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出行

作品:《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虽说康熙承诺要带顾凝宸出去,却在好几年内是不可能的了。


    毕竟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几个孩子总不能扔着不管教,总归要长大一点再说。


    等长大了,就要开始操心成婚之事了。


    教导太子,康熙也得手把手亲自来,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除了需要处理的事情,还有一些意外,比如波兰的前国王索别斯基去世。


    康熙这位笔友一直被安置在波兰的城堡里头,日子过得很舒服,以前在皇宫里过的什么日子,出去后依旧没太大的变化。


    药师在身旁,还有成群奴仆伺候,可以说余下的日子过得不错,终究因为索别斯基之前大病一场,身子骨不如之前了。


    哪怕日子再好,他到底只坚持了好些年,最后还是撒手人寰。


    康熙明白生离死别很难阻止,哪怕大清这边派去了大夫和送去药物,依旧没能多挽留索别斯基多几年。


    索别斯基在最后的日子里,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等着自己过世后才作为遗物送到康熙跟前。


    信笺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可见这个时候索别斯基已经病得不轻。


    他生病的时候就隐约有了预感,明白自己可能活不了太久,才会每天写一点,坚持写了好久,没叫人代笔,写完了这封给康熙最后的信。


    一开头索别斯基就跟康熙道谢,是因为康熙的关系,让他这个前国王还能过着体面的生活,最后的日子里也不艰难,甚至可以说这几年是他过的最轻松舒适的日子了。


    他很感谢康熙,因为这一切都是康熙带来的。


    索别斯基也没什么遗憾,写这封信也是给康熙这个朋友最后的道别。


    他身边留下的财富没多少,一直都靠新国王出钱养着,只贴身的一点东西打算留给精心照顾自己的药师和侍女,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点就足够了。


    康熙看过信后有些沉默,却很快释然了。


    毕竟这位朋友最后是心情不错的离开,没有带着遗憾,这就很足够了。


    波兰的新国王按照索别斯基最后的遗憾而简单安葬,他家族的其他人也被好好安置。


    虽说不如以前当国王的时候,家族的人能享受的荣华富贵,不过体面的日子还是能过得了。


    如果这些人不安分,以前新国王看在索别斯基的面上勉强忍耐,如今索别斯基不在了,那么新国王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以前说是看在索别斯基的份上,还不如说是看在索别斯基和康熙的交情上。


    但是索别斯基一死,他的家族跟康熙可没什么关系,新国王就不必容忍了。


    新国王做什么,康熙也不会再插手就是。


    毕竟他跟索别斯基的友谊,也只限于两人之间而已。


    法兰西国王对于索别斯基的去世也表示遗憾,特意派人过去祭奠一番,又写信安慰康熙不必太悲伤,索别斯基这样是回到天堂去了。


    去不去天堂这件事,康熙不清楚,他只知道人死灯灭,不过他们之间的情谊还留在心里,一直记着。


    最让康熙意外的是,索别斯基去世后没几年,俄国沙皇也病死了。


    据说沙皇先是感染了风寒,后来又做了个结石手术,却出现感染,没多久就去世了。


    顾凝宸却明白,西洋医生如今做手术,虽然知道用刀,也因为人体解剖的关系对人体器官有所了解。


    手术可能很成功,但是如今这些医生忽视了一点,就是消毒了。


    不说西洋如今都不爱洗澡洗手,就是他们做手术之前都不知道先消毒。


    还是很多年后,他们在医院发现每次做完手术后,这些病人刚开始是好的,慢慢伤口就会腐烂,然后一个接一个死亡。


    刚开始只有住在同一个院子的病人会如此,还以为是被恶魔诅咒了,反复让人来驱魔,最后当然什么都没改变,病人还是一个接一个死了。


    还是后来一个年轻医生足够细心,发现这个院子的病人都是经历过手术后才死的。


    但是年轻医生通过了解,明白这些病人的手术都非常成功,可是无一例外在手术后几天,伤口就开始腐烂。


    用自制的小镜片,年轻医生才发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接而明白东西附在伤口上引起感染,才会让病人死亡。


    于是年轻医生就跟医院提议,让所有医生在做手术之前洗手,工具也要重新清洁一遍,而不是反复使用。


    这自然遭受到医院其他人的反对,毕竟这时候洗澡洗手的并不多。


    而且年轻医生认定是医生害死了病人,他们怎么能承认这一点?


    这不是说他们做手术是错的,病人不做手术可能不会死,做了才被医生害死的吗?


    所以这年轻医生就被驱逐出医院,还被认定是疯了,一直说疯话。


    直到很多年后显微镜被发明出来,让人们能看见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才还了那个年轻医生的清白。


    可惜那个时候,年轻医生被送进精神病院多年,已经彻底疯了。


    他没能知道自己当初的发现到底被人证实,然后医生们也开始在每次手术之前做消毒,真正救下了不少病人。


    所以沙皇手术后会感染而死,顾凝宸一点都不意外。


    康熙倒是唏嘘一代帝王因为一个小手术就这么死了,实在太可惜了。


    沙皇这么一倒,他的儿子却还小,没那么大的能耐成为新的沙皇。


    最有意思的是,康熙得到消息,沙皇的继承人不是他的儿子。


    沙皇临死之前写了遗嘱,让他的皇后成为新的沙皇。


    他的皇后是第二任妻子,顾凝宸知道这就是以后的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


    据闻沙皇临死前的遗嘱只写了一半,还叫来了自己的长女安娜,另一半其实并没有写完。


    沙皇的皇后被近卫军支持而登基,她身为波兰农民的女儿,后来被送去俄国,叫沙皇一见钟情成为皇后,对朝政并不感兴趣。


    她就是个政治的傀儡,坐在皇位上却毫无权力,哪怕感兴趣也没用,实权都把持在枢密院手里。


    但是她作为俄国第一个女皇,算是被动给女儿伊丽莎白,以及孙媳妇叶卡捷琳娜二世铺路。


    让女子在俄国继承皇位合法化,叫两人登基更为顺利。


    当然比起在唐朝就登基为王的武皇,俄国这个变革就要晚上许多。


    不管如何,新的俄国女沙皇登基,枢密院掌握政权,却比前一任的沙皇不一样,压根不敢跟康熙为敌。


    哪怕是私底下,枢密院都给康熙送去了不少礼物,想要拉近关系。


    康熙对此只一笑置之:“只要新沙皇不给大清找麻烦,朕也不会对他们做什么。”


    当然他们要表面上温顺,暗地里跟之前那位沙皇一样动手脚,康熙就绝不会客气了。


    前任沙皇吃了不少暗亏,枢密院比谁都清楚,压根不敢招惹这位大清的皇帝,巴不得两个国家友好相处下去。


    康熙也看得出这位新女皇就是王座上的傀儡,不由有些惋惜,之前的沙皇虽然喜欢暗搓搓动手脚,却不失是个有趣的对手。


    换做这个新女皇,就要无趣得多了。


    她出身卑微没什么,最紧要的是不思进取。


    有近卫军支持,这位女皇要把矛头指向枢密院,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可能需要流血。


    可惜她压根不反抗,直接就认命了,自己也不打算改变什么,只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顾凝宸却清楚这位女皇看着与世无争,什么都不要,只享受人生,但是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却做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选了自己还在襁褓的外甥女成为继承人,让她的情人成为摄政王。


    后来还是这位女皇的女儿伊丽莎白发动政变,成为新的女皇,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不过这该是很久之后的事了,对顾凝宸来说是一场遥远的吃瓜大戏,需要等好些年才能亲耳听见这个瓜的细节了!


    被康熙手把手教导了几年的太子,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康熙就打算暂时放手,让太子监国,带着顾凝宸去四处走一转。


    另外他也打算去沿海城市看看,尤其是拍卖会,还没亲眼去过。


    两人出远门,顾凝宸自然欢喜。


    小格格还小,虽说已经四五岁了,留在宫里也不合适,交给两个哥哥照顾也不妥当,索性就一并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康熙计划他们先去天津港,然后坐船去江南沿海,再坐马车游历一番才回去。


    顾凝宸自然没有异议,说真的,她上辈子就没出去过旅游,这时候跟着熟悉的康熙走就行了。


    她想着出去的时间估计不会太短,就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带上了。


    不管是冷了还是热了,都有衣服能换。


    小格格也是如此,衣物都带齐了,另外喜欢的玩具,平日睡觉的被子枕头,全都带上了,整理出四五辆马车来。


    顾凝宸也已经习惯每次出行的时候都带着好几辆马车的东西,明白跟后世不一样,想在路上买什么都没那么容易,最好都带上才行。


    他们要出远门,可能好长时间才回来,四阿哥和六阿哥对顾凝宸都依依不舍的。


    四阿哥如今长得很快,已经跟顾凝宸一样高了,比起以往要更守礼,站得更远来行礼。


    六阿哥就仗着自己是娃娃脸,凑到顾凝宸身边撒娇:“额娘路上要照顾好自己,要是看到什么有趣的叫妹妹画下来,我和四哥就能看到了。”


    小格格早早就请了个女先生,顾凝宸问女儿想学什么,她第一个想学的就是画画,希望能画得跟四阿哥一样好。


    顾凝宸就让康熙请了个擅长绘画的女先生给小格格,想着让女儿陶冶性情,培养点兴趣就好,倒不强求她一定要画得跟四阿哥一样好了。


    不过小格格很有天赋,学了半个月,就已经画得有模有样,叫女先生赞不绝口。


    一个月后,小格格已经尝试在花园写生,花儿画得不错。


    顾凝宸看着这画满是朝气的样子,觉得女儿跟自己不一样,确实很有画画的天赋。


    只学了一年,小格格的画技就突飞猛进,所以六阿哥才会让小格格把路上的美景画下来。


    小格格的行礼里面就有一辆马车专门放画具,除了画纸、画板和铅笔之外,还有不少画盒,是四阿哥特意让人打造出来的。


    画盒是玻璃做的,这里面每一层可以放一幅画,因为透明的关系,可以一眼看到自己想要拿出来的画。


    每天看看,也不必打开盒子,画就能保存得更久一点。


    小格格雄心壮志,说这些画要放很多年。


    然后多年后拿出来,就跟当初刚画的时候一样,还能比较一下以后她的画,看看画技的进步如何。


    女儿年纪虽小,却很有想法,顾凝宸自然赞成,四阿哥直接就用行动来支持妹妹,直接打造了一个个玻璃画盒。


    这些玻璃画盒虽然密封好,却容易碎,周围一圈保护的东西,所以只能单独用一辆马车来放了。


    小格格已经开始学西洋画,颜料也放了不少,画笔亦是。


    顾凝宸对这位女先生倒是十分感兴趣,实在是个奇人,什么都会。


    从普通绘画到西洋画,然后听闻还会古琴,读过书,诗词都颇为擅长,可谓是全才了。


    这样的女子居然没选进来当女官,倒是可惜的。


    康熙后来才说了女先生的来历,却是个举人的女儿,从小读书识字,学问也不错。


    家中原本富裕,生父突然病死,弟弟不善持家,渐渐家道中落,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年纪不小的富商作为续弦。


    可惜没多久富只好去教会打杂。


    跟着修女学了西洋画,她就找人去外头卖画。


    康熙无意中买下一幅画,当时十分欣赏,打听到画画的是个女子。


    正巧小格格需要女先生,他就派人查过这个女先生的身世,没什么问题才叫进宫里来。


    蓝女官也会陪在小格格身边,根本不需要顾凝宸来操心。


    她都怀疑康熙特地找来这么个女先生分散小格格的注意力,还能多个人照顾女儿,不必自己操心,顾凝宸就能多陪在康熙身边了。


    果然一路上顾凝宸都在康熙身边,两人在马车里一时对弈,一时聊天,一时依偎在一起闭目养神。


    顾凝宸虽然在宫里也过着颇为轻松的日子,但是身边总有宫人在,她依旧没能彻底放松。


    如今马车里只有她和康熙,就能更放松一些。


    这就像是只有他们二人的旅游,虽然随驾的人也不会少到哪里去,起码在马车里,顾凝宸在康熙面前都不用太拘谨了。


    此次旅行不着急,就是到处看看,所以马车也不赶。


    一路慢吞吞,时不时中途看着不错的风景就会留下住个一两天才走。


    磨磨蹭蹭小一个月,他们车队才到了天津港。


    天津港和拍卖行的负责人特地出来迎接,康熙却派人来说微服私巡,就不必多礼,叫人领路去住处就行了。


    这边早就准备了一个大院子,里面中西式的家具都有,放在一起居然还挺和谐。


    康熙领着顾凝宸参观了起来,前面的大厅很宽敞,转过弯后边是茶室,再往前有个小庭院。


    天气好的时候,就能在这里赏花喝茶,小格格也能在这边散散步玩儿,甚至是写生。


    庭院还特地引水做了一条小溪,水很清,隐约还能看见底下的小鱼儿摆着尾巴游来游去。


    这个庭院把前后院分割开来,如果要见不熟悉的客人,在前厅就足够了。


    熟悉一点的,带到这个庭院来就合适。


    后边则是居住的院子,算得上是私密住处,就不适合外人踏入了。


    刚进去,左边有个大房间,这是活动房,这是给小格格玩儿的地方。


    她可以在里面画画,也可以看看书,玩儿玩具。


    活动房里面足够宽敞,小格格想怎么来都行。


    而且离后边就寝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哪怕以后她想要练习乐器,也不会吵到后边休息的人。


    再往前就是乐器房,里面放了一架钢琴,旁边的架子上还有小提琴和大提琴。


    乐器房周围的墙壁非常厚,估计是想要隔绝一些声音,奏乐的时候不让人打扰,也不会打扰到隔壁活动房里的小格格。


    乐器房往前是个延伸出去的大平台,却是建在海上。


    顾凝宸才发现,这院子竟然也是个海景房?


    院子离海边很近,走过去可能就几秒钟的事。


    平台很宽敞,说是平台,更像是小花园了。


    康熙就指着平台道:“天气好的时候,咱们可以在这里欣赏海景。若是来了兴致,还能在这里奏乐,请宫中乐队过来演奏一番也是可以。”


    这么宽敞的平台,确实整个乐队的人过来都能坐得下。


    大平台旁边用木栅栏隔开,栅栏上还有种起的蔷薇和爬山虎,能够遮住周围的视线。


    虽说如此,顾凝宸看着四周,发现这个院子周围压根就没别的院子。


    显然这一片都是康熙圈起来的地方,压根不会让人靠近。


    顾凝宸一看就明白,这是康熙早早就让人建好的院子,不然怎会如此合心意?


    她还以为康熙必然会造一个行宫,大得跟宫里没什么两样,哪里知道只建了这么个可以说是很小的院子了。


    康熙看出顾凝宸的疑惑,笑着道:“院子是不大,这样咱们就能跟平常人家的夫妻一样。朕早就想试试住个小点的院子,走几步就能到下个房间,还能见着你和安安。”


    住得不宽敞,但是彼此之间的距离却更近了。


    想想在宫里,以前的康熙要从乾清宫到重华宫去,距离不是一般的远,都需要坐轿子过去。


    哪怕后来顾凝宸搬到了坤宁宫,跟乾清宫依旧有些距离。


    如今在这个院子,康熙抬脚走几步就能到各个房间,确实要近多了。


    两人的寝室在最里面,寝室隔壁是个书房,书房里面是一张很长的桌子,明显是双人桌了。


    康熙和顾凝宸可以挨着坐,互相做自己的事,互不打扰,偶尔休息的时候转过头来就能看见对方近在咫尺。


    书房旁边还有个小型的藏书阁,却是上下两层,能放不少书。


    康熙就道:“这藏书阁小了点,朕打算在隔壁加建一座藏书阁,又怕闹腾得很。等咱们在这边住一段时间,去别处的时候,他们再开始动工就好。”


    这样就不会打扰他们生活,又能很快多建一座藏书阁了。


    顾凝宸好笑道:“皇上,这边的院子挤一挤,藏书阁却要扩建吗?”


    房间都不扩建,偏偏就藏书阁扩建,显然是为了她而扩建的。


    康熙就笑了:“咱们可以一起在藏书阁看书,安安也是。原本朕想着在这边住几天就好了,如今这边安静得很,多住一阵子也无妨。”


    他之前没打算扩建,是认为在这边住不长久。


    等带着顾凝宸到了地方,康熙挺喜欢这里,她也是,于是就打算多住一段时日。


    顾凝宸就好奇问道:“皇上在这边住一段时间后,是打算去江南走一圈吗?”


    康熙点头道:“是,正好从天津港坐船走一圈,去宁波港或者杭州港再下船。这样咱们还能坐一坐水师新造的大船,你只在图纸上见过,没能亲自坐一坐,不也遗憾?”


    他确实想得周到极了,顾凝宸的确想亲眼看看水师的大船,是不是跟自己想象中一样威风凛凛。


    不过如今倒不着急,两人,还有一条长廊连着到外边,也是个阳台。


    四周却有大块的玻璃,是个玻璃花房了,海风吹不进来,他们却能在里边舒舒服服看海。


    如果夏天的时候觉得热了,想吹吹风,也能打开前面的玻璃门窗。


    康熙指着底下道:“这里埋着地龙,咱们冬天的时候想在这里住一住也行。”


    他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阳台上还有长椅和茶几,康熙拉着顾凝宸坐下,两人依偎在一起。


    茶几上很快有金桂轻手轻脚送来刚泡好的茶水和点心,两人什么都不用操心。


    顾凝宸的脑袋枕在康熙肩膀上,耳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里不像宫里那么多人围着,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他们只要舒服惬意过日子就行了。


    顾凝宸顿时对之后的旅行,也忍不住期待了起来。


    他们在天津港住了半个月,这才优哉游哉去下一个地方。


    有太子监国,康熙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多,只有太子不确定,又比较重要的事,才会送过来给他过目。


    朝廷六部如今都有了自己固有的章程,起初需要发一个折子具体说明。


    比如工部就要说明工程的具体方向,是建造还是修缮,位置在哪里,有没特别危险或者困难的地方需要更长的时间,工期约莫多少,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各方面都需要列出表格来,放在折子送上去给康熙过目,康熙觉得没问题,工部就按照这个来办。


    刑部的话则是每个案件都陈述整个过程,从有人击鼓鸣远或者送状纸进来,又或者差役发现了什么不妥之处,抽丝剥茧发现端倪等等。


    然后中间如何判案,人证物证都是什么,从哪里发现,又是多少时间内发现,最后怎么处置,依照什么律例来判刑。


    如果刑部想要减轻刑罚,就要写明犯人自己或者家里长辈是有功之人,又或者是难言之隐,都要写在备注上。


    康熙过目后,觉得确实可以减刑就会允许,认为功劳不足或者这难言之隐并没有达到减刑的要求,就会驳回。


    他这几年来让各部按照这个规矩来,处理起来算是从繁到简,让自己查阅的时候就要容易得多,可谓一目了然。


    如今太子也是按照这个来,看着十分清晰。


    康熙手把手教导过太子,什么能放过,什么不能放,哪里需要具体核实,哪里需要多看才有经验来判决。


    太子跟着康熙看得多了,对数据也渐渐了然于心。


    工部的表格送上来,他一看就知道哪些多了,哪些少了。


    要是他不确定,就会叫四阿哥过来帮忙看。


    四阿哥在工部呆了大半年的时间,工部尚书都舍不得他走了,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帮了自己很多忙。


    后来调换了部门,四阿哥被康熙安排去刑部,宗卷也是看得一丝不苟。


    太子如果在刑部上的案子有不确定,或者想要过往的案例来比较,自己派人找不到,让四阿哥去找就必然能很快找出来。


    可以说四阿哥成了太子的左膀右臂,任何事都处理得极快。


    不过四阿哥后来跟康熙提过,想去研究院,真正开始做起手头的研究来。


    只在偶尔太子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才会过去,平日都呆在研究院里捣鼓东西,都不愿意出门了。


    六阿哥如今读书,也开始练武,平日除了在阿哥所,休息日就是出宫去找四阿哥。


    他都不用去雍亲王府,直接去研究院才能找到四阿哥。


    两兄弟一起捣鼓,倒是真捣鼓出点什么来。


    顾凝宸十分欣慰,自己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只是她心里疑惑,这个研究院不会是自己以后呆的那个研究院的前身吧?


    顾凝宸笑着摇头,这怎么可能呢?


    康熙扶着她上船,见顾凝宸一边走神一边忽然摇头,就笑着问道:“在想什么这么入神,是这船跟你想象中不一样?”


    两人这时候上了水师最大的船只,水师提督就在旁边随侍,听见这话脸色都变了。


    顾凝宸好笑道:“皇上,这船比我想像中还要好。看得出水师对船只的保养得极好,这甲板都亮堂得很。”


    水师提督心里松口气,顿时觉得叫船上的小子们反复擦拭甲板是对的,果然就得了皇后的称赞。


    其他水师士兵挺着胸膛,感觉骄傲极了。


    康熙拉着顾凝宸去了后头,自然是去看蒸汽机了。


    其他人不能随意看,他们两个人当然能看。


    尤其顾凝宸这个改良过蒸汽机的人,更是有资格看了。


    放蒸汽机的地方足足有两道门,最外边有人把守,开了一道门,里面还有人把守,足见水师的谨慎和重视。


    蒸汽机的体积十分庞大,就像是个巨兽一样在船后。


    顾凝宸看了两眼,就知道蒸汽机也被保养得很好。


    虽然用的次数不算少,经常往返西洋,蒸汽机还是用铜制的,却丝毫没有一点生锈的样子,反而光亮如新。


    她扭头见康熙看得入神,左右端详了一会才道:“比起图纸,亲眼看见这蒸汽机更让朕惊讶造物之美。”


    两人在蒸汽机这里没停留太久,就回到了甲板上。


    水师提督示意船队启航,哪怕康熙要带着顾凝宸兜风,也不可能只开一条船,而是整个船队一起航行,其他船只则是护航了。


    天津港的西洋贵族和其他人看着水师的船队居然整队出发,这可是没有的事。


    哪怕去西洋做买卖,水师也只出动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船只。


    这次是去哪里,总不会是去攻打西洋哪里了吧?


    西洋人吓得瑟瑟发抖,港口的守卫见了含糊解释道:“放心,船队只是去周边巡逻一番,很快就回来了。”


    巡逻多远,很快是多快,上面坐了谁,守卫却是一个字没透露,却足以让岸上这些胡思乱想的西洋人安心。


    顾凝宸和康熙并肩站在船边,海风徐徐,吹得人颇为舒服。


    天公作美,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吹散了海风的凉意。


    两人欣赏了一会无边的大海和翻滚的海浪,康熙就小声跟顾凝宸说起后边的安排来:“朕打算先去杭州,然后去苏州和江宁。在江宁住上一段时间,曹家正好有现成的园林院子,咱们可以感受一番江南的美。”


    顾凝宸自然没有意见,笑着点头应下。


    她看着身边人离得有一段距离,悄悄伸手过去,握住了康熙的手。


    两人的袖子又宽又长,遮掩了相握的手。


    康熙感觉到顾凝宸的手悄悄变换了姿势,让两人十指交握在一起,不由微微一笑。


    他心想江南再美,都不如这一刻顾凝宸扭头看向自己的灿烂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