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怎能少我韩信!

作品:《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寿春城外。


    韩信仰头看着高大的城墙。


    原本散漫的眼神变得有些肃穆。


    一路上他听到了太多寿春百姓对长公子嬴轩的吹嘘。


    以至于原本抱着些亲近心理的他,此刻竟生出些许厌烦。


    像他这种意志坚定之人,在受到外界不断强行灌输的消息时,不仅不会被洗脑。


    反而会生出一种自我保护的反感。


    在没有亲眼看到长公子嬴轩的统兵之道之前。


    单是道听途说,绝不足以让他相信,天下有如此用兵如神之人!


    要知道他可是数年如一日的熟读兵书。


    就算如此,若是让他带领三万淮阳军,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之下,打下寿春城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此次寿春之行,说是寻找长公子的足迹,不如说是他前来求证,解开心中的疑惑。


    他相信当地的百姓们必然是不会说谎的!


    随着韩信进城行走一路,却发现根本没有那些在四川郡一样,站在大街之上,宣扬嬴轩公子所作所为,呼吁众人为其而战的人。


    这让他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果然,这样才对。


    百姓们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会有精力去哪怕不顾一切的帮助一个只知其名的长公子!


    寿春这个模样才是百姓正常的生活。


    韩信越发自信,自己的所想没有错。


    那些宣扬之人只怕都是长公子身边之人收买控制。


    为的就是渲染民心,以此达到就位之时的民心所归。


    韩信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反而很认同。


    毕竟兵书有云。


    师出必有名!


    名不正,兵不坚,兵不坚,则战必败。


    他并不反感这样,这才是一个公子真实的面目。


    只是,那稚嫩的内心深处,却还是隐隐有些失望。


    或许是他最后一丝对人性的幻想,也就此烟消云散。


    韩信扫视四周,百姓们并没有像宣扬的那样经受了多少磨难。


    一个个还都是欢声笑语的正常生活着。


    韩信却也是放了心,认为那旬义必定也只是被传言蒙蔽了而已。


    既然自己已经确定长公子的足迹不真,那也没必要继续一点点追寻下去。


    自己的才能绝然足够辅佐,自当一路南下去寻他谋个前程。


    韩信转身,正要离去。


    却忽然被一名入城的寿春百姓拦住。


    那人眼神警惕的问道。


    “少年郎刚来寿春,怎就着急离去啊?”


    韩信略有不解,但还是解释道。


    “已知其答案,自然不需再浪费时间!”


    谁知此话一出,刚刚还热热闹闹的城门口,瞬间安静了下来。


    韩信不知自己的言辞哪里不对。


    可却是明显感觉到了,自己似乎是说错了话。


    整个大门处,近百人竟然就这么盯着自己,不免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接着,那名拦路百姓却是挤出了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


    “少年郎!你既是已知答案,那可否也为我等解一下疑惑啊?”


    韩信全身紧绷,却还是强行镇定道。


    “若是能解,自当知无不言!”


    紧接着,那人就十分亲切的搂住了韩信的肩膀。


    摇着头说道。


    “那告诉我等,是谁让你来探查消息的啊?”


    “可是哪里的世家贵族?”


    说着,男子的笑容变得稍微柔和。


    “你不要怕!我等绝不会欺负你一个少年!”


    韩信看到四周之人在男子搂住自己肩膀时也都放松了下来。


    顿时也稍松了口气。


    下一秒,男子满脸笑容的说道。


    “我们只是单纯的想,将你身后之人揪出来!”


    “打死而已!”


    几乎同时,四周之人也都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


    如此一幕,让韩信不禁毛骨悚然,双手颤抖。


    这远比被屠夫持刀欺负,逼着钻其胯下要恐怖的多。


    他能感受到,远处整条街道的人们,虽然都在继续着自己的动作,卖饼的卖饼、卖菜的买菜。


    可眼神却全都在撇向这边。


    他还从未见到过,如此默契,心照不宣的百姓们。


    韩信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若是再次不小心触及了众人的底线,只怕是下场不会多好。


    顿时急忙解释道。


    “我并非是那些贵族指使,而是有幸得一队北上将士教导。”


    “来此处探寻长公子的足迹,准备一路追随南下!”


    话音落下,韩信能明显感觉到四周之人的目光之中少了一些凌厉。


    压力骤然减轻。


    韩信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吐了口气。


    那男子见到这一幕,再次上下扫视了他几眼。


    “当真?”


    韩信急忙点头。


    “当真,我乃东海郡淮阴人士,自北向南来!”


    此话倒是让男子彻底放下了敌视。


    反而是拍了拍其肩膀说道。


    “那些贵族世家大多在西侧,东海郡的应当不多!”


    “下次记得,别鬼鬼祟祟的,搞的像间谍一样!”


    “追寻公子足迹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话音落下,众人皆是散去,韩信甚至看到,好几个人对他善意的笑了一下。


    就好似短短两句话,自己就从他们的仇敌,变成了统一战线的亲朋一样。


    这么多人的怪异举动不免引起了韩信的好奇。


    他回头见男子已经走远,竟是反身追了上去。


    一边帮那男子分担手中的货物,一边探寻的问道。


    “众人刚刚为何都如此对我?”


    “那贵族世家是为何意?”


    谁知男子笑着从他手中接过了货物,并不打算让其帮忙。


    还摆了摆手说道。


    “没事,外人没有经历过我等的绝望。”


    “自是不会相信公子的事迹,我寿春人倒也无所谓。”


    “更何况,你年纪还小,少知道些残忍之事也是好的!”


    谁知如此模样却是更加吸引起了韩信的好奇心。


    他发现本地百姓们,并不像那些走出去的寿春人,那么刻意的想要人们全都崇拜长公子嬴轩。


    这反而让韩信心里痒痒的。


    他不断的追着男子追问。


    几次放在行囊,不顾劳累的帮男子背扛货物。


    男子无奈的笑了笑,见其确是诚心。


    便指了指东方。


    “那里有一座旧楚王城。”


    “现在已经被封住,不让外人进。”


    “你若是真有探寻之意,想办法上到城墙之上,一切自当明了。”


    韩信眼前猛然一亮。


    王城!那个传言公子解救十万寿春百姓的地方!


    此刻的韩信在与男子不断交谈中,已经是彻底改变了心中所想。


    他坚定的意志,也允许随着真实信息到来不断进行改变。


    毕竟,若是不能如此,还谈何战场之上灵活用兵!


    再次背上行囊,他告别了男子向东行进。


    路上再没遇到一个要给他讲述公子事迹之人。


    可每当韩信出言说他是来追寻公子事迹之时。


    百姓们都会莫名的对他亲切一些。


    半路吃口饼,都有人招呼他来喝水。


    甚至还有人家做的汤也请他来喝,只是他急于见到王城,便推脱了。


    等赶到旧王城时,已是晌午。


    站在高大厚重的往城外,明明被烈日照耀,韩信却不知为何感到一丝阴冷之意。


    他环顾四周,门外广场竟无一人,尝试着推了推门城门,丝毫不动。


    正不知如何进入,忽听一声厉喝。


    “干什么?”


    韩信猛然回头,只见一个老者站在身后,一双冰冷的目光死死盯着自己。


    “我想看看公子救出十万百姓的地方!”


    谁知那老者上下扫了一眼韩信。


    看其只有十几岁。


    顿时凌厉的眼神瞬间柔和。


    随意挥了挥手。


    “小小年纪,有什么可看的。”


    “哪来的回哪去,等你成人再来,我必定邀你进去!”


    韩信听到这里,却是眼睛一亮,如此之言看来老者是有进入的办法。


    他急忙上前,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说到。


    “我受一队将士指点,意图前去报效公子,可他们都说去之前最好能走一遍公子的足迹,如此也好明白公子需要什么。”


    “献策的时候,不至于失了主次!”


    老者眉毛一挑,上下扫了一眼。


    “你?”


    韩信并不生气,反而是拿出行囊中的兵书来证明自己。


    老者并未细看,略微扫了一眼便点头道。


    “即是想要报效公子,看也就看吧,你随我来!”


    老者说完,带着他一路向东而去,直走到城墙正中,一个吊篮垂下。


    老者先走了上去,呼喊一声。


    “上人啦!”


    只听一阵绞盘的转动,老者便慢慢升了上去。


    不一会吊篮再次下来,韩信急忙站上。


    随着视线升高,他终于亲眼看到了这旧王城的景象。


    宽大的广场之上,一片死寂。


    只有连绵遍地的土山丘,和满地的黑色碎石。


    韩信眨了眨眼,感叹一句。


    “公子便是在这里解救了寿春百姓吗?”


    可这时,他却是看到了最深处宫殿两侧,有着很多的泥人。


    那些泥人面色惊恐,密集的挤在一起。


    韩信有些看不清。


    老者也没有说话,带着他再次从内侧的吊篮走下的城墙。


    直至走到广场中央。


    韩信终于看到,那两侧泥人好似都是平民百姓的样子,这才明白过来。


    “我明白了!”


    “百姓在那里,公子则带兵于广场上冲杀了敌军,随后将人解救出来!”


    “这样看来,也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凶险!”


    韩信笑着说道,还捡起了一块黑石拿在手里比划。


    这时,老者却终于开口。


    “越人有一术,乃一毒蛊。”


    “其后代繁殖于腐肉里!”


    “若是肉被人食,则会破体而出,死状凄惨!”


    “而我等当时大多中了此术。”


    老者叹了口气。


    “你所说不错,公子确实是在站在你的位置。”


    “不同的是,当时的场景。”


    “土是血!丘是尸山!你脚下的碎石,是蛊虫毒海!”


    话音落下,韩信猛然僵在原地。


    只觉得一股麻意从后脊处直冲头皮。


    他手指一颤,黑石丢落,似是吓了一跳。


    举目望去,身侧方圆数百步,遍地黑石山丘。


    密密麻麻的让人不寒而栗。


    他无法想象,长公子当时是如何在这种场景之下击败那些人的!


    老者也怕年纪不大的韩信被吓到,出言缓和道。


    “公子说过。”


    “我大秦子民经受之屈辱,绝不能忘!”


    “要须铭记史事,将这些教训刻在后代的骨子里!”


    “如此才能凝聚一族之魂!”


    韩信咽了下口水,他的脑子疯狂转动。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如此不可思议之事。


    此刻他的内心不断动摇,那些一路听来的故事疯狂流转。


    他猛然回头,似是急切的希望老者能讲述那日的情景。


    老者见他能承受,便微微一笑。


    “自楚姓三族联合外人,私下一点点控制郡守等人,事情便一发不可收拾。”


    老者带着韩信,走过王城,走到城外广场,走到东城城墙。


    从公子入九江,讲到破城,讲到天雷跟随,讲到百骑冲叛匪!


    这一讲便是讲到了落日,讲到了天黑。


    寒风吹袭,却压不下韩信浑身的燥热。


    他那被理智所压下的热血,好似随着大秦必诛其族的呼喊声,一同迸发出来。


    这一刻,韩信莫名激愤,环视四周好似身处战场之上。


    他亲眼看着敌军的浩荡,亲眼看到公子携数百人怒然冲阵。


    这一刻的韩信,只觉得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一生追求。


    韩信双拳紧握,看着寿春城内的万家灯火。


    “大丈夫立天地之间,当以心中学识拯救百姓水火!以手中长剑庇护万民安宁!”


    “如此才不负万般学识!”


    他的眼中此刻好似燃烧着两团热火,回身灼灼的望向南方。


    “世间有如此公子,拼杀大业之间,又怎能少了我韩信!”


    ……


    大秦的月光不仅照耀着激动的韩信,同样照耀着临近边境的旬义。


    他带着百人一路奔波,此刻终于是来到了边境之处。


    在与边军亮明了信物之后。


    告知其得公子令,要去东胡换马匹。


    可潦东郡的人们守将们却是面色怪异的看着他们。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听哪个?”


    旬义一愣。


    “坏消息!”


    那守军沉痛的说道。


    “前些时日,匈奴大军奇袭东胡!”


    “东胡诸部连连败退,马匹不知被抢了多少,而且人也都退到了北边的大山之中!”


    旬义听后大惊失色。


    如此自己携带十数石的粗盐,远赴千里岂不是竹篮打水!


    而且还浪费了公子与项羽的信任。


    将领的消息犹如巨锤,将旬义砸的深陷绝望。


    身后的将士们也是唉声叹气,吃了这么多苦还白跑一趟。


    众人皆是丧气的准备回身。


    可那将士却是面色严肃的问道。


    “好消息你们就不想听了吗?”


    旬义苦笑。


    “再好的消息也没用了。”


    叹着气,一边说着一边准备离开。


    可这时那将士却是说道。


    “这里可是潦东郡,北侧从未接壤东胡!”


    “照你地图所画,你去的那里叫做白夷!”


    旬义猛然僵住,面带不可思议的说道。


    “当真如此?”


    那人哈哈一笑。


    “只要你的地图不错,那就一定是白夷!”


    旬义激动,自己终于能带回公子满意的马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