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又来一个知青
作品:《穿书七零,我成了女主的对照组》 苏叶再次感到诧异,睁大眼看着梁春玲。
怎么这么有心眼,小时候就知道坑害姐妹来获取一些东西,心里不内疚吗?
梁春玲干脆破罐子破摔了,瞪苏家人,威胁道:“再看,挖了你们的眼睛。”
叶红桃似笑非笑道:“只要不怕被抓,就来呀!”
她实在讨厌梁春玲。
几年前,她刚嫁人,梁春玲就在婆婆面前各种显摆自己的儿媳妇嫁妆有多少,人有多能干。
婆婆也是一个不认输的,各种逼着她,那一年,苦不堪言。
直到老二结婚才好一点。
她记性还没有那么差,记得清清楚楚。
梁春玲狠狠的瞪她。
她叹口气说:“春玲婶子,你好歹心疼心疼二丫,她是你孙女,总不能为了女儿,不要其他儿女。”
梁春玲皱眉:“一张嘴就胡说八道,怪不得你婆婆看不上你。”
杨桂芬骂道:“放屁,我那里看不儿媳妇了。”
在外面,她从不耍婆婆威风,反正明里暗里的说她被两个儿媳妇拿捏。
不过两家住的近,真实情况当然瞒不过,不过她坚决不承认。
叶红桃得意:“我婆婆最看重的儿媳妇就是我,春玲婶子,我婆婆跟你可不一样。”
梁春玲张嘴还想反驳,却一把被女儿拉住,赵宝珠瞥了一眼院墙上的苏叶,哀求道:“妈,别吵了,我们去看看二丫。”
梁春玲深吸一口气,狠狠的剜了一眼杨桂芬。
杨桂芬唏嘘了一声,感叹道:“没想到比我还能装。”
这么多年了,她都没看穿梁春玲的真面目,还以为她是个好人,却没想到人家是软刀子割肉,让儿媳妇有苦难言。
真是有一套。
大家齐刷刷的看向了杨桂芬,原来您还知道自己能装。
叶红桃心里苦,她瞅了一眼陈秀珠,眼神相对,纷纷叹气。
大多数人都以为苏家的三个儿媳妇有多能耐,把婆婆牢牢拿捏住。
现实却相反,婆婆在外面是病猫,在家里却是母老虎。
杨桂芬瞅见两个儿媳妇的眉眼官司,呵斥道:“还站在这里干什么,家里没活了吗?赶紧去把碗洗了,鸡给喂了。”
“我去喂鸡。”陈秀珠率先挑了一个最轻松的活。
叶红桃看了一圈,都没有看见小姑子,不妨她大声喊道:“小妹,你赶紧把碗筷洗了吧!不然招苍蝇。”
苏叶从厨房出来,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说:“已经洗好了,该我的活不会推给别人的。”
叶红桃讪讪道:“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苏叶似笑非笑道:“是吗?”
陈秀珠翻了个白眼,她现在也不装了,直言道:“大嫂,你现在一脸的心虚。”
心里想的啥,面上全都显露出来,一目了然。
还没有隔壁的梁春玲一半能装。
叶红桃气愤道:“我不跟你们说话了。”
她转身回到房间,一把揪住苏老大,说:“我表现的真的这么明显。”
苏老大重重的点了点头,给出结论:“还没有我会装。”
“滚蛋!”她一把把他推开。
烦死了,会不会说话。
午后。
苏叶睡得正香的时候,听见院子里的噼里啪啦声。
吵的不行,她捂着耳朵,又睡了一会,起来后,家里已经没人了。
苏叶洗了一把脸,清醒过后,吃了一串葡萄,就上山去看她上午布置的陷阱里有没有东西掉进去。
午后太阳光照强烈,即使树木繁多,依旧很热。
不过苏叶斗志满满,她一心想着陷阱,就连路边好看的花都没有摘。
还没走到一半,就瞅见了王秀秀的身影,她背着背篓,骂骂咧咧:“郑金凤这个贱人,真是不要脸,就知道扒拉着男人,真是下贱。”
她表情狰狞,抬头望天,眼神凶恶,说:“老天爷也是,凭什么这么不公平,赵宝珠摔着都能捡到人参,我怎么找都找不到,简直可恶!”
她一路走,一路骂,嘴都没歇歇。
苏叶挑挑眉,想起上次阴差阳错,挖到了一个小人参,这次也果断的跟在后面。
走着走着,就发现王秀秀这一次的目的地还是土地庙。
果然,走了半个小时,到了土地庙,还以为她会继续在草丛里翻找人参。
却没想到王秀秀进了土地庙,点火开始烤东西。
然后从背篓里掏出一只处理好的鸡,开始抹调料。
苏叶认真看了两眼,不像是山里的野鸡,毕竟看着肥肥的,四肢很短小。
又是从谁家拿的?
她十分好奇,又盯了一会,见王秀秀依旧是一边烤野鸡,一边骂骂咧咧。
苏叶就转身走了,吃又吃不到,光听骂人也没意思。
她跋山来到陷阱,第一个陷阱没动静,上面的藤蔓树叶依旧是老样子。
失望过后,又去了第二个陷阱,依旧是老样子。
苏叶叹了口气,又来到第三个陷阱,看见有凹陷,上面的藤蔓和树叶都不见了。
顿时心花怒放,一步并两步,迅速窜到陷阱旁边。
就看见里面有一只兔子,身上都戳了几个血洞。
她捡了一根树枝戳了戳,已经死的透透的。
探着身子捡起死兔子,又重新布置好陷阱,采了最嫩的草放了上去。
双手合十许了一个愿,四海八荒的神仙,保佑她下次来的时候,陷阱里面还有野鸡,野兔。
拎着肥嘟嘟的兔子,又来到第四个陷阱,空荡荡,啥都没有。
她有点失望,可也不是很难受,毕竟今天已经收获了一只兔子。
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拎着兔子来到河的上游。
一般队里没人来,太远了,其他大队的人也不会来,也是太远了。
从背篓里取出菜刀,直接扒皮,清理内脏。
苏叶速度很快,毕竟以前干过,唯熟尔。
处理好兔子,她就捡了一些木柴烧起火,砍了一根比较粗的竹子串上兔子。
揉上调料,还给兔子肚子里塞了一些在河岸摘到的野葱。
放在火上一烤,香喷喷的。
焦急的等了好一会,才能吃了。
一口一口的慢慢吃着,心里美滋滋,特别满足。
吃完烤兔子,正要走,隐隐约约听到什么。
她立马毁尸灭迹,把火踩灭,弄了一些沙子盖住灰堆。
“救命呀~”
一道微弱的声音响起。
苏叶犹豫了一下,捡起一个粗壮的木棍拿走手里,放轻脚步走过去。
走了大约一百多米,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坐在地上,红着眼眶。
她站在距离十米的地方喊道:“你怎么了?”
姑娘一愣,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扭过头,激动的喊道:“你可以扶我一把吗?我脚崴了,走不了。”
苏叶问道:“你是谁?”
姑娘抹了抹眼泪,说:“我叫许甜甜,是玉山大队的知青,因为生病,晚来了几天。”
“前几天就是我去接的知青,名单上的人都接回来了。”苏叶疑惑道。
许甜甜着急的解释道:“真的,公社给队里打电话了,队长说来接我,可我不想麻烦队长,就自己来了,路上碰见了牛车,我听错了,以为是到玉山大队的,结果是到隔壁云溪大队的。”
害怕苏叶不相信,许甜甜从背着的包里取出介绍信和知青报到单。
苏叶接过来,认真看了,带了钢印,是真的,她点头:“既然这样,我扶你回去吧!”
许甜甜破涕为笑,高兴的说:“谢谢你。”
她为难道:“只是我的行李有点多。”
她妈害怕她下乡吃苦,给她准备了好多东西,就连冬天的大棉袄都带来了。
苏叶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就看见两大包行李,那样子一看就是被拖着的,犹豫了一下,说:“先把行李藏着,我先扶你回去,待会儿再带人来拿。”
许甜甜立马点头。
“最好把你的身份证明和值钱的东西随身带着。”
许甜甜拍了拍随身背着的小包,笑着说:“我本来就是分开放的。”
苏叶看了一眼许甜甜,傻乎乎的,就不怕她是坏人吗?
她把两大包行李拖到路边树林茂密的地方,拍了拍手,看了两眼,完全看不出来藏了两大件行李。
然后扶起许甜甜,两人慢慢的回队里。
许甜甜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等到了大队。
苏叶已经对她的情况一清二楚。
家是沪市的,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嫁人,有一个异父异母的姐姐,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亲妈在纺织厂的妇联工作,继父是纺织厂的一个主任。
姐姐今年二十三岁,结婚三年,今年怀孕了。
弟弟今年十二岁,还在上学。
家庭条件蛮好的。
本来家里是准备给她买工作的,结果被人举报了。
只能下乡。
跟女主一样,也是家里的团宠。
到了队里,遇到了几个人,然后人传人,等到了地里,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又来了一个知青。
队长带着知青点负责人李芳芳,来到大树下,问道:“你就是许甜甜知青吧?怎么这么早到了,公社告诉我们的是下午,原本还打算待会派人去接你。”
许甜甜挠挠头,说:“火车到站了,我就下车了。”
队长点点头,看了一下她的脚腕,问道:“严重吗?”
许甜甜:“一走就疼。”
队长哦了一声,说:“既然这样,就让李芳芳先带你去医务室看看,然后你就回知青点休息,能上工了再上工,至于粮食,可以先借大队的,以后再还。”
许甜甜微微一笑,说:“谢谢队长。”
队长点头:“应该的,你的行李呢?”
许甜甜:“我的行李太多了,没法拿,就藏在路边,善良的苏叶同志帮我藏的。”
队长点头:“那苏叶你带人去拿吧!”
他看向地里忙碌的人。
“队长,我去吧!”楚文昊走出来说道。
队长看向许甜甜,问道:“一个人行吗?”
许甜甜:“我的行李很大一个,有两个,能有半个我高。”
她伸出手,比了比。
队长:“那楚知青,你和大明,一起去吧!”
苏叶不上工,没法让她多干一点,不然杨桂芬就会闹着让他记工分。
楚文昊点头,看向苏叶,说:“劳烦苏同志带一下路。”
苏叶不置可否,在前面带路,就是有点好奇。
男主今天怎么这么主动,以前见人都不爱搭理的。
几个人刚走了几步,郑金凤就冲出来,拦在众人面前,眼神坚定的说:“我也去!”
几人还没说什么,队长发火了:“赶紧回来上工,不然就把你们退回去!”
他后悔,十分后悔,早知道当初就多在公社哭求一会,说不定领导会心软,不给他们公社安排知青。
这些知青干活不咋地,就会偷懒,今天还多了一个装晕的。
郑金凤缩了缩脖子,连忙走了回来,恋恋不舍的看着楚文昊。
队长嘴角抽了抽。
有必要吗?
就分开一小会,又不是生离死别。
“好了,别看了,赶紧去上工,可别一天一个工分都没挣到。”
郑金凤愁眉苦脸。
她也想挣工分,可割麦子真的太累了,要弯着腰,酸胀酸胀的。
更别提讨厌的麦芒了,落在身上痒的很,挠一挠都不顶用。
王大妈摇头,一脸嫌弃道:“就一张脸能看,还没有小孩能干。”
胡大妈赞同的点点头,余光就看见自己儿子的目光直直盯着人家女知青。
捡起一块石头,就扔过去,警告道:“给我老实干活。”
胡栓子脑袋耷拉下来,有气无力的挥舞着镰刀,半天,都没割多少麦子。
胡大妈看了就来气,她能耐了一辈子,到头来,生了这么一个没用的儿子。
整个一二皮脸,也不怕人嘲笑。
她又捡起石头砸过去,威胁道:“再这样,你就从家里滚出去。”
胡栓子笑嘻嘻:“不滚!不滚!”
地一边的胡大嫂撇了撇嘴,这话婆婆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次次都说,次次都没做到,小叔子一如既往的喜欢偷懒。
要不是她有两个孩子要养,早撺掇着分家了,眼不见心不烦。
余光瞥见一旁手在颤抖的周冬梅,说:“你今天咋不在家看孩子,二丫咋样?”
听说都流血了,赵宝珠这个姑姑可真会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