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现代生活:皇帝团建

作品:《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始皇说服不了老师,老师也说服不了始皇。


    眼看着再僵持下去老师要崩溃了,琼琚才敲了敲门,走进来为彼此解围。


    琼琚先和始皇打了声招呼:


    “祖父。”


    老师:?


    “等等等等,你喊他什么?!”


    老师以为自己听错了。


    琼琚解释了一句:


    “这是我和哥哥的祖父,不是父亲。”


    老师以为琼琚在拿她寻开心,对面这人怎么看也最多才三十,哪里像祖父辈的了?


    但想到平日里琼琚是个很乖巧妥帖的好学生,肯定不会戏弄老师。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面前这位秦先生应该和他们兄弟俩的爷爷是同辈人。估计是他出生晚、辈分却大,这才看起来年轻。


    历史老师的眼神立刻凌厉起来:


    “秦涛风同学,你怎么能叫别的家长过来应付老师呢?我要找的是你爸爸!”


    桥松深得老秦家无赖的真传。


    他立刻甩锅:


    “老师你在说什么啊?不是您给我爸爸打电话的吗?”


    他远在学校,住宿又不让带手机,怎么能算到他头上。虽然确实是他叫来的,但老师可没证据。


    历史老师这才发现自己被刚刚的辩论冲昏了头,忘了这一茬。


    确实,是她自己找来的电话,接电话的声音也和面前的人一样。


    不过历史老师很快反应过来:


    “该不会你填的电话号码有问题吧?”


    臭小子填其他长辈的号码糊弄人呢?


    桥松观察了一下祖父泰然自若的反应,确定电话还留在家里。这个时候把自己摘出去才是要紧的,管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桥松理直气壮:


    “我填的就是我爸爸的号码,不信您再打一次电话试试。”


    老师:……


    老师还真打了,但接电话的仍然不是扶苏。扶苏忙着打游戏没空,让蒙毅帮他接的。


    老师问道:


    “请问您是秦涛风的爸爸吗?”


    这次也不问是不是“家长”了,家长的范围太宽,她想找的就是桥松他爹。


    蒙毅沉稳地回答:


    “手机是他父亲的,他父亲正在忙碌。请问有什么事吗?我是他的助理,可以帮忙转达。”


    老师:这孩子什么家庭呢,还有助理。


    老师算是知道为什么一开始手机会被面前这位秦先生接到了,孩子亲爹忙于工作没空管孩子,可能一直是委托自己的“小叔”帮忙照管的。


    她请蒙毅尽量说动孩子爸爸亲自来一趟学校,自家的小孩还是得上心,不能丢给寄宿学校就彻底不管了。


    桥松听着那对话,小声和始皇吐槽:


    “祖父,我怎么觉得老师像是同时给我们两个找家长?”


    始皇:……


    问题少年桥松和问题青年始皇,谁也没比谁好到哪里去。


    琼琚趁着他爹没来,先帮忙说话:


    “老师,您别生气,这件事我爸爸来了就能处理好了。我哥哥的学习问题,我爸还是很关心的。”


    老师一个字都不信,这像是关心的样子吗?


    桥松在心里补充:


    确实很关心,不过他只关心能不能找到由头收拾儿子,儿子到底有没有学好就无所谓了。


    快要上课了,历史老师让两个孩子先回去上课,她和始皇继续等家长来。


    扶苏游戏打到一半被喊去学校,又听父亲早就去了,十分疑惑。


    “既然阿父在,为何又要我去?”


    蒙毅摇头表示不知道。


    扶苏也没多问,把手机塞给蒙毅让他帮自己打。而后打开光屏联络父亲,询问前因后果。


    因为蒙恬负责替始皇开车,目前还在学校,扶苏就只能另外叫个人开车送自己。


    李信和韩信都毛遂自荐。


    扶苏婉拒了,他并不是很想体验赛车那般的风驰电掣,而且会被交警扣押。


    最后是沉稳的王贲负责开车。


    扶苏找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通过光屏安抚好了不悦的父亲。课本的问题他会想办法解决,不必父亲留在这里和老师掰扯。


    始皇被哄好了,心情还不错。他眉眼含笑地和儿子发消息聊天,完全没在意旁边老师的愁眉苦脸。


    老师现在被他家整得ptsd了。


    这次来的秦同学亲爹感觉也不是很靠谱的样子,可千万别又是一个纠结史实和课本的执拗人。


    幸好扶苏上来没有和老师辩论。


    他很客气地说道:


    “打扰老师了,我保证涛风以后做题会好好答的。”


    老师松了口气:


    “那就好。”


    这口气才松到一半又听扶苏提醒:


    “不过老师您作为历史老师,还是要多了解一下历史的真相。不能因为课本是错的就觉得真相不重要,还公然说出「不用管史实如何」这样的话来,这太不尊重历史这门学科了。”


    老师:……


    “学生们学习历史不该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对,希望您下次能够说「虽然课本有误,大家考试时必须照着课本回答,但老师还是希望你们能够了解到真实的历史,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老师:…………


    到底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你不会是什么历史研究学者吧?


    始皇:不,朕的太子是名家编外弟子。


    就那个讨论白马非马的名家,天底下最会诡辩的名家。


    为了送走难搞的祖孙三代,历史老师最终只能诚恳地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了错误,这才成功送走了两尊大神。


    扭头她就去和同事吐槽了:


    “秦涛风和秦玉的家长太难缠了,我本来是叫家长来讨论孩子的教育问


    题,结果被家长教育了一顿。”


    “我也知道课本上是错的,但我有什么办法?那群孩子本来就记不明白知识点,我要是对的错的都讲,他们更要记混了,到时候考试肯定要写错一大堆。”


    她同事躲在旁边的办公位上围观了全过程,非常同情她的遭遇。


    但同事不赞同她的观点:


    “我教语文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告诉学生们正确的内容还是很重要的,哪怕他们会记混,也比了解到错误的内容要好。”


    语文上的错误,好歹大多就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历史上的错误就不一样了。如果不必在意这个,史学界还有什么必要努力还原历史真相?


    “所以还是应试教育的错吧。”


    语文老师若有所思:


    “对了,你觉不觉得刚刚那两位家长长得有点像历史上的名人?”


    历史老师被气得直翻白眼,喝了两口水才平复下来。听到这个问题努力回忆了一下,似乎确实有点像。


    不过想不起来像谁了,也回忆不起来两人具体长什么模样。


    老师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最近记性变得越来越差了,肯定是被学生们气得,我晚上觉都睡不好。”


    语文老师被转移了话题,不再纠结这个。


    两人边聊天,历史老师边翻开课本。


    眼睛扫到课本上始皇帝和秦一世的画像,心里想着“刚刚好像在哪儿见过长这样的人”。可到底还是翻了过去,没有留下丝毫涟漪。


    车上。


    始皇因为爱子刚刚维护了自己而心情愉悦,正悠哉地喝着热饮。


    扶苏从蒙毅那里拿回了自己的手机,里头联机打游戏的队伍已经散了。不过大家还在连麦聊天,说起过两天有个李世民组织的团建活动。


    这次的团建参加方式是自由报名,皇帝们都可以报名,还可以携带家眷。要去海边玩五天,还有爬山等活动安排。


    扶苏算了算时间。


    团建活动正好卡在孩子们放假之前的那天,他可以和阿父去参加,在外头玩几天再回来,这样就又可以减少阿父和小兔崽子们相处的时间了。


    扶苏于是问父亲:


    “阿父想去吗?”


    始皇便知道儿子想去了,微微颔首:


    “去吧,朕陪你去玩几日。”


    扶苏高高兴兴地去报名了。


    每个人最多可以携带两个亲友,扶苏就把蒙恬蒙毅王翦和史菅的名字报了上去。


    趁着其他人不在,先决定好。这样就算别的人有意见,事情也已经成了定局。


    每次这样的事他们都要争夺名额,实在麻烦。


    王贲:车上的明明是我,为什么填的是我老父的名字?


    给人当儿子的就是这么身不由己。


    结果发消息给王老将军的时候,老将军说去不了。他和白起约好了要去别的地方跑马,抽不出空。


    王贲立刻矜持地等待着殿下把人选改成他,结果扶苏改成了韩信。


    王贲:???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扶苏见王将军幽怨地看着自己:


    “嗯?通武侯原来想去吗?”


    那他刚刚问谁要去的时候,王贲怎么不说话,他还以为王贲不感兴趣呢。在场也没别人,他就随便挑了个精力旺盛的小年轻。


    王贲:……


    最后扶苏还是把人选改回成王贲了,幸好之前没急着发消息给韩信问他去不去,不然可就不好再改了。


    解决完这事,扶苏拿出了桥松的试卷。


    他翻看了一遍:


    “真丢人,大秦的问题都能答错。”


    始皇侧目:


    “你什么时候顺回来的?”


    他猜历史老师肯定没发现试卷不见了。


    扶苏理直气壮:


    “这是我儿子的卷子,我拿回家怎么了?”


    不拿回来,还留在那里等着老师拿去继续批评他儿子吗?他都没计较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展示桥松的错误答案,他家太子不要面子的?


    扶苏真的很怀疑,继续留在老师手里,老师能拿去和其他班的历史老师指指点点,吐槽今天遇见了个什么奇葩家长。


    始皇想了想,承认儿子的顾虑是有必要的。


    虽然老师的做法也不能说过分,毕竟很多老师都是这么干的。但自家孩子自家人心疼,是得维护一下大孙子的自尊心。


    回去的路上车子路过一家兼卖教辅和习题册的书店,扶苏让王贲停一停。


    扶苏说道:


    “给傻儿子买点习题册,省得他放假在家没事干。”


    嘴上这么说,其实扶苏也没买习题。孩子好不容易放个寒假,弄一堆作业回去实在讨人厌。


    扶苏就只买了秦朝相关的历史教辅,还有几本秦朝科普读物。希望桥松作为秦三世皇帝,能够好好了解一下自家的历史故事。


    蒙毅帮忙拎着一兜子书出来,发现他哥开的那辆车不见了。


    王贲解释道:


    “陛下让蒙将军去给太子买甜品了。”


    蒙毅了然。


    附近有家甜品店生意火爆,每次都要排队很久才能买到,偏偏太子就爱吃这家的东西。


    以前都是李斯主动请缨去排队的,说是要替其他位面的自己赎罪。太子就假模假样地说不用了,他不吃也可以的。


    但这话别说李斯了,李信听了都不信。


    今日恰好路过附近,就顺便买了,也让李丞相休息一回。


    初中生今年的寒假从腊月十六放起,到元月十六开学。正好过完新年的假期,一天都不多放。


    临近过年,气温不如冬月那会儿那么冷。


    扶苏出来得匆忙,穿得少了些。幸好鬼魂不怎么怕冷,也不会生病。


    不过始皇看着总觉得儿子会受冻,就问他冷不冷。


    父亲都问了


    ,那肯定不能说不冷。


    扶苏立刻表示:


    “有一点。”


    只有喊冷,父亲才会照顾他,这方面扶苏可太有经验了。


    始皇果然解了自己的披风给他裹上。


    由于全世界都是大秦后人的缘故,无论在哪个国家,华夏传统服饰都极为流行。


    人们的日常穿着大约是传统服饰和现代装束对半开,看个人喜好。而重要场合上,一般还是以传统服饰为主。


    像西装礼服那类的样式,倒是很少在隆重的场合上见到。尤其是礼服裙,差不多沦为了拍照用的服装。


    大秦的老古董们还是穿不太习惯现代装,不过对于后头秦唐之类的朝代慢慢发展出的秦服新样式倒是接受良好。


    以前大家还接受不了剃须和不束发,如今满大街都是不留胡子也不爱把头发束成发髻的男子,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其实这些年还流行发型解放?”,说的是无论男女都可留短发。大部分长辈接受不了,在小年轻里头倒是挺多见的。


    停车等红灯的时候,蒙毅的目光扫过路边那些短发的男男女女,忍不住皱了皱眉。


    他可以接受头发半束起半披散,但是剃短还是算了。这个对老古董来说有点超前,实在是看不过眼。


    扶苏也看到了那些人:


    “阿父你看,大家为了洗头的时候省点力气,连头发都剪了。”


    始皇:……


    又来了是吧?


    始皇捏住他的一缕发丝:


    “你要是敢把头发剪成那样,朕就给你剃成光头。”


    扶苏一脸无辜,他就是感慨一下,又没说自己要剪。他们鬼魂洗头发很方便的,没必要为了省事剪短。


    不过扶苏还是皮了一句:


    “我觉得我就算剃成光头也好看。”


    始皇: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全家就数扶苏和昭襄王最能赶潮流,就是扶苏先给自己整的新发型。


    之前大家都不太能接受头发不好好束起来,觉得披头散发的像什么样子。但谁让太子殿下受宠呢,人家非要这么整,其他人也只能受着。


    看久了就发现,确实挺好看的。他们殿下长得好看,什么发型都好看。


    后世人琢磨出的这些稀奇古怪的发型,也不全是在瞎折腾。


    不过大家依然认为,殿下这么弄是因为嫌弃束发麻烦。尤其是成年男子束发之后就要戴冠,这样才显得正式,殿下觉得发冠碍事不想戴。


    之前他们去学校的时候看到,好多小男生住宿舍根本懒得束发。都是扎个马尾了事的,连他们太孙都不例外。


    高马尾倒是挺有精神,搭配上方便行动的劲装校服,很有些兵将儿郎的感觉。


    ——小男生自己好像觉得这样叫武林少侠装。


    武侠故事在少年人中十分流行,可惜老秦人对此敬谢不敏。


    那群小孩只知道侠肝义胆,没见过先秦时期真


    正的“侠义”。要是见过了估计得幻灭,动不动就为了一个承诺杀死无辜的人,这样的侠义不要也罢。


    桥松和琼琚就从不参与同班学生的武侠扮演游戏,甚至还跃跃欲试想告诉他们历史上真正的侠客是什么模样的。


    只是担心被打,到底还是没有嘴贱。


    隔了几天,桥松和琼琚终于放寒假了。带着一大堆作业回到家中,却发现两位长辈根本不在家。


    李斯郁闷地告诉他们:


    “陛下和殿下去海边旅游了,听说是唐祖组织的皇帝团建活动。”


    桥松不可置信:


    “皇帝团建不带朕的吗?”


    李斯遗憾地提醒:


    “报名日期已经截止,现在他们都开始玩了,再去也迟了。”


    若非如此,李斯还能怂恿太孙殿下带他一起去。


    桥松开始翻光屏上的聊天群:


    “唐祖在哪里发的活动报名链接,朕怎么没有看见?”


    到底是没翻到,找人问了才知道,唐祖没在群里公布这个消息。他担心人来得太多管不过来,就只和几个人说了说。


    大家口耳相传,拉来的都是自己看得上眼的皇帝。最后参加团建的人数不算特别多,基本都是有为之君。


    桥松:可恶,怎么没有人告诉朕!


    琼琚泼凉水:


    “告诉你也没用,你在上学去不了。”


    同一时间,皇帝们正带着亲眷在景区里闲逛。


    都出来玩了,还自家人和自家人待在一起那多没意思?


    男眷们相约去看湖,女眷们相约去室内馆欣赏插花。女帝也不乐意和男帝扎堆,各自分开走。文臣和武将同样有他们自己的小团体,去了不同的地方。


    武将们说是要找个地方打架,扶苏就庆幸还好没把自家韩大将军叫来,韩信从来不是擅长拳脚功夫的那一拨。


    朱元璋他儿子朱棣拿着图册凑到跟前:


    “我看半山腰有个望海阁,要不要去看看?”


    扶苏正想说不去,他不喜欢爬山。扭头发现父亲和李世民站在不远处,李世民提议先去望海阁,父亲颔首同意了。


    扶苏到嘴的话立刻改了口风:


    “好,我赞成。”


    去半山腰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


    朱棣说爬山就得爬小路才有意思,而且大路那边有好些皇帝准备走,他没兴趣过去人挤人。


    刘彻的长子刘据因为跟着舅舅和表哥练过武,无所谓小路难不难走。他看了一眼大路发现确实乌泱泱一片,点头答应下来。


    因为去好些景点也要走这条路,所以人群都挤在一起,估计要等下个路口才能分流。


    李世民的九子李治正在找他媳妇,然而没找着。武曌已经领着女帝们去别处了,完全没想起来应该和丈夫说一声。


    朱棣无语地吐槽他:


    “难得出来玩,就别老想着和媳妇待在一块儿了行吗?


    ”


    李治没搭理他。


    ○无字惊鸿的作品《在大秦当完美太子》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扶苏揣着手捂子拉回话题:


    “我不想走小路。”


    他要去大路和父亲一起走。


    朱棣立刻被转移了注意:


    “为什么?”


    扶苏:“阿父他们走的是大路。”


    朱棣:?


    朱棣正要撸袖子和他好好掰扯掰扯,就看见扶苏眼睛一亮,丢下一句“等我”,然后跑去找摊贩买了碗锅巴洋芋。


    山还没开始爬,已经吃上了。


    李治回过神接话道:


    “我觉得可以,我耶耶也在大路,我想和他一起走。”


    朱棣无法理解这群爹控:


    “你们没断奶吗?”


    这话李治就不高兴了,喜欢在父亲身边尽孝怎么能算没断奶?


    扶苏就是这个时候端着小吃走回来的。


    眼看他们要吵架,便问怎么了。


    朱棣重复了一遍:


    “我说你们两个没断奶吗?多大年纪了还找爹。”


    扶苏倒是不怎么生气,他点点头:


    “嗯,我没断奶,所以现在可以走大路了吗?”


    朱棣:……


    李治:……


    刘据:……


    朱棣彻底服了,这都什么品种的奇葩。


    扶苏又去问刘据:


    “走大路吗?刘彻在那边。”


    刘据:“走!”


    朱棣:?合着就我一个不想见爹是吧?


    这个位面没发生过巫蛊之祸、汉武帝逼死太子的事情,毕竟刘彻就不是皇帝、刘据也不是太子。


    因为大秦没有封王的习惯,刘彻连个异姓王都没捞着。


    一般来讲没混到王位和皇位的情况下,没人会闲着无聊去离间人家父子俩。听说过王爷和皇帝父子反目的,很少听说侯爷和世子为了侯位打个你死我活的。


    所以这边的刘据就是单纯的没活过他爹,四十来岁就染病去世了。父子俩之间没多少隔阂,刘据还是挺乐意和亲爹一起走的。


    但朱棣不行。


    朱棣有点怵朱元璋,不是很想和亲爹呆一块儿。好不容易出来玩不得松快些,谁往老爹跟前杵啊,还嫌平时被管得不够多吗?


    然而三比一,朱棣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朱棣:早知道老子跟武将那边走了。


    谁懂啊,四人小团体有两个半爹控,这日子没法过了。


    刘据不觉得自己算半个爹控,他只是单纯的和他爹关系不错而已。像他们这样受宠的长子,朱棣理解不了也正常。


    刘据给他分析:


    “你大哥朱标肯定能懂我们。”


    朱棣:???


    过分了吧,还跑来扎他的心。


    太子之位是他大哥的,老爹最宠爱的也是他大哥,兄弟姐妹里头只有大哥不怕老爷子。


    朱棣咋觉得这设定这么眼


    熟呢?


    他扭头看向扶苏,妈的,这也是个长子当太子不怕亲爹、底下弟妹没那么受宠还畏惧父亲的。


    朱棣:我怎么跟这种人做朋友!


    朱棣愤愤地走了:


    “我一个人走小路。”


    刘据想了想,还是追了过去:


    老四,我陪你一起走。”


    扶苏才不会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而委屈自己,他吃完了最后一口土豆,问李治:


    “走吗?去找父亲?”


    李治点头:


    “我们快些,他们已经出发好一会儿了。”


    嘴上说动作要快,其实两人走得都慢悠悠的。


    没办法,一个是装病弱的懒鬼,另一个是遗传病有点严重的真病弱皇帝。哪怕变成了鬼也提不起劲,不是很喜欢运动。


    扶苏尤其不喜欢爬山。


    刚走了五分钟,扶苏就看到了缆车:


    “稚奴,坐缆车吗?”


    李治:“……坐。”


    两人一拍即合,先去买了点小零食,免得坐缆车的时候闲得无聊。


    买零食时意外撞见了李承乾和朱标。


    李治喊了一声:


    “大哥。”


    李承乾冲他笑了笑。


    朱标见只有他们两人,有些意外:


    “四弟不在吗?”


    扶苏回答:


    “赌气走小路去了,可能是嫉妒我受宠吧。”


    朱标:……


    一直听说太子扶苏说话难听,他还是第一次直面。难怪老四受不了,要撇下他自己走。


    李治问大哥:


    “我们要坐缆车,你们坐不坐?你们怎么没和大部队一起走?”


    李承乾看看孤零零两个的弟弟和扶苏,点头答应下来。朱标也是个习惯照顾弟妹的温柔性子,同样表示愿意一起。


    但是他俩没买零食,坐上缆车之后就看着扶苏和李治吃个不停。


    明明在场年纪最小辈分最小的是朱标,但朱标就是有一种他才是大家长,出门看顾两个小弟弟的感觉。


    朱标:难怪始皇帝一直不放心儿子。


    方才他们和大部队一起出发,他就细心地观察到始皇好几次回头去看。当时他不知道对方是在看什么,现在想来应该是在找儿子。


    李承乾说起为什么一人会掉队:


    “耶耶说没看见你,让我留下来等一等,懿文太子是主动留下陪我的。”


    李世民作为组织者不好单独留下等儿子,就只能派长子代替他去等幼子了。


    然后李承乾想着稚奴身体不好,可能会来坐缆车,于是提议在这边等等看。方才他正准备给弟弟发消息,两人就过来了。


    扶苏听到这话想起来他把消息提示音关了,赶紧打开看了一眼,阿父确实有问他现在在哪里。


    扶苏告诉他自己在坐缆车。


    始皇很快回复:知道了。


    刘彻自来熟地凑过来:


    “始皇这是在和谁发消息?”


    始皇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刘彻还问:


    “是担心太子扶苏吗?他都那么大了肯定能照顾好自己。”


    始皇突然问他:


    “皇帝团建你怎么在?”


    刘彻:……


    你们父子说话怎么都这样的,上来就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不提还好,一提周围其他皇帝也反应过来了。对啊,刘彻怎么也在?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


    “咱记得他好像带了三个人进场,卫霍和刘据。”


    刘彻纠正:


    “据儿是李治带来的,朕就带了卫霍。”


    李世民:啊?朕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他给李治发消息,李治解释说家里皇帝太多了,没什么想带的人,就把经常跟他联机打游戏的刘据带来了。


    确实,他爹和他媳妇都是皇帝。想带的都有人带,名额有多的,就分出去了。


    李世民去帮刘彻解释了一下:


    “虽然刘相不是皇帝,但也差不多了,他那邀请是朕发的。”


    老刘家后代在东垂建国的时候还给刘季刘恒刘启刘彻都追封了呢。


    大家没再继续揪着不放,只要不是混进来的就行。


    这群人爬山的速度不慢,但再快也快不过缆车。扶苏四人在半山腰下车,朝望海阁走去,比他们更快一步抵达目的地。


    扶苏往位子上一坐:


    “孤今日的运动量已经超标了。”


    其他三人:你前后加起来才走了不到一刻钟吧?


    李承乾好奇地问道:


    “那你接下来就不走了吗?要转移阵地你打算怎么过去?找蒙恬背你过去吗?”


    扶苏疑惑地看他:


    “你平时走不动的时候,会让你们秦唐的将军背你?”


    李承乾被噎住了:


    “……孤没有走不动的时候。”


    也不知道是不是扶苏和李治走路太磨蹭,坐下没多久,爬山的那波人就也到了。远远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应该还有一两分钟就能碰面。


    扶苏一下子窜了起来,完全没有刚才摊在靠椅上的颓废样。


    他往粗壮的大树后头一躲,这里人多嘈杂,游客也多,不容易露馅。


    等皇帝们路过的时候,扶苏探头出来拍了一下父亲的肩膀。


    始皇回过头去,就知道是他:


    “调皮。”


    扶苏眨了眨眼:


    “吓到阿父了吗?”


    始皇淡定地点头,十分配合:


    “嗯,吓到了。”


    其实早就有敏锐的皇帝发现这里藏了个人,不过一开始以为是游客。等扶苏跳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是他,心说这有够无聊的。


    更无聊的是始皇帝居然还会配合,难怪太子扶苏这么


    幼稚。


    李世民走在最前头带路,起初没察觉后头的动静。他进了望海阁发现就三个人待在里头,疑惑地问扶苏、刘据和朱棣都去哪里了。


    李承乾无语地指了指外面:


    “扶苏在那儿呢。”


    李世民一回头。


    哪有什么扶苏,只有个小孩在对始皇帝伸手要抱抱。


    李世民:瞳孔地震.jpg


    朱标感叹:


    “没想到始皇帝这么宠孩子。”


    扶苏看左右没有游客,游客都去其他景点参观了。就仗着天道会帮他们这些鬼魂模糊监控,唰地一下变成了三四岁的样子。


    虽然走不动了不能找将军背自己,但是可以变小了让阿父抱啊。


    他都变成小孩子了,小孩心性稚嫩,被爹抱不丢人!


    始皇低头看着圆滚滚的小太子,对上他明亮的大眼睛,脸上的表情顿时柔和起来。


    他真的很喜欢扶苏幼时的模样。


    始皇弯腰把小太子抱起来:


    “阿苏是不是胖了点?”


    小扶苏回答:


    “没有,我只吃了一点点零食。”


    不打自招了属于是。


    始皇问他:


    “都吃了什么?”


    小扶苏左右打量了一下,警惕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剥开喂给阿父吃。


    他还说:


    “阿父快些,他们都盯着这里,肯定是想抢我的糖。”


    其他皇帝:不,我们只是单纯看稀奇。


    原来变小之后真的会变幼稚啊!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捂住了心口。有点可爱了,如果他家的崽崽也愿意这样变小哄他开心的话——


    李世民眼巴巴看向两个儿子:


    “承乾,稚奴。”


    李承乾:……我拒绝!


    李治:……


    李治转过身去,避开了其他人的视线。然后唰地一下,缩小了。


    李世民:!!!稚奴还是你最孝顺耶耶!


    李承乾:…………


    其他皇帝本来还在看热闹,结果李世民也抱上儿子了,这下就从看好戏变成了酸。


    为什么别人家的儿子愿意彩衣娱亲,自家的逆子却不肯?


    刘彻是个tp癌,别人家有的他也要有,完全不管这件事是否存在攀比的必要。


    他开始找儿子了:


    “朕的据儿呢?”


    朱标帮忙回答:


    “他走的小路,还没到吧。”


    虽然朱元璋没问,但朱标还是补了句:


    “四弟也走的小路。”


    朱元璋嘴角一抽。


    他管朱老四是不是走的小路,他对小屁孩不感兴趣,也没有让儿子变小哄他开心的奇怪癖好。


    朱元璋往旁边挪了挪,离始皇、唐祖和刘彻远了一点。


    然而朱元璋是这么想的,他


    儿子却不一定领会到了。朱棣远远看到这里的动静,本来就不是很想往这边走的脚步更迈不动了。


    朱棣牙疼地说道:


    “他们这是搞什么呢?”


    刘据敏锐地发现他爹好像在等他,连忙催促朱棣快走:


    “走走走,我们赶紧走。去别的地方,不要留在这里。”


    刘据并不想变成小孩哄他爹开心。


    别人家的爹,比如始皇帝,又比如李世民,那是肯抱孩子的。他家的,不让他抱就不错了,儿子变小了只会变成刘彻的玩具。


    朱棣也不想过去,两人借着树木的遮掩溜之大吉,直接往山顶去了。


    刘彻等了一会儿也没见儿子过来:


    “据儿是不是去山顶了?”


    没有人回应他。


    刘彻又提议:


    “我们去山顶吧,这里没什么好看的。”


    望海阁也就是能看看远处的大海,山顶也能看到,都是一样的。刘彻也喜欢旅游,海他早看腻了,现在只想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其他人没意见,去哪儿都可以。李世民有子万事足,非常好说话,当即上前带路。


    始皇和扶苏落在后面分零食。


    小扶苏掏出一粒牛肉干:


    “阿父吃这个。”


    始皇配合地吃了。


    小扶苏又掏出一粒巧克力:


    “这个也好吃。”


    始皇又吃了。


    小扶苏还想掏。


    始皇让他别掏了:


    “等会儿要吃饭的,吃多了零食就吃不下饭了。”


    小扶苏只好收回手,又问:


    “阿父累不累?我可以自己走。”


    始皇不肯放人:


    “让阿父抱一会儿。”


    小孩于是乖乖依偎在阿父怀里不动了。


    史菅跟着一群文官围观了他们斗诗的全过程,无聊得直打哈欠。


    他实在有点受不了,感觉这还不如聊策论呢。后头朝代的人怎么那么爱写诗,他在大秦就没见过多少写诗的。


    先秦时期不流行写诗,倒是挺流行写歌的。


    史菅决定走人了,还问蒙毅走不走。


    蒙毅听着也觉得没意思,就和他一起出来了。


    两人讨论了一下,认为陛下应当会去山顶,于是一路找了过来。


    由于皇帝们在半山腰耽误了好一会儿,史菅他们即便出来得晚了些,也依然恰好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碰见了他们。


    史菅一眼看到熟悉的幼年太子:……


    这些年在地府,太子隔段时间就变成小孩哄陛下开心。没想到来了外面,太子也不在乎旁人的眼光,说变小就变小。


    他飞快掏出手机开始写更新。


    很快,一篇“始皇帝父子现代同人”的最新章节就刷出来了。没多久,底下出现一片追更读者开始嚎“大大多写点,爱看”。


    新时代史官再就业——同人文写手。


    蒙毅:……


    蒙毅觉得吧,他们大秦的太子和他们大秦的史官都挺抽象的,各有各的奇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