个县!


    刘彻笑道:“那等你回长安去,你家小毛驴都成老毛驴了。”


    霍善听刘彻这么一讲,也觉得有点想念他的霍小白了。


    他不在的日子里,霍小白不知会不会寂寞!


    此时此刻,远在新丰县的霍小白打了个喷嚏。


    负责照看他的二柱紧张地给他检查了一番,确定它没有生病以后就跟他哥一人牵着霍小白、一人牵着霍小黑出去遛弯。


    他们自己不骑霍善的坐骑,也不让别人骑,每天都勤勤恳恳地给它们喂草、带它们遛弯,还要把新学的课文在它们面前念一遍。既是自己把课文复习了一遍,也是贯彻霍善交给他们的大事:可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这大半年来,霍善的两匹坐骑都被他们照顾得油光水滑,那小眼神儿看起来还很有智慧。


    俨然是同龄马(驴)中的领军型马(驴)才。


    这不用干活、不用驮人,每天只需要被人牵出门溜一圈的幸福日子,它们可以过一辈子!


    至于那个执着于让它们接受文化教育的小娃娃,那是根本不会想的!


    好在霍善每天都有很多新鲜事要忙,也不会经常想起自己落在新丰县的宝贝坐骑。


    西陵城这次的嫘祖庙会从早热闹到晚,连夜里都开了宵禁,以便上次没有参加元宵灯会的游人可以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不夜城”。


    听说宋代的开封夜里从不宵禁,灯火彻夜通明。像李时珍曾提到的那位宋徽宗也是夜宿宫外的常客,经常在外头浪上一整晚!


    霍善倒是不晓得夜里外头有什么好玩的,灯会他上回已经赏过了,这回觉得不怎么新鲜。他还是习惯了早睡早起,白天折腾了一整天,晚上他便不出去了,早早爬上榻睡了个四仰八叉。


    刘彻倒是不想睡,他下午歇了会,饭后又穿上便服出去遛弯。


    没错,他就是霍善他们所说的“上次没机会参加元宵灯会”的人。


    禁卫们都四散在人群里暗中保护,陪着刘彻边聊边走的还是卫青。


    一路上,不少人都在聊着白天那几场新戏,连刘彻走近一处酒肆听人闲谈,都能听到众人在感慨:还好自己家没那么多钱财,根本舍不得埋进地里给逝者当陪葬品。


    坐拥很多家财、一度被人指指点点说“天下贡赋三分之一入茂陵”的刘彻:“……”


    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寻常人别说拿金银器皿和稀世珍宝随葬了,活着的人都拿不出半件这样的宝贝!


    一旦天下大乱,遭人惦记的肯定就是达官贵人的坟头。


    要是皇室权威尽丧,那必然是连皇陵都保不住的。


    始皇陵没被人掘了,估计是因为接手大秦天下的他们高祖皇帝,要知道他们高祖皇帝连服饰和旗帜的颜色都选择改成和大秦同款,为的就是让关中诸郡能平稳过渡。


    换成项羽当皇帝的话,估计不仅咸阳宫室被烧成灰,恐怕连始皇陵都保不住!


    正思量间,酒肆里还有落魄酒客拍桌唱起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刘彻冷哼一声,和卫青抱怨道:“你看看那小子干的好事。”


    这街头巷尾都讨论起掘人坟墓这等丧尽斯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