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章 还是要准备一下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当吴明翰在餐厅门口找到周学时,后者正在和几位产业伙伴低声交谈。


    他耐心等到谈话告一段落,才上前几步,压低声音,简单说明了常浩南的参观请求。


    周学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愕,随即恢复常态。


    他示意吴明翰稍等,转身与几位伙伴简短致歉后,便带着吴明翰走向一处更安静的角落。


    “常院士要来看生产线?”周学确认道,语气中带着慎重。


    “是,就在未来几天内,越快越好。”吴明翰点头,“他强调了想看到‘最真实’的状态,不是走马观花。”


    末了,又带着一丝歉意补充:


    “情况太突然,常院士就在眼前问,所以我就直接应下来了。”


    吴明翰能在去年通过院士评选,华芯国际在里面出了不小的力气。


    所以该客气的时候还是得客气一下。


    “你答应得对。”


    周学几乎不假思索地摆了摆手:


    “常院士在工建委体系内…分量很重。”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当年国防科工委改制重组,某种意义上就是围绕着整合他和他所代表的前沿科技力量进行的……这样一号人物没谁得罪得起,他提要求,我们不可能拒绝。”


    随后左右踱了两步,又抬头看向吴明翰:“只是,产线毕竟是核心中的核心,流程和安全规范不能破例……常院士明确随行人员了吗?”


    “听他的意思,应该只有他自己……”吴明翰回忆道,“当然应该还包括必要的警卫之类,但总之规模不会大。”


    “嗯。”周学迅速拿出随身的小本子记下,“另外,他有没有透露什么?比如,为什么突然对制造环节这么感兴趣?这似乎偏离了他一贯的研究领域。”


    吴明翰思索着:“他提到火炬集团和火炬-c.b.法拉利在布局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需要高规格芯片供应……但这肯定是个托词。”


    周学并非专业技术人员,但从业多年总归有点基本认知,也点点头表示同意对方的判断。


    “非要说的话……”吴明翰微微皱眉,“可能是火炬实验室在某种关键材料上取得了突破,而这种材料与我们半导体制造,特别是光刻环节,存在潜在关联。”


    “材料?”周学笔锋顿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觉得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这想象空间可太大了……”吴明翰撇了撇嘴“可能是光刻胶,可能是掩模版材料……但没有具体信息,这些都是瞎猜。”


    周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合上本子:


    “明白了。你先回去,这事我来处理,尽快给你答复。”


    送走吴明翰,周学看了眼餐厅的牌子,突然变得毫无胃口。


    他转身快步,回到自己的酒店房间。


    关门、上锁,打开笔记本电脑,一气呵成。


    很快,便发起了一场临时的核心层视频会议。


    屏幕上,董事长徐志坚、ceo赵俊华以及另外两名关键董事的头像陆续亮起。


    还有两位在出差途中,实在无法参会。


    好在人数已经过了决策所需的三分之二门槛,而且关键角色都在。


    周学直切主题。


    “……工建委总顾问、航空动力集团的常浩南院士,刚刚通过吴明翰院士提出,希望近期参观我们津门基地的生产线……”


    他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把刚才吴明翰汇报的内容重复了一遍:


    “吴院士已经代表公司口头同意,并表示常院士希望看到最真实的生产状况,而非表演,考虑到常院士的身份特殊,且要求突然,我需提请各位紧急审议。”


    说到这里,他目光扫过屏幕,突然意识到有一位董事是新加坡籍,未必非常了解国内的人事情况。


    于是又专门强调道:“常浩南院士的身份和影响力很足,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工建委框架内的科技意志和战略资源,他主动要求深入我们的核心制造区域,这个信号本身,非同小可。”


    视频那头一阵短暂的沉默。


    董事长徐志坚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常院士的名字就是份量。他亲自点名下产线,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视,甚至是某种信号。我原则上同意全力接待,开放所有必要区域。周董,你做得对。”


    随后又看向其他董事,“各位意见?”


    “同意。”


    “附议。”


    另外几人迅速表态。


    在这件事情上,任何正常人都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自然没什么分歧。


    但很快,ceo赵俊华就蹙起眉头,用审慎的语气说道:“开放所有区域没有问题,但状态……是否包括我们正在攻坚的多重曝光实验区?”


    “我的意思是,那里良率极低,报废晶圆堆积,设备调试的窘迫和失败案例比比皆是……”


    他话语未尽,但担忧显而易见——


    担心影响公司形象,乃至影响未来的资源倾斜。


    周学立刻接话:“赵总,我认为现在不是顾虑‘形象’的时候。”


    一名董事也表示赞同:


    “我们华芯国际在ic代工领域的主要对手不在国内……至少不在大陆,所以常院士此行的目的,恐怕也不是要来给我们打分评级,如果遮遮掩掩,反而可能错失某些关键契机……”


    “……”


    二人的意思很明确:


    华芯国际如今属于业内龙头,即便在国际范围内也只有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联电半导体等少数竞争对手。


    所以,无论常浩南最终带来的是信息、资源,还是某种颠覆性的技术路径,他们都必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和合作者,不用担心什么形象问题。


    实际对方也没得选。


    赵俊华本来也并非特别坚定,之前的顾虑更多是出于职业本能。


    听过这番分析后,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那么……这方面我也没有意见。”


    “好!”徐志坚点点头,“那我提议就由老周具体负责,立刻协调津门基地,全力准备接待常院士。”


    虽然说是提议,但这种本来已经达成一致的事情,董事长的提议基本就是决定。


    因此,所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谨记着,徐志坚又继续给出了更细节的指示:


    “要求:第一,安全规范严格执行;第二,参观路线精心规划,既要展示我们成熟的量产能力和技术储备,也绝不回避当前的任何瓶颈;第三,组织最强的技术团队随行,随时准备解答常院士可能提出的任何深度技术问题,我来负责现场,吴院士全程技术陪同……”


    周学突然打断:“常院士的意思是,不要过于兴师动众,由参观地进行组织即可。”


    徐志坚一愣,然后笑了笑,从善如流:“那我和老赵就不出面了,让津门基地的黄炜负责现场……”


    “……”


    决议迅速得到全体确认。


    华芯国际这艘巨轮,因常浩南一个意外的参观请求,开始缓缓调整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