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万民书!太孙千古!

作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早朝。


    朱允熞明确下令,将土改正式推行下去。


    而随着这道政令下达,银两立马如流水一般,从国库流走!


    每日,都是巨额的支出!


    但换回来的,则是一亩亩田地被收归国有!


    田契,从无数百姓和地主的手中,转移到了大明朝廷的手中!


    从此私田彻底成为了过去式。


    将来大明境内,将只会有官田!而且是不需要租子,直接承包给百姓租种的官田!


    ……


    “好消息!好消息!”


    “太孙殿下!百姓们为您送来了万民书!”


    “还为您塑立了一尊金身!”


    十余日后。


    土改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一段时间,朱允熞这些时日无时无刻的待在文华殿内。


    同一众咨政大臣,商议着国事。


    密切关注着应天府和苏州府的土改试点情况。


    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而就这这一日,朱允熞正如往常一般和杨靖、杨士奇等一众咨政大臣处理政务的时候。


    门外突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


    朱允熞循声望去,来人正是之前在京师之乱中立过功的宫门守将。


    “万民书?”


    朱允熞愣了一下。


    当他听到这个词的时候,第一时间心里咯噔了一下。


    因为这个词,通常来说代表着老百姓民怨沸腾,无数人向朝廷请愿,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当听到后面塑立金身的时候。


    却是狠狠地松了口气。


    看来这次这个万民书,是好的一面。


    因为这个万民书也有好的时候,一般来说,地方官若是个清官,离任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万民请愿,希望这个官员留任的情况。


    只是现在这个对象。


    变成了无数百姓对朱允熞感恩戴德,特地来表示感谢。


    “殿下,好事啊!”


    杨士奇噌的一下站起来,激动的拍手道:“这正是说明,殿下施行的土改,深得人心!”


    “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仁政!”


    “德政啊!”


    “而且万民拥戴,殿下之功绩,可谓古今未有!”


    “前所未闻呐!”


    杨士奇不是一个爱拍马屁的人,这次所说的话完全出自本心。


    自古以来,丰功伟绩的皇帝可谓不少。


    前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是非凡之辈。


    可真正能得到万民拥戴,让无数百姓送上万民书的皇帝,却是一个也没有。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功绩少,而是因为他们的功绩,并没有真正惠及百姓!


    可朱允熞不同!


    土改这一项政令,真正做到了让穷者有立锥之地!


    让每一个穷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而且是有朝廷亲自发放,不收高额的租子,只收田税!


    和送田没任何区别!


    这是有别于任何一个以往朝代的政策!


    如此想来,百姓送上万民书,对朱允熞感恩戴德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这番话虽然是杨士奇的肺腑之言。


    但在其他人看来,却是觉得……好你个杨士奇!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平时装得刚正忠直的家伙也会歌功颂德了?


    同时忍不住在心底扼腕叹息。


    为啥第一个想到拍马屁的人不是自己呢?


    晚了一步,其余咨政大臣也只好齐声恭贺道:“万民称赞,太孙之仁德,千古未有!”


    “殿下,出宫去见一见百姓吧!”


    守门将领焦急道:“百姓们都很想见一见您呢!”


    朱允熞点了点头。


    起身往宫门走去,他也想见一见,此番到底来了多少人?


    而一众咨政处大臣也跟在朱允熞身后。


    同在文华殿的军务处大臣见状,也跟了上来。


    ……


    刚到宫门,朱允熞便感觉到有一股热浪袭来。


    仿佛此地的温度都比其他地方上升了几度。


    朱允熞登上城墙。


    第一眼,便被震撼到了!


    往外望去,是数之不尽的人群!密密麻麻的挤在皇城外,不少百姓虔诚的跪在地上,死死的盯着皇城。


    仿佛要洞穿城墙一般。


    “快看!那是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出来了!”


    “佑圣真君来看咱们了!速速跪拜佑圣真君!”


    一道道杂乱的声音响起。


    可百姓们的动作,却是整齐划一。


    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向朱允熞所在的皇城,拜了三拜!


    站在皇宫的城墙上,朱允熞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场景。


    万民齐跪!


    而且不仅仅只是皇城脚下的这些百姓。


    更远处,其他京师的百姓,也仿佛受到了感染。


    同样朝皇城方向遥遥跪下。


    朱允熞怔怔的看着这一幕,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


    只能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喊道:“平身!”


    “都起来吧!”


    只奈何声音还是太小,好在一旁的宫门将领嗓门大,传话道:“太孙殿下让你们都起来!”


    无数百姓们才纷纷起身。


    一个个好奇的看向城墙之上,想要瞻仰一番太孙殿下的尊容。


    回去之后,也好和村子里的人吹上一吹。


    当然,内容肯定是失真的,什么紫气东来,帝皇之气,身若金龙,极尽想象之能事。


    很快,万民之中,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走上前一步。


    手中高捧着一卷长长的书帛。


    颤颤巍巍的说道:“太孙仁慈,心念吾等小民!”


    “此乃万民之书,太孙之仁德,吾等百姓无以为报,唯有立下起万民书,以谢太孙之仁德!”


    “太孙……千古!”


    百姓齐齐再拜。


    数万人高呼:“太孙千古!”


    紧接着,身后无数文臣武将亦是跪倒在地。


    同样高喊:“太孙千古!”


    这一刻,整个皇城之内,乃至整个京师之内。


    放眼望去,只朱允熞一人站立!


    无数人齐声高喊。


    声浪直冲云霄之上!


    此乃,民心!


    望着下方数万从各地赶来的百姓,其中不少人只是穿着最朴素的麻衣粗布。


    皮肤粗糙,身形更是瘦弱。


    看上去再是普通不过。


    可大明,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普通百姓组成!


    有数千余万这样的百姓构成!


    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何愁大业不成?何愁大明不兴?!


    朱允熞攥紧了拳头。


    无论是为了大明着想,还是为了普天之下的百姓着想。


    这土改,都必须进行下去!


    他要让这天底下所有的百姓,全都有田可种!有房可住!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一刻,朱允熞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愈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