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亲难

作品:《侯府的丫鬟有点彪

    “放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广安侯府的大门也是你能闯的!?”


    守在门前的侍卫登时又抽出了腰间的佩刀,锋利的刀刃拦住了那个作势还要闯进去的女子,口中不禁怒斥道:“再不滚远点,你的命今日便交代于此!”


    那女子刚迈起的脚生生收回,吓得颤抖了许久,才悻悻地扭身离开。


    孟初安和小月刚到这儿,就看到了眼前这一幕。


    小月讥笑地啧啧了几声:“那不是婉音姑娘身边的小秋吗?之前还嘲笑我家姑娘不要脸皮的攀高结贵,看来她们也不过如此。”


    孟初安纠结片刻,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出言提醒,“小月姐姐,那咱们还要自讨没趣吗?”


    小月略不甘心地叹口气,“罢了,我还是回去再劝劝姑娘吧!”


    随后她拽下自己腰间的荷包,问孟初安:“把我家姑娘的东西拿给我吧!这次该多些银子?”


    听到这话,孟初安蹭地一下将身后的背篓放下来,取出里面的包袱递给小月。


    “两身衣裙加上四块绢帕拢共是三两银子,外加之前小月姐姐答应给我的三钱,共计三两三钱。”


    就算是三两三钱银子,这个价钱也是实惠的。


    关键是孟母的手工线活好,这衣服的式样新颖,与城里绣坊制得大不相同,就是孟初安心疼她娘亲,不想她太过劳苦熬坏了眼睛,所以这工期就慢了些,一般人都不愿意等。


    小月也不计较价钱,主要她家姑娘是真心喜欢。


    她将荷包里的碎银倒出来数了正好的银子塞到孟初安手里,然后接过包袱,并不忘叮嘱道:“咱们可说好了,这样式只能卖我家姑娘一人,你可知道她的性子,定不愿看到泸州城中还有人跟她穿一样的。”


    “这个你放心吧!”孟初安掂了掂手中的银子连忙收起来。


    “咦?这背篓里怎么还有双靴子?”小月满眼好奇,因为那样式一看就是男人的。


    “孟丫头可是说过亲事了?”


    大周国虽也有女子入朝为官,但大多数还是以男子为尊。不过在男女之事上面民风较为开放,所以孟初安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还没呢!这是帮别人带的。”孟初安不慌不忙地背上背篓,不想再多解释,反倒问她:“小月姐姐,我之前让你帮我打听得事怎么样了?”


    小月倏地反应过来,“那事儿啊!你也别急,花魁哪有这么容易见着,除了百花会一年到头都很少露面的。”


    这个孟初安懂,倒也不是很急,总归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想着早了一个心事而已。


    “嗯,不急,若小月姐姐没什么事,那我便先走了?”


    小月点了点头,“行,路上小心。”


    二人就此分别。


    经过侯府大门时,孟初安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


    那朱红色的大门上面悬挂着一块乌木匾额,上面刻着金灿灿地几个大字——广安侯府。


    不知为何,她心中竟生出一丝不寒而栗之感。


    忍不住嘀咕道,“那人的刀看着也太锋利了,这地方我可不敢再来咯!”


    半晌之后,孟初安就出现在了泸州城衙门外。


    门口当值的孙捕快认识孟初安,甚是相熟地打招呼:“孟丫头来啦!梁捕头这会正好在衙门里,要不要帮你喊一声?”


    “多谢孙捕快,麻烦了。”


    -


    -


    不多时,梁大勇从衙门侧门走出来,手里还拎着几包东西。


    “丫头你来的刚好,将这几包酥饼带回去,你娘她爱吃。”


    孟初安双手接过,微微挑眉:“哦?都是给我娘一人吃的啊?”


    梁大勇眉眼一垮,赧颜道:“怎么会,当然是你和你娘一起吃。”


    孟初安随即笑了起来,她单手将背篓放下,把酥饼放进去,又取出来里面的靴子拿给梁大勇:“梁叔,这是我娘给您缝的新靴子,您试试合不合脚?”


    梁大勇愣了愣,接着眼眸中就映出欣喜的表情。


    “不必试了,你娘缝的定是合适的。”


    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一锭二两的银子塞给孟初安。


    “这个钱你拿着,不够再跟梁叔说。”


    孟初安是爱钱,但是不该拿的钱她是不会要的。


    她当即就将手里的钱还了回去,“这钱您还是自己留着,以后攒着当聘礼。”


    梁大勇眼眸倏地亮了起来,“丫头你的意思是你娘她愿意”


    她也不能多说,她娘会骂她的。


    “我已出来多时,娘又该担心了,我先回去了。”


    虽没问清楚,梁大勇也不好纠缠一个姑娘家。


    他恹恹道:“也好,那你赶紧回去。”


    孟初安颔首,背起背篓准备离开。


    倏然,她脚步又顿住,扭头看向站在原地还未离开的梁大勇,“梁叔,闲暇时记得再来教我两招,您上次教我的那一套拳我已经学得差不多了。”


    这一刻,梁大勇心里已经明白过来孟初安的意思。


    “行,等叔忙完手头上的案子,抽空就过去一趟。”


    每个乡里都会有几个恶霸,自打孟初安的爹爹去世,她和她娘就成了孤女寡母,没少受到那些人的欺负。


    直到后来遇到了梁大勇梁捕头,有了他的照拂之后她和她娘日子过得才算安稳些。


    可是再怎么说他也是官府中人,平时衙门的公务缠身,他亦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所以从那时起,孟初安就决定跟他学武,用自己的拳头亲自保护她娘亲。


    如今的她早已脱胎换骨,乡里的恶霸见到她都躲地远远的,生怕被她撞见。


    因而这学武是假,让他与自己的娘亲见上一面才是本意。


    提到她娘为何没与梁捕头在一起,这件事就要怪她头上了。


    她孟初安今年已经十七,按理说可以成亲嫁人了。


    但是她爹生前是老孟家的最后一根独苗,娶了她娘后也就只生下孟初安一个孩子,所以她孟初安不能外嫁,只能招一门女婿入赘来延续老孟家的香火。


    乡里和孟初安差不多大的冯翠翠就是这样,不过人家情况比她好一些,冯翠翠的爹娘是老来得女不舍得女儿外嫁,所以花了二十两银子找了一个身家干净的男子入赘,可惜就是那男子的身子骨弱了一些。


    有了她娘亲的前车之鉴,孟初安心想二十两银子只能找这样的可不行,她要找的必须要身强体壮,还有点好看的最好。


    这样算下来最起码得要准备三十两银子也不多,还有她们如今住的院子就两间茅草屋,成亲前必须要修葺扩建一番,加起来最起码要五十两银子。


    这么大一笔银子她凑起来实在困难,所以成亲之事只能拖一拖。


    可是她娘亲那个人又曾在她爹坟前发过誓,她若是一日不成亲,她娘亲就一日不改嫁,所以这波压力又堆叠落到孟初安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