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当着面栽赃

作品:《极品寒门父子

    此时。


    张府,书房。


    张国忠师爷在自己的房间内来回踱步。


    他一直想不通,到底是谁在陷害他。


    他么的。


    这个王八蛋实在是太损了。


    陷害他调戏县令的小妾,当然,他的确是动手动脚了,不过,那是因为他提前吃了春药。


    张国忠越想越气,那个报号三条腿的土匪,当时喂他吃下的不是毒药,而是春药。


    这手段多损啊。


    害的他直接被县令关进了大牢。


    要不是他给牢头给好处,托人情,让牢头向县令求情,再加上县令本来就耳根子软,这才得已释放。


    他这条命就算是搭进去了。


    出来之后,张国忠张师爷发誓要找出背后算计他的这人,等他查出这人之后,他一定要将这人千刀万剐不成。


    为此,他已经撒出去不少人手,让人打听那个报号三条腿的土匪。


    只要找到这个三条腿,就可以顺藤摸瓜,顺着这条线索,就可以查出三条腿的背后之人,也就是陷害他的那个人。


    而他,就在书房等消息。


    如今,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可是,依旧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踏踏踏!


    就在这时候,书房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而后,书房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声音。


    “老爷,我……我有大事禀报,大事不好了。”


    “老爷,十万火急啊。”


    书房内的张国忠听到这话之后,脚步一顿,面色一变,立刻来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一开门,就看到一个下人正在门口,气喘吁吁,一脸着急的样子。


    张国忠立刻让下人走了进来,而后,等下人进来之后,张国忠立刻对着下人追问了起来:“快说,怎么了?”


    “到底怎么一回事。”


    “你赶紧说清楚。”


    下人不敢耽搁,立刻回答,只是因为太过着急,说话都是支支吾吾的。


    “老爷……不好了……有人,有人冒充你,在鸳鸯楼题反诗,落款是你的名字。”


    “你快点去看看吧。”


    “要是去晚了的话,那您可就完了。”


    张国忠张师爷闻言,面色大变,整个人都站不稳了。


    要不是下人搀扶着,张国忠张师爷恐怕是直接摔倒在地了。


    “老爷,老爷,您没事吧?”


    张国忠张师爷摆了摆手,示意下人不用搀扶,只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走。”


    “跟我去鸳鸯楼。”


    张国忠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离开了书房,赶奔鸳鸯楼,几乎是跑着离开的。


    下人则是紧随其后,跟着张国忠,同样前往鸳鸯楼……


    ……


    与此同时。


    另一边。


    鸳鸯楼下。


    有三道身影正站在门口。


    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赵丰年、张彪、王山河三人。


    只不过,张彪和王山河两人身上都背着包裹。


    赵丰年对着两人使了个眼色,两人点头会意,而后,便背着包裹,消失在了原地。


    赵丰年则是大大方方地进入了鸳鸯楼。


    进入鸳鸯楼后,赵丰年打听了一下赵泰所在,于是乎,在小厮的引领之下,便走进了一个雅间。


    这个雅间正是他父亲赵泰所在的雅间。


    赵丰年进入了雅间之后,便一直待在了雅间之中,再也没出来。


    约莫过去了几盏茶的功夫,张国忠张师爷和其下人赶到了鸳鸯楼外。


    因为来的匆忙,张国忠没有带多少人,就带了一个人过来。


    张国忠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带着下人闯入了鸳鸯楼中。


    他倒是想知道,到底是谁以他的名义在鸳鸯楼题反诗。


    在下人的指引之下,张国忠带着下人,进入鸳鸯楼,来到了一个雅间的门外,张国忠直接怒气冲冲地推门闯了进去,下人紧随其后。


    当张国忠进入雅间,看到雅间内坐着的两个人之后,面色大变。


    他就是做梦都想不到,雅间里是人是这两位。


    “赵先生,赵公子。”


    “你们两位怎么会在这里?”


    一瞬间的功夫,张国忠就想明白了其中要害。


    不由得面色一变。


    难不成,是这两个人题反诗陷害他?


    这……怎么可能啊。


    张国忠打量着四周,将雅间内的情况都看了一个遍,可是,什么都没发现,并没有发现反诗。


    难不成,是消息错了?


    张国忠看向下人,想要找下人问个清楚,刚要开口,赵丰年的声音则是悠悠传来了。


    “张师爷,您来了。”


    “来来来,快请坐。”


    “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张国忠不知道赵泰、赵丰年父子是在搞什么鬼,略作思考之后,便果真坐了下来。


    他想看看,赵泰、赵丰年父子到底要干什么。


    这时候,赵泰走了过来,坐在了张国忠的旁边,为张国忠倒了一杯茶,而后,则是陪着张国忠说起了闲话。


    此时,张国忠心里都是反诗的事情,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和赵泰闲谈。


    张国忠终于忍不住,对着赵泰、赵丰年询问了起来:“赵先生、赵公子。”


    “之前,我听我下人说,有人冒充我的名号,在这鸳鸯楼题反诗,想要栽赃嫁祸于我,于是乎,我在下人的引领之下,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了这里。”


    “结果,就看到二位正坐在这里。”


    “而且,这里似乎也没看到反诗。”


    “不知道赵先生和赵公子知不知道这件事呢?”


    赵泰笑了笑,没说话,而后看向了不远处的赵丰年。


    此时的赵丰年正站在雅间的一面墙的面前仔细端详,听到张国忠张师爷的这番话之后,冲着张国忠笑了笑,说道:“师爷,来得早不说来得巧。”


    “我正有一首要送给你呢。”


    “不过,至于你说的这件事,我倒是没听说过,应该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师爷大可放心,不必担心。”


    “来来来,你看我送你的这首诗如何?”


    说着,赵丰年便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支毛笔。


    原来,这方便的桌子上,早就摆好了文房四宝。


    赵丰年拿起毛笔,当着张国忠张师爷的面,开始在他面前的墙壁上大书特书起来。


    很快,这一首诗便写完了。


    《西江月》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日如有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写完之后,赵丰年转过身来,看向张国忠张师爷,笑着说道:“张师爷,您看看这首诗如此?”


    张国忠认真地将这首诗看了一遍,而后又念了一遍。


    当他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之后,面色大变,忍不住惊呼出声:“这……这是反诗?”


    赵丰年笑着点了点头,“恭喜你,答对了。”


    “不过,现在还不完整,得加个落款才行。”


    说着,赵丰年当着张国忠张师爷的面,给这首反诗落了款。


    落款——张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