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无名群演无名英雄

作品:《娱乐:和热巴上综艺,吃牛排掏筷子?

    于是苏隆开始给杨老板介绍自己的亮剑项目。


    期初杨老板对这个项目,不屑一顾。


    “又给我推销你那个破项目。”


    “都说了多少次了。”


    “就算你做的再好。”


    “也是个抗战剧而已!”


    “这种剧都有固定的观众群。”


    “他们一般有点年纪,不会成为忠实的粉。”


    “他不会有什么购买力的行为。”


    “而且参演你这部戏的那些演员,绝对成不了顶流!”


    “或许大家会为你一时的精彩表演而交口称赞,但很快他就会忘记!”


    “因为这是一个做人设做流量的时代。”


    “有这两者你才能够产生效益!”


    “产生溢价的收益!”


    “就好比同样的一个小鲜肉。”


    “放在古装偶像剧里,如果剧本够好的话,那他就是顶流。”


    “如果放在你这个剧里,就算剧本再好,他演的再棒,顶多也就收获个口碑!”


    对杨老板这番说辞,苏隆有一部分是表示同意的。


    其实杨老板的看法有些跟他甚至不谋而合。


    要想赚大钱,让自己成为现象级的偶像。


    像王奕博那种,亮剑这种剧是绝对不行的。


    但是杨老板还是有一点搞错了。


    谁说抗战剧,不能赚钱?


    亮剑的原版,在他前世世界赚的不算太多。


    因为他是电视台播放的正统电视剧。


    只能靠反复的售卖版权赚钱。


    赚的钱非常有限。


    但是现在已经是十几年后!


    现在的营销模式,规则已经变了。


    并且苏隆这部亮剑,是加强版的亮剑!


    一个拥有国际战争大片气势的亮剑!


    不仅有内容,有高度,还有技术特效!


    这跟杨老板认知里的那种抗战片,就完全不同了!


    这不仅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战争题材主旋律电视剧。


    并且也是一部商业片!


    有了特效,大场面加持的亮剑!


    早已涅盘重生!


    再没有丢掉它优秀的精神内核前提下,它已经被前期这种主动和被动的宣发,推向了史无前例的热度!


    杨老板还是犹豫不决,苏隆起身就走。


    现在的他,亮剑项目已经不缺资金了。


    所以杨老板入不入资,对他而言根本不重要。


    对于亮剑这个项目也影响不大。


    他现在已经没时间跟杨老板磨牙了。


    关键的拍摄进度已经到达了69%!


    距离跟粉丝承诺杀青的时间,还有三周!


    这两个星期之内,他必须完成所有的场景拍摄!


    然后再花一星期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


    当苏隆赶到拍摄现场的时候,剧组的所有人员都已经就位了!


    今天拍摄的,是几个重要的小场景。


    其中最重要的一场,就是魏和尚之死!


    最后熟悉一遍剧本台词,苏隆内心沉重。


    毫无疑问,在亮剑里最让人意难平的,就是魏和尚之死!


    这也是一部合格的,具有深度的作品必须的环节。


    为了还原战争的残酷性和真实性,没有理由说你是主角,你是重要配角,你就不会死。


    就像当初一炮干掉坂田指挥部的柱子一样。


    前一秒钟还是决定胜负的大英雄。


    后一秒就因为疏忽大意,领了盒饭。


    实际上李云龙身边,不只是一个魏和尚,一个段鹏。


    柱子,虎子,孙得胜……


    还有拼刺刀王者喜子……


    这些宛若流星一般的名字。


    实际上都有他的成长史。


    如果电视剧能一一还原他们的所有情节。


    他们死的时候,大家也会像惋惜魏和尚一样,难过不已。


    整个亮剑这部作品,实际上就是集中了在抗战中所有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为了获得这些高光时刻。


    我们付出了多少代价?


    像攻打平安县城,那些为了阻击增援的敌人,成连成营消失的我军建制。


    还有那些连名字都留不下的县大队,区小队……


    因为装备过于低劣,训练不足。


    在建制齐全,装备重火器,训练有素且配给充足的鬼子联队面前。


    有些人甚至都没有造成任何杀伤,白白牺牲!


    看着自己写下的剧本,苏隆突然面色凝重起来。


    为了拍摄进度,他手下的剧组人员正在分成两组拍摄。


    一组拍摄魏和尚只身送信,被土匪打黑枪殒命。


    另一组拍摄喜子拼刺刀。


    但是没有戏份的苏隆正好可以在一边旁观。


    魏和尚的扮演者,就是原版的扮演者。


    形象气质演技都没问题!


    尽管他后续在其他电视剧里演的角色崩了,但至少在这部剧里。


    至少在这种类型的角色里。


    他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现场拍摄的时候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尽管这个角色很讨喜,演员也没问题。


    那似乎还是没有达到苏隆想要的高度。


    毕竟原版拍摄,也不是一帆风顺。


    魏和尚应该算是个年轻演员,多少有点耍帅的意思。


    苏隆就想让他把耍帅的那股劲儿稍微压一下。


    也许ng了很多次,但是还没有达到要求。


    看着魏和尚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苏隆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一把揪住魏和尚,来到另一组的拍摄现场!


    这一组人员刚刚完成拍摄准备,正在正式拍摄中。


    这场戏也很简单。


    讲的是李云龙的部队,在反围剿中为了掩护百姓被鬼子大部队围住。


    魏和尚打晕病重的李云龙已经遁走。


    此时老战士喜子带着残存士兵顽强阻击敌人,已经拼的弹尽粮绝!


    最后身后只剩一个战士,只能和敌人拼刺刀!


    喜子和小战士背靠背站着。


    而他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武装到牙齿的鬼子兵!


    已经连续作战多时的喜子,身上已经有了多处擦伤。


    面对数量绝对优势的敌人,他和小战士都明白,此战必死!


    在这种时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群众演员。


    把喜子这个人物饰演的自然真实!


    面对这么多的敌人,围了几圈的敌人。


    面对自己必死的结局。


    他表情自然有些沮丧和绝望。


    甚至有一丝慌张。


    这在一些主旋律的抗战剧中是见不到的。


    那些雷剧神剧的人物,不是面瘫脸,就是嬉皮笑脸。


    或者是面对几十几百倍的敌人,永远是一脸教科书式的无畏。


    而这个群众演员,表演的特别真实。


    当你在战场上,战友已经死光。


    身边围了几十几百倍的敌人。


    你知道你必死无疑的时候。


    人的真实反映,不需要掩盖。


    当然能做到大无畏表情的,确实也值得敬畏。


    但大多数人,即便是喜子这种身经百战,枪法准,刀法好的老战士。


    也会心里犯怵。


    而这样的演绎方式,反而给人一种更真实的感觉。


    不是机械刻板的去演一堆圣人!


    “看到没有!”


    “这个群众演员的演技。”


    “比你好太多了!”


    “至少在这一种角色的塑造上!”


    苏隆对魏和尚语重心长的教诲。


    因为他知道这小子后续在演艺圈发展不顺,基本上是源于演技上的不足。


    苏隆看过魏和尚后来身为主演的,一代大商孟洛川。


    魏和尚在里面的表演,真的乏善可陈。


    用几句话可以概括。


    “没看出这是一代大商。”


    “就觉得他遇事儿,就会翻白眼。”


    如果自己不在这个时候,及时的纠正他的演技里的不足。


    这个年轻演员的后续发展,估计还会原地踏步。


    魏和尚呆呆看着饰演喜子的群众演员,脑子有些发懵。


    尽管在苏隆,王传君等这些明星面前,自己不过就是个小角色。


    但起码算有名有号的配角。


    居然要学习这种群众演员?


    这个扮演喜子的群众演员,是一名资深配角。


    为了保证整个剧的水准不下降,苏隆特意请来了原版扮演者。


    这是一个老群演了,在早期蹲北影门口等活的时代,他就是中流砥柱。


    他的演技,已经磨练到浑然天成的地步。


    但是他却卑微到,在剧组里连个名字都没有。


    只有外号“老王”。


    因为时间推迟了十几年,他比原版出境时间衰老十几年。


    但似乎什么都没有影响。


    在原著小说里,这学名“王喜奎”的战斗英雄,就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战士。


    这个岁数应该不能算是年轻力壮了,应该是体力走下坡路了。


    但依然可以拼杀在第一线,愣是在濒临绝境的情况下,又拉了好多鬼子做垫背!


    这个群演“老王”,其实命运跟这名叫喜子的无名英雄一样。


    即便是在主旋律抗战剧里,他们也不如魏和尚们讨喜出彩,身为人知。


    他们的出场,往往就是结局。