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生财之道

作品:《大明小国士

    仓促向前两三步,赶紧跟着求情。


    “我认为刘大人此言在理,为商者推动经济之人,这对民众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仔细地看着朱秀云,内心有些意外。


    云儿的话,倒是头有几分道理。


    可是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以让民众去出售?


    朱标思索了下,还是选择站在朱秀云这边。


    “父皇无非担心国库,可是当前关税计划已经开始实施,相信不久就可以让国库充盈,并且咱们还可以设下一项单独的税,名为白糖税,同时也可定的稍微高点。”


    就连标儿都这么说?


    “先招选出之人入宫,并且将他归属于……工部吧,让他生产白砂糖,一方面为皇家所用,另一方面可外出贩卖。


    至于民间那些商贩,若是想要出售白砂糖,那么必须缴纳两成利润,若是有人意图逃税,直接严惩不贷!”


    虽说不知道白砂糖制作的成本,但朱元璋却能从中修到利润。


    并且将制糖之人召入宫,也能知晓大概的成本,才好顶下税赋。


    朱秀云还想往下说,可是却被朱元璋打断。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当前还有一大问题需要处理。”


    “觎官道货物的匪徒还是不在少数,关税竟然即将推出,那必须得上山剿匪。


    不知诸位有谁愿意出兵?”


    那些骁勇善战的武将,此时稍作思索。


    并非无能为力,只是功劳太小。


    区区满山贼寇,大军压境不日就可扫荡干净,最多赏银百两,外加一些细软、


    “儿臣愿意为父皇排忧解难。”朱棣主动挺身而出。


    朱元璋顿时喜上心头,一脸得意地看着那些武将。


    “这就是咱的子嗣,虽说年纪尚小,但心中装的是咱们大明江山。”


    说完,朱元璋在众多武将脸上看了眼。


    “徐达,就由你担任监军,领一万士兵陪棣儿走一趟吧。”


    “正所谓兵贵神速,退朝之后由你俩自行点将,明日辰时出发。”


    众多武将眼神各异。


    燕王朱棣本就骁勇善战,对付三两个毛贼自然不在话下。


    哪里需要出动徐达这尊大帅?


    摆明了就是想要让俩人多接触,让朱棣从他手中学到更多。


    徐达倒是表现得很平淡。


    “末将领旨!”


    翌日清晨,陈一秋的饭馆这才刚开业,就看见一大队人马,正在浩浩荡荡的出门。


    为首之人剑眉星目气宇轩昂,身着金色盔甲,腰间挎着一把宝剑。


    在后方的旗帜则写着燕王二字。


    竟然是朱棣!未来的第三人皇帝。


    陈一秋靠在门框上,往大部队后方看去,竟然一眼看不见尽头。


    少说得有几千,甚至上万的军队。


    “如此大的声势,莫非他们要外出攻打元廷残部?”


    不过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陈一秋轻声呢喃。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的元廷占据着北方,并不是这么好打下来的。


    快则年,慢则十年不止。


    当前的国库空虚,根本无法支撑长久作战。


    “掌柜的你还没听说吗?”


    “朝廷最近下令了,在官道各处都设下关卡,除非步行不然在通过关卡之时都需要缴纳少许费用,商户则稍微多一些,不过朝廷会肃清山匪,并且缴纳之人货物发生被抢之事,朝廷会出钱给予补助。”


    “从今日起您在想弄点海外新鲜物件,价格肯定要高上许多,不过也会很安全。”


    听着店小二在说个没完,陈一秋却愣在原地。


    这个处理方针,为何我听起来如此的熟悉?


    莫非,朱姑娘的父亲,真将我所说转告给了朝廷?


    如果这样的话,这位朱姑娘的身份就可以知道了!


    “你去打听一下,计谋到底是什么人所献。”


    这不是在为难我?店小二脸直接拉下,朝廷的事情我一个店小二去何处打听?


    “你还愣着干什么?我放你半日假。”


    “行行行,我尽量帮您问出,”掌柜的也真是的,朝廷之事瞎操什么心?


    等军队过去,店小二则来到街上左顾右盼,压根不知道找谁询问。


    半日之后店小二仓促回来。


    “祸事了!方才街上有官员张贴告示,皇宫将会直接贩卖白砂糖,若是商贩想要出售,一斤不可超过二钱银子,并且税赋高的吓人,竟然要两成!”


    陈一秋眉头上挑。


    竟然把价格压的这么狠?看样子朝廷是已经知道白砂糖的制作成本了。


    不过,也算因祸得福了,今日起白砂糖就可以随意贩卖!


    “你去柜上拿二十两银子,全买成甘蔗和甜菜。”


    虽说价格被压制的很低,但是我可以薄利多销!


    比起你朱皇帝手中不太全的提炼之法,我的能卖的更好!


    闻言,店小二有些惊愕。


    “您不是说白砂糖这东西无法旧存吗?一下制作这么多,咱们得放到哪年哪月?”


    陈一秋轻哼了声。


    “谁告诉你我要保存?你去东街找王掌柜,就说我这有好东西卖给他。”


    店小二也不傻,自然知道陈一秋想做什么了。


    王掌柜,全名王大海,本来就是个开杂货铺的。


    可是在半年前生意忽然做的风生水起,和陈一秋的联系逐渐增多。


    “得勒,我这就去通知他,然后去进货。”


    不多时,一顶镶花红顶的轿子停在门口。


    轿夫掀开帘子,一个身材较为矮小,穿着绫罗绸缎的男人走下来。


    看见陈一秋的刹那,脸上瞬间堆满笑容。


    “陈掌柜许久未见啊。”


    上下打量他一番,陈一秋目光锁定在他的大拇指上。


    “最近王掌柜生意不错,都买得起翠绿扳指了,少说价值百十两吧。”


    “那还不是拖陈老弟的福?”王掌柜改变了称呼,顺便摘下自己的扳指。


    “实不相瞒,这可是唐朝的物件,我花了小一千两才淘换来,既然陈老弟喜爱,我就忍痛割爱,赠于你把玩吧。”


    如此贵重的东西轻易拿出,并非王大海大方,只是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都靠的是陈一秋。


    半年前的一天,陈一秋去他那边买东西,看他生意惨淡,于是闲聊了一些经营手段,这才让王大海生意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