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提炼雪花盐

作品:《逃荒农女有系统,千亿物资养世子

    晚上,全村吃了两头狼,还剩下二十几头,老村长唉声叹气。


    “这么热的天,那些狼肉放不久。”


    有肉不能留,也是个愁。


    沈弯弯咀嚼着硬邦邦的烤狼肉道:“可以晒成肉干。”


    老村长咂咂嘴。


    “晒肉干也需要盐,咱们的盐不够。”


    正聊着,沈家宝和旁边一家的四岁小女孩儿坐在一起玩,两个小家伙也不晓得在聊些啥,小家宝突然爬在地上舔了一口土,噗噗吐唾沫。


    “好咸啊!”


    小家伙抓了一把,颠颠跑到沈弯弯跟前。


    “四姐,四姐,这个土是咸的!”


    沈弯弯挑眉,看了满脸土的小家伙,没忍住,噗嗤笑了。


    她轻轻捏了捏沈家宝的小脸笑道:“小宝真棒!立大功了!”


    rua了一下小家伙毛毛躁躁的头发,沈弯弯扭过头对老村长说道。


    “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村长,我有办法弄出盐了。”


    沈弯弯也没想到,他们休息的这一块居然是盐碱地。


    而且纯度很高。


    第二天,桃李村的人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按照沈弯弯的法子,从土里弄出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看到大铁锅里泛黄的盐粒子,桃李村的人差点喜极而泣。


    他们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回知道土里居然还能弄出盐!


    二娃子惊叫。


    “神迹,神迹啊!真是神了!”


    “四丫?这也是沈家老祖告诉你的?土能变出盐?”


    沈弯弯:……


    “……是吧……”


    对不起老祖宗,又让你背锅了。


    沈弯弯勾唇,反正沈家老祖宗人前显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显显灵也不打紧。


    头顶烈日,桃李村的人看着铁锅里逐渐成形的粗盐,眼神越来越亮。


    直到锅里的最后一点水也干了,铁锅周围附着着一圈盐粒子,二娃子第一个站出来,捏了一颗盐粒子放进嘴里。


    又苦又咸,就是这个味儿!


    二娃子激动的跳脚。


    “是盐,真的是盐啊!”


    老村长也激动得满脸通红,抬手就要让人把盐收起来,沈弯弯皱眉。


    “还不行,这盐杂质太多,吃多了容易中毒。”


    老村长脸色一变。


    他们如何不知,这种粗糙的盐吃多了会中毒,不说大衍王朝,就是其他周边国家,每年因为食用粗盐中毒而死的人也有不少。


    但没办法,不吃死得更快。


    那种无毒雪花盐只有达官贵人才享用得起,他们青头老百姓,哪吃得起。


    说完,桃李村的人都默默低下了头。


    沈弯弯也没想到,自己穿越的朝代不仅架空,还落后至此。


    “村长爷爷,你们信不信我?”


    见沈弯弯一脸正色,老村长激动的问道。


    “四丫,是不是……你家老祖,会提炼雪花盐?”


    不说老村长,就连桃李村的其他人都激动了。


    无毒的雪花盐啊!别说吃,他们见都没见过。


    沈弯弯让人把粗盐反复提炼了几次,眼瞅着粗盐越变越少,不少人一阵心疼,可不一会儿,粗盐就变成了雪花盐,一个个又震惊了。


    这盐,太白了!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精致的雪花盐。


    这……真的是土变出来的?


    要是土也能变成雪花盐,那他们何至于……


    老村长眼眶激动的都红了。


    沈家老祖宗,大才啊!


    一连三天,靠着山泉水和盐碱地,桃李村的人拼命的提炼雪花盐,不但把二十几头野狼肉都制成了肉干,还存了好几布袋的盐。


    直到第四日,老村长才舔着嘴唇道。


    “差不多够了,赶路要紧,耽搁久了,这点吃的也不够了。”


    一行人再次上路,继续在深山里窜行。


    直到半个月后,才走出大山。


    终于看到路了,众人激动的不行,这半个月,他们可真是够“艰苦”的。


    一路上靠着沈弯弯的万能探索器,找到了不少能吃的东西,出了山,几乎家家户户手里都存了不少吃食,省着点,一路到凉州估计都够了。


    起码不用担心饿死了。


    众人表情愉悦地下了山,老沈家一家和村长家一个待遇,被仅仅护在队伍的最中间。


    如今沈老头在村里的话语权,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老村长。


    小老头表面上含蓄,心里早就美上天了,时不时地过把瘾,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沈老太看不过眼,每每都要敲打他,不让他太得瑟。


    小老头儿嘴一撅,咋地,他沾了孙女的光,还不行?


    沈老太都懒得搭理他。


    ……


    下山后就是官道。


    老村长看了眼地界道:“没出错的话,这里应该是青州府地界,再往前二十里,就是青州府城,咱们过去瞅瞅,府城让不让进,可以的话,看看能不能进城采买一点东西。”


    他们是逃难,手头也不宽裕,也不知道现在的粮价几何,总归也是要打听打听的。


    虽然他们不缺吃的,但也已经有日子没吃过粮食了,一直吃山货和狼肉干,吃的满嘴起泡。


    沈弯弯对老村长的识路能力也是佩服得很,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认路的,这都成活地图了,看一眼就知道哪儿是哪儿,也是厉害。


    实际上老村长也只认识桃李村到凉州府的路,他服兵役的时候,走的就是去凉州的路,所以才带着一村人一路北上去凉州。


    去别的地方,他还真未必认得路。


    二十里的路,走走停停,天黑前,终于看到了城门。


    青州府。


    城外聚集了大批流民,一个个面黄肌瘦,枯瘦如柴,或坐,活躺在城门不远的地方。


    “村长,看样子青州城也不让进了。”


    流民太多,城门都不开,他们估计也是进不去了。


    老村长叹了口气。


    “走吧,到下一个府城再看。”


    下一个府城就是靠近凉州的地界的第一个府城,东阳城。


    估摸着还要有五六天的路。


    “既然不能进城,就再走走,离这里远点。”


    这边都是流民,他们不能在这边休息,万一被注意到了,流民哄抢,他们那点东西,压根护不住。


    又走了大概五里多路,四周看不见流民的影子了,老村长才招呼大部队停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