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内鬼

作品:《回档1980

    要做盗版,首先必须看到利益,而且是很大的利益。这是任何商业行为的铁律,否则不可能会有人冒着巨大风险去做这事。


    叶文浩的限量销售,目的就是不让别人看到其中的巨大利益。或者说在短时间内不让别人看到其中巨大的利益。


    让有想法的人至少先观察一段时间,大致估算出其中的利益才付诸行动。春节期间休息8天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样一来,时间优势就在叶文浩一边了。等有心人反应过来,开始行动时,他的第一桶金早就已经挣到手了。


    这个时候出现盗版完全出乎叶文浩的预料。他冷静地思考着,分析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杂志是在春节前开始销售的,连春节的休息时间一起算上,到现在也不过才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就算有人魄力够大,赌性够强,眼光够长远,从杂志销售的第一天就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立刻投入巨资,也根本来不及。仅排版的时间就不够,更不要说如此大规模地铺货了。


    想到这里,叶文浩拿出了买下的杂志,一页一页地翻了一遍。心中已经了然。排版方式和自己的杂志完全是一模一样。很明显,出内鬼了!


    这事是四海印刷厂干的吗?叶文浩思考了一下,否定了这个观点。他不相信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种级别工厂的管理层中有人会有这样的眼光。


    即使真的出现这种人,他也一样办不成这事。因为这样做虽然给厂里带来了好处,但却违反了规则,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这是大忌。


    一旦出问题了,谁也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影响下,即使有人发疯,其他高层也不可能让他胡来。


    这事肯定是商人干的,而且是极具商业敏感度,具备相当实力的商人干的。这点叶文浩非常肯定。


    而且对方肯定是业内人士,非常熟悉杂志销售渠道,不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货。而且对方必然还有充足的人员和资金,事先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盗版书成本很低,装订极为简陋,从这两点来分析,从事盗版的肯定不是一个正规的企业,这从姓石的摊主那吞吞吐吐的语气也可以得到证明。


    当时叶文浩问及提成时,他虽然拒绝了回答,但他的表情和语气早就告诉了叶文浩答案,那就是提成非常高,甚至可能是直接给底价,这已经破坏了行规。


    综合各种信息,仔细分析下来,那么盗版者的身份也基本呼之欲出了。大概率是相当有实力的报刊摊摊主,自己的20个特约经销点的嫌疑最大。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盗版商是怎么知道杂志是在四海印刷厂印刷的呢?


    无非是3个途径,一个是赵勇没有注意,让有心人钻了空子;另一个就是盗版商本来就和四海印刷厂的人有联系;最后一种是赵勇经不住诱惑,和对方勾结在一起。


    哪个可能性更大呢?叶文浩想了半天,还是无法判断。


    不久,他看到赵勇一脸沮丧地走了进来。看他神情,就知道他那边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四哥,你那里情况怎么样?“叶文浩看到赵勇来了,起身去买了几客生煎,2碗粉丝汤。然后回头坐下来问道。


    “很不好,我们的杂志才卖出去几套,周围的报刊摊,同样也有不少在卖盗版。“赵勇垂头丧气地说道,他也没什么心思吃东西。


    “四哥,你听好了,下面我的话很重要。今天这样的情况已经是事故了。杂志社也肯定会派人过来调查每一个环节的执行情况。


    我刚才买了本盗版,和我们的杂志比较了一下,排版完全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盗版杂志也是四海印刷厂印的。


    这情况杂志社一调查就清清楚楚。那么,他们肯定会问,这个盗版商怎么知道我们杂志是在四海印刷厂印制的呢?


    问题只能在你那里。四哥,你好好想想,你铺货的时候,哪里出现问题了?“叶文浩语气很重,说得非常慢。


    赵勇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沉默了半天,没有说话。


    叶文浩一看赵勇的模样,心沉到了谷底。他最担心的事发生了。他本来只是想诈一下赵勇,排除赵勇的嫌疑。没想到得到的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从内心深处,他是不希望赵勇和这事有牵连。一旦是赵勇监守自盗,和盗版商勾结,那这个工具人就废了。


    “四哥,你不要想着能混过去,不可能的。这样的大事,给杂志社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他们的调查不可能走过场,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员,每一个细节,都不会被放过。


    如果你有什么事,就说出来,我们想办法补救。如果杂志社自己调查出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到时候,后果会很严重。“叶文浩心情沉重地说道。


    “小浩,我对不起你们。“赵勇低着头想了半天,最后还是鼓足了勇气开口说道,”我没有按照杂志社要求的换车转运,我把这钱吞了。“


    杂志销售一直很顺利,赵勇有点飘了。他发现工作上的一个漏洞,如果不换车转运,一天就能节省10多元钱。


    只要叶文浩不一起铺货,这事根本就没人监督,换不换车完全是他说了算。即使不换车,也不会有人知道,那不是一天就多了10多元的收入吗?


    “四哥,你糊涂啊,杂志社运行了这么多年,你以为这么多领导都没有你一个人聪明?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是走过场?


    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发现一项流程没用,那是我们眼界不够,能力不够,看不出其中的作用,而不是流程本身没有用。“叶文浩痛心疾首地说道。


    虽然不是最糟糕的结果,叶文浩依然很生气,就因为这点小钱,就让他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不由得他不恼火。


    更为严重的是这次成功带给盗版商的巨大利益 ,会直接刺激了盗版商的贪婪欲望,让所有有心人都知道了这个市场有多大?利润有多丰厚?


    可以预见的是,用不了多久,各种盗版书必然会铺天盖地地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