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复试!

作品:《赵原烟斗老哥

    中元大学是粤省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大学,其中医学院在全国排名靠前。


    医学院独处在镜山南侧,依山傍水,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其骨科、血液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其中竺海霞院士主持的血液专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科研方向。


    近几年来,在竺海霞的研究下,完成了多种治疗血液疾病的药物研究。


    另外,竺海霞院士还在白血病的治疗,尤其是干细胞再造领域,做出许多重大突破。


    参加博士复试之前,竺海霞专门邀请赵原单独见过几次面。


    竺海霞在交流过程中对赵原的备考情况也进行了摸底,知道赵原分配不少时间了解专业,提升英语能力,还是颇为欣慰。


    三月最后一周的周六。


    赵原搭乘地铁来到中元大学医学院。


    学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设在山脚下,梧桐树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树枝有些刚吐绿芽,有些已经长出薯片大小的嫩叶。


    不时有学生抱着书本,与自己擦肩而过。


    赵原深呼吸,努力控制紧张的情绪,走入教学楼。


    教学楼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考试地点。


    因为年代有些久远的缘故,楼梯看上去有些破旧,赵原来到等待教室坐下。


    里面已经有几名考生等待,拿着书本正在翻阅,掩饰内心的不安。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考生全部到场。


    赵原扫了一圈,自己的年龄似乎最小。


    考生大部分都是医学硕士生,比自己要大两三岁。


    终于喊到自己的名字。


    赵原深吸一口气,整理情绪,朝教室走去。


    直博的面试比想象中要简单。


    或许是早就知道赵原被竺海霞选中,所以评委们没有对赵原太过为难。


    竺海霞作为导师,坐在中间,提出的几个专业问题难度比较大。


    赵原轻松化解。


    一般只会问三到五个问题,但因为互动不错,所以问了赵原七八个问题。


    竺海霞对赵原还是颇为满意,与周围几个评委笑着说,“准备得不错。”


    评委们相互对视,脸上露出笑容,心中都在嘀咕,你直接拍板的直博生,水平怎么能差?


    竺海霞托了托鼻梁上的镜框,低头看手上的评审表,不见任何表情,“回去等结果吧。”


    徐琴和黄罡两人提供给自己的资料派上了大用场。


    难怪徐琴当年能成为状元,尽管已经是几年前的资料,但她标记出来的重点直指关键。


    所以赵原应对评委们提问时,显得从容不迫,在专业能力测评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赵原最担心的英语能力测试部分。


    因为他这段时间的努力,此次表现得十分突出,取得了不错的分数。


    赵原返回候考室,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坐在后面还没轮到的男考生轻声问:“同学,发挥得怎么样啊?”


    赵原笑着说:“马马虎虎。”


    男考生颔首,“你的导师是谁啊?”


    赵原道:“竺院士。”


    男考生愣了一下,“竺院士的博士生特别难考!你能过初试关就挺不容易,分数要特别高才行,你统考考了多少分啊?”


    赵原惭愧且心虚。


    自己并没有参加博士统考。


    恰好,徐琴在门口探出脑袋,朝赵原挥手。


    赵原如蒙大赦,笑着与男考生说,“有人找我,我先走了。哥们,祝你好运啊!”


    男考生望着赵原跟随徐琴离开,徐琴胸口挂着工作人员的牌子,有些五味杂陈。


    他看出来了,赵原不是一般人。


    徐琴陪赵原走出学院大厅,笑着说:“感觉如何?”


    赵原谦虚道:“很紧张,刚才面试的时候,说了什么,现在一点都不记得了。”


    徐琴没好气地白了赵原一眼,“我可没看出你紧张。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流畅自如,把其他几个直博生都比下去了。”


    赵原惊讶,“除我之外,还有几名直博生?”


    徐琴道:“今年医学院的直博生名额算是比较多的了,除你之外还有两个,他们都是参加夏令营就定下来的,备考时间比你充裕多了。”


    赵原后知后觉,“没给竺老师丢脸,实在万幸。”


    徐琴眼神闪烁光芒,“好啦,你的复试成绩应该没问题,不过要等到六月初才能出来。”


    赵原笑道:“谢谢徐医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