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试炼场

作品:《农门厨娘有空间,养个糙汉喂俩崽

    转眼,众人来到试炼场。


    之间宽阔的地形上,三十米外竖立着箭靶,分别都有人看守。


    杜承鸣道:“咱们比骑射,三局定胜负。”


    说着,指着不远处的马圈。


    李少阳点头,“我没意见。”


    杜承鸣见他如此自信,不由来了兴趣,早就听闻他在大军中地方埋伏时,只身一人冲入混战中将大将军救下。


    他早就想领教一下李少阳的身手了。


    “比试就得有奖惩,念在你刚来军营,今日谁输了谁就认谁是大哥,反正你认我做大哥也不亏,我日后可以罩着你!”


    杜承鸣笑着,看起来势在必得。


    李少阳没有理他,而且去牵马。


    杜承鸣见他只是牵了头普通的快马,暗暗摇摇头,让人将自己的汗血宝马牵了上来,甚至弓箭都是找人重金打造的。


    比试正式开始。


    杜承鸣首当其冲,一骑绝尘。


    拉弓射箭一气呵成。


    很快,不远就传来声音,“杜公子,正中靶心!”


    杜承鸣骄傲地勾起唇角。


    享受着四周的吹捧。


    “杜少爷如此精湛的骑术和箭术实在是无人能敌,就光是这装备都不是那小子能比的。”


    “看来,杜少爷今日又收一小弟啊!”


    就在众人觉得杜承鸣必赢时,李少阳已经翻身上马,高人一头的气势磅礴而出,他双腿夹马腹,很快地冲了出去。


    “这么快,他疯了?”


    “这还停得住吗?该怎么对靶心?”


    众人疑惑,双目挪不开的紧盯李少阳,只见他手拉缰绳,马嘶吼的前蹄抬起,在空中形成一道弯月弧度,李少阳冷峻着脸,用众人几乎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速度,射出一箭。


    而又稳稳落下。


    “李少阳,正中靶心!”


    远处传来声音,众人哗然。


    这绝非炫技了。


    杜承鸣面上有些挂不住,在场的人也不敢出声。


    李少阳下马,缓缓看向杜承鸣。


    杜承鸣被激到了。


    “第二场比飞铜,五枚铜币抛向空中,谁能从中间穿过去在定在靶上的数量最多,谁就赢!”


    “可以。”李少阳点头。


    杜斐之咬牙,让人重置地形。


    抛铜币的人站在五米,箭靶立在十米,这考验的不仅仅是箭术,更是眼力,听力,专注力,现场的人都知道,杜承泽曾凭借这门绝技,获得过大将军的赏识。


    杜承鸣闭眼呼吸,调整状态后示意开始。


    只见铜币被抛向空中。


    一支有力破风的箭矢呼啸而过。


    一个。


    两个。


    三个……整整五个全中!


    众人眼里都是经验,按捺不住的夸耀,“不愧是将军赏识的人,这箭术京城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了。”


    “是啊,这会李少阳还怎么赢。”


    杜承鸣松了口气,心里惬喜。


    幸好这次也完好完成了。


    轮到李少阳。


    只见他拉了拉弓,调整了身位,便对前面那人道:“一起扔。”


    “一起扔?”那人一头雾水。


    怀疑已经听错了。


    但李少阳却点了点头,已经摆好了架势。


    前面的人咬咬牙,一把刨向空中。


    只见那五枚铜币在空中错落不一。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外在因素实在太高,不可能一次成功。


    但是李少阳出箭了。


    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响。


    破风之意穿入一个,二个……五个!


    眨眼间,箭矢狠狠扎入箭靶,甚至是穿透,可见李少阳力度多大。


    众人不可思议。


    纷纷跑过去。


    像是见识什么神迹一般,发出赞叹。


    “咱大周朝古往今来也就只有已故的顾军侯有这本事吧,当年的百步穿杨,可是惊呆了所有人!”


    “是啊,可惜顾军侯过世的太早,其遗孤没有继承到他一点啊。”


    “嘘,你疯了,小心被顾公子听见了。”


    众人七嘴八舌,似乎都忘了这是一场比武。


    杜承鸣只觉得自己面子被人放在地上踩。


    这还有什么好比的?


    李少阳是不是存心和他过不去!


    日后他还怎么混!


    “第三场比什么?”李少阳不知情地问。


    杜承鸣觉得自己被羞辱,“不必了,规矩是小爷定的,现在不比了也是小爷我说的算。走,咱们离开!”


    说着,杜承鸣就牵着马带人走了。


    杜承鸣主动认输。


    不少人围了过来。


    之前还瞧不起他走后门,现在各个都敬佩。


    不远处,几名男子站在那里。


    其中一人衣着华丽,长相平平,两眼阴郁,看起来有些阴森,不易亲近,直勾勾地盯着人群中的李少阳。


    “公子,他们居然敢拿你和他比!”


    “你这身份是他能比得上的吗?”


    顾邹伟没有说话。


    他自幼就没有练武的天分。


    可偏偏生在武侯家。


    整个家族就他一个男儿,偏偏还不能继承侯位,祖母非要他建功立业,想到这,顾邹伟两眼更是泛起一股冷意和厌烦。


    恰巧,李少阳朝这边看了一眼。


    目光和顾邹伟对上。


    李少阳微微一愣,这人……


    怎么这么熟悉?


    只是还来不及仔细辨别,顾邹伟就甩袖离开了。


    ……


    转瞬已到了下午。


    李晓找了辆推车,准备将做好的上百个馒头和一锅粥搬上去,随便还有一盆子的咸菜。


    窑工见了,也擦干净手来帮忙。


    “夫人做这么多馒头是去做什么?”


    窑工好奇地问。


    因为外面卖馒头的也不是这个架势。


    李晓道:“城东不是有流民聚集嘛,我打算做点东西给大家分些吃的。”


    话落,窑工愣住了。


    手都忘了用力。


    李晓疑惑,“老师傅你怎么了?”


    窑工当即红了眼,将一桶粥搬上去。


    擦着湿润的眼角,缓缓开口。


    “不瞒夫人,我正是住在城东的流民,我携妻子孩子随着大部队来京城,想让皇上为我们做主,出兵驱赶匈奴。”


    “但上头不管,家乡又被匈奴侵略,我们回不去只能留在这里,若不是我还有盖窑的手艺,我们全家早就饿死了。”


    李晓听完,很是意外。


    没想到会这么巧。


    “那你们在外找事干的人多吗?”


    “不多,就几个年轻的还可以去做点力气活,像我这样有手艺的也就两个,大家都把赚来的钱放一起,昨天你给的那两银子,就够我们两个人分一个馒头吃了。”


    窑工腼腆地笑了笑。


    李晓惊讶两个人分吃一个馒头能饱吗?


    看来是把多地留给出门的壮丁了。


    这么一想,倒是和自己初衷一样。


    只要能填饱他们的肚子,让他们能自食其力就好。


    李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窑工眼含热泪,恨不得跪下来感谢。


    李晓连忙扶住他。


    “你先别急着谢我,我就是个普通人,支助不了太久,以后还是得靠你们自己在京城立足下去。”


    窑工捂着脸,感动得涕泗横流。


    “夫人对我们如此大恩,必定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