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唐僧:你装尼玛呢!(求花花!)

作品:《我搜考公资料,你给我播西游记?

    猴哥傻吗?


    猴哥当然不傻。


    自从收服白龙之后。


    猴哥就完全蜕变了。


    已经完全能看出领导的需求。


    从猴哥进入观音禅院的那一刻起,就发现了不对劲。


    果然,等待禅院住持出场的时候。


    猴哥就完全明白了领导的意思。


    只见那老和尚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


    好家伙,知道的你是个和尚。


    不知道的以为你是个大财主呢。


    观音禅院的住持是什么人?


    那是观音在民间的代言人。


    替观音收香火的。


    如此招摇露财,岂是观音想看到的?


    这岂不是丢观音的脸?


    自此猴哥就感觉到,领导要他在这里办点领导不方便动手的事。


    具体是什么事,猴哥现在还不清楚。


    之后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


    看看,上茶用的都是稀世珍宝。


    你一个和尚开的禅院这么富?


    要说没猫腻鬼都不信。


    果然,接下来金池长老就暴露了他的本性。


    “老爷自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


    猴哥当时就明悟了!


    好家伙,他有个大胆的想法。


    这寺庙表面是观音禅院。


    背地里很可能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


    不然这些稀世珍宝怎么解释?


    猴哥想明白的道理,唐僧能想不明白?


    三藏道:


    “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


    【别问!问就是么没有!有也没有!贫僧是个穷逼,你别打我主意。】


    财不外露的道理唐僧还是知道的。


    但很可惜,这次他只看到了表面。


    观音领导让你看到他禅院的这一幕肯定是要搞点事情。


    你这么不配合领导的需求怎么展现?


    显然,觉悟的猴哥领悟到了这一点。


    “不就是找事吗!”


    行者在旁道:


    “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何如?”


    【我倒要看看领导想要干什么?】


    弹幕却纷纷提出质疑。


    【这段有点太牵强了吧!也许就是猴哥想炫耀呢?】


    【我也觉得是这样!】


    【楼上的换个角度,如果你领导让你去他的私宅,然后你一推门满地的钞票你怎么想?】


    【靠!你这么一说可太形象了!哪有把自己把柄往外露的呀!】


    【我猜应该是领导让你想办法处理了。】


    【也有可能是领导想收买你,看看你的态度!】


    猴哥此刻已经能猜个大概了。


    大体是观音手下捞了不少黑钱。


    观音又不好亲自动手。


    只能暗示自己来销了这笔黑账。


    到时候领导依旧是光明万丈。


    甚至原谅自己还能留下个大慈大悲的美名。


    而金池长老却是不屑一笑。


    “袈裟呀···”


    话尽于此,并未继续说。


    而这时候就体现出金池和他身边广智的职场水平了。


    见金池长老话说一半。


    广智连忙上前接话道:


    “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


    【吹牛的话我来,这样老大有了面子,到时候就算被打脸,打的也是我的脸,跟老大无关!】


    看看广智的情商。


    能被金池长老带在身边的和尚绝对不凡。


    但金池长老虽然不屑。


    但万一真是个宝贝呢?自己岂不是错过了。


    于是直接开始展示自己的衣柜。


    几十柜子的袈裟不知都是怎么来的。


    也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


    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


    “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


    【该我搞事了!一定满足领导需求!】


    但是这一层唐僧却没有看出来。


    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


    “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


    【你踏马装尼玛呢!一会被人抢了算你的还是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