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强权!不惜一切代价!

作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但想要铺设铁路到漠北,这是何等庞大的一个工程?


    而且光是一条铁路到漠北可还完全不够。


    在大明的境内,一条铁路也还勉强足够,大部分士卒和物资都来自于京师,只需要铺设从京师到漠北一条铁路即可。


    但在漠北之内。


    却需要许多铁路纵横交错,并且建设许多堡垒,方才能够确保让漠北归心。


    因为必须依靠着这些堡垒屯驻士兵。


    并且完成铁路的日常养护,平日里巡防铁路沿线,防止人为破坏铁路的事情发生,若是一旦出现乱军,也能够立刻告知情况。


    好让大明第一时间发兵漠北。


    唯有如此。


    方能彻底让漠北归心,或者说,没有办法生出二心!


    可问题是。


    光是铺设一条从京畿地区到漠北的铁路便已经是个不小的难题,在漠北深处,那便就更加困难了,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太多。


    这种决策,想要在大明推行下去。


    怕是要费一番不小的功夫。


    ……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熞在处理完诸多杂务之后。


    开口说道:“孤有意征召五十万劳工,自京畿地区,铺设一条通往漠北的铁路,半年之内完工。”


    “此事,便交由工部办理。”


    “户部从中协调,负责专项拨款。”


    尽管将事情交给了工部去办,但钱的事情却肯定是不能交给工部的,否则工部的人势必会从中贪墨或者挪作他用。


    这种事情对朱允熞来说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


    甚至在后世,还有各种离奇的操作,只不过在大明现在的环境,却还没有那么多施展的空间。


    大多都是被官员自己贪墨。


    只不过即便如此,朱允熞也不能完全放心,肯定是要将这件事放在自己最信任的户部来解决。


    但就在朱允熞说完之后。


    户部尚书夏原吉却站了出来。


    说道:“殿下……不知道这铁路……是为何物?”


    夏原吉有些不解。


    他虽然掌管户部事务,掌管天下钱财,但对铁路这个东西,却是一无所知。


    国道、公路,他尚且能够理解。


    但铁路?


    难道是用钢铁制成的路?这怎么可能!且不说现在的国道就已经足够坚硬,足以让所有车辆通行,就说这么多的钢铁,大明也没有这么高的产量啊!


    同时,夏原吉心中的不解和疑惑,也是朝中所有大臣共同的疑问。


    他们怎么不知道,大明突然又冒出来了一个铁路这样的东西?


    只不过因为现在的大明依旧十分年轻,朝中的官员也大多都是由年轻人担任,并且这些年时不时冒出来的新玩意儿,已经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抗性。


    让他们已经能够抵抗这些全新的东西涌现出来所带来的震撼。


    面对朝中文武百官的疑问。


    朱允熞并没有说话。


    而是一位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站了出来,解释道:“诸位大人。”


    “所谓铁路,乃是我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研究出来的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所需要的道路。”


    “这种新的交通工具,不需要马匹来拖动。”


    “而是只需要依靠一种大型的器械,不断往里增添煤炭烧水,便可以驱动。”


    “其速度,不仅可以日行千里。”


    “更是不知疲倦,完全可以日夜兼程,拖载众多的士兵和物资。”


    有人站出来解释之后。


    朝中的大臣方才大致明白了这个铁路到底是什么东西。


    原来是一种新型的道路。


    只不过这种道路并不能和国道一起并用,正常的马车也不能在上面穿行,而是需要一种名为‘火车’的新型交通工具!


    而火车。


    顾名思义,便是用火驱动的车辆!


    正如马车的命名逻辑一般。


    大家很快便对此有了大致的理解,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反对!


    “殿下!”


    “这新型的交通工具如此便利,为何要将其修建到漠北之中?”


    “不如先就近,在京畿地区修建。”


    “打通京畿地区到松江府的路线,岂不是更好?”


    虽然大家依旧有些不太清楚这火车的具体性能,但根据技术研究与制造局的人描述,显然,这种东西拖载货物的能力非常强!


    而且速度也很快!


    并不弱于全力奔跑的马匹!更是不知疲倦!


    但越是这样。


    众多大臣却更是不明白,朱允熞为何要将这种东西铺设到漠北去,毕竟漠北之地,荒凉无比!


    根本没有发展的必要!


    而道路这种东西,显然是铺设在越是繁华的路段,就越是能发挥其作用!


    正如当初铺设国道的时候,也是先在京畿地区。


    再从应天府周遭不断扩展开来,而应天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明的中心!不单单是政治中心,更还是军事中心!经济中心!


    承担起了整个大明货物集散的任务!


    无数的商品在大明京师之中生产出来,再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扩散到整个大明!


    而现在,新的交通工具被发明出来。


    本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大明的运输能力本就拙荆见肘。


    如果能够依靠这种火车将大明京师的运输能力扩充一倍,那便足够大明京师继续高速发展好几年了!


    但现在,太孙殿下在得到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之后。


    第一件事竟然是往漠北铺设铁路!


    这自然无法让朝中的大臣理解!更是无法让出海司的人理解!


    出海司主管翟善第二个站了出来。


    反对道:“殿下,如此便捷之法,臣以为,当先在大明腹地修建!”


    “先是修通自京师通往松江府的铁路,再随后打通多个沿海城市通往京师的铁路!”


    “如此一来,大明将可以再多出数个庞大的出海口。”


    “可以修建更多的造船厂,建造更多的船只,掌握建立更多的殖民地!”


    翟善从出海的角度,考虑了一番铁路的用途。


    只要有这个名为‘火车’的东西,那么大明完全可以再投入海量的物资,在其他沿海地区的出海口,扩建多个港口!


    譬如在岭南地区,增设数个港口。


    再以火车相连。


    不断往南运送物资,到时候大明通往南洋海域的道路,将会更加便捷!


    少去不少路程!


    又好比,大明完全可以用铁路将京师同山东地区连接起来。


    在山东地区建立起多个出海口。


    日后再前往倭国,便完全可以从更近的地方出海,而不是非得从松江府魔都出发!


    大明疆域辽阔。


    很多时候,从不同的地方出发,所要耗费的时日和路程都有所不同。


    如果铁路当真如此便捷。


    完全可以给大明的出海之路减少许多阻力!


    譬如大明想要出海的百姓,日后便完全可以不用再先前往松江府,而是完全可以直接去往南边的岭南地区,就在另外一个港口出海,抵达附近的殖民地。


    如此一来。


    不仅避免了如今松江府出海能力薄弱、拥堵的问题。


    更是可以让大明的出海之路,往前迈进一大步!


    所以翟善是绝对不主张朱允熞往漠北铺设铁路的,因为这在他看来,完全就是浪费人力和物力!


    五十万劳工!


    这可是比修建金陵长江大桥还要多的数量!


    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就为了建设一条没有多少用处的铁路!


    这何止是浪费?


    简直是在败家!


    只不过翟善当然不敢同朱允熞这么说话,甚至之所以说这番话,也完全是因为朱允熞之前说过,要是出海之事不成,便要砍了他的脑袋!


    否则就算给翟善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反对!


    不过……


    翟善的反对,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他心中早就已经料定,朱允熞的心意坚定。


    不可能转变主意。


    于是方才有了之前的建议,因为只有今日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来日大明出海之事遭到阻力陷入瓶颈的时候,他才会有合适的借口。


    才会有合适的理由推脱。


    更何况,如今大明的出海业务,也的确遭到了不少的阻力!


    几乎接近了饱和!


    凡是有出海意愿的百姓都已经纷纷出海,而那些犯下罪行,不想在大明出海的百姓,也纷纷被送出了海外。


    甚至,就连那些乞丐也都被出海司的人给抓了过去。


    送到了殖民地,让对方开始新的生活。


    出海司的动作几乎是一下子就肃清了整个大明的风气!原本大明因为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很多不务正业的小混混和乞丐,但现在……却直接被出海司一扫而空!


    整个大明,再没人敢好勇斗狠,也没有人敢去当乞丐了。


    因为只要听到点风吹草动。


    出海司的人就上来了!以进行援助的名义,直接将其带走,然后送到殖民地中!


    尽管在殖民地中,大明百姓的地位崇高,更是有着许多近乎白送的福利,朝廷还会借钱给他们,让他们在当地发展自己的产业。


    但毕竟是被送到了海外,此生再想要回到故地。


    就是千难万难了!


    所以如今大明之中,几乎人人都十分惧怕出海司,简直和锦衣卫都差不多了!


    而除去翟善之外。


    夏原吉的反对也很强烈。


    作为户部尚书,掌管的大明的钱袋子,尽管朱允熞对他有知遇之恩,但该实事求是的时候,他就得实事求是!


    往漠北铺设铁路。


    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任何效益!


    鞑靼人现在已经被分化。


    漠北的一部分也已经在名义上归属大明!这对大明来说,现在的局面就已经足够让人满意!


    根本不需要再多加动作!


    但朱允熞现在的行为,却像是为了一块鸡肋,而大打出手!


    甚至用上了底牌!


    这完全就是一种不智的行为!


    只是这些。


    朱允熞又如何不知道?只是有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


    彻底收服漠北,对大明来说只是早晚的事情,现在早一些去做,对大明来说也只是一些亏损而已,以大明的国力完全可以承担得起!


    但若是晚一些再做。


    对大明来说,倒是有好处,可老朱却已经是等不起了!


    半年!


    朱允熞已经决心,在半年之内铺设好通往漠北的铁路!


    这件事,无人能挡!


    “哦,你们有意见?”


    朱允熞不咸不淡的说道:“孤并不是在同你们商量。”


    “而是命令!”


    “你们一个二个的站出来反对,是要反了天马?!”


    “这是孤的大明!”


    “也是孤的朝堂!”


    “不是伱们放肆的地方!”


    “半年!”


    “孤只给你们半年的时间!必须铺设好从京畿地区通往漠北的铁路!”


    “并且漠北之内,还要至少保证有三条纵横相连的铁路!”


    “沿途每隔五十里路,便搭设一座可供五百人驻军的堡垒!”


    “若是办不到,那尔等也不用继续干下去了!”


    朱允熞大发雷霆!


    时隔两年。


    朱允熞身上的威势越发浓厚,朝中诸多大臣纷纷被朱允熞的气势压迫得抬不起头来。


    而夏原吉和翟善二人,也已经是冷汗岑岑!


    纷纷俯首跪地。


    口中连道不敢。


    这一幕,看着朝中文武百官纷纷不由留下冷汗。


    太孙殿下虽然两年不曾管理朝政,但其权威,却没有半点损伤!


    就连户部尚书和出海司主管如此有权势之人。


    面对太孙殿下,也不敢丝毫造次!


    “殿下所言极是。”


    “殿下已经有所决定,吾等臣子,只需要照办即可。”


    吏部尚书杨士奇站了出来。


    说道:“更何况,殿下的决定,素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只是眼下你等尚未看到太孙殿下真正的用意罢了!”


    “眼界和格局,远不如殿下宽广!”


    翟善和夏原吉二人顺坡下驴。


    连忙说道:“是吾等未能领会太孙殿下的深意。”


    “还望太孙殿下恕罪!”


    朱允熞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


    摆了摆手。


    说道:“去做你们该做的事情吧。”


    “无论如何,半年之内,孤一定要看到这么一条铁路通车。”


    “若是做不到。”


    “拿尔等是问!”


    通往漠北的铁路,早晚都是要建的,老朱的遗憾,也只不过是个引子!


    真正重要的。


    还是朱允熞在朝堂之上无上的权威!


    绝对的强权!


    决不允许任何人反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