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假传圣旨!请罪!

作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前来之人,正是匆忙赶来的徐妙锦!


    此刻,她发丝稍乱,一缕秀发自眼前垂落。


    在右掖军杀了常茂之后,为防京师生变,徐妙锦又赶忙回到文华殿。


    毕竟这里,才是大明的权力中枢!


    咨政处和军务处所在!掌管着军政大权!


    一路纵马疾驰,夜风吹拂之下,头发自然稍显凌乱。


    可这略显凌乱的发丝,却遮掩不住徐妙锦的风采。


    只十一二岁的少女,在今夜,展现出了超凡的才能!所走的每一步,都恰好走在了敌人最致命的弱点之上!


    若是她晚到一步。


    说不定颖国公便有可能被常茂说服!


    说不定新军的调令就会被签发!


    可正是因为她及时赶到,这才阻止了一场场祸事的发生!


    “我为何不能在这儿?”


    面对安庆公主的疑问,徐妙锦面色从容。


    “反倒是安庆公主,不知深夜,为何会出现在文华殿中?”


    徐妙锦面色转冷。


    毫不留情的拆穿道:“将新军调离城区,让右掖军接管京师防卫。”


    “当真是好谋算!”


    “如今太孙不在城中,你却想要胁迫军务处大臣签发调令,擅自改动京师防卫。”


    “安庆公主,你莫非是想要造反不成!”


    徐妙锦厉声质问。


    言辞之下,竟然说的安庆公主心神失守。


    摇摇欲坠。


    “当然,你就是想要造反。”徐妙锦声音前所未有的冷冽。


    远比这夜风,还要来得冷冽。


    声音如刀,直插安庆公主心扉!


    “常茂前往右掖军营,而伱则前往文华殿,里应外合,将战力最强的新军调出城去。”


    “如此一来,京师便再无反抗之力。”


    “可以被你等顺利掌控。”


    “而等你们掌控了京师之后,便会立刻拥立新帝登基,改朝换代。”


    “京师调防,新军出城,藩王路远,任由谁也无法阻止。”


    “当真是好算计!”


    “可惜你却没想到,常茂已死!右掖军皆拥护太孙殿下!”


    “你已经败了!”


    徐妙锦将安庆公主等人的谋划一一道来。


    在场之人,无不哗然大惊!


    面露震撼之色!


    他们万万没想到,今夜竟然牵扯到了一场如此巨大的阴谋!


    杨士奇宛如醍醐灌顶。


    一下子恍然大悟。


    难怪今夜安庆公主的行为如此反常,非得打开宫门,也难怪今夜为何会突然宫门戒严。


    原来,京师当真有变故发生!


    当一切回过头再看,当时的自己仍是不够沉稳。


    若是不与那几位咨政大臣争辩,而是多想到几层,沉稳一些,尽量拖延时间。


    或许会好上一些……


    经此变故,杨士奇隐隐似乎摸到了什么门槛。


    而在军务处这边。


    蓝玉若有所思,又想着自己之前是不是想错了,站了出来,说道:“徐姑娘神机妙算。”


    “早就知道了今夜文华殿中会有变故发生,于是先让我到军务处值班。”


    “等的就是你来!”


    安庆公主不可思议的看着门外尚显年少的徐妙锦。


    难怪蓝玉这家伙一直和她作对,原来是徐妙锦的吩咐!


    可她只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


    怎会有如此心智?!


    一夜之间,接连奔波数个地方,将一切安排妥当……这当真是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儿?


    这时。


    安庆公主猛然想起了自己那个妖孽要可怕的侄儿。


    七岁监国!


    或许……也唯有徐妙锦这般的聪慧能干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他吧……


    安庆公主心防崩溃。


    特别是对于常茂之死,更是难以接受。


    如果常茂死了,右掖军脱离掌控,拥护朱允熞,那她现在所作所为,还有什么意义?


    “不……说不定是这小丫头在哄骗我!”安庆公主心中念头一闪而过。


    重新恢复了神采。


    对徐妙锦说道:“本宫不知道你在胡编乱造些什么。”


    “本宫前来文华殿,是有秘旨在身!为咱爹爹调动京师防务!”


    又转过身去,对咨政处和军务处的大臣说道:“你们难道相信一个只有十一二岁小孩子说的话?”


    “抗旨不遵,你们可知道是什么后果?!”


    安庆公主继续施压。


    以秘旨威逼众人。


    尽管有徐妙锦拆穿安庆公主阴谋在先,可大家终究无法肯定,到底谁说的是对的。


    对于可能来自大明皇帝陛下的秘旨。


    大家心底还是难免会有些害怕,几位咨政处大臣更是忍不住退了一步。


    不敢掺和到这等争斗中来。


    现在,他们只恨不得自己没早点睡过去!


    直接装死反而好上太多!


    安庆公主言之凿凿,就算是杨士奇、蓝玉,心中也不禁闪过一丝畏惧。


    难道说……安庆公主真的有秘旨在身?


    老朱向来心思难测。


    如果老朱当真对于太孙有所不满……


    今夜真正在谋划着造反登基之人,不是旁人……而是太孙殿下?!


    其实仔细想来,这并不是不可能……


    若当真如此。


    那一切便都反过来了!


    杨士奇心中惊惧,这是何等可怕的猜想!


    他甚至被自己心中闪过的念头给吓了一跳!


    恍若惊雷闪过!


    但徐妙锦却不为所动,安庆公主的话,没能让她动摇半点。


    毕竟无论如何,她都是站在朱允熞一边。


    且不论安庆公主是不是真的有秘旨,就算真的有秘旨,她也不可能认同!


    因为安庆公主一方的目的,是拥立朱允熥!


    “巧了。”


    “我这里也有圣旨。”


    徐妙锦为了打消众人疑虑,故而谎称自己也有圣旨。


    果断下令道:“还在等什么?!”


    “安庆公主犯上作乱,图谋不轨,还不给我拿下?!”


    “一切后果,自有我来承担!”


    一声令下,众人齐齐涌上。


    安庆公主脸上顿时慌乱无比。


    “本宫是公主,谁敢拿我?!”


    此话一出,其余兵卒皆有顾忌。


    可蓝玉却是胆大包天,脸上闪过一丝狠笑,从后方猛地出击,三下五除二,直接将安庆公主抓住。


    虽然是空手。


    但他是谁?他可是蓝玉!声名远扬的悍将!


    这些带刀侍卫,如果兵甲齐全,甚至都不够他打的!


    又如何能掀起风浪?


    很快,文华殿内,风波便被平息,安庆公主的人被迅速拿下。


    在场只剩下了徐妙锦带来的人。


    还有咨政处、军务处的大臣。


    “诸位大臣,还有一事。”处理完安庆公主之后徐妙锦并未离去。


    而是继续说道:“今夜之事,影响甚大。”


    “不出意料的话,只怕明日就会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作为朝中重臣,烦请诸位大臣今夜便在此处,每人写一篇文章,刊登在日报之上,表明自己拥护太孙的决心。”


    “让京师的百姓看看,我大明朝廷,上下一心,坚决拥护太孙的决心和态度!”


    “也让太孙殿下的敌人看看,任何阴谋诡计,都不可能动摇到太孙殿下的地位!”


    “所有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徐妙锦慷慨陈词。


    可在其身后,带来的人手,却是刀兵未收。


    名义上是请求。


    可实际上……若是他们胆敢不从,只怕下一刻就是刀兵相向!


    咨政处的大臣反应最是迅速。


    心下明白,徐妙锦这是在逼他们战队。


    只要写下这篇文章,他们的立场便再也无法左右摇摆,再也不能反悔。


    因为这些文章,是会刊登在日报上,被京师百姓看到的!


    可看着徐妙锦这严肃的样子。


    他们又怎么敢反对?


    于是在杨士奇、杨靖等人的带领下,众人齐声说道:“遵命!”


    一众咨政处大臣立刻走到案桌前。


    开始研墨构思文章。


    但军务处的大臣,却是一个个面露难色……


    徐辉祖更是走了过来,向徐妙锦抱怨道:“写啥文章……咱一个大老粗,也不会写啊!”


    蓝玉也是同样如此。


    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徐姑娘,咱也不是反对你。”


    “只是我们军务处的大臣虽然不是什么盲流,但要写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也写不出来啊!”


    徐妙锦也是倍感无奈。


    只得道:“这样吧,等咨政处的大臣写完,你们就口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然后让咨政处大臣的润色一下。”


    “嗯……”徐妙锦突然又想了想,说道:“干脆你们就写大白话吧!”


    “简单些!只要意思到了就行!”


    有时候,大白话看着粗鄙,但却更有亲和力。


    拥护太孙的文章,若是太过千篇一律,反而不好。


    大白话写出来,说不定反而有奇效!


    “额……”徐辉祖、蓝玉没办法。


    只能转而去写起文章。


    不一阵的功夫,一篇篇大臣拥护太孙,表明自己态度的文章就被写好。


    蓝玉和徐辉祖交上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徐妙锦。


    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却什么也没说。


    没想到……这两人竟然还挺要面子的……


    收拢文章,徐妙锦嘱咐众人继续值守,不得出任何差错。


    转身便带着所有大臣的表态,来到姚广孝的住处。


    一路自然是畅通无阻。


    “徐姑娘当真是想的周到。”姚广孝赞道:“贫僧这就连夜去将这些文章刊发到明日的百姓日报之上。”


    “到时候,余波自解。”


    说到此处,姚广孝不禁再次赞叹:“徐姑娘之才智,女子之中,着实少见。”


    不仅轻易解除了危机。


    更是能在转瞬之间想出办法解决事件可能导致的余波。


    这等才智,当真是世间少有。


    “等殿下归来,想必自少不了奖赏。”


    可徐妙锦却是神色一黯。


    说道:“此番为了拿下安庆公主,我不得不假传圣旨。”


    “虽然是权宜之计。”


    “可终究是犯了忌讳……”


    “我恐怕要前去阳山请罪了。”


    姚广孝一惊。


    假传圣旨!


    这个罪名可不小!


    “唉,这也是无奈之法……”姚广孝叹道:“京师大局已定,一切只等殿下那边的迅息传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