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搬家

作品:《腰软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汉贴贴

    大河村湖泊那边的石板桥小水坝就是用三合土砌出来的。


    除了表面毛糙的一点,有点类似建筑楼毛坯墙的那种感觉。


    其他的,论结实程度,真不亚于水泥。


    甚至干了以后,颜色也非常接近。


    陆淼东西还没放下,怀里揣着书本蹲在一侧等待。


    傅璟佑手上忙着,嘴上没停:


    “你今天怎么样?”


    “就领了课本,本来早就回来了,学校说拍照留念,弄了半天。”


    “相片回头给咱们家一份吗?”


    “给的,说到时候会发到每个参与拍照的手里。”


    傅璟佑点点头,笑说:


    “那行,到时候钉个小框,裱起来。”


    陆淼晃晃脑袋,“拉倒吧!”


    她早上在小院收拾,袖口什么的都弄得脏死了,照片拿回来还不够埋汰的。


    傅璟佑收尾砌最后两口砖,陆淼进屋把书放到炕上,“噔噔噔”的,又跑去了厨房。


    之前打扫院子就买过一个水桶,现在厨房里有两个水桶,都是盛满水的。


    铝制的水瓢也有一个,应该是傅璟佑回来的时候,又去市场上置办的。


    陆淼舀了一瓢水。


    傅璟佑挪到一边弓着腰。


    她慢慢倾斜水瓢,控制好水流淋着给他洗手。


    连着舀了两瓢水,傅璟佑才洗干净手。


    门窗上昨天刷的漆,还没彻底干透,两口子小心翼翼锁上门,溜达着去国营饭店吃饭。


    路上闲聊,知道人民大学收录的学生多,光是报名半路住宿都要忙几天。


    傅璟佑三天后才开始正式上课,陆淼心里微微有些不平。


    她明天一早得去学校考试。


    外语专业的学生不多,差不多下午就能出成绩,后天一早就要到校分班,届时料理完一些琐碎事情,就要正式上课。


    感觉好忙……


    这阵好像都没怎么歇过。


    还没正式开学上课,陆淼已经开始觉得累了。


    傅璟佑见她神情怏怏,安慰她道:


    “下午你进屋睡会儿,其他的先不管了,我来弄。”


    陆淼红馥馥的唇瓣噘了噘,轻轻摇头:


    “也不剩多点儿,井口都封好了,我还寻思今天就把姨妈和孩子接过来。”


    “要不要再等等?屋里现在都还空荡荡的。”


    “也不差什么了,锅有灶有,有那些烂橱子在,柴火也是现成的……接姨妈过来的时候,顺便拿点米粮腊肉这边就能开火。”


    傅璟佑想了想,也行。


    “得先去跟爸说一声吧?免得一会儿他回家撞了门锁,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陆淼点点头。


    小夫妻商量好,吃完饭立即行动起来。


    傅璟佑去学校找陆远征。


    陆淼在小院清点东西,把两个藤箱空出来,一会儿坐公交车带回去,再来时能装点东西。


    她打算得很好,难料等傅璟佑再回来的时候,手里攥了陆远征的车钥匙。


    陆淼一脸懵,傅璟佑道:


    “爸走不开身,让我自己开车去。”


    方便一些,大宝二宝也能少受点罪。


    陆淼眨眨眼,“可是,你会开吗?”


    傅璟佑胸有成竹,浅浅一笑:“和开大铁牛差不多。”


    除了车型和钥匙不同,其他的真的大差不大。


    陆淼也想起来他之前的工作,不过锁上院门往外走的时候,还是嘱咐道:


    “你开慢点,安全为主。”


    “知道了。”


    陆淼有点顾虑,等坐上副驾驶,傅璟佑开出去一段后,她心才放下。


    傅璟佑开车很稳。


    之前她爸开车,偶尔一刹一刹的,她坐着还有点晕乎的难受。


    傅璟佑开车很稳,完全没有那种感觉。


    傅璟佑其实比陆淼还要紧张一些。


    虽说车都是一样的开,可小车他真第一次上手。


    车上坐的还是媳妇儿,约等于全部身家,他哪里敢掉以轻心?


    这阵子蹭老丈人的车,傅璟佑早已认熟来往的一条路


    在东城巷口停好车,陆淼进屋跟唐梅说今天就要搬过去。


    唐梅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


    “怎么这么着急?这要从哪儿收拾起?”


    “米粮拿上,再拿点日常要用的东西就行了,回头肯定还得回这边来住,哪能都搬过去?”


    唐梅点点头,心里有数了。


    让陆淼看着两个孩子,唐梅忙前忙后收拾起来。


    被子又收了几床,陆淼说不用拿那么多,唐梅不同意,说家里三五天没人,耗子就要使坏。


    陆淼就不说什么了。


    傅璟佑等在巷口。


    车子开了后备箱,被子塞二排座位,后备箱则铺了东西,一边放腊肉,一边码放了好些蜂窝煤。


    陆家好些大大小小的坛子、汤罐儿。


    时间久了,也不记得是怎么来的。


    怕到那边去再花钱买,唐梅塞了好几个进后备厢。


    还有米面什么的。


    唐梅每个月都有28斤口粮的供应。


    陆远征是校长,平时在学校食堂吃饭,跟学生一样,都是凭饭票。


    他的城市供应,平时都省下来了。


    唐梅要是想起来了,就去粮站拿钱兑回来,要是忘记了也就忘记了。


    时去时不去的,家里陆陆续续也攒了一些口粮。


    这会儿一起装上车,捎去青塔胡同那边。


    陆淼看见那两大袋的口粮,就问了两句。


    得知细节,陆淼道:


    “爸要是不用,这个本子的供应就白白浪费了,不然给我拿着算了,回头兑粮的钱我自己掏。”


    “我跟佑哥到这边来,都还是农村户籍呢。”


    他们在这边,没什么获取粮票的正经途径。


    学校有食堂,可以交伙食费换饭票、菜票。


    可他们住家,总有在家开火的时候。


    而且学校是大锅饭,味道可想而知……


    要是能在家吃,陆淼肯定更偏向在家吃。


    城市定居成年男性,每月供应三十斤粮。


    其中细粮七成,粗粮三成。


    她爸属于组织下派的事业单位人员,三十斤的口粮都是细粮。


    如果手里有这个本儿,后续能方便很多。


    至少不用铤而走险找黑市的门路了。


    “你拿着就你拿着呗,回头把我的一起给你。”


    唐梅把孩子们的玩意儿装起来,交给陆淼,让她送过去一起装车。


    “咱们一家人,以后不都是吃一口锅里的饭?有什么你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