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贬为庶人

作品:《大明:家父朱标,求我当皇帝

    察觉到朱元璋语气中的决绝,被朱元璋一脚踹开的朱檀先是心里一惊,而后身上寒意遍生。


    大哥要放弃他了,父皇也不管自己了……


    认识到这一点后,朱檀前所未有的绝望起来。


    他不再说话,而是跪趴在地上对着朱标一直磕头,希望能让心存怜悯的朱标放过自己。


    朱檀脑袋碰地发出的声响一声接一声的传来,直接钻入了朱标的耳朵里,连带着朱标的心也一下一下的被揪紧,他不禁握紧双拳。


    看到朱檀这个样子说朱标心里不难过是假的,但他不能每次都只想着兄弟而不顾兖州的百姓。


    看到朱元璋坐定后,朱标从堂上起身,向朱元璋走了过去,继而对着朱元璋拱手作揖。


    “父皇,根据沐晟的证供和沐晟带回来的册子,朱檀一案的审判进展的十分顺利。”


    “这是卷宗,请父皇过目。”


    说完朱标从刘衡手里接过一摞公文转呈给朱元璋。


    虽然沐晟带回来的东西,朱元璋已经看过许多遍了,但朱元璋接过卷宗后依旧翻开仔细查看。


    这一条条,一桩桩都是朱檀所犯的罪行。


    翻着翻着朱元璋的手顿了下来,这小子竟然还敢将拨给兖州赈灾的粮食借着官粮的名义卖给富商?!


    看着那横尸遍野的兖州,听着老百姓的哀嚎声,他是怎么狠得下心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一把将卷宗扔到桌子上,这朱檀还真是死不足惜。


    只见朱元璋阴沉着脸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檀,沉声说道。


    “标儿,你继续。”


    得到朱元璋的命令后,朱标返身坐回堂上,他面无神色的看着堂下的朱檀,神情冷冽,眼中满是坚毅,只听朱标沉声说道。


    “鲁王朱檀在其藩地为非作歹,以致激起民怨一案,孤向父皇谏言褫夺鲁王封号,没收封地兖州。”


    “将朱檀……贬为庶人。”


    闻言朱檀磕头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再次用乞求的目光看向朱元璋,期待着朱元璋心慈手软能放他一马。


    然而在朱檀的注视下,朱元璋却神情冷漠的说出两个字。


    “准了。”


    贬为庶人,他朱檀堂堂一个王爷被贬成庶人了!


    想到这里朱檀心里有一股气急速蹿了上来,继而朱檀身子一歪、两眼一翻,倒在了地上。


    看着面前已经变成平民的朱檀,大理寺的人对他也不再客气,直接伸手将已经陷入昏迷的朱檀拖了出去。


    看着朱檀的丑态,沐晟直接愣怔在原地。


    鲁王被贬为庶人了!


    殿下真的将鲁王贬为庶人了!


    当沐晟再次看向朱标时,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欣喜和钦佩。


    他终于明白爹爹为何一直叮嘱他要效忠大明,效忠皇上了。


    因为这种将老百姓放在心上的皇上和殿下值得!


    得知以后的朱檀如丧家犬一般,朱允熥嘴角上扬。


    不得不说这朱标还真的越来越像朱元璋了!


    其实朱标这个人一直很勤奋、很努力,他自小便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学习治国理政,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了。


    但在朱允熥看来朱标唯一的缺陷就是对兄弟们太好了。


    然而那些个藩王们朱标不了解,他朱允熥可了解的很。


    一个个的都是豺狼虎豹,没一个省油的灯。


    所以朱标必须得对他们手段强硬一些才能完全压得住他们。


    现在朱元璋当皇帝,朱标还能随心所欲的维护兄弟情,待朱标当上皇帝呢?他还能顾及得到他们吗?


    现在看来朱标已经慢慢的明白这个道理了。


    朱标的话同样让朱元璋老怀安慰,对于朱檀的处置结果朱元璋也很满意。


    在来大理寺之前朱元璋还一直忧虑。


    朱标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对兄弟们太过心慈手软。


    他未来可是大明的继承人,一直这样下去怎么可以?


    现在看来他的忧虑属实是有些多余了,这标儿现在做的是越来越好了。


    不仅批阅奏折愈加得心应手,处理公务也越来越好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抚着胡子点了点头表示对朱标的认可。


    次日


    奉天殿


    大殿之上身着朝服的朱元璋一步一步向着龙椅走去。


    坐定后,朱元璋随意将手搭在膝上,双眼直视着前方,天子的威仪尽显其中。


    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而站。


    他们一个个的低沉着脑袋,仿佛这样就不会被皇上看到一样。


    沉寂片刻后,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应天府近日发生的假钞一案太子已经审理、结案。”


    “案犯是冯胜、常茂、铁铉和王元齐等人。”


    “这些人为非作歹、罪不容诛,理当问斩。”


    “还有即日起咱决定推行、使用新的大明宝钞。”


    “这新版的大明宝钞从造纸到印刷全部归宝钞提举司负责,除此之外对桑皮纸也要进行严格管理。”


    “另外仍需依照旧例来换取新钞。”


    “对此诸爱卿有何异议?”


    朱元璋的话吓得文武百官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在这朝堂上什么时候朱元璋不是说一不二的?就算他们心里真的有意见也没人敢说出口。


    看着众人低沉的脑袋,朱元璋在殿内扫视一圈后继续说道。


    “还有一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制造假钞,但也牵涉到了案子当中。”


    “就是鲁王朱檀,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


    朱元璋说的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在文武百官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殿内的谁不知道朱檀被贬为庶人了?


    这皇上分明就是想以此震慑他们,想让他们明白就算是皇上的亲儿子违反了大明的律法都没什么好下场,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人呢?


    想到这里文武大臣的脑袋更加沉了下去。


    此时在殿内扫视一圈,朱元璋沉声质问道。


    “这朱檀在藩地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诸位一点没听说吗?”


    “都察院左都刺史王祎,兖州最近发大水,朱檀将赈灾的粮食私自卖给富商一事儿,你知不知道?”


    “如若知道为何不上奏?”


    “你们觉得咱拿这么多俸禄养你们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